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4煤矿用多参数传感器型式评价大纲.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78240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D4煤矿用多参数传感器型式评价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GD4煤矿用多参数传感器型式评价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GD4煤矿用多参数传感器型式评价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GD4煤矿用多参数传感器型式评价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GD4煤矿用多参数传感器型式评价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D4煤矿用多参数传感器型式评价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D4煤矿用多参数传感器型式评价大纲.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 量 器 具 型 式 评 价 大 纲 FFA37433-2008煤矿用多参数传感器 2014年12月09日发布 2014年3月02日实施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前 言 型式评价大纲归口单位:煤炭工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检测及救护设备分会。型式评价大纲起草单位: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型式评价大纲起草人:李振新 杨育新型式评价大纲批准人:董春海目 录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概述.14 技术文件及样机要求.1-25 法制管理要求.26 计量要求.27 技术要求2-48 型式评价项目4-59 型式评价的条件和方法5-1010 型式评价结果的处理.1

2、01 范围本型式评价大纲适用于煤矿用多参数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的型式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l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3836.1-201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2-201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隔爆型 “d”GB3836.4-201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 “i”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GB10111-88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

3、法 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4-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d:自由跌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MT 381 2007煤矿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MT 3931995矿用差压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AQ 620520

4、06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AQ 62062006煤矿用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JJF 1161-2006催化燃烧式甲烷传感器型式评价大纲JJG678-2007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检定规程JJF 1002-1998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F 1015-2002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通用规范JJF 1016-2002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使用本大纲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3概述传感器用于测定煤矿井下环境中的甲烷(CH4)、一氧化碳(CO)、温度及压力等参数值。检测现场中气体浓度、环境温度和压力,并可进行声光报警。传感器应用载体催化和电化学式原理,在被测气体中,甲

5、烷在黑元件表面发生催化反映(无焰燃烧),使黑元件温度增高,电阻增大,桥路失去平衡,从而输出一个电位差该电位差在一定范围内,其大小与甲烷的浓度成正比。在被测气体中,工作电极的工作信号经过电桥转化为电压信号,电路同时保持工作电极的电压处于其偏压之下,线路中经过电流到电压转换在对电极产生一电压信号,该信号与工作电极电流信号一致。同时恒电位电路使工作电极与参考电极之间保持一恒定的电位差。4 技术文件及样机要求4.1 提交的技术资料4.1.1 样机照片。4.1.2 产品标准及使用说明书。4.1.3 总装图、电路图和主要零部件图。4.1.4 制造单位或技术机构所做的试验报告。4.2 提供试验样机4.2.1

6、 提供样机数量不少于3台。4.2.2 样机采用申请单位自行送样或有关部门抽样的方式。5 法制管理要求5.1 计量单位要求传感器的浓度显示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5.2 最大允许误差要求传感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检定规程的规定。6 计量要求传感器的计量性能指标包括以下项目:测量范围、分辨率、基本误差、报警误差、响应时间、稳定性等。7. 技术要求7.1 一般要求7.1.1 传感器工作环境。在具有甲烷爆炸性危险的煤矿井下: a)温 度: 040; b)相对湿度: 98(25); c)大气压力: 80116kPa;d)风 速: 08ms;e)贮存温度为:-40+60。7.2 外观及结构

7、要求7.2.1传感器的显示窗应透光良好,数码、符号均应清晰完好7.2.2传感器表面、镀层或涂层不应有气泡、裂痕、明显剥落和斑点;7.2.3 传感器应结构合理,坚固耐用,外壳、接插件和零件应采用防腐措施,涂层,镀层应均匀,牢固,颜色一致;印刷电路板应至少涂覆两次三防(防腐、防霉、防潮)漆。7.3 传感器基本功能要求7.3.1 传感器采用自然扩散取样方式。取样头上应有防粉尘和防水影响的保护罩。7.3.2传感器甲烷气体以百分体积浓度表示测量值,采用数字显示,甲烷低浓度段分辨率应不低于0.01CH4, 高浓度段分辨率应不低于0.1CH4,并应能表示显示值的正或负;一氧化碳气体以110-6表示最小单位测

