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糖尿病.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1247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防治糖尿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医防治糖尿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防治糖尿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防治糖尿病.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防治糖尿病一、糖尿病的中医辨证中医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症”。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 灵枢中就记载了 “消渴症”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 略之消渴篇对“三多”症状亦有记载。消渴症的成病机理主要是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 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 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 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 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阳。导致“消渴症”的主要原因有:1、素体阴虚 导致素体阴虚的原因有:先天不足:灵枢五变篇 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瘴”。后天损耗过度:如毒邪

2、侵害, 损耗肾阴。化源不足:肾脏功能受损,阴精无从化生,如外台秘 要消渴门说:“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 至甜。”2、饮食不节、形体肥胖 长期过食甘美厚味,使脾的运化功能损伤, 蕴热化燥,损耗肾阴。因胖人多痰,痰阻化热,也能耗损肾阴,阴 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热,燥热复必伤阴。如此恶性循环而发生消渴病。3、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由于长期的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 或因暴怒,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阻滞,也可生热化燥,导致肺胃燥热, 而发生口渴多饮,消谷善饥。4、外感六淫 毒邪侵害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散膏,旁及脏腑, 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外感三消即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所引起

3、的消渴病。临床一般将患者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三型。(1)阴虚燥热型临床表现: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乾舌燥、多食善 饥;渡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2)气阴两虚型 临床表现: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乾舌燥; 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红暗、舌边有齿 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主要采用益气养阴方法。阴阳两虚型临床表现: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 乾;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 苔白、脉沉细无力。主要采用温阳育阴方法。三型之间的关系为:阴虚燥热日久,必然导致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而 出现气虚阳微现象,由于肺、胃、肾三经阴气虚,阳气被逼而出现的 阴阳两虚病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