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设计与评价类实验.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9722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设计与评价类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设计与评价类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设计与评价类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设计与评价类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设计与评价类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设计与评价类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设计与评价类实验.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设计与评价类实验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会产生蓝绿色沉淀。他们对沉淀的组成很感兴趣,决定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1:所得沉淀为_;猜想2:所得沉淀为_;猜想3:所得沉淀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mCu(OH)2nCuCO3。.查阅资料无论是哪一种沉淀受热均易分解(假设均不含结晶水)。.实验探究步骤1:将所得悬浊液过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风干;步骤2:取一定量所得固体,用如下装置(夹持仪器未画)进行定性实验;.问题讨论能证明猜想1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1)检查上述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操作是:关闭K,_

2、;(2)若在上述装置B中盛放无水CaCl2,C中盛放Ba(OH)2溶液,还可以测定所得沉淀的组成。C中盛放Ba(OH)2溶液,而不使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_;若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27.1 g,实验结束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2.7 g,C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9.7 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解析:.根据反应体系的性质,可推断所得沉淀都应有Cu元素,可能是Cu(OH)2、CuCO3或碱式碳酸铜。.若沉淀为Cu(OH)2,则加热发生分解得到CuO与H2O,A中蓝绿色固体变为黑色,B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C中无明显现象。若沉淀为CuCO3,则加热发生分解得到CuO和CO2,A中蓝绿色固体变为黑色,B

3、中无明显现象,C中产生白色沉淀。(1)关闭K,微热A中硬质玻璃管,若在C中有气泡逸出,撤灯冷却后,C中导管内形成稳定的液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测定所得沉淀的组成,需将生成的CO2完全吸收,Ba(OH)2的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且M(BaCO3)M(CaCO3),测量误差小。装置B的质量增加2.7 g,说明生成水的物质的量n(H2O)0.15 mol,即反应物中有0.15 mol Cu(OH)2(14.7 g);C中产生的沉淀为BaCO3,其质量为19.7 g,n(BaCO3)0.1 mol,即n(CuCO3)0.1 mol,m(CuCO3)12.4 g,两种成分

4、的质量之和正好为27.1 g。故该蓝绿色固体中有Cu(OH)2和CuCO3,其物质的量最简比为32,化学式为Cu5(OH)6(CO3)2或3Cu(OH)22CuCO3。答案:.Cu(OH)2CuCO3.A中蓝绿色固体变为黑色,B中白色固体变蓝,C中无明显现象(若猜想1为CuCO3,则对应现象为:A中蓝绿色固体变为黑色,B中无明显现象,C中产生白色沉淀)(1)用酒精灯微热硬质玻璃管,若C中有气泡逸出,撤灯冷却一段时间,C中导管内形成水柱,则证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2)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且M(BaCO3)大于M(CaCO3),测量误差小Cu5(OH)6(CO3

5、)2或3Cu(OH)22CuCO3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还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产物进行科学探究。已知Ca(OH)2的分解温度为580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温度为900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还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肥皂液中产生了大量的气泡。(1)实验中Ca(OH)2的作用是_。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产物是_。(2)为进一步探究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固体产物的成分,研究性学习小组将反应后的固体经处理后得到黑色氧化物固体,针对黑色氧化物固体,该小组提出如下的假设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假设一:固体为FeO;假设二:固体为Fe3O4;假设三:_。限选用下列试剂:盐酸、KSCN溶液、K3Fe

6、(CN)6溶液、氯水,证明假设一不成立。操作现象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为了进一步确定产物的成分,用黑色固体进行了下列实验:加入足量氯水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检验红褐色固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灼烧时盛放固体的仪器是_;若假设二成立,黑色固体最终全部转化成的红棕色粉末的质量是_ g。解析:(1)Fe与水蒸气反应得到的是铁的氧化物和H2。因此,反应物水蒸气可以由580 以上高温分解Ca(OH)2得到。(2)因为氧化铁是红色,而产物是黑色,故产物固体为FeO或Fe3O4或二者的混合物三种情况。当实验证明固体产物有3价铁时,假设一不成立。固体产物用盐酸溶解后,加入氯水可将Fe2氧化为Fe3(2Fe2