8、量值,采用数字显示,分辨率不低于110-6;温度采用数字显示,分辨率不低于0.1,并能表示显示值的正或负;压力采用数字显示,分辨率不低于0.01 KPa 。 7.3.3 传感器应有声光报警功能和报警自检功能。7.3.4 在甲烷浓度超过测量范围上限时,传感器应具有保护载体催化元件的功能,并应使传感器的显示值维持在超限状态。7.3.5 输出信号制式:4路频率信号输出,频率输出方式(2001000)Hz,脉冲宽度大于0.3ms,最大传输距离为2km;7.4 防爆要求7.4.1 传感器的防爆性能应符合GB 3836.12010、GB 3836.22010和GB 3836.42010中的有关规定。7.4

9、.2 传感器的防爆型式为矿用本质安全兼隔爆型,防爆标志为“ExibdI”。7.4.3 传感器的印制电路板在完成焊接之后应按GB 3836.42010的要求涂三防漆两遍,印制电路板板厚不小于1.0mm,线宽不小于0.3mm,线厚不小于35m。7.4.4 传感器外壳防护性能符合GB4208-2008要求,等级不低于IP54。7.4.5 传感器的外壳应采用不锈钢。7.4.6 传感器在故障和正常工作条件下,传感器外壳,及电器元件,导线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150。7.4.7 传感器本安电路对外壳间常态下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交变湿热试验后应不小于1.5M,并应能承受500V,50Hz的,历时1min

10、工频耐压试验而无击穿和闪络现象,漏电流不超过5mA。7.4.8 传感器的本安电源:由企业提供参数7.4.9 传感器本安电路元器件任何一元件的使用功率在正常或故障状态下均不得大于其额定值的2/3。7.4.10 传感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1.5mm,涂层下爬电距离不小于0.5mm。7.4.11 传感器的火花点燃试验应符合GB 3836.42010中第10.110.4的规定。7.4.12 传感器的防爆性能和防爆结构应符合GB 3836.42010有关规定。7.5遥控调校功能传感器具有采用遥控器调校的功能。7.6 性能要求7.6.1测量范围和基本误差: 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甲烷(0.0040.0)

11、CH4,温度(0.0100.0),压力(0.005.00)kPa,一氧化碳(01000)10-6 CO。 传感器的基本误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测量气体测量范围基本误差CH40.00 %CH41.00 %CH40.10 CH41.00%CH4 3.00 %CH4真值的103.00%CH44.00 %CH40.30 CH44.00%CH440.0 %CH4真值的10CO010-6CO10010-6CO410-6CO10010-6CO50010-6CO测量值的5 % 50010-6CO测量值的6 %温度0.0100.02.5(F.S)压力0.00 kPa5.00kPa2 %7.6.2 显示稳定

12、性传感器的甲烷部分显示稳定性:0.004.00CH4显示范围内,当甲烷浓度保持稳定时,显示值变化量不超过0.04 CH4。在4.0040%CH4范围内,当甲烷浓度保持恒定时,传感器的显示值或输出信号值(换算为甲烷浓度值)的变化量应不超过0.4%CH4。传感器一氧化碳部分显示值稳定性:量程为0500010-6及以上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恒定时,传感器显示值或输出信号值(换算为一氧化碳浓度值)变化量不超过410-6。7.6.3传感器的报警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表2测量气体测量范围报警误差CH4报警点:0.502.50% CH4(报警点可调,默认1.00 %CH4)0.05 %CH4CO报警点:2410

13、-6 CO110-6CO温度压力7.6.4传感器声级强度在距讯响器1米远处应不小于80dB(A);光信号在黑暗处的能见度不小于20米远。7.6.5稳定性传感器连续工作15d的基本误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7.6.6响应时间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测量气体响应时间CH420sCO35s温度10s(水中)压力7.6.7 传感器在转换点转换时的附加误差不超过1.00CH4。7.6.8 传感器应能在输入电压9V24V范围内正常工作,其基本误差应不超过表1的规定。7.6.9 传感器使用电缆的单芯面积为1.5mm2时与关联设备的传输距离不小于2km, 相应配接设备或关联设备的显示值或输出信号值应

