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教研室.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78972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教研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药学教研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药学教研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药学教研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药学教研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教研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教研室.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科技学院中药学教研室自评报告生命科学学院20年1月28日目 录一、教研室概况2二、教研室人员21教研室主任22 教研室成员221职称结构22学历结构32.3年龄结构2.4学科梯队3 教师培养与考核3.教学工作量43.2青年教师培养4三、教学文件 1教学计划42教学大纲5教学日历5教案四、教学活动 51教师任课52课程建设3教学评价64教学法研讨5教风建设6五、教研与科研教学管理制度 71教研立项与成果72科研学术活动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71存在的主要问题2 整改措施7附表1附表4 9一、教研室概况993年9月经省教委批准安徽科技学院中草药栽培与加工专科专业正式招生,学制两年,中药学教

2、研室随之成立,该专业已招生并就业250多人。198年9月经省教委批准中药学本科专业正式招生,学制四年,该本科专业已招生550多人。其中276名毕业生已走上了工作岗位。并有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亳州沪谯饮片厂、华佗国药厂、协和成饮片厂等个校外生产、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中药学专业现有人员11人,其中在编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占10;副教授2人,占00;讲师2人,占200%;助教5人,占.0%,实验师人,占10%。另有工人1人。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1人占10.0%;已经取得硕士学位的3人,占300%。20年以来,本教研室具有1门校级精品课程中药学,两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药用植物学和中药药

3、剂学。本教研室承担的主要课程有:医古文、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仪器分析、光谱分析等等。二、教研室人员1教研室主任中药学教研室主任刘汉珍。简介如下:刘汉珍,女,196年5月出生,安徽凤阳人,硕士,副教授。现任中药学学系主任及中药学教研室主任。19年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先后承担了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和中药鉴定学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工作。近年先后主持、参加了校级和厅级科研项目多项,参加了教研项目2项。刘汉珍同志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较高政治觉

4、悟和思想水平,主动做好教研室各成员的思想工作。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熟悉教学规律,治学严谨,业务娴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切实做到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业务熟练,善于团结同志,凝聚力强,有较高的组织管理水平。能主动做好本专业全体教职工的思想建设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能较好地组织和管理中药学专业的日常工作。近几年在国内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2 教研室人员中药学教研室的师资队伍共10人,其中专职教师9人,实验专技人员1人。2.1职称结构 师资队伍中正教授1人,占师资队伍的.0%;副教授2人,占200%;讲师人,占20.0

5、;助教4人,占4.0%。高级职称教师数占师资队伍比例的0. 。 中药学教研室师资队伍基本情况统计表姓名年龄职称学历学位岗位研究方向兼职已获奖项刘汉珍40副教授研究生硕士教师中药鉴定学系主任年度教学优秀奖时维静1教授本科学士教师中药学实验室主任05先进科研工作者俞浩3副教授博士博士教师中药药理学教学质量管理科科长07年度教学优秀奖温元元27助教本科学士教师中药学方艳夕讲师本科学士教师中药炮制学周国梁9讲师本科学士教师中药化学周丽丽2助教本科学士教师药用植物栽培学秦梅颂27助教研究生硕士教师中药药剂学缪成贵2助教研究生硕士教师药物分析杨子龙4实验师中专专技许文4高级工工人2.学历结构 师资队伍中博

6、士研究生学历的1人(俞浩),占10.0;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刘汉珍、秦梅颂、缪成贵),占30.0;45岁以下的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共4人,约占总人数的4.0%。高学历比例偏低,是中药学专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下大力气尽快提高的重要方面,计划通过新进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或教师外出攻读硕士学位来解决。2.3年龄结构 师资队伍中40岁以上的2人,占2.0%;35岁到0岁的1人,占1.0;岁以下的7人,占0.。年龄的结构梯队接近合理。3-0岁的教师共占10%,师资队伍的平均年龄为6岁,全体成员平均年龄34.岁。中药学教研室学科梯队已基本形成,205年时维静老师获校级“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俞浩获

7、2007年度“教学优秀奖”;刘汉珍获006年度“教学优秀奖”,并为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各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充满生机活力,大家都能以教研室大局为重,成员之间保持团结。3 教师培养与考核3.1教学工作量 中药学教研室主要承担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较多(5岁以下的人,占教师总人数0%),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承担教学任务的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中药学教研室教师的平均工作量基本达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平均工作量的0%左右。3.2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但由于青年教师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工作阅历较浅,没有教学经验,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

