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64969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95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doc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设计说明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和要求1、设计内容(1)负荷计算:围护结构的负荷计算;玻璃窗传热的冷负荷;屋盖的冷负荷;内墙的冷负荷;空气渗透的冷负荷;设备照明人体的负荷计算;室内冷负荷;根据卫生要求确定新风量,计算新风负荷,建筑总冷负荷;(2)空调系统确定:根据建筑物功能和实际条件,选择空调系统形式。气流组织设计:室内空气状态点的确定;送风系统设计;选取新风机组、空调机组、风机盘管、散流器与回风口等;(3)风系统的设计:a风管尺寸计算;b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c风管水力计算;(包括干管和支管)d风管水力平衡;(对各并联管段进行阻力平衡

2、,计算系统总阻力)e风机选型:(根据系统总风量和计算阻力选用风机型号)(4)水系统的设计:a管径计算;b直线管段的阻力计算;c局部阻力计算;d总阻力计算;(5)绘制空调系统平面布置图、流程图。a空调平面图。b空调或新风机房平、剖面图。c水系统图。2、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说明书的编写应保证设备计算分析的条件充分性、过程的层次分明性及结果的数据准确性。所采用的主要公式应给出出处。对所选用设备、确定的方案给出简要的分析。2、课程设计说明书手写或打印,用统一的信纸,依次包括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并装订成册。3、图纸:规格按国家规定标准,长度可根据需要加长。图例、文字按专

3、业制图标准要求。按照工程制图要求绘制至少3张A2或以上图纸,必须包括空调系统平面图、设备、管件编号。设计图纸要求:(1) 空调系统平面图:设计建筑某一层空调风系统和水系统图,包括管道尺寸、数量与形式、必要的阀门等。(2) 空调或新风机房平、剖面图:包括各种设备的型号、尺寸、定位尺寸的标注情况,水管道的坡度、坡向、标高、定位尺寸和管径的标注情况。机房适当位置剖面。(3) 水系统原理图:绘制整个建筑的空调水系统原理图,表示出水系统定压、空调系统等的连接原理及相应设备。检查各部件与平面图是否一致,与图例是否一致,标注相应管道的管径、设备等。3、设计说明书要求包括如下内容:(1)本建筑基本结构情况。(

4、2)设计依据。设计原始资料、室外气象资料、室内设计参数;设计方案的优化比较,设备选型依据。(3)冷负荷计算全过程。空调负荷计算要求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包括负荷计算过程和结果;送风温差、送风量、换气次数及新风量确定;空气处理方案分析、确定、空气处理过程计算及其i-d图;空气处理设备选择计算;气流组织计算。(4)风道、机房平面图。空调系统风道和空调机房布置;空调系统水力计算、风机选择。四、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时间总共2周,具体安排:时间日程安排0.51借阅课程设计相关的资料和书籍,熟悉图纸,了解建筑物功能23空调负荷计算23系统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45课程设计的绘图12编写、整理计算说明书,提

5、交设计成果五、参考资料(一)设计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民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二)设计手册、教材(1)采暖空调制冷手册(2)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编著(3)暖通空调目录第1章 工程概况及主要设计参数1.1 工程概况本设计为上海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该养老院位于青岛市,总建筑面积为 4044.16平方米。建筑物高度为16m,地上每层层高平均4m, 共 4层,属于一栋全幕墙的四层办公楼建筑。1.2 基本设计参数地理位置:上海 ,东经121.48度 ;北纬31.22度;从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查得基本设计参数。1.2.1室外计算参数(1) 夏季空调

6、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4.4(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30.8(3)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6(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63%(5) 夏季大气压力 100.54kpa1.2.2室内设计参数照明、设备:由建筑电气专业提供,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附录B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各房间的照明功率和设备功率按下表进行估算。表1-1各房间照明功率密度值房间类型普通办公室高档办公室会议室走廊其他照明密度111811511表1-2各房间设备功率密度值房间类型普通办公室高档办公室会议室走廊其他设备密度20135051.3 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7、50019-200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0-1999(2003年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2001;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第2章 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2.1空调房间的冷负荷计算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热量(室内外空气温差经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和太阳辐射进入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以及其它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1)墙体或屋面传热的热引起的冷负荷QC=KAtc+td-tR 公式(2-1)式中 K墙体或屋面的传热系数, A 墙体或屋面的传热面积,;

