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规培)氨溴索到底怎么用 附(科普)孩子过敏时 抗组胺药怎么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00454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规培)氨溴索到底怎么用 附(科普)孩子过敏时 抗组胺药怎么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急诊规培)氨溴索到底怎么用 附(科普)孩子过敏时 抗组胺药怎么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急诊规培)氨溴索到底怎么用 附(科普)孩子过敏时 抗组胺药怎么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急诊规培)氨溴索到底怎么用 附(科普)孩子过敏时 抗组胺药怎么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急诊规培)氨溴索到底怎么用 附(科普)孩子过敏时 抗组胺药怎么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规培)氨溴索到底怎么用 附(科普)孩子过敏时 抗组胺药怎么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规培)氨溴索到底怎么用 附(科普)孩子过敏时 抗组胺药怎么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诊规培)氨溪索到底怎么用盐酸氨漠索注射液,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祛痰剂,适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引起的痰液粘稠、咳痰困难,也用于早产儿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氨漠索之所以能够在临床上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1)能够刺激H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促进支气管上皮修复,改善纤毛上皮粘液层的转运功能;(2)可增加浆液腺分泌,使痰液中的黏多糖蛋白纤维断裂,促进黏痰溶解,显著降低痰液黏度;(3)可增强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改善通气功能和呼吸困难症状;(4)具有抗氧化及减少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5)与

2、阿莫西林、头抱味辛、红霉素等抗菌药物合用时,可增加这些药物在肺部的分布浓度,提高抗菌疗效。人红是非多,药物也一样。氨浪索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关于它的用法也是人们争议的热点。首先,我们看一下盐酸氨漠索注射液的说明书上是怎么样规定它的用法和用量的1。目前,临床上超说明书使用氨漠索注射液的现象十分普遍,主要体现在超给药途径用药和超剂量用药两个误区。抗组胺H1受体药(以下简称抗组胺药)在儿童过敏性疾病治疗方面应用广泛。目前已证明有4种组胺受体(Hl、H2、H3及H4受体),其中Hl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内皮、气道平滑肌等多种细胞,激活后,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呼吸道、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及腺体分泌增加,出现

3、瘙痒、红斑、风团以及鼻痒、流涕、喷嚏、气喘、眼痒、结膜充血等症状。抗组胺药可将被组胺激活的受体下调至未激活的状态,下调过敏性炎症,还可减少促炎症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减弱嗜酸性粒细胞等的趋化作用,进而发挥生物学效应。第一代与第二代抗组胺药抗组胺药在儿童和成人中的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不同,而且不同年龄儿童的PK/PD也不同。因其药物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剂量及剂型品种等应尽量个体化。通常抗组胺药口服吸收完全,口服1530min后发挥作用,l2h血浆浓度达到峰值,分布至全身组织。大多经过肝脏CYP3A4代谢,而氯雷他定通过CYP3A4和CYP2D6双通道代谢,在CYP3A

4、4被抑制时,还可以通过CYP2D6代谢,因此安全性更高。目前,抗组胺药主要分为第一代及第二代两类(见表1):表1抗组胺Hl受体药物分代及特点分代代表药物特点第一代氯米那敏、米海拉明、赛庚监、羟嗪等。受体特异性差,有抗胆碱作用。多为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半衰期短,需每日服用23次。第二代氟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依巴斯汀等。具更好的受体特异性和选择性,可减少毒兽碱样副反应。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发生率低。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及非索非那定几乎无中枢抑制作用,而西替利嗪和左西替利嗪可有轻度中枢抑制作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因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中枢抑制作

5、用,并可减少快速动眼期睡眠、影响学习,故已不被推荐用作儿童患者的首选。2018年澳大利亚治疗商品管理局(TGA)发布安全通报,提醒第一代口服镇静类抗组胺药物未被批准用于2岁以下儿童,并在第一代口服镇静类抗组胺药物OTC口服溶液说明书中采取强制警告标语:不得用于2岁以下儿童。第二代抗组胺药: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镇静作用小、几乎无抗胆碱作用的特点,同时因作用时间长,减少了服用次数,用药剂量相对较小,故提高了患儿用药依从性,这些优势使其逐渐成为儿童用药的首选,其中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在儿童应用中具有更多的安全性数据。临床怎么用?1、过敏性鼻炎(AR)第二代抗组胺药是临床治疗儿童AR的一