8、传帮带或者一段时间的重点扶持和培养,才能尽快成为可用之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我校制定了新教师培养方案,又先后制订了“十一五”青年教师建设规划和“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方案,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对青年教师,由生科院、教研室指定导师专人辅导,并有定向培养计划,培养结束有相应的总结。使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序号时间教师姓名培养性质指导教师有无进修计划有无年度总结12003年周丽丽新教师刘汉珍有有2003年王银红新教师时维静有有32003年温元元新教师张树杰有有203年俞 浩脱产进修有有5003年方艳夕脱产进修有有203年卫 强新教师刘汉珍有

9、有03年秦梅颂新教师时维静有有823年缪成贵新教师蔡 华有有认真履行学校、生命科学学院对本教研室成员的学期教学工作考核的规定及年度考核;考核严肃、公正、科学、全面。有记录和总结。三、教学文件教学计划1. 组织学习、理解情况 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如下方面:(1)要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2)要符合教育的总体改革思路,拓宽专业,加强基础,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要符合学校的定位,体现学校的特色;()要整体优化,各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设置要合理,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中药教研室利用每周三下午例会制度,经常

10、讨论到专业教学计划,大家能够认真分析、讨论、深入理解本专业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主动组织学习,认真讨论,有记录,有总结。1 贯彻执行情况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个别环节确需调整要根据院有关规定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并记录存档。 教学大纲2编制和修订情况 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无论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编,授课计划的制订,还是成绩考核,教学检查及课程评估都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本门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依据学科的知识系统与有关先行课、后继课之间的联系,确定各章、节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并能反映出本学科的新成就和学科发展的方向;同时要提出

11、本门课程教学组织实施的原则和学时数,并分列讲授课、习题课、实验课及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的教学时数的分配。 总之,教学大纲是课程内容合乎逻辑的构架,是教学顺序、教学工作的指南,以及对该课程掌握程度的反映。教师参与编制教学大纲,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执行大纲进行检验。然后再次进行修订,使其逐步完善。教材主要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中药学专业所开课程均有与教学大纲相配套的优秀教材,有些是多次修订的获奖教材,大多具有前沿性、时代性。2.2执行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各位老师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组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成绩考核等。教学日历教学日历

12、是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充分研究教材,能够体现出对每一次课教学内容的认真设计。教学日历中每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开课程,学期初上课前均按要求编制了课程教学日历。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认真阅审并签名,开课前报送教务处。按教学日历严格组织教学,有完整的教学日志。4教案4.1编写情况 教师都能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认真编写教案。每位教师均有手写、电子教案,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突出。4备课进度学期初上课前,每位教师都提前进行教案的书写,每位教师备课进度均有不少于两周的备课提前量。四、教学活动1教师任课 教研室接到教务处发放的学期执行计划后,一周内完成提

13、出任课教师名单、送教学院(部)领导审批、报教务处的全部工作。教授、副教授近三年内均10%为本科生授课。2 课程建设中药学教研室共承担教学课程3门,具体课程为: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方剂学、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与分析、仪器分析、拉丁语、专业英语、中药资源学、中药加工学、中药材贮藏与养护、药事管理与法规、光谱分析、现代药物分析与检验、制药车间与工艺设计等。其中“中药学”为校级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时维静;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门,分别为“药用植物学”和“中药药剂学”,课程负责人分别为刘汉珍和时维静。2.1课程建设规

14、划 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均有近、中远期的所开课程建设规划,包括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方剂学、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与分析3门课,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与特点,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大纲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12年、35年的有具体实施计划。2.2课程建设的实施与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各位教师严格执行课程建设规划,有较为完善的课程建设档案;绝大部分课程已达合格标准。第三批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药用植物学”已经验收合格,“中药药剂学”为第四批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中药学为校级“精品课程”。 教学评价 教学

15、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导向、激励、调节等功能。本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是:学生评教占60%,教研室同行评教占20%,学院领导评教占20%。本教研室全体教师都能认识评价的作用并正确对待,积极参与。近年来中药学教研室所有教师评价结果均为“合格”以上,其中时维静、俞浩、刘汉珍的教学评价连续多年是“优秀”等级。4 教学法改革 4.1听课、评议 每学期中药学教研室都认真组织教师间的相互听课,达到每人不少于1次/月的要求;听课填写听课记录表,并及时开展评教及教学研究。4.2教学法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法活动,每学期不少于6次,有记录和学期总结。5教风建设.1教研例会制度 中药学教研室一直认真建立、

