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7972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180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doc(1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第 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01.解决问题1课时第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二、合作交流,探索新

2、知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激发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4、把

3、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6、小结。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交流收获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方法一、22+13=35(人) 35-6=29(人)方法二、22-6=16(人) 16+13=29(人) (1)22+13-6 =29(人) (2)22-6+13=29(人)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 年2月25日 第 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02.解

4、决问题2课时第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情景导入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

5、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4、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5、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激发兴趣学生自由发言。小组交流讨论。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四、课堂总结6、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7、小结。1、练习一的第2题。2、练习一的第3题。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学生自由发言。应

6、用实践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方法一、54-8=46(个) 46-22=24(个)方法二、8+22=30(个) 54-30=24(个) (1)54-8-22 =24(个) (2)54-(8+22)=24(个)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 年2月25日 第 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03.解决问题3课时第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7、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谈话: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

8、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言。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四、课堂总结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练习一的第1题,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学生自由发言。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设计解决问题3(1)

9、4X3+7=19(人) (2)2X6+7=19(人) (3)2X8+3=19(人)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2012年2月25日 第 周 授课时间:2012 年 月 日 课题04.解决问题4课时第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

10、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谈话导入二、合作探索,巩固新知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 老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投影出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与思考。1、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观察一个问题。2、出示第11页第3题。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激发兴趣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学生交流讨论。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三、课堂总结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

11、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4、完成第5题思考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3X3-2=25(个) 3X3X2+7=25(个) 3X3+3X3+7=25(个)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学生交流讨论。板书设计解决问题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2012年2月25日 第 周 授课时间:2012 年 月 日 课题05.解决

12、问题4课时第 课时课型练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谈话导入二、合作探索,巩固新知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 老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投影出

13、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与思考。1、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观察一个问题。2、出示第11页第3题。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激发兴趣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学生交流讨论。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三、课堂总结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4、完成第5题思考题求:一共有多

14、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3X3-2=25(个) 3X3X2+7=25(个) 3X3+3X3+7=25(个)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学生交流讨论。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练习课)3X3X3-2=25(个) 3X3X2+7=25(个) 3X3+3X3+7=25(个) 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2012年 月 日第 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06.测试课时第 课时课型测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能力目标加强学生应试能力基本单元教学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

15、答卷习惯教学重点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教学重点加强学生应试能力基本单元教学能力目标教学方法考试教学媒体卷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调 整 完 善板书设计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2012年 月 日第 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07.讲评课时第 课时课型讲评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能力目标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教学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试卷的习惯德育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试卷的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教学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试卷的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教学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试卷

16、的习惯教学方法讲评教学媒体小黑板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公布成绩二、试卷分析公布前十名成绩试卷分析:1.全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紧扣本单元教学重点。试题典型2.填空题比较多,涉及到本单元的概念比较多。3.解决问题的题目比较灵活,需要学生较好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情况分析1.暴露出的问题是答卷需要认真思考,认真审题。共同分析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调 整 完 善三、讨论改错四、针对性练习2.学生基础知识还要继续砸实。3.基础知识掌握还有个别学生不够牢固。4.计算能力比较强,但是计算还不够准确。见试卷见小卷.讨论改错练习板书设计讲评作业设计

17、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08.平均分课时第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谈话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

18、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教师板书。2、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3、出示课题实际操作各小组动手操作各小组汇报情况讨论交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19、?有几种分法?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学生交流、汇报实际操作各小组动手操作各小组汇报情况讨论交流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2012年 月 日 第 周 授课时间:2012 年 月 日 课题09.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课时第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能力目标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德育目标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

20、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1.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2.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4.小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分组探讨全班交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有6个4,就

21、需要6条船。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1.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2.练习三第4、5题。四、开放题。1.学生独立操作。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学生独立操作。(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学生独立操作。板书设计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2012年 月 日 第 周 授课时间:2012 年 月 日 课题10.除法的初步认识课时第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

22、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德育目标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二.学习新知1.谈话,出示情景图。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1.引入除法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23、揭示课题。除法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三.应用,加深理解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2.挑战园地:讨论交流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三.应用,加深理解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2.挑战园地:讨论交流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2012年 月 日 第 周 授课时间:2012 年 月 日 课题11.除法的初步认识课时第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24、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二、学习新知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2、这

25、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仔细观察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三、应用,加深理解(3)、交流汇报。(4)、小结。2、挑战园地:四、课堂总结。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学生思考、比较、讨论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三、应用,加深理解(3)、交流汇报。(4)、小结。2、挑战园地:四

26、、课堂总结。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学生思考、比较、讨论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2012年 月 日 第 周 授课时间:2012 年 月 日 课题12.练习课课时第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能力目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

27、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谈话引入二、展开学习1.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2.学生举例。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1.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举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2)、要求学生独

28、立完成。(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1)、教师巡视(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思考、比较、讨论。学生独立完成。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2012年 月 日 第 周 授课时间:2012 年 月 日 课题13.用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时第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

29、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求商。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3.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4.学生交流想法。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

30、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三扩展练习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5.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6.小结。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1.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汇报。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2012年 月 日 第 周 授课时间:2012 年 月 日 课题14.用乘法口诀求商(二)课时第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

31、决问题。能力目标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德育目标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2.指名汇报。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二、探索学习1.教学例2(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

3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2.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4.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学生汇报交流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71.统计(一)课时第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过程与方法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

33、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教学重点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教学难点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多媒体课件出示例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电脑出示统计表():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

34、、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电脑出示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让学生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完善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活动、统计数据。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讨论并解决书上的问题。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检查记实检查人检查时间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72.统计(二)课时第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