14、不超过表1规定。7.6.10风速试验a) 传感器甲烷浓度在8 m/s风速条件下其指示值的漂移量应不大于0.1 CH4。b) 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在8 m/s风速条件下其指示值的漂移量应不大于210-6。7.6.11传感器在工作温度试验后,应符合7.6.1的规定。7.6.12传感器经贮存温度试验后,应符合7.6.1的规定。7.6.13传感器经交变湿热试验后,应符合7.6.1、7.4.7的规定。7.6.14传感器振动、冲击、跌落、运输等试验后,接插件、零部件应无松动和脱落,并应符合7.6.1的规定。7.6.15信号输出采用频率输出方式,传感器甲烷参数的负载电阻在(0500)范围内变化时, 其输出信号

15、值的变化应不超过4.11.2的规定;其脉冲宽度应不小于0.3ms。7.6.16过载性能传感器经过过载实验后,应符合表1的规定。7.6.17回程误差传感器的回程误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7.6.18密封性传感器的测量部分经密封性实验后,压力下降不得超过2%,并不得有损坏现象。7.6.19重复性传感器的重复性应符合表1的规定。8 型式评价项目型式评价项目要求见表4所示。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外观及结构检查7.29.42基本功能检查7.39.53遥控调校功能7.59.64基本误差测定7.6.19.6.15显示值稳定性测定7.6.29.6.1.16转换点附加误差实验7.6.79.2

16、37报警功能试验7.6.39.7.38声级强度测定7.6.49.7.49光信号观察试验7.6.49.7.610响应时间测定7.6.69.811工作稳定性测定7.6.59.1012工作电压范围实验7.6.99.913传输距离试验7.6.79.2214风速影响试验7.6.109.1215绝缘电阻,工频耐压试验7.4.79.1316工作温度试验7.6.119.1417贮存温度试验7.6.129.1518交变湿热试验7.6.139.1619振动试验7.6.149.1720冲击试验7.6.149.1821自由跌落试验7.6.149.1922运输试验7.6.149.2023外壳防护性能试验7.4.49.2

17、1.124最高表面温度测试7.4.69.21.225火花点燃试验7.4.119.21.326本安参数测量7.4.89.21.427过载特性试验7.6.169.21.528密封性实验7.6.179.2529回程误差实验7.6.189.2630重复性实验7.6.199.11表中 为不检验项目, 为检验项目, 表示出厂时只测量正常状态下的工作电压、最大工作电流;9 型式评价的条件和方法9.1 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9.1.1 温度:1535。9.1.2 相对湿度:45%75%。(氧气超出部分85)9.1.3 气压:86kPa106kPa。9.2 试验用的计量器具 试验用的计量器具:试验用气样应采用符合国

18、家标准的气样、各项实验用检验仪设备应符合要求9.1 除环境试验或有关标准中另有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中进行:试验中传感器的预热时间充电时间以及气样流量均按技术文件要求确定。9.3 试验用的主要传感器。9.3.1 气体流量计:测量范围:30300mLmin,准确度:2.5级。9.3.2 秒表:分度值为0.01s。9.3.3电压表及电流表:采用四位半的数字万用表,其准确度应不小于1级。9.3.4声级计:测量范围:40130 dB(A),准确度:0.1dB(A)。9.4 外观及结构检查:用目测方法观察传感器。9.5 基本功能检查:用感官法检查传感器。9.6 基本误差测定 在以下所有需对传感器调校的试验中