16、执行教研室成员每周一次的周三下午的例会制度,切实做到例会有计划、有效果。及时传达学校及生命科学学院布置的有关事项或任务,教研室的宗旨是服务于各位教学人员、服务于教学工作的需要。中药教研室能坚持教研例会制度,并保存有多年的会议记录。5.其它规章制度的执行 教研室在严肃教风、创建良好校风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按要求宣传、实施学校的各项有关制度,效果好。五 教研与科研1 教研立项与成果 1教研立项情况 近三年来,中药学专业的教师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对教学中出现的客观问题进行研究,积极申报教研课题,主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一项,为地方本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1.教研论文和成果 近3年公开发表1篇教

17、研论文或取得1项教研成果(见附表、)。1.3教研获奖情况 近3年,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地方本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并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教学研究期刊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 科研学术活动.1参加科研情况 组织教师参加科研或教改活动,有个以上的院、省级以上在研项目(见附表3)。2.科研成果 近三年来(20020年),中药学教研室成员共计发表科研论文3篇,年人均发表省级以上科研论文32篇。(见附表4)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 存在的主要问题1. 师资严重不足,高学历人员比例偏低。2. 双语教学仍是空白。3 教研项目较少,科研团队还没有完全形成。4. 对教学改革与研究

18、不够重视,教研论文少。5. 教师的教学办公条件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2 整改措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在职培养、送出去攻读学位、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等途径,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形成合理的梯队。. 积极申报教研项目,加强教学改革的研究,通过教研成果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及时总结教研成果。3. 加大教研与科研的申报力度。. 积极开展双语教学,通过送出去或外进来的方法,启动双语教学,从双语教学的教材抓起。6. 进一步向学校反馈,积极筹措资金,改善教师的教学办公条件。附表:中药学专业发表教研论文情况一览表(608年度)序号论文名称期刊第一作者级 别1对天然药物

19、化学课程教学中的探讨科技信息(科学教研)周国梁省级 附表2:中药学专业教研获奖情况一览表(008年度)序号课题名称完成时间(年)完成人登记号级 别地方本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208主持人:俞浩X00804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附表3:中药学专业科研课题基本情况一览表(608年度)序号项目名称角色项目来源周期(年)经费(万)腹泻清冲剂的产业化研究主持:时维静省科技厅07200202猪无名高热病综合防治主持:时维静蚌埠市科技计划20720081.53槐花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初探主持:方艳夕校级课题200607104增液承气汤制备工艺对活性成分的影响主持:秦梅颂校级课题20720081.5双胞蘑菇多糖成

20、分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抑菌研究主持:缪成贵校级课题20082091.0附表4:中药学专业发表科研论文情况一览表(008年度)序号作者论文名称期刊名称年,卷(期):页码级别1方艳夕杭菊中黄酮苷的提取与分离安徽科技学院学报006,20(2):10省级时维静苍术烟熏剂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比较中兽医医药杂志206,5():3国家3时维静野生白头翁一年中皂苷的含量变化中国林副特产20,14(4):国家4时维静白头翁汤提取工艺试验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5):1-3国重5时维静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3():1国重6时维静腹泻清对消化功能影响的药效研究中国兽

21、医学报0,2(1):88-90;国重7刘汉珍当归及其炮制品多糖含量的测定时珍国医国药2006,1(3):33-394省级8刘汉珍不同炮制法对桔梗总皂苷粗品含量的影响时珍国医国药20,7():6-587省级9刘汉珍全国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中药资源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006年8月10刘汉珍HPLC法同时测定皖贝母中两种生物碱的含量中国林副特产06,:-20国家11刘汉珍丹皮多糖2b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5):38991国重2俞浩宁心滴丸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006,12(1):3638国重13俞浩丹皮多糖-2b对糖尿病肾病

22、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00,13(3):1778国重4俞浩丹皮多糖-2b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及肾功能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3):17980国重15俞浩丹皮多糖2b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脂及过氧化损伤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206,13(3):180181国重16俞浩三黄汤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32435国重17俞浩白头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兽药杂志2006,40():554国重18俞浩丹皮多糖-b对大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7,1(2):38国重9俞浩环维黄杨星-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2