8、室内设计计算温度,; 墙体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 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系数,表2-1 一楼办公区西外墙冷负荷西外墙冷负荷温度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Tc()34.60 34.30 34.10 33.90 33.90 33.90 34.10 34.30 34.70 35.30 36.10 36.90 37.60 Td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Tc()34.60 34.30 34.10

9、33.90 33.90 33.90 34.10 34.30 34.70 35.30 36.10 36.90 37.60 Tr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T8.60 8.30 8.10 7.90 7.90 7.90 8.10 8.30 8.70 9.30 10.10 10.90 11.60 K0.83 0.83 0.83 0.83 0.83 0.83 0.83 0.83 0.83 0.83 0.83 0.83 0.83 A34.44 34.44 34.44 34.44

10、34.44 34.44 34.44 34.44 34.44 34.44 34.44 34.44 34.44 Qc()245.83 237.26 231.54 225.82 225.82 225.82 231.54 237.26 248.69 265.84 288.71 311.58 331.59 以一楼办公区为例,房间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系数为0,墙体或屋面的传热系数0.83,房间面积为34.44,室内温度26,计算房间西外墙的冷负荷如上表2-1所示。(2)玻璃窗非稳态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公式(2-2)式中, 窗的传热系数,; 窗的传热面积 ,;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5

11、查得, =1.00; 玻璃外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 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1查得; 室内计算温度 ,。 表2-2 一楼办公区南外窗冷负荷南外窗冷负荷温度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Tc()16:4812:0031.20 31.90 32.50 33.10 33.40 33.40 33.30 33.10 32.60 31.90 31.30 Td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12、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T3.70 4.50 5.20 5.90 6.50 7.10 7.40 7.40 7.30 7.10 6.60 5.90 5.30 K3.61 14:413.61 3.61 3.6123.61 3.61 3.61 3.61 3.61 3.61 3.61 3.61 A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Qc()774.60 942.08 1088.63 1235.17 1360.78 1486.40 1549.20 1

13、549.20 1528.27 1486.40 1381.72 1235.17 1109.56 以一楼办公区为例,计算房间南外墙的冷负荷如上表2-2所示。(3) 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Qc=ACsCaCiDjmaxCLQ 公式(2-3)式中,不同纬度带各朝向7月份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 A 玻璃窗的面积; 有效面积系数; 玻璃窗遮挡系数和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玻璃窗冷负荷系数。查表得南窗的 =219,北窗的=145。玻璃窗遮挡系数和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之积为0.56,有效面积系数为0.75,玻璃窗的面积为57.96,经计算将上述数据填入下表2-3南外窗透入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表2-3

14、 一楼办公区南外窗透入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南外窗透入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温度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Clq0.26 0.35 0.43 0.50 0.52 0.59 0.58 0.55 0.45 0.40 0.34 0.27 0.23 Dj.max219.00 219.00 219.00 219.00 219.00 219.00 219.00 219.00 219.00 219.00 219.00 219.00 219.00 Ci*Cs0.56 0.56 0.56 0.56 0.56 0.

15、56 0.56 0.56 0.56 0.56 0.56 0.56 0.56 Ca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Aw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57.96 Qc()1383.63 1862.57 2288.31 2660.82 2767.25 3139.77 3086.55 2926.90 2394.74 2128.66 1809.36 1436.84 1223.98 (4)照明得热

16、引起的冷负荷 照明冷负荷 白炽灯: 公式(2-4) 荧光灯: 公式(2-5)式中,灯具散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 灯罩隔热系数;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照明灯具为荧光灯暗装,取=1.0,=0.8,根据一般需求照明灯具所需功率为1400W,根据公式(2-4/2-5)计算得房间照明冷负荷,并计入下表2-4中。表2-4 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Clq0.430.750.790.830.850.870.890.90.

17、910.920.930.940.95n1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n2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N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1400.00 Qc()577.92 1008.00 1061.76 1115.52 1142.40 1169.28 1196.16 1209.60 1223.04 1236.48 1249.92 1263

18、.36 1276.80 (5)人体得热引起的冷负荷本项负荷包括两部分,有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和人体潜热散热冷负荷。1)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 公式(2-6)式中,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 室内全部人数; 群集系数;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2) 人体潜热散热冷负荷 公式(2-7)式中, 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 同公式(2-7)。由暖通空调(第三版)表2-14得在办公区中属于极轻劳动,办公区内的人数为31人,室温为26的条件下,成年男子散热量,散湿量,群集系数为1.根据公式(2-7)和(2-8)可得人体

