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指导教案新部编本.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7868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指导教案新部编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医养生指导教案新部编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医养生指导教案新部编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医养生指导教案新部编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医养生指导教案新部编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指导教案新部编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指导教案新部编本.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 第_学期 任教学科:_任教年级:_任教老师:_xx市实验学校南方医科大学教 案2008 2009 学年 春 季学期所在单位 中医药学院 系、教研室 中医内科 课程名称 中医养生指导 授课对象 顺德选修学生 授课教师 孙晓敏 职 称 讲师 教材名称 自编教材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授课题目概述、平和体质养生指导授课形式课堂讲授授课时间2009年授课学时3学时教学目的与 要 求1、了解什么是中医体质养生2、熟悉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3、掌握体质的分类、形成、特点及辨识原则4、掌握平和体质辨识方法及养生原则基本内容1、什么是中医体质?2、什么是中医养生?3、体质是如何形成

2、的?4、中医体质是如何分类的?5、体质有何特点?6、体质与发病的关系如何?7、如何进行体质辨识?8、平和体质养生原则重 点难 点1、中医体质是如何分类的2、如何进行体质辨识?主要教学媒 体幻灯片、板书主 要 外语 词 汇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系、教研室审查意见课后体会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中医养生指导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医体质学的形成发展、地位、作用,以及体质的形成、分类、生理、诊断、养生、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简便易行的体质辨识方法,以及不同体质养生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调养必须掌握和遵循的一些基本法则。 一、概述1、什么是中医体质?2、什么是中医养生?3

3、、体质是如何形成的?4、中医体质是如何分类的?5、体质有何特点?6、体质与发病的关系如何?7、如何进行体质辨识?补充:中医基础知识二、平和体质养生指导1、辨识方法2、养生原则40分钟50分钟30分钟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一、 概述1、 什么是中医体质?| 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2、 2、什么是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古称“道生”、“摄生”、“养性”、“保生”等。| 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 增强体质,

4、提高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能使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处于阴阳协调、体用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从而延缓人体衰老的过程。3、 3、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先天因素:种族与家族的遗传,婚育及种子,养胎、护胎和胎教等。| 后天因素:饮食营养,生活起居 ,精神情志 。|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4、 4、中医体质是如何分类的?| 阴阳五行分类法:| 体质九分法: 以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虚实变化为主,并结合临床实践,将体质分为平和、阴虚、阳虚、气虚、血瘀、痰湿、湿热、气郁、特禀九种体质。5、 5、体质有何特点?| 稳定性| 遗传性| 可变性| 趋向性| 可调性

5、6、 6、体质与发病的关系如何?| 体质与正气:| 体质与疾病的易患性:| 体质与发病:| 体质与发病倾向:7、 7、如何进行体质辨识?| 内容:形体特征 神气状态 心理特征| 原则:整体性 形神结合 舌脉合参| 类型:九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补充:中医基础知识一、中医学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病理、诊治三方面体现。其中在生理上,包括十分重要的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 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体现在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以及社

6、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2.辨证论治: 辩证,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辨明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这是论治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论治,就是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中医基础理论是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整体,理法方药也是中医施治基本程序。二、何谓“病”、“证”、“症”? 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阴阳平衡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失常的的生命过程。 证: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特定的反应疾病阶段性本质的症状与体征构成。 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三、阴阳: 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

7、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四、五行:1.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2.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光明;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五、精、气、血、津液、神: 精:是指人体内一切液态精华物质的总称。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高级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血:循行于脉中而循环溜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

8、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主宰及其外在总体的统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第一节 平和质的调控与指导一、定义:强健壮实的体质状态,表现为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状态。属于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的体质状态。二、辨识: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和,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三、日常养生建议与方药干预:平和质无气血的偏颇,是健康的表现,无需方药进行干预。保持膳食平衡,遵照平时的生活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