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小学“三残儿童”随班就读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1363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小学“三残儿童”随班就读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小学“三残儿童”随班就读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小学“三残儿童”随班就读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乡小学“三残儿童”随班就读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乡小学“三残儿童”随班就读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小学“三残儿童”随班就读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小学“三残儿童”随班就读管理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残儿童”随班就读管理制度为了使我校随班就读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 化,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特制定此细则。一、总则1、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是深入贯彻中华人 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 需要,是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义务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力措施。2、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有利于残疾儿童就近入学, 有利于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有利于普教带特教,特 教促普教,相互结合,共同提高。3、学校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 班就读工作,使其逐步完善。二、对象1、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对象,主要是指智力、视 力、听力语言、肢体等类别的残疾儿童

2、少年。(1)视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条件应是:双眼 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 05而低于O .03,而且没有其他 残疾的低视力儿童少年。(2)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条件应是: 双耳听力损失,其中听力损失轻的一耳听力损失程度在 41-70分贝,而且没有其他残疾的重听儿童少年。(3)智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条件应是:智商 (IQ)值在50-70之间,而且没有其他残疾的轻度弱智儿童 少年。2、招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应当对其残疾类别 和程度进行检测鉴定和筛查,未经严格鉴定的儿童不得视为 随班就读对象。(1)视残儿童:经医院鉴定或以残疾证为准。(2)听残儿童:经医院鉴定或以残疾

3、证为准。(3)肢残儿童:经医院鉴定或以残疾证为准。(4)对智残儿童少年的确认一定要慎重,一般先由家 长和或教师提出名单,经校领导批准,由学校特教资源室筛 查。(5)智残儿童少年的鉴定或筛查结论,仅作为对其采 取特殊教育方式的依据,不得移作他用。其姓名和档案材料 应该严格保密,由有关干部和任课教师掌握,不得在学生中 扩散。(6)对经过鉴定的残疾儿童由学校干部共同确定,并 报上级批准为随班就读对象。(7)智残儿童少年凡经过复查,智商达到正常值时, 不得再视为随班就读对象。三、入学学校依法接收本校服务范围内能够在校学习的残疾儿 童少年随班就读服务,不得拒收。四、报批每年9月份各校要将残疾儿童名册和接

4、收教育情况上报 审批,对新增的随班就读学生一律要交验有关证明的复印 件。五、建档随班就读学生一经确认,资源室必须为其建立学籍档 案,其内容包括:(1)残疾证明;(2)基本情况登记表;(3)个别教育计划和个别教育实施方案。;(4)学生发展性评价(包括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缺 陷补偿、适应能力、各科成绩等)。六、安置1、随班就读学生每班1至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 且属于同类残疾,学校可根据实际适当减少正常学生的人 数。2、安置座位时应考虑残疾学生的需要和老师照顾方便。3、随班就读任课教师应当选择热爱残疾学生,思想、 业务素质较好的教师担任,并保持相对稳定。七、考评1、改革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考核评价

5、制度,使其符合特 殊教育规律,有利于残疾儿童自信心的培养。2、考核、评价内容:要从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社会 适应能力、缺陷补偿、行为矫正、劳动技能等方面考虑,不 得单纯以文化知识为唯一评价标准。3、考核、评价方法:书本知识的考核与实际操作相结 合,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核相结合。八、教师1、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师,应由热爱残疾学生,思想、 业务水平较高,能胜任个别化教学的教师担任。2、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师应具备特教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了解随班就读班级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体 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目标:残疾学生与正常 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受到自身

6、 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 展,为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良好基础;(2)掌握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3)正确理解、灵活掌握和处理教材;(4)具有初步鉴别残疾儿童的能力;(5)会制订和实施个别教育计划;(6)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健残兼顾,合理安排课堂教 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7)具有一定的特殊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九、教育1、学校应当安排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 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 和训练,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2、学校应当对残疾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良 好的行为习惯,使其逐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

7、立精神。 同时要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思想教育,以逐步形成普通学生与 残疾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校风和班风。3、随班就读班级领导教师应当指导残疾学生正确使用 助听器、助视器等辅助用具,并教育全体学生爱护这些用具。 十、教学1、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使用的教材一般与普通学生相 同。特殊情况可对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2、对视力、听力语言残疾学生的教学一般要求于与普 通学生相同。对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教学要求,低、中年级 与普通学生基本相同,高年级可适当降低要求。3、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应当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制订和实施个别教育计划。教师应当采取多种形式方法,激 发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力。在教

8、授文化科学 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残疾学生进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 和心理、生理缺陷的矫正、补偿。4、备课:教案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 该体现对残疾儿童的教学要求和特殊照顾。5、上课:注重健残兼顾,运用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 结合、伙伴教学、协作教学、分层教学的方法,促进残疾学 生积极主动地学习。6、辅导:要针对残疾学生实际采取课前铺垫辅导,课 中及时辅导,课后强化辅导,小单元针对性辅导的方式加强 个别辅导。7、作业:要针对每一个残疾学生实际留作业,区别对 待,不搞一刀切。H、家教1、学校和班级教师应当经常与家长联系,随时交流学 生情况,以取得家长配合和帮助。2、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家长的培训,使其了解 子女身心特点、学习情况及教育训练方法。本“细则”是对随班就读工作的基本要求,今后将作为对 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评估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