19、散热逐时冷负荷,并计入表2-5中。表2-5 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Clq0.49 0.80 0.85 0.88 0.89 0.91 0.92 0.93 0.94 0.95 0.95 0.96 0.96 qs60.50 60.50 60.50 60.50 60.50 60.50 60.50 60.50 60.50 60.50 60.50 60.50 60.50 n31.00 31.00 31.00 31.00 31.00 31.00 31.00 31

20、.00 31.00 31.00 31.00 31.00 3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Qc()919.00 1500.40 1594.18 1650.44 1669.20 1706.71 1725.46 1744.22 1762.97 1781.73 1781.73 1800.48 1800.48 ql73.30 73.30 73.30 73.30 73.30 73.30 73.30 73.30 73.30 73.30 73.30 73.30 73.30 Qc2272.30 2272

21、.30 2272.30 2272.30 2272.30 2272.30 2272.30 2272.30 2272.30 2272.30 2272.30 2272.30 2272.30 合计3191.30 3772.70 3866.48 3922.74 3941.50 3979.01 3997.76 4016.52 4035.27 4054.03 4054.03 4072.78 4072.78 (6)设备冷负荷()Qs=Aqa 公式(2-8)式中, 设备冷负荷, ;A空调区面积,;qa电器设备的功率密度W/,见表1-2。由表1-2可知办公区属于普通办公室,普通办公室的设备密度为20W/,办公区的

22、面积为127.92,从而计算出办公室设备散热量,根据公式(2-9)计算出房间设备冷负荷,并计入表2-6中。表2-6 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设备散热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续表clq0.790.920.940.950.960.960.970.970.980.980.980.980.98qa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A127.92127.92127.92127.92127.92127.92127.92127.92127.92127.92127.92127.92127.9

23、2Qc()2021.132353.722404.892430.42456.02456.062481.642481.642507.232507.232507.232507.232507.23最后将该房间的各项冷负荷逐时相加,得到一楼办公区的夏季空调冷负荷,将结果列入表2-7中。从表2-7中可以看出该空调房间的最大冷负荷为12542.8W,最大负荷值出现在14:00。可得到冷负荷面积指标q=12542.8127.92=98.05W。表2-7 一楼办公区各项逐时冷负荷汇总表各分项逐时冷负荷汇总表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

24、0019:0020:00外墙负荷245.83 237.26 231.54 225.82 225.82 225.82 231.54 237.26 248.69 265.84 288.71 311.58 331.59 南外墙冷负荷47.69 48.32 51.45 55.22 58.98 62.75 65.89 67.77 69.02 70.28 70.91 71.53 70.91 窗传热负荷774.60 942.08 1088.63 1235.17 1360.78 1486.40 1549.20 1549.20 1528.27 1486.40 1381.72 1235.17 1109.56 窗日

25、射负荷1383.63 1862.57 2288.31 2660.82 2767.25 3139.77 3086.55 2926.90 2394.74 2128.66 1809.36 1436.84 1223.98 人员负荷3191.30 3772.70 3866.48 3922.74 3941.50 3979.01 3997.76 4016.52 4035.27 4054.03 4054.03 4072.78 4072.78 灯光负荷577.92 1008.00 1061.76 1115.52 1142.40 1169.28 1196.16 1209.60 1223.04 1236.48 12

26、49.92 1263.36 1276.80 设备负荷2021.1362353.7282404.8962430.482456.0642456.0642481.6482481.6482507.2322507.2322507.2322507.2322507.232总计8194.41 10176.34 10941.60 11590.56 11893.82 12456.34 12542.86 12421.12 11937.24 11678.63 11290.97 10826.97 10521.94 2.2湿负荷计算 空调房间的湿负荷和冷负荷一样,对空调系统的规模有着决定行的影响。空调湿负荷是指空调房间内

27、湿源(人体散湿、敞开水池或水槽表面散湿、地面积水等)向室内的散湿量。(1)人体散湿量:() 公式(2-9)式中, 人体散湿量,; 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同公式(2-6)。根据暖通空调(第三版)表2-14,选取设计温度为26条件下成年男子散湿量为,根据公式(2-9)可得人体的湿负荷为mw=0.278*31*1.0*109*0.001=0.939。(2)敞开水表面散湿量: 公式(2-10)式中: 敞开水表面的散湿量,; 敞开水表面单位面积蒸发量,; A蒸发表面面积,。由于办公楼的办公区中很少有大面积的敞开水表面,所以此项不计。综上所述,计算的出各个房间的冷、湿负荷,列入表2-4中。表2-4 各个

