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7910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4课 殖民废墟上的重建教学目标1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情况。2简述战后非洲独立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独立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教学重难点重点:印度独立运动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史实。难点:印度独立法案的实质和克什米尔问题的因果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后果吗?全世界有80%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1亿人,物资损失超过40 000亿美元。战争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在亚非拉的统治,老牌帝国主义衰落,殖民地人民迅速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巨浪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今天我们就

2、来了解亚洲人民前仆后继、赢得国家独立,非洲人民英勇抗争、使“黑暗大陆”初现曙光和拉丁美洲人民不屈不挠捍卫国家和民族主权的过程。推进新课一、翱翔的“蓝孔雀”1背景(1)提问:“蓝孔雀”指什么?(2)教师挂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亚洲国家独立形势图,让学生结合教材小字内容在图上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走上独立道路的大批亚洲国家,并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上贴上小红旗,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上贴上小黄旗。(3)提问:在这些独立的国家中,印度是英国在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之称,那么英国为什么同意印度独立?难道它就心甘情愿地放弃这颗宝石吗?给学生两分钟时间阅读

3、教材内容,并整理学习所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将遇到的问题首先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留下来提问,教师注意学生的回答是否涉及印度独立的背景、经过、发展、成就等几个方面。2经过(1)学生阅读思考归纳后,师生共同探讨以上问题:印度的工人罢工、农民斗争和海军起义都不是没有缘由的,而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2)出示投影材料印度独立法案又称印巴分治方案或蒙巴顿方案,是1947年6月3日印度总督蒙巴顿为打破政治僵局和防止印度爆发革命而提出的,是英国统治阶级同代表印度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大党和伊斯兰上层势力的穆斯林联盟三方妥协的一个产物。教师简介:印度独立法案按印度

4、居民信仰原则将印度分为印度斯坦和巴基斯坦。克什米尔成为一个遗留至今的问题,影响着印巴两国的关系。(3)提问:克什米尔问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点拨:印度独立法案按印度居民宗教信仰原则划分印度和巴基斯坦导致了克什米尔问题的出现。克什米尔有500万人口,穆斯林占78%,印度教徒占20%,但多是上层统治者。印巴都力图使这一地区归属自己,由此,造成两国武装冲突不断,且不时呈现升级态势。3发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补充:尼赫鲁家族在印度政坛执政的37年,为印度的国力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时间里,这只翱翔的“蓝孔雀”在经济、科技等方面蓬勃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亚洲各国的独立运动

5、彻底摧毁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那么非洲各国的独立情况又是如何呢?二、“黑暗大陆”现曙光1提问:用“黑暗大陆”这个词语来寓指非洲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20世纪初,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国家保持了形式上的独立之外,其他非洲国家均被西方列强所瓜分。2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国家独立进程图,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历史地图并思考以下问题:(1)北非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2)非洲独立年是哪一年?当年有多少个国家独立?(3)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有什么意义?(4)从地理方位看,非洲独立运动的过程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按以下线索归纳整理非洲独立运动的进程:非洲

6、的民族独立运动基本是由北向南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从西非向东非扩展。总体上只有少数国家采用了武装斗争的形式,大部分民族独立运动是通过和平斗争的方式取得的。3讨论:非洲独立后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让学生认识到独立后发展民族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是真正实现非洲国家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三、艰难发展中的拉丁美洲布置学生自学本目内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相对而坐,互相质疑,教师做补充、解释,并进行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涉及如下问题:1古巴独立前面临怎样的形势?2古巴是何时独立的?主要领导人是谁?采用的形式是什么?3美国为什么不断对古巴加大封锁压力?4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背景是怎

7、样的?是什么时间收回的?是怎样收回的?5拉美各国为什么要实行经济联合?联合情况如何?6古巴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和拉美各国实行经济联合对你有什么启发?小组成员思考分析,共同研究、解答对方的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引导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这是殖民地人民共同团结、坚持不懈斗争取得的。只有民族强盛国家才能久安,才能发展壮大。企盼和平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心声。板书设计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教学园地】让评课充满智慧与温馨评课是教师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

8、益、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让评课充满智慧与温馨,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我们明确,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评课的。评课者应是有爱心的人,他们会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真心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设身处地地体会教师的感受。评课者应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发现每一个教学细节给学生带来的细微变化。评课者应是民主的倡导人,他们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别人身上,他们把评课作为研究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行政指令,他们的评课更多的是商讨与切磋,通过他们的指导,教师们能感受到智慧的光芒。其次,要评课不要评人。每一位教师在执教每一节课前都会做认真的准备,这节课是他们劳动的结晶,

9、可能他们自己也会感到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但他们渴望通过评课使自己的劳动得到认可。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失误进行严厉批评,和教师本身的利益、荣誉联系起来,甚至对教师本身进行一个偏颇的评价,这样的评课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导致他们在很长的时间内萎靡不振。评课要就事论事,切忌以课论人。再次,要评出自信与勇气。教师是文化层次及自身修养较高的群体,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细腻的情感体验,被尊重的需要是他们的共性。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们的劳动,让教师感到“骄傲”,感到“被尊重”,感到“被重视”。另外,让评课充满智慧与温馨,对评课者来说,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善良。生活已经有太多的无奈与烦恼,严厉的批评与指责对教师来说,无异雪上加霜;激发他们内心的那种激情,让他们在快乐中工作,无异是一种善举。从深层次来说,我们倡导给学生一片晴朗的天,要给学生以赏识,为什么我们不能给教师一片阳光,让他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呢?试想,一个工作方面被认为一塌糊涂的教师,怎么能微笑着面对学生呢?让我们的评课充满着智慧与温馨吧,让我们的教师在教育的乐园中舒心地学习,开心地工作,我们的教育才能充满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