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社会保障.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28263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与社会保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财政与社会保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财政与社会保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财政与社会保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财政与社会保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与社会保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社会保障.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财 政 与 社 会 保 障,2003一2006年,全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由2656亿元增加到4338亿元,年均增长18%,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约为11%。一、基本养老保险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先是将基本养老金由企业负担改由社会统筹,使企业离退休人员不再因企业效益不好而领不到养老金;接着提出逐步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明确了各方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责任和筹资模式,然后确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改革原则,并在1997年建立了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据统计,我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已由1998

2、年的8000多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近1.3亿人;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已从1998年的2000多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4200多万人。从2003-2006年,中央财政累计补助养老保险基金2321亿元,年均增长17.4%。,为了让老年人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1999一2004年,国家先后4次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2005年和2006年国家又连续两年大幅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养老金增加了169.2元,每次养老金标准调整中央财政都给予了补助。以2006年为例,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标准所需资金给予40%补助,共计补助179亿元。,二、

3、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送给城市贫困居民的温暖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为保障城市贫困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按其公布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居民实际收入之差进行差额救助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居民分为全额享受和差额享受两类。对于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据统计,2006年,全国约有2240万城镇贫困居民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近年来,由于粮油等基本生活物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为保证城市低保对象生活不受影响,2006年,国务

4、院要求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在2005年基础上适当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目前,全国城市低保补助平均水平已经从2003年底的每人每月56元提高到2006年底的83元。,三、下了岗也能再上岗 目前财政支持就业再就业的主要措施 1.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广告、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等外),在规定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并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提供2万元左右、期限不超过两年的小额担保贷款,利息由中央财政全

5、额负担。,2.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政策: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在相应期限内定额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其中的商贸企业和服务型企业还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另外,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新招用的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可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贴息贷款,财

6、政给予50%的贴息。,3.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的有关政策: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并优先安排就业困难对象,给予其岗位补贴,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所需资金由财政负担。对就业困难对象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的,财政给予最多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4.其他政策:国家还制定了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许多政策,并根据我国就业形势,统筹制定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相关人群的就业政策。全国各级财政就业再就业资金从2003年的9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39亿元,年均增长51%,其中中央财政共支出428亿元。据统计,2006年全国实现了

7、新增就业人员1184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再就业505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147万人。,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让农村贫困人口生有所靠 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33个县(市),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他省份正在部分试点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步伐,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已达1509万人;地方各级财政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41.6亿元,比2005年增加16.3亿元,增长64%,月人均补助水平为33.2元,比2005年增加3.2元,增长11%。,五、雪中送炭: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2005年,我国颁布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正

8、式建立了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根据应急预案规定和工作程序,公共财政的身影贯穿了救灾工作灾前预警、灾情统计、灾后重建等各个阶段和方面。1999年,财政部、民政部开始着手建立中央救灾物资储备,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共计9.7亿元,用于采购帐篷、衣被等救灾物资,当灾害发生后,一顶顶蓝色的民政救灾帐篷就成了灾民临时的家。,此外,各级财政还安排灾民转移安置补助费,为灾民提供转移安置期间临时口粮救济、衣被救济和治病救济,安排灾民倒房补助费,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据统计,2003-2006年中央财政共计安排救灾支出175亿元。在加大投人力度的同时,中央财政通过实地检查,核实地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和资金

9、安排使用情况,并开展救灾资金专项检查或随机抽查工作,为广大老百姓特别是受灾群众管好救命钱。,六、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也有社会保障 2006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逐步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进一步做好农民工转移就业服务,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妥善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2006年,中央财政在安排地方的就业补助资金中,就包括了向进城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的资金。很多地区为推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特别是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定出台了地方性实施意见。,据统计,到2006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工

10、伤保险的农民工分别达到了2367万人和2538万人。一些地方还研究制定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途径和办法。2006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规范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将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参加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政府要为其创造就业机会。,对无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若领取土地补偿费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在城市规划区以内的,可优先考虑将其转为非农业户口,并按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在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可按当地有关

11、规定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失地农民还可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资金来源方面,要求土地出让收人的使用要确保足额支付征地和拆迁补偿费、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保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补贴支出,必须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纳人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七、给最可爱的人一份关爱:妥善安置军转干部和军队退役人员 优抚对象主要包括烈士家属、因公栖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的家属(以下简称“三属”),残疾军人,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以下简称“三红”),以及在乡老复员军人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中央

12、财政补助的优抚对象全国共有457.1万人。其中:“三属”49.9万人、残疾人员88.7万人(含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人民警察、民兵、民工)、“三红”7.3万人、在乡老复员军人209.3万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101.9万人。,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军人的抚恤优待,实行国家和社会相结合的方针,保障军人的抚恤优待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保障抚恤优待对象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近年来,国家多次调整了优抚对象的待遇水平,使他们能够及时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生活水平略高于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2006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及工资待遇调整中,各级政府把优抚对象作为一个特殊对象给予优先考虑,

13、再次调高了优抚待遇。2003-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抚恤事业费共计265.6亿元,同时安排医疗补助资金16.3亿元。,从1980年起,军队离退休干部、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移交地方政府安置。各级财政及时安排资金落实安置对象待遇,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92亿元,用于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医疗保障、服务管理等,保障其生活待遇与军队同职级人员同步增长。对于城镇退役士兵国家实行就业安置政策,城镇退伍军人自谋职业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此外,在税收政策方面,对安置随军家属、军队转业干部以及城镇退役士兵达到一定比例并符合其他规定条件的企业,给予3年内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照顾;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随军家属、军队转业干部以及城镇退役士兵,给予3年内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照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