19、,应使用与传感器配套的遥控器来完成,遥控器使用方法按产品说明书规定。在以下需通气的试验中,除报警误差试验外,其余试验的通气流量应保持200300ml/min。9.6.1甲烷部分显示值稳定性,基本误差试验:9.6.1.1传感器正常工作后。待传感器零点在空气中稳定后,按规定流量通入1.00%CH4的标准气样,1min后将校传感器显示值调至与标准气样值一致,继续通气,在观察1min,记录1min内仪表显示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重复三次,取最大值。9.6.1.2 甲烷低浓部分基本误差按规定流量,用清洁空气和2.0%CH4的标准气样校准3次传感器(以下简称校准传感器), 在以后的测定中不得再次校准。

20、待传感器零点在清洁空气中稳定后,按规定流量分别向传感器依次通入0.5% CH4、1.5% CH4、3.5% CH43种标准气样各3min。记录传感器的指示值和输出信号值(换算为甲烷浓度值)。重复测定4次, 取其后3次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气样的差值,即为低浓部分基本误差。9.6.1.3 甲烷高浓部分基本误差按规定流量,用清洁空气和20.0%CH4的标准气样校准3次传感器(以下简称校准传感器), 在以后的测定中不得再次校准。待传感器零点在清洁空气中稳定后,按规定流量分别向传感器依次通入15.0% CH4、35.0% CH42种标准气样各3min。记录传感器的指示值和输出信号值(换算为甲烷浓度值)。重

21、复测定4次, 取其后3次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气样的差值,即为高浓部分基本误差。9.6.2 压力基本误差试验:传感器通电稳定工作后,调整零点和灵敏度。用标准压力器在传感器测量范围的0、25%、50%、75%、100%五点进行检测,由低到高读取正行程各检测点的显示值和输出信号值,当达到最大值时,保持1min,然后逐步减至最小值,并读取反行程各检测点的显示值和输出信号值。每点重复三次,取算术平均值进行计算。实测基本误差,按式(1)计算:(1)式中:Ai输出信号实测值或显示值;An输出信号或显示的标准值;Am传感器的量程。9.6.3 一氧化碳基本误差试验:传感器通电稳定工作后,调整零点和灵敏度。使用传感

22、器测量范围0、35、50和85的标准气样。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别以产品标准规定的流量通入传感器,稳定3min,读取传感器显示值。每种标准气体重复试验3次,取其平均值。按式(2)计算其基本误差:(2)式中:Ai显示值的平均值;Ao一氧化碳标准气体浓度;Am测量范围。9.6.4温度基本误差a) 传感器预热20min,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根据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将传感器的温度敏感元件放置于低温实验箱内进行(在测定过程中,温度敏感元件切勿与金属物件、容器壁及容器底面接触)。b) 将试验温度稳定在测量范围的低温点,再将试验温度升至测量范围的50%处,校准3次传感器(以下简称校准传感器)。以后的测定中不得再次

23、校准传感器。c) 待传感器在测量范围的低温点稳定后,依次将试验温度由低温到高温稳定在各测定点,测定点应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均匀分布,不能少于5个点。在各测试点稳定3 min,记录标准温度计示值、传感器的显示值或输出信号值(换算 为温度值)。重复测定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温度计示值的差值,即为基本误差。9.7 报警误差试验(压力和温度无此实验)9.7.1甲烷部分报警误差试验将传感器报警点设定为1.00%CH4,传感器零点稳定后,缓慢通入1.20% CH4标准气样,记录出现声、光信号瞬间传感器的显示值,测量四次(每次测量1min,在空气中恢复的时间不少于1min),取后三次的算术平均值与设定报警

24、点之差作为报警误差。9.7.2一氧化碳部分报警误差试验传感器在9.1环境中稳定显示零点。缓慢通入2510-6 CO 的标准气样,记录传感器报警时所对应的显示值,测量4次,取后3次的算术平均值与设定报警点之差为报警点误差。9.7.3 报警声级强度测定 在噪声不大于30dB(A)的环境中,将声级计置于距传感器警报声响器轴心正前方1 m处,测量3次,取其最大值作为测量值。9.7.4报警光信号试验 在黑暗环境中距传感器20m远处进行观察。9.8 响应时间试验(压力无此项实验)9.8.1 甲烷低浓度的响应时间试验将制造厂提供的扩散取样注气装置与传感器进气部位相连,按规定流量通入清洁空气,待传感器零点稳定

