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筒前的创作状态》技巧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08224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筒前的创作状态》技巧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话筒前的创作状态》技巧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话筒前的创作状态》技巧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话筒前的创作状态》技巧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话筒前的创作状态》技巧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话筒前的创作状态》技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筒前的创作状态》技巧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话筒前的创作状态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话筒前创作状态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并且对话筒前创作状态有全面的了解。2)教学要求:1、理论与应用相结合2、学生的个别现象与学生的共性问题相结合3、从正反两方面认识话筒前的创作状态4、明确话筒前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的相互作用3)教学重点:学会话筒前状态的把握与调整,从而养成良好的话筒前状态。4)教学难点:在话筒前播出能够使自己的状态运用自如,符合整个栏目的要求,做到轻松自如。5)学时分配:理论讲授2学时小课12学时6)实践环节:进录音室录音举办小型朗诵会留习题作业、写札记早晨晨练业余时间去电台、电视台参加播出实践7)教学内容:第一节话筒前状

2、态的含义播音员的话筒前状态是指在播出之前,思想感情一定要运动起来。怎样运动起来?播音员面对文字语言内容,从分析、理解到感受,随着内容的发展,思想感情一直在不断深化,由一点一点的积聚,到最后迸发出带有思想感情的有声语言,这时已经非说不可了。这就是正确的话筒前创作状态。话筒前正确的创作状态的获得是由多方面音素构成的。对象感、情景再现、内在语都是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重要手段,他们都离不开宣传目的引导和制约。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其中,对象感、情景再现、内在语在后边的章节里有专门的讲述,这里我不再赘述。这里,我们专门谈一谈影响话筒前创作状态的其它心理因素。我们先来看心

3、理因素中的个体心理因素。话筒前的个体心理状态话筒前的创作主要是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播出与主持,属于个体行为。这时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而个体心理是非常复杂的,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等三个方面。话筒前常见的生理状态1、紧张在话筒前播出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紧张。紧张过度会引发心理障碍,所以,紧张和积极是有区别的,紧张的状态往往是大脑出现空白,语言和思维不是同步进行,嘴上说的不是脑子理想的,思维混乱,脑子空空。说了半天受众听不明白说的是什么。心理一紧张随之而来的是生理的紧张,全身肌肉僵持,手脚不知到怎么放,做出的动作和所表达的语言不协调,导致了喉部肌肉僵硬,面部表情不自然。生理

4、现象僵持又影响了有声语言的表达,发出的声音呆板,缺少活力,不能打动人感染人。有声语言的表达形式往往是快,快的让受众听不清说的是什么急急忙忙往下冲,快的收不住车,或者是紧张的说不出话来,脑子里一片空白。2、懈怠在话筒前播出易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懈怠。懈怠和放松是两种状态。懈怠是播出时没有神,整个心理状态懒散、松垮,没有对认知产生积极的反映。这种情感是消沉的,表情呆滞麻木,思维停滞,反应迟钝等。对播音没有认识和创作的热情。这时的状态会直接反应在有声语言上,给受众一种不想说、不愿说的感觉。就像一个人喝醉酒走路脚底下没根一样,随时都有摔倒的可能。这种状态播出给人的感觉是没有和受众交流,那么受众也不愿听、

5、不愿看。有声语言表达出的形式是一拖一拖的或一甩一甩的调子,受众难以接受。第二节话筒前的运动状态一、正确的话筒前状态适当的正确的话筒前状态总起来说应该是:整体节目、稿件内容、表达方法全局在胸,唤起强烈的播讲愿望;精神高度集中,不抢先不拖后,想到再说,语言和思维同步;说感受有起伏、有变化,不紧张、不懈怠、不断线;声音有弹性,全局在胸,唤起强烈的播讲愿望;精神高度集中,不抢先不拖后,想到再说,语言和思维同步;说感受有起伏、有变化,不紧张、不懈怠、不断线;声音有弹性,肌肉松弛,气息自如;这是正确的话筒前状态。1、整体节目、稿件内容、表达方法全局在胸。2、精神高度集中,不抢先不拖后,想到再说。3、说感受

6、有起伏、有变化、不紧张、不懈怠、不断线4、声音有弹性,肌肉松弛,气息自如内容和节目做到了全局在胸;语言和思维也同步进行了;表达过程中像是在说自己想说的话,既积极又不紧张,内容既有起伏又有变化,达到这种境界离不开播音员自身的生理状态的配合。如果播音员自身肌肉紧张,必然会带来气息的不通畅。那么,肌肉紧张、气息不通,声音也就不会有弹性。这时会阻碍创作状态的轻松自如。二、话筒前的运动状态好的话筒前状态是随着稿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它本身是运动的。积极的想说的状态,促使播音员、主持人张口并发出有声语言。语言发出后眼睛看着文字,反映到大脑中,又产生思维,然后再运用头脑中存储的(备稿时存储的)长时记忆的内容,