6、线药物。它能有效地改善鼻痒、喷嚏和流涕等AR的症状,对合并眼部症状也有效,但对鼻塞症状改善有限,对鼻塞症状的改善作用不及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鼻用糖皮质激素。第二代抗组胺药单药治疗用于轻中度AR,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用于中重度ARo对于鼻塞症状重的患儿可在第二代抗组胺药及鼻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另外,鼻用抗组胺药物对鼻塞症状的缓解起效快,可用于AR急性发作时。花粉症患者在花粉播散前可以口服二代抗组胺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给药方法: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中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最常用,鼻用抗组胺药的效果与口服相当,但在鼻塞症状的缓解上可能更优。鼻用制剂在用药后1530min即起效

7、,其快速、高效的优势可能与局部给药可在病变部位获得更高的药物浓度、更快和更直接地作用于病变局部的靶细胞有关。鼻用抗组胺药因其局部作用强,可按需使用。表2抗组胺药在儿童AR的用法用量服氯雷他定12岁或体重30kg:1次/日,10mgX体重30kg:1次/日,5mg或5mL糖浆/次。2周西替利嗪年龄可低至12岁:2次/日,早晚各口服0.25mL(约5滴)。S盐酸左卡Bffli汀2次/日,每侧鼻孔2喷。症状重或年龄较大者可每次34喷。2周用盐酸大于6岁患儿建议使用,早晚各1次,每次每侧1喷(相当于左右威卓斯汀每日0.56mg)药物名称给药剂量疗程2、特应性皮炎(AD)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安全性优于第一代

8、抗组胺药,研究也远较之深入。目前推荐第一代抗组胺药短期间断性用于因瘙痒、搔抓而睡眠缺失的患儿;第二代抗组胺药用于伴发尊麻疹或其他特应性症状(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的患儿。2种或2种以上抗组胺药联合使用的安全性尚缺乏相关的研究报道。抗组胺药对重度AD患儿的瘙痒症状疗效欠佳。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非索非那定缓解瘙痒的使用不超过1周,非索非那定60mg和盐酸奥洛他定(5mg,每天2次)有一定的缓解瘙痒的作用,而24倍剂量的西替利嗪缓解瘙痒主要还是由于其镇静作用。3、支气管哮喘目前,抗组胺药物并非儿童哮喘的一线用药,但其可提高支气管收缩的阈值,轻度舒张支气管,这些效应均为剂量依赖性,因此对中度持

9、续哮喘的效果常需要将其剂量提高至23倍,而对严重持续哮喘并无明显疗效。对1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慢性哮喘,氯雷他定20mgd联合孟鲁司特IOmg应用2周,可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肺功能。一般而言,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尤其适用于轻度季节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常规剂量对鼻炎症状的缓解有助于哮喘症状的改善。4、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对于存在明显季节性和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联合应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疗程一般N2周。对于花粉症等季节性发作患者,抗组胺药物可明显减轻发作症状和减少支气管舒张剂要求,并且可以部分改善肺功能。5、过敏性结膜炎(AC)局部用药为主,常用抗组胺药滴眼液(如:富马酸依美斯汀

10、滴眼液,2次/日,连续用药2周以上),可快速缓解眼部症状,是AC的推荐用药。抗组胺药多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有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均优于抗组胺药单独治疗。如果有眼外症状,可以口服抗组胺药。常用口服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6、过敏性胃肠疾病抗组胺药可缓解IgE介导过敏反应中组胺引起的炎症反应,以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为主,代表药物为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异丙嗪、酮替酚等。常用酮替酚每日0.5L0mg口服,每日12次。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代表药物为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7、尊麻疹自发性尊麻疹可单纯使用抗组胺药治疗。单一常规剂量二代抗组胺药是慢性尊麻疹的一线用药。氯雷他定IOmg/d、西替利嗪10mgd.地

11、氯雷他定5mgd及咪噗斯汀Iomg/d治疗慢性尊麻疹疗效相当。慢性尊麻疹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6个月,或更长时间。当常规剂量使用1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需要考虑不同个体或尊麻疹类型是否对治疗反应有差异,可更换品种或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增加24倍剂量或联合使用抗组胺药。8、普通感冒抗组胺药物可缓解流鼻涕和打喷嚏等感冒症状。其中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胆碱作用,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减轻咳嗽症状,因此推荐其为普通感冒的首选药物,现主要用于抗感冒复方制剂中。参考文献:1天津过敏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12抗组胺HI受体药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3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4普通感冒诊治指南(2012年)15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16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2018年)7儿童过敏性鼻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