28、房间的冷、热负荷一层房间冷负荷湿负荷新风负荷总负荷面积单位面积负荷大厅15058.15 0.60 15733.3330791.48 271.36 113.47 办公区12542.86 0.94 914521687.86 127.92 169.54 会客室6565.19 0.48 472011285.19 63.96 176.44 会客室6260.67 0.48 472010980.67 63.96 171.68 会客室5588.86 0.48 472010308.86 56.16 183.56 会客室6203.79 0.48 472010923.79 56.16 194.51 办公区14398

29、.05 1.15 1121025608.05 146.16 175.21 第3章 系统方案确定3.1系统的分区同一座建筑物内平面和竖向房间的负荷差别大,各房间用途、使用时间和空调设备承压能力等均不相等,为使空调系统既能保持室内要求参数,又能经济管理,就需要将系统分区。根据不同房间的使用情况、负荷条件的因素,可将系统分为多个区域,分别进行空调系统的设计;同时,根据分区不同的系统形式,从而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并能满足一定的控制精度。本次建筑的设计不用进行只有四层,不用进行系统的分区。3.2空调系统的分类(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类集中式空调系统,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2)按

30、负担室内空调负荷所用介质种类不同分类全空气系统, 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冷剂系统。(3)按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不同分类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混合式系统。(4)按空气流量是否变化分类定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3.3空调系统的比较 我们通常把空调系统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一般是风机盘管系统)、空气水系统(一般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冷剂系统(VRV系统)等。一、全空气系统 全空气系统可以分为定风量(CVA)系统与变风量(VAV)系统。 定风量系统优点为:结构简单,初投资较低,控制方便;气流组织控制较好,对湿度控制较精确。 其缺点是:无法根据负荷的变化改变风量,对于温度控制精度不高,当负荷部分

31、减小时能耗没有降低;当室内参数或建筑布局改变时,改变系统困难。变风量系统优点为:用改变房间风量的方法,补偿房间负荷的变化,避免了因再热造成的冷热抵消,节约了能耗;采用全年变风量系统运行,可显著节约风机运行所耗的能量;系统的灵活性很大,易于改、扩建,特别适用于用途多变的建筑物,如办公室等,当室内参数改变和重新隔断时,无需重大改变,只须重调室内恒温器的设定值即可缺点为:由于增加了系统风量控制环节,每个房间都需安装变风量末端,自动控制系统复杂,因此设备投资有所提高;会出现风量变小时气流射程变短的问题。二、全水系统 全水系统(风机盘管系统)的优点:(1)噪声小。对于旅馆的客房,夜间低档运行的风机盘管机

32、组,室内环境一般在3040dB。(2)具有个别控制的优越性。风机盘管机组的风机速度可分为高、中、低三档;水路系统采用冷热水自动控制温度调节器等,可灵活的调节各房间的温度;室内无人时机组可停止,运转经济、节能。(3)系统分区进行调节控制容易。冷热负荷按房间的朝向、使用的目的、使用的时间等把系统分割为若干区域系统,进行分区控制。(4)风机盘管机组的体积小,布置和安装方便,属于系统的末端机组类型。占建筑空间小。(5)对于将来建筑物的扩建,而相应增设风机盘管机组,实现比较容易。缺点:(1)因机组设在室内,有时与建筑物布局产生矛盾,需要建筑上的协调与配合。(2)因机组分散设置,台数较多时,维修管理工作量

33、较大。随着机组质量的提 高,这一缺点将逐渐减少。(3)风机盘管机组方式本身解决新风量是困难的。在冬季和过渡季节利用室外空气降温的时间较短。(4)由于机组风机的静压小,在机组中不可能使用高性能的空气过滤器,空气洁净度不高。(5)冷凝水容易发霉,产生卫生问题。三、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风机盘管系统具有各空气调节区可单独调节,比全空气系统节省空间,比冷源的分散设置的空气调节器和变风量系统造价低廉等优点;目前,仍在宾馆客房、办公室等建筑中大量采用。3.4空调系统方式的确定在这次设计中,我设计的空调房间类型主要有办公室、展览室等。现就典型房间的空调方式进行选择。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的新风供给