25、后,以相同的流量通入2.0%CH4的标准气样1min,记录显示值。然后通入清洁空气,待传感器零点稳定后,把以相同流量通入2.0%CH4的标准气样的注气装置迅速换到取样头上,并开始记录传感器的指示值达到原显示测量值90%所需要的时间,测量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9.8.2 甲烷高浓度的响应时间试验将制造厂提供的扩散取样注气装置与传感器进气部位相连,按规定流量通入清洁空气,待传感器零点稳定后,以相同的流量通入20.0%CH4的标准气样3min,记录显示值。然后通入清洁空气,待传感器零点稳定后,把以相同流量通入20.0%CH4的标准气样的注气装置迅速换到取样头上,并开始记录传感器的指示值达到原显示测量

26、值90%所需要的时间,测量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9.8.3 一氧化碳部分响应时间试验a)传感器在9.1的环境规定中稳定显示零值;b)使用传感器制造厂提供的注气装置,以校准时的流量通入测量范围50的各标准气体,记录传感器示值达到标准气体90%浓度时的时间,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9.8.4 温度的响应时间试验将传感器的温度敏感元件放入25的水中(在测定过程中,温度敏感元件切勿与金属物件、容器壁及容器低面接触),显示稳定后,再稳定3min,记录传感器显示值,然后将温度敏感元件放入5的水中,待显示稳定后,再稳定3min,迅速将温度敏感元件放入25水中,同时启动秒表,记录传感器的显示值达到原显示值的90

27、%所需要的时间,重复测量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9.9 工作电压范围试验 传感器接上稳压电源,将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至产品企业标准规定的最高与最低工作电压,按9.6.规定的方法对传感器进行显示值稳定性和基本误差测定。9.10 工作稳定性试验a)、校验传感器,记录传感器的零点,标定点的示值,校验后的传感器在测试过程中不允许再次校准; b)、甲烷工作稳定性测定把调整好的传感器在空气中连续运行15d,每隔12 h按规定流量依次通入清洁空气和20.0的标准气样各3 min, 记录指示值和输出信号值。试验期间不得调整传感器。c)、 一氧化碳工作稳定性测定把调整好的传感器在空气中连续运行7d,每隔12 h按

28、规定流量依次通入清洁空气和50.的标准气样各3 min, 记录指示值和输出信号值。试验期间不得调整传感器。d)、温度工作稳定性测定把调整好的传感器连续运行7d,每天对连续运行的传感器50.测量范围点进行测试,并记录传感器指示值和输出信号值(换算为温度值)。试验期间不得调整传感器。e)、压力工作稳定性测定把调整好的传感器连续运行7d,检测时间间隔不大于12 h,分别记录传感器指示值和标准压力源值。试验期间不得调整传感器。9.11 重复性试验(仅有压力部分)用标准压力发生器对传感器量程的50%重复检测6次。按下式(3)计算传感器的重复性:(3)式中:xi传感器第i次显示值;x 值的算术平均值Am测

29、量范围;n测量次数。9.12 风速影响试验(仅有甲烷部分和一氧化碳部分)将传感器放入通风试验装置中,在风流为零时调整传感器基准点,记录显示值;启动风机,调节风速为(80.5) m/s。人为使传感器绕悬挂轴线方向转动,寻找其受风速影响的位置,并固定此位置。每30s记录1次指示值,共记录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和基准电的差值作为漂移量。改变传感器的放置方位,观测记录传感器在不同方位的报警点和显示值,并与风速为零时传感器的报警点和显示值进行比较。每种方位的保持时间不小于10min。9.13 绝缘电阻及工频耐压试验绝缘电阻试验按MT2101990中的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工频耐压试验按GB3836.420