23、(7)国重20时维静白头翁汤及其拆方抗腹泻、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7,14(4):27国重21时维静黄芪中三种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分离中兽医医药杂志27,6(5):37国重22时维静白头翁汤抗腹泻的拆方试验研究中兽医医药杂志0, 2(1)国重2时维静正交试验法优选白头翁醇提工艺中华中医药杂志008,(2):156国重2时维静卫气营血辨证在防治猪高热症中的应用中兽医医药杂志2008,27(3):6-70国重25时维静可见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复方总黄酮的比较中国卫生与检验杂志20,8(6):101-1073国重6时维静优选白芍醇提工艺比较产地加工对芍药苷含量影响中国林副特产200,1

24、6(5):13国家27时维静不同来源白头翁药材的皂苷含量比较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8,1(8):4-4.国重28时维静产地加工对白头翁皂苷B4含量的影响中药材2008,32(8):1124-1125国家29刘汉珍八角莲营养器官的显微构造中国林副特产2008,2:30-31国家30刘汉珍芍药根皮与丹皮的生药学研究生物学杂志208,25():0-5国家31周丽丽增液承气汤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卫生版2008,():94省级32周丽丽中药炮制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科技信息200(10):2108省级附件一: 安徽科技学院教研室工作评估指标内涵和评估标准(一)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等

25、级 标 准等级分值名称权重fi名称权重pi级C级教研室人员.20教研室主任0301.政治思想表现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较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主动做好教研室各成员的思想工作。有一定思想觉悟,严格要求自己,能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做好教研室成员的思想工作。A=32C=202基本素质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熟悉教学规律,治学严谨,业务娴熟。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工作态度端正,按教学规律履行教研室工作职责。30B=25C=203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团结同志,凝聚力强,有较高的组织管理水平。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根据有关规定落实教研室的各项工作。A=40B30=20教研室成员0.44职称结构高级职称教

26、师比例在3%-50范围内。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小于25%。2B15C=105.学历结构45岁以下的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占5%以上。45岁以下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人数达0。A2B=15C06.年龄结构3-4岁的教师占3%5%,平均年龄402岁。A级标准中两个条件均未满足。A=17C5.学科梯队已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梯队。尚未遴选出学科带头人,骨干不足。A=015=108.团结协助精神各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充满生机活力,在全校师生中有较好口碑。每个成员都能以教研室大局为重,成员之间保持团结。A=3025C=2教师培养与考核0.259.工作量教研室教师平均工作量至少达全院教师平均工

27、作量的9%。教研室教师平均工作量至少达全院教师平均工作量的%。=B30C=21.青年教师培养对青年教师,指定导师,并有定向培养计划,建立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对青年教师有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0B=1011考核认真履行对本室成员的学期教学工作考核的规定;考核严肃、公正、科学、全面。有记录和总结。基本按要求对本室教师进行了学期教学工作考核。=4035C=30安徽科技学院教研室工作评估指标内涵和评估标准(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等 级 标 准等级分值名称权重f名称A级级级教学文件0.15教学计划0.01.组织学习、理解情况每位教师都能深入理解本专业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主动组织学习,认真讨论,有记录,有

28、总结。基本了解专业的教学计划,根据学校安排对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和讨论。A=6B50C=4013.贯彻执行情况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个别环节确需调整要根据院有关规定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并记录存档。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较好,无违规操作现象。A=40B=30C=2教学大纲0.301.编制和修订情况所开课程均有教学大纲及与之配套的优秀教材;必要时组织教师编写、修订大纲,有记录和说明。所开课程均有教学大纲及教材、教学参考书,对新开课程能及时组织教师编写教学大纲。A=0B=6=4015.执行情况按大纲要求严格组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成绩考核等。基本按照大纲要求组织落实各教学环节。=30B25=0教学日历0206.编写

29、情况所开课程,开学上课前均按要求编制了课程教学日历。按要求编制教学日历的课程至少占本室所开课程的6%。A60B=5007.阅审、上报情况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认真阅审并签名,开课前报送教务处。阅审、上报手续基本完备。=21=0执行情况按教学日历严格组织教学,有完整的教学日志。基本按教学日历组织教学,有较为完整的教学日志。AB=15C=10教案0.3019编写情况教师都能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认真编写教案。0以上教师均能认真编写教案。A60BC=20.备课进度每位教师均有不少于两周的备课提前量。80%以上教师均有不少于两周的备课提前量,且没有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发生。A215C=1021.评优情

30、况有两本以上的教案在院优秀教案评比中获奖,且有院一等奖教案。有获奖教案。A=0B=15C=0安徽科技学院教研室工作评估指标内涵和评估标准(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等 级 标 准等级分值名称权重fi名称A级级C级教学活动0.50教师任课0.322.高职称教师任课情况教授、副教授近三年内均曾为本科生授课。5岁(含)以下教授、副教授每学年95以上为本科生授课。A=50B=40C=302教师任课落实情况接教务处学期执行计划后,一周内完成提出任课教师名单、送教学院(部)领导审批、报教务处的全部工作。任课教师于开学前均能落实,对个别课程确因客观原因不能确定的,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A500C=30课程建