7、Cl2=2Fe32Cl)。红褐色固体Fe(OH)3中吸附了少量NaCl,用水洗涤23次,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先用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没有浑浊,则洗涤干净。灼烧固体的仪器是坩埚。由Fe3O4Fe2O3,5.8 g Fe3O4产生6 g Fe2O3。答案:(1)提供反应所需的水蒸气H2(2)固体为Fe3O4和FeO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盐酸加热溶解,再加入KSCN溶液,振荡溶液出现红色2Fe2Cl2=2Fe32Cl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先用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没有浑浊,则洗涤干净坩埚63某铁矿石样品除含SiO2外,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铁

8、矿石进行探究。(1)探究铁矿石中铁的价态某学生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由此得出该铁矿石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你认为此结论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请完成下表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实验:限选试剂:3 molL1 H2SO4溶液、3% H2O2溶液、6 molL1 HNO3溶液、0.01 molL1 KMnO4溶液、稀NaOH溶液、0.1 molL1 KI溶液、20% KSCN溶液、蒸馏水。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用药匙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用滴管滴加适量的3 molL1H2SO4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A溶液步骤2:_若

9、_,样品中含3价的铁元素步骤3: _若_,样品中含2价的铁元素(2)探究铁矿石中铁的含量将2.25 g铁矿石样品经一系列化学处理,制得铁元素全部为Fe2的待测液250 mL,利用反应5Fe2MnO8H=5Fe3Mn24H2O对铁矿石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取25.00 mL待测液进行滴定,平均消耗0.02 molL1KMnO4溶液的体积为25.00 mL,求铁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并保留3位有效数字)。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夹持部分略去)_ _。在滴定过程中,_(填“需要”或“不需要”)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解析:(1)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样品中2价的铁元素氧化为

10、3价,因此该结论不合理。利用Fe3遇SCN变红色,选择KSCN溶液检验Fe3;利用Fe2的还原性,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变为无色,选择KMnO4溶液检验Fe2。(2)KMnO4溶液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试样盛装在锥形瓶中,选择b。答案:(1)不合理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样品中2价的铁元素氧化为3价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2:取2 mL A溶液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20%KSCN溶液,振荡试管溶液变红色步骤3:另取2 mL A溶液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0.01 molL1KMnO4溶液,振荡试管溶液的紫红色褪去(2)n(Fe2)5n(MnO)0.02 molL125.00

11、103 L50.002 5 mol,m(Fe2)0.002 5 mol(250 mL25.00 mL)56 gmol11.4 g,铁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2.2%。b不需要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借助AD的装置完成有关实验。实验一收集NO气体。(1)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是_(填字母)。a从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b从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c从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d从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实验二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锌的质量分数w(Zn)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强碱:Zn2NaOH=Na2ZnO2H2。据此,截取面积为S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m1 g。用固体烧碱和水作

12、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目标。(2)选用B和_(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3)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 L(标准状况),w(Zn)_。(4)计算镀层厚度,还需要的一个物理量是_。(5)若把装置B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方案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选用仪器C做实验,试样经充分反应,滤出不溶物、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m2 g。(6)w(Zn)_。方案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仪器、试样和试剂的总质量(其差值即为H2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

13、。实验同样使用仪器C。(7)从实验误差角度分析,方案丙_(填“优于”“劣于”或“等同于”)方案乙。解析:(1)排水法收集气体注意导管要“短进长出”,NO可与氧气迅速反应,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2)B为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D为量气装置。(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物质的量等于Zn的物质的量,故m(Zn)65 gmol1。(4)已知试样的面积,根据其体积即可计算其厚度,所以还需要知道镀层的密度。(5)将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则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气压高于大气压,使得D装置中读数偏大。(6)两次质量差即为反应的锌的质量。(7)方案丙中由于H2的质量较小,且反应放热,导致溶液中水挥发,使测定