30、00中的第10.6条规的方法进行;9.14 工作温度试验试验中向传感器通入标准气样的温度应与试验要求温度一致。9.14.1 低温试验按GB/T 2423.12001中试验Ab方法进行。在温度为(03)条件下,传感器通电稳定2h后,测定基本误差,以后每小时测定1次基本误差,共测三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9.14.2高温试验按GB/T2423.22001中试验Bb方法进行。在温度为(402)条件下,传感器通电稳定2h后,测定基本误差,以后每小时测定1次基本误差,共测三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9.15 贮存温度试验9.15.1 低温贮存试验按GB/T 2423.12001中试验Ab方法进

31、行。在温度为(-402)条件下,持续时间16h。试验中传感器非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在试验箱中恢复到4.2规定的条件下保持2h,再测定基本误差,并检查其外观。9.15.2 高温贮存试验按GB/T 2423.22001中试验Bb方法进行。在温度为(602)条件下,持续时间16h。试验中传感器非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在试验箱中恢复到4.2规定的条件下保持2h,再测定基本误差。9.16 交变湿热试验 按GB/T 242341993中试验Db方法,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933的条件下,持续时间为6d,试验中传感器非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在试验箱中恢

32、复到4.2规定的条件下保持2h,再测定基本误差。9.17振动试验 按GB/T 2423101995中试验Fc方法进行。严酷等级:扫频频率范围为10150 Hz,加速度幅值为50ms2,各轴线上扫频循环次数为5次,试验中传感器非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检查其外观,测定基本误差。9.18 冲击试验 按GB/T 242351995中试验Ea方法进行。严酷等级:峰值加速度为500ms2,脉冲持续时间为(111)ms,三个轴线每个方向连续冲击三次(共18次),传感器非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检查外观;再测定基本误差。9.19 跌落试验按GB/T 242381995中试验Ed方法

33、和GB 3836.1-2000中23.4.3.2条进行。严酷等级:跌落高度为1m,以正常使用时的状态(配备外套的传感器,应将传感器装入外套内进行试验)和位置自由落向平滑坚硬的混凝土面4次。试验后检查外观,再测定基本误差。9.20 模拟运输实验按MT209中4.5.2调进行,严酷等级,频率4Hz,加速度30 ms2加,试验持续时间2h,试验中传感器非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测定基本误差,并检查其外观。9.21 传感器的防爆性能由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按GB3836.12000和GB3836.42000标准进行检验。9.21.1 传感器的外壳防护性能应按GB4208-2008的要求进行

34、检验。9.21.2 传感器的表面温度试验应按GB3836.42000中的第10.5条的要求进行9.21.3 传感器的火花点燃试验应按GB3836.42000中的第10.110.4条的要求进行9.21.4 传感器本安参数测量应用计量合格的万用表进行;所测值应不超过本标准规定值。9.22 传输距离实验 将传感器与关联设备通过2Km的模拟电缆连接,由关联设备提供传感器所需电源。误差实验方法按9.6的方法进行,记录关联设备的显示值或输出信号值。重复测定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与标准值的差值。9.23转换点附加误差实验 待传感器零点在清洁空气中稳定后,用20.0CH4的标准甲烷气体缓慢通入传感器,记录传感器

35、由低浓度状态到高浓度的瞬间显示值或输出信号值(换算成甲烷浓度),然后通入1.5% CH4的标准甲烷气体,再记录传感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状态的瞬间显示值或输出信号(换算成甲烷浓度),重复测定4次,取其后3次的算术平均值。其值应符合7.6.7的规定。9.24过载性能试验。(仅压力部分)将最大测量压力的1.25倍压力输入传感器的测量部分,保持10min卸压10min后,按9.6条进行实验。9.25回程误差。(仅压力部分)用9.6.2条实测数据,对同一差压测量信号所得的正、反行程测定值之差的绝对值即传感器的回程误差。9.26密封性试验。(仅压力部分)用最大测量压力1.25倍压力输入传感器的测量部分,切断压力源5min后观察其压力的变化。10 型式评价结果的处理10.1单项判定按每个项目的技术要求,其中有一台样机不合格时,此单项结论判为不合格。10.2综合判定依据单项判定结论,有一项以上(含一项)主要单项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有二项以上(含二项)非主要单项不合格的,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