31、设0024.课程建设规划有近、中、远期的所开课程建设规划,教师个人有具体计划。主要课程有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30=25C=202.课程建设的实施与效果严格执行课程建设规划,有较为完善的课程建设档案;所开课程均达合格标准,至少有一门学校“精品课程”。对部分已经制订建设规划的课程,基本按照规划进行建设;经评估,本室所开课程有90以上达合格标准。A=7B0C50教学评价.1026.开展情况全体教师都能认识评价的作用并正确对待,积极参与。基本按照学校布暑,做好教师的教学评价工作。A=5B4C027.评价结果所有教师评价结果均为“合格”以上,且有“优秀”等级的。所有教师评价结果均为“合格”以上。=5=

32、40C30教学法研讨0.202.听课、评议认真组织教师间的相互听课,达到每人不少于1次/月的要求;听课填写听课记录表,并开展研究。组织教师相互间听课,达到每人每两月不少于一次的要求,听课要有记录。=0B=5C=40.教学法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法活动,每学期不少于6次,有记录和学期总结。每学期开展的教学法活动不少于3次,有记录。A=0B=30C=20教风建设0.2030.教研例会制度认真建立、执行教研室成员每两周一次的教学研究例会制度,做到例会有准备、有专题、有效果。能坚持教研例会制度,会议要有记录。=50B=40C=3031其它规章制度的执行教研室在严肃教风、创建良好校风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按

33、要求宣传、实施学校的各项有关制度,效果较好。A=50=40=30安徽科技学院教研室工作评估指标内涵和评估标准(四)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等 级 标 准等级分值名称权重i名称A级A级级教研与科研0.1教研立项与成果.503.教研立项情况积极申报教研课题,至少主持两项在研教研项目,其中1项为省级项目。至少主持1项在研教研项目。A=30B=25C=203.教研论文和成果近3年公开发表5篇以上教研论文或取得2项以上教研成果。至少发表2篇教研论文,或取得1项教研成果。A=40=30C=2534.教研获奖情况近4年有2项以上主持的校级教学成果奖,或至少有1项主持的省级教学成果奖。近4年有参与的教学成果奖,

34、或有一定数量的教研教改奖励。=30B25C=20科研学术活动0.505.参加科研情况组织教师参加科研或教改活动,有1个以上的院、省级以上在研项目。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对暂时没有科研项目的教师,教研室能为其提供适当的条件开展科研活动。A40B=30C=53科研成果获校、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且教研室成员年人均发表省级以上科研论文1篇以上。获校、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或教研室成员年人均发表省级以上科研论文篇以上。A=030=253.学术报告本室教师全年开展6次以上面向专业或全校的学术报告(讲座),效果好。本室教师全年开展3次以上面向专业或全校的学术报告(讲座),效果较好。=B=15C1附

35、件二: 安徽科技学院教研室工作评估表教学院(部):生命科学学院 教研室: 中药学 教研室主任: 刘汉珍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分值得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分值得分名称权重f名称权重pi名称权重i名称权重pi教研室人员0.20教研室主任状况0.30.政治思想表现3030教学活动5教师任课0322.高职称教师任课情况502.基本素质3033.教师任课落实情况0.组织管理能力40教研室成员状况.4职称结构220课程建设204课程建设规划330.学历结构202025.课程建设的实施与效果7060.年龄结构1077学科梯队201教学评价0.102开展情况5058团结协助精神33.评价结果5050教师培

36、养与考核0.29.工作量00教学法研讨0.208.听课、评议6050.青年教师培养2029.教学法活动400.考核440教风建设0.2030.教研例会制度550教学文件0.15教学计划.012.组织学习、理解情况6060.其它规章制度的执行55013.贯彻执行情况440教研与科研15教研立项与成果0.53.教研立项情况325教学大纲031.编制和修订情况70703.教研论文和成果03015.执行情况300教学日历0.016.编写情况60034.教研获奖情况32517.阅审、上报情况20科研学术活动0.503.参加科研情况4418.执行情况200教案39.编写情况6036.科研成果40302.备课进度2037学术报告201021评优情况2020评估方式: 自评 评估成绩: 2.25 2008年1月28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