14、结果误差较大。答案:(1)c(2)D(3)(或)(4)镀层的密度(或其他合理答案)(5)偏大(6)(7)劣于5某学习小组在通过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研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后,对Na2S2O3产生了兴趣,查资料知Na2S2O3的名称为硫代硫酸钠,可视为一个S原子取代了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该实验小组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预测了Na2S2O3的某些性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预测。提出假设(1)部分学生认为Na2S2O3与Na2SO4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因此室温时Na2S2O3溶液的pH_7(填“”“”或“”)。(2)部分学生由S元素化合价推测Na2S2O

15、3与SO2性质相似,均具有较强的_。实验探究取适量Na2S2O3晶体,溶于水中制成Na2S2O3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填写表中空格)。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现象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探究(3)_溶液pH8(4)_探究向新制氯水(pH2)中滴加少量Na2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5)_ _实验结论(6)探究:_。(7)探究:_。问题讨论(8)甲同学向“探究”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据此认为氯水可将Na2S2O3氧化。你认为该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9)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a2S2O3被氯水氧化。你的方案是_。解析:(1)由学生认为Na2S2O3的化学性质

16、与Na2SO4的性质(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相似,可推知Na2S2O3溶液呈中性,则室温时pH7。(2)由SO2具有还原性可知Na2S2O3(S为2价)也有较强的还原性。(3)由实验现象可知探究是为了探究溶液的酸碱性,验证假设(1),故其操作是利用pH试纸来检验Na2S2O3溶液的酸碱性。(4)由实验现象可知Na2S2O3溶液呈碱性(说明其是强碱弱酸盐),其原因应是S2O发生水解。(5)向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中滴加Na2S2O3溶液,目的是验证Na2S2O3是否具有还原性,由实验现象可知Cl2被还原,说明Na2S2O3具有还原性,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4Cl25H2O=

17、2SO8Cl10H。答案:(1)(2)还原性(3)用玻璃棒蘸取Na2S2O3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将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4)S2OH2OHS2OOH(5)S2O4Cl25H2O=2SO8Cl10H(6)Na2S2O3溶液呈碱性(7)Na2S2O3具有还原性(8)不正确,因氯水过量,氯水中含有Cl,会生成AgCl沉淀(9)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Na2S2O3能被氯水氧化6工业上从废铅蓄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处理后的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发生反应:PbSO4(s)CO(aq)PbCO3(s)SO(aq)。某课题组用P

18、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1)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全部为PbCO3;假设二:_;假设三:_。(2)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定量研究:取26.7 mg的干燥样品,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下图。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

19、论,并简述理由:_。解析:(1)结合信息可知得到两种固体,可形成三种情况:PbCO3、2PbCO3Pb(OH)2、PbCO3与2PbCO3Pb(OH)2。(2)PbCO3受热分解生成PbO与CO2,Pb(OH)2受热分解产生PbO与H2O,利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分解后是否有H2O生成来判断假设一是否成立。由PbCO3分解的方程式可知若固体全部为PbCO3,则26.7 mg固体完全分解后可得到22.3 mg固体(PbO),结合图中数据可知假设一不成立;又因为实验最终得到的固体质量与全部为PbCO3分解所得到的固体质量相差不大,可能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引起的,此时假设一成立。答案:(1)全部为2PbCO3Pb(OH)2PbCO3与2PbCO3Pb(OH)2(2)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充分加热样品,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蓝,则假设一成立;若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假设一不成立同意,若全部为PbCO3时,26.7 mg完全分解后最终固体质量应为22.3 mg(或:不同意,实验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与全部为PbCO3分解所得固体质量相差不大,可能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引起的)(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