7、把分析好的段落、句子和词以及“层次、主题、背景、目的、重点、基调”等的各个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些都在头脑中边加工、边运动地通过播音员的有声语言讲述给受众听。这时稿件内容在头脑中与思维结合起来,变成活的文字,形成生动的有声语言。这个话筒前状态是运动着的,不是僵化呆扳的,这种状态一直到创作的结束,我们称之为话筒前的运动状态。第三节话筒前状态的调整一.把握说话的动机二.说话人对情境的分析和对记忆的了解三.把握说话人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四.把握节目整体,调整话筒前状态五.端正态度调整话筒前状态六.根据节目的不同调整话筒前状态七.直播和录播都要调整好话筒前状态第四节良好话筒前状态的养成一.具备扎

8、实的语言功力二.提高个人素质修养三.怎样获得良好的自信心首先,语言功力包括气息、声音等是否符合表达的需要;吐字归音是否过硬;是否对语言有了感受力;是否己经调动起了强烈的播讲愿望等等。有了这些也就为增强自信心增加了一分力量。其次,自信心来源于对稿件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对节目意图、稿件内容不了解无法张口说话,这属于广义备稿范围。再其次,是做好案头工作。提高快速备稿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快速备稿能力?排除干扰,思想高度集中(1)提纲挈领抓筋骨,不陷入具体字句中(2)心理准备,做好注意的指向与分配(3)做好生理状态调节:克服紧张型的生理状态克服僵持型的生理状态首先,使躯体放松。其次,变声音先变状态。再其次,

9、从表达上多加练习。总之,有了良好的生理状态才有了和心理状态协调与统一的基础。通常情况下,生理状态放松、适度,心理状态也随之自如、轻松,反之,生理状态紧张、僵持,心理状态也不能放松。两者相辅相成。第五节话筒前需要注意的问题1、播出之前,一定要仔细做好准备工作。除去做好案头工作备好稿外,要仔细检查稿件的顺序。电台播出要检查好有多少条稿件,顺序是否正确。电视台播出除要搞清楚共有多少条稿件外,还要弄清楚什么时侯插播什么专题,配有什么回面,是口播还是配音。所有的顺序是否正确。O2、进演播室、直播间后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座位和话筒。声音偏小的离话筒进些,声音偏大的离话筒远些。3、坐稳后一定要试播几句,定好基

10、本的音量、节奏,调整好情绪,过慢、过快、过沉、过高都不适合播出。如果不试,很可能不能一锤定音。找不准开播后就为时晚已。4、对手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男女生对播,两个人的音量、情绪情感、服装、对话衔接、交流等都要相互配合。时刻记住是两个人在共同完成一次节目。5、播出时不要给自己留有改缺点的余地。缺点是在平时下功夫改的,播出时只有和受众的交流。这时自我应淡化,心理想的是受众。他们在听、在看,自己的缺点在平时己改好,到话筒前的表达已是水到渠成了。如果改缺点成了注意的中心,播出不可能成功。哪怕只有少量的想法也会对播出有一定的不好影响。6、播出时不要想技巧,基本功是靠平时下功夫积累得来的,到话筒前现

11、想是得不来的。具备了好的基本功,在准备稿件、了解节目意图的的同时就自然产生了。音量的大小、气息的深浅,那里该停顿、哪个是重音,应怎样连接,在那里换气合适,这些都是靠平时的积累在备稿时自然的解决了。如果到话筒前再想肯定要跑神,哪怕是你没有播错,那也不能全神贯注的进入稿件。如果稿件过多,备稿时记不住,可以在备稿时用笔划一划记号,播出时起提示作用帮助自己记忆。这是允许的,但播出时一味的想技巧肯定要影响内容的表达。这是不允许的。7、装样子华而不实。有的人播音表面听起来好像自然流畅,可细一听什么都没听懂。有的人看到别人说新闻,于是在没有搞清楚别人怎么说的情况下,就从表面上学起来了,结果摇头晃脑,又拖又唱

12、的说开了;还有的人本来没有感情,也不知到感情由什么地方或怎么得来的,他也虚情假意的硬装出样子来。外型虽然像了可内心无动于衷,华而不实。播好一篇稿件一组节目,不是靠端架子、声嘶力竭、矫揉造作、柔声细语、拖腔甩调装成播音的样子得来的。在话筒前这些都是获得良好状态的障碍。这里所举的例子有可能你意识不到,也有可能你还得到了别人的赞扬。其实,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没意识到,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只要你失去了稿件的宣传目的,单纯从外在形式上表达都不符合播出的要求。总之,话筒前的播音目的一转移,你的注意力就会分散。这是话筒前最忌讳的问题。话筒前正确的状态要靠多次实践、多次摸索、多次总结,才能够真正获得,没有谁天生就会把握。思考题:1话筒前的心理状态?2话筒前的生理状态?3正确的话筒前状态?4如何调整话筒前状态?5如何养成良好的话筒前状态?6养成良好的话筒前状态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