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练习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8160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练习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空气1、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真金不怕火炼 百炼方能成钢 纸里包不住火 玉不琢不成器2、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氢气、氮气 B、氮气、氧气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D、氮气、氩气3、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情况所做的监测报告。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 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C随意丢弃废电池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4、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

2、中三个空气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项目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描述总悬浮颗粒52良二氧化硫7二氧化氮24A用天然气作燃料B焚烧垃圾C汽车排放的尾气D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5、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之一是()A人的呼吸B植物的光合作用C矿物燃料的燃烧 D氢气的燃烧 6、近年来我国北方的沙尘暴频发,它在空气中增加的有害成分是(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氮气7、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灯泡应填充(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 D.二氧化硫气体8、(北京市朝阳区)“可吸入颗粒物”是北京地区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下列关于其污染说法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3、)A颗粒物直接与人体内组织作用形成病变B颗粒物吸附有害物质使人患病C颗粒物作为催化剂促使人体内发生破坏性的化学反应D以上三种作用都有可能,但需实验验证9、(2009苏州市)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10、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几种说法: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将导致温室效应;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到硫的氧

4、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所致;沙尘暴是因为汽车排放的尾气引起的。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1、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 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12、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l/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13、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氧气供人呼吸 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C氮气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做电光源14、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放

5、有金鱼藻,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某种气体。下列对该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不易溶于水 C、铁能在该气体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D、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15、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B. 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C. 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D. 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16、许多人初到西藏会发生高原反应,身体不适,这是因为( )A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

6、过78%B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含量增加C氧气与氮气比例不变,但一定体积空气中气体质量减少D二氧化碳含量增大17、哪些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下列成分?(1) 氧气: (2)水蒸气: (3)二氧化碳: 18、根据空气的成分,用物质的化学符号填空:(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4)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l/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

7、答两点): ; 。20、市场上有一些充气包装的食品(如右图)。装食品的塑料袋内充满了气体,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袋内充的是什么气体呢?(1)初三一班的同学有两种猜想:A)二氧化碳,B)氧气。请判断哪种猜想更合理并说明理由。 ;(2)初三二班的同学也有两种猜想:A)氮气,B)二氧化碳。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猜想B是否正确。 。二、 氧气1、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B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C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D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更旺2、(2009兰州市)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

8、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 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 氧气具有可燃性 D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牛奶变酸 B钢铁生锈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农家肥料腐熟4、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生长,连续测定温室内的氧气含量,得到的图像应是()5、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B.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含氧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6、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

9、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7、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物质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D.硫在空气中燃烧8、工业上用的大量氧气,主要使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的。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了( )A.化学性质不同 B.溶解性不同C.气体沸点不同 D.密度不同9、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 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10、用序号填写下列空表。(1)某些物质在燃烧或加热时产生的现象:a、蓝紫色火焰;b、火

10、星四射;c、耀眼的强白光;d、发出白光;e、浓厚的白烟;f、绿变黑;g、淡蓝色火焰(2)某些物质燃烧或加热后生成物在常温下的状态:无色气体;黑色粉末;白色固体;黑色块状固体;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色液体燃烧或加热时条件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或加热时的现象生成物的状态11、回答下列问题:(1)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怎样证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2)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如果一开始就把红热的木炭很快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下部,会出现怎样的后果?答案:(1)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

11、壁有水雾(或液滴);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红热的木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因为比氧气重,因此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排出,燃着的木炭因缺氧而熄灭。12、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 ; ;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2.3氧气的实验制取1、下列含氧化合物,不需要加热就能够直接产生O2的是( )。A、H2O2 B、MnO2 C、Fe2O3 D、KClO32、请结合图10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

12、号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10中 (填标号,下同)与 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3、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 , 。(2)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E装置可以代替B装置。请简述该同学应如何使用E装置? 。4、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B分离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D分解过氧化氢 E (1)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

13、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丙乙甲ba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5、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填物质类别)。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 。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带铁圈的铁架台 酒精灯 漏斗 玻璃棒 量筒 蒸发皿6、结合下列图示装

14、置,回答有关问题。 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用A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 。7、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8、(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氢氧化钠D.碳酸氢钠E.水 F.酒精G. 石油H.煤八种物质中选

15、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是 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最常见的溶剂是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试分析导致下列两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 不同;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 不同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1)右图A仪器的名称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假设二】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类型是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