34、方式用单设新风系统,独立供给室内。而对于展览室等空间较大、人员较多、温度和湿度允许值波动范围小的房间,拟采用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风机盘管机组简称风机盘管,它是一种末端装置,每个空调房间内设有风机盘管机组的空调系统,称为风机盘管式空调系统。“加新风系统”是指新风需要经过处理,达到一定的参数要求,有组织的送入室内。 风机盘管机组的新风供给的方式有多种,在这次设计中我采用由独立的新风系统供给室内新风,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的焓值,不承担室内的负荷,室内的负荷全部由风机盘管来承担,其处理过程如图3-1所示。图3-1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处理过程图 此外,一次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处理过程在图上的处理过程如图

35、3-2所示图3-2一次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处理过程图夏季新风与风机盘管送风混合后送入房间 新风机组把新风从室外W处理到沿室内状态点N等焓线的露点L1,室内空气由风机盘管处理到L2,将状态点L1的新风与状态点L2的风机盘管送风混合到空调房间送风状态O,最终使房间空气状态参数保持在室内设计状态点N。 这种方式无须设置专门的新风送风口,对吊顶布置有利,夏季风机盘管处理的空气状态点L2温度低一些,当风机盘管停止运行时,送入室内的新风量会大于设计值。建议在无法布置新风口时采用此方案,但必须注意某些房间风机盘管停止运行时,统一新风系统的其他房间的新风量会有所减少。图3-4 新风与风机盘管混合3.5 空调房间送

36、风量的确定3.5.1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计算在确定了空调系统的热、湿负荷后,就可确定为消除室内的余热和余湿、维持房间所需要的空气参数所必需的送风量和送风状态。但应注意必须同时满足房间的换气次数的要求。另外,还应注意校核是否有最大送风温差的可能,以利于节能。空调系统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可以在空气焓-湿图即图上进行。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依据已知的室内空气状态参数(如、),在图上找到空调房间室内状态点R。(2)根据计算出的空调室内冷负荷、湿负荷,求出热湿比。 (3)对舒适性空调系统来说,在焓湿图上做线与=90%95%线相交于S点即露点温度,则最大温差送风量为:由于此处“露点”为空气的送风状态点

37、,因此,称为“露点送风”,对于舒适性空调常采用此方式。式中: G空调房间的送风量,; 室内空气状态点的焓值,; 露点的焓值,。(4)将送风量折合成空调房间的换气次数,查看是否满足该类型空调房间的换气要求,否则调整送风温度后,再计算。3.5.2 计算示例(一)、以四楼中国元素展览室为例来说明全空气系统的计算过程。 (1)求热湿比=QW=87812.681.09=80710.18。 (2)在图上确定室内空气状态点,通过该点画出的过程线=80170.18与相对湿度为95%的线相交于S点。从而得出:=60,=53。 (3)按公式(3-2)计算得该空调房间的送风量为 : M=QhR-hS=87812.6

38、860-53*1000=12.5kg/s (4)将送风量折合成室内空气换气次数,满足要求。(二)、以一楼办公区为例来说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计算过程。(1)求热湿比=QW=12542.860.94=13343.47。(2)在图上确定室内空气状态点,通过该点画出的过程线=13343.47与相对湿度为95%的线相交于M点,见图3.5。从而得出:=60,=50。(3)按公式(3-2)计算得该空调房间的送风量为 : M=QhR-hM=12542.8660-50=3762.858 (4)将送风量折合成室内空气换气次数,满足要求。3.6 空气处理设备选型空气处理设备用于对房间空调送风进行冷却、加热、减湿、

39、加湿以及空气净化等处理,通常使用的有风机盘管、柜式空调器和组合式空调机组。风机盘管是空调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空气处理设备,也常被成为空调末端装置。风机盘管根据安装形式分为卧式暗装、卧式明装、立式暗装、立式明装等几种基本形式,根据送风压力可分为普通型和高静压型。柜式空调器的构造和原理基本与风机盘管相同。组合式空调机组是由各种不同的功能段组合而成的空气处理设备。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基本功能段有:混合段,表冷段,加热段,喷淋段,过滤段,加湿段,新风、排风段,送风段,二次回风段,中间检修段,送、回风机段,消声段等。根据空调设计对空气处理过程的需要,可选用其中某些功能段任意组合。3.6.1 全空气系统柜式空调器的选型该建筑的四层可分为两个系统,一至三楼用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四楼用一个空气处理机组,机组的型号为:39GI36(4排);。该型号的空气处理机组技术性能参数见表3-2。表3-2 卧式空气处理机组技术性能表型号额定风量机外全压 额定冷量额定热量冷媒水量冷媒水阻力机组约重39GI3636000480266.1435.538.859.71128.7图3-1 39GI系列组合式空气处理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