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管理系统(WMS)中的库位管理.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8018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仓库管理系统(WMS)中的库位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仓库管理系统(WMS)中的库位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仓库管理系统(WMS)中的库位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仓库管理系统(WMS)中的库位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仓库管理系统(WMS)中的库位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仓库管理系统(WMS)中的库位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仓库管理系统(WMS)中的库位管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库位管理库存管理大作业张文豪在仓库管理系统(WMS)中,库位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在这个模块中不仅要对库位上的存货量进行实时的跟踪,确保帐卡物相符,此外,还应该对出货量进行统计分析,为减少存货成本提供依据。首先,应该把取货看板和系统联系起来,以实现对货物取用的自动记录。具体的说,可在取货看板上放置条码,取货时扫描一次条码,条码中包含如下信息:l 货物编号,以唯一确定一个货物的名称和型号l 库位编号,系统可以此精确的定位每个库位的货物流动l 每个看板代表的货物用量取货时,系统记录下上述信息,以及取货时间,需要分析的时候,可按时间、库位、货物编号,方便的对出货量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

2、其次,库位管理要为回答这两个问题提供之处:何时订货订多少货对于需求确定的情况,可以参考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但在实际运作中,需求往往是变动的,对库位上货物流动的管理,有助于我们获取需求变动的信息,进而能为确定(r, Q)策略再订货点、订货量提供依据。(r, Q)策略的基本模型如下:注意,这里所说的再订货点不同于安全库存,虽说设置这两个量都是为了减少或避免缺货的情况,但确定这两个值的方法却大相径庭,限于篇幅,我们在此不讨论安全库存的计算方法。最后,应该把订货看板(三角看板)与系统联系起来,作为订货的提示,当货物的取用遇到甚至超过此看板时,仓库管理员扫描订货看板上的条码,向采购部门发出订货指令。订货看

3、板放置的位置,由前面计算的“订货点”确定。订货看板上的条码应包含如下信息:l 货物编号,以唯一确定一个货物的名称和型号l 库位编号,系统可以此精确的定位每个库位的货物流动l 订货量,(r, Q)策略中的Q,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得出上述库位管理方式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下面我们将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在库位管理中应用(r, Q)策略。按前面的构想,WMS中存储的取货信息,由取货看板产生,在系统中的存储结构如下:DateTimeShelf No.Goods No.One Card Amount2013-11-0210:00Shelf-001Goods-00152013-11-0214:20Shelf-0

4、01Goods-00152013-11-0217:08Shelf-002Goods-00152013-11-038:16Shelf-002Goods-00152013-11-0310:07Shelf-002Goods-00152013-11-0313:45Shelf-001Goods-00152013-11-0315:24Shelf-001Goods-0015经过简单的整理,并结合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可得如下结构的数据:Goods-001 daily demandDateDemandMatchedNot Matched2013-11-0225 25 0 2013-11-0332 30 2 20

5、13-11-0440 40 0 2013-11-0535 35 0 2013-11-0638 25 13 2013-11-0730 30 0 2013-11-0845 45 0 2013-11-0938 35 3 2013-11-1025 25 0 2013-11-1130300由此可知:日需求量均值 = 34,标准差 = 7没有发生缺货的周期为:7/10*100% = 70%,即,任一周期内的需求被全部满足的概率为70%十个周期的总需求为:338;被满足的需求为:320被满足的需求所占的比例为:320/338*100% = %假设在系统中可知:订购成本 = 8,持货成本 = ,前置期 = 4

6、可得:由 P = 得 z = ,由此可得:也就是说,对货物Goods-001的管理,应该在其堆放量为159单位的位置上放置一个三角看板,看板上的订货量应设为705个单位。其它货物的(r, Q)策略可用同样的方法获得,以现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这些计算能很轻松的完成。上面这个例子有个默认的前提,就是“一个货物存放在一个库位”,如果一个货物存放在两个以上的库位里,问题会稍微变得有些复杂。(r, Q)策略的计算不是问题,挑战是,如何对多库位的货物进行管理,并确保FIFO原则。可以参考Lean里面的一些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点:l 使用库位组标签(箭头+库位编号),指示下一个库位的编号l 最后一个库位应有

7、结束标识,进货后结束标识放置到新的位置l 进货上架时,应按出货顺序重新摆放库位组标签另一方面,对库位的可视化管理,也是一个值得实现的功能。具体的说,当用户想查询某个库位的存货时,只需要输入“库位编号”,在这个库位上货物的堆放情况就能以图形的方式现实出来。可视化管理对于“一货物多库位”的管理会更加有效,你可以输入“物品编号”以查看摆放在不同货位的物品的情况,可视化程度做得好的话,还应该显示三角看板的位置,以便管理员随时能关注现存货物离三角看板还有多远。还有一个与库位管理紧密相关的问题,最佳取货路径,可以作为WMS库位管理模块的一项补充功能。问题的基本模型是:对于接到的订单,应如何调度取货车,使得取货车以尽可能短的路径,完成尽可能多的订单的配送。可用多车辆调度的扫描法来求解这个问题,具体如下图所示: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路径和调度”的算法,甚至还有从“三维空间”的角度来优化取货路径的研究。在实践中如何选择合理的算法,值得深入探讨,但限于篇幅,在本次作业中暂不展开讨论。综上所述,我们从看板条码、(r, Q)策略、可视化管理、以及路径和调度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加强WMS中库位管理的功能,希望这些思考能有一点的实践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