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用地土壤耕地质量提升与农业种植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1364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用地土壤耕地质量提升与农业种植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用地土壤耕地质量提升与农业种植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用地土壤耕地质量提升与农业种植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用地土壤耕地质量提升与农业种植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用地土壤耕地质量提升与农业种植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用地土壤耕地质量提升与农业种植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用地土壤耕地质量提升与农业种植方案摘要: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用耕地一直以来都是最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 源。作为一种资源,农业耕地资源要素包括了有效面积和质量。在乡村振兴视角 下,要想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就要重视对农业耕地的全面保护。关键词:乡村振兴;土壤耕地;农业种植在乡村振兴政策指引下,在保持耕地原有状态的基础上,还要采用科学有效 的措施,尽量做到质量有所提高。在耕地面积方面,通过合理的农用地规划和管 理,可以有效做到耕地面积不减少的目标,对于农用耕地质量的保护方面,需要 尽可能地保证耕地在长期耕种使用后,仍然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必需的养分等。1施用生物有机肥耕

2、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是基于土壤的功能实现的。耕地土壤在不断 的耕种使用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也会出现土壤退化的情况,从而直接 影响到农业生产效果。在耕地质量提升方面,要充分考虑到耕地的养分情况,通 过科学地使用生物有机肥,缓解耕地退化,并利用生物有机肥来改善耕地性质, 提高耕地土壤肥力,从而为农耕发展提供积极的助力。很多农业耕地都以回填土 为主,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并且土壤松散度较高,团粒情况不好,导致土 壤中的肥力和水分等农作物生长必须的养分保持效果不佳。另外,土壤在长期种 植农作物的过程中,含有的养分物质被作物吸收,也会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提升耕地土壤质量时,可通过使用

3、生物有机肥方式进行改良。有机肥与普通肥料 的最大区别,就是生物有机肥不仅含有大量有机质,且不存在化学成为损伤土壤。 生物有机肥以生物成分基础,为耕地土壤提供作物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这 些生物成分也可以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提升。生物有机肥可选择 腐熟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生物有机肥。在施用过程中,需要在作物栽种前,利用 有机肥对土壤进行处理。一般撒入有机肥后,为了使有机肥能够快速在土壤中结 合并发挥肥力作用,可以进行土壤深入翻耕,提高有机肥渗透土壤的效果。2种植绿肥在振兴乡村目标中,要重视对耕地土壤质量的提升,就要积极改善土壤肥力。 绿肥是一种基于农作物种植的方式,对土壤予以改良的施

4、肥过程。很多农作物本 身就能够为土壤增添养分,如豆科、禾本科以及十字花科作物。这些作物具有一 个共性,就是根系较之其他农作物更为发达。这些根系深入到土壤中,能够缓解 土壤结块的情况,从而使土壤养分物质能够更好地渗透。通过种植绿肥作物,让 农作物在吸收土壤养分的同时,可以制造养分物质。如豆科作物生长过程中,能 够吸收空气中的氮素,并通过发达的根系传递到土壤中,从而可以提高土壤氮养 分含量。绿肥作物腐叶、腐茎等无需进行清理,通过农用土地翻耕翻入土壤后, 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过程中,会转化为土壤所需的养分,还能够提高土壤透气 和养分、水分流动性,有助于耕地土壤改良优化。3秸秆还田秸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

5、附属产物,在处理秸秆时要认识到其土壤改良价值。 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秸秆的经济价值和农业价值被更好地了解,从而很多地区都 基于秸秆还田方式来提高土壤质量。农耕收获后,农田中会堆积大量的秸秆,这 些秸秆难以用于饲料等方面,如果进行清理运输不仅会增加农耕成本,也无法发 挥秸秆的作用。通过秸秆还田方案,对于秸秆的处理,可以直接在农田中进行腐 熟,秸秆腐熟后的物质具有较好的改善土壤作用,这些秸秆腐熟物质含有丰富的 有机物,可以有效提高农田土壤养分。目前耕地土壤质量提升中,对于秸秆还田 的处理,主要分为翻压还田以及覆盖还田。翻压还田是通过农机直接将秸秆粉碎, 粉碎后直接撒在农田内,当农田进行耕作种植时,需

6、要提前进行翻地,秸秆粉碎 物就会进入到土壤深层,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肥力。覆盖还田与翻压还田类似, 不同的是将秸秆粉碎物直接覆盖在地表无需进行翻耕,这样可以增加土壤浅层肥 力,同时能够达到保墉的目的。4轮作休耕乡村振兴发展中,需要完善和优化农业种植方案。由于不同的农作物对于土 壤中的养分需求不同,如果使用单一种植方案,土壤的养分就无法得到恢复。利 用轮作种植方式,能够使农田土壤得到有效的修正和恢复,对于保护农耕土壤, 提高农作物种植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轮作换茬种植,是在种植方案中,每个耕 种期使用不同的农作物品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小麦-油菜花轮作等4。通过 轮作能够科学合理地调节土壤肥力和有机

7、物质,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种 植方案中,还要适时地运用休耕措施,也就是在土壤耕种一个阶段后,可以通过 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方式,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让土壤有足够的时间恢复生 机。乡村范兴是国之大计,要重视对耕地土壤的保护和改良。基于土地质量提升 与农业种植方案,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和条件。摘要: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乡两极分化加重, 差距拉大,为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协调城乡融合发展,国家实施了乡村振兴 战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为促使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要通过大 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更好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确保国家粮

8、食安全,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中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才能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向高质量 发展。关键词: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 的总抓手。当前,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促使乡村和城市间矛盾激化,更多体 现着资源分布不均,基础设施不完善,收入分配存在较大差距等,只有大力推进 高标准农田建设,才能从根本上缩小二者的差距,有效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 题。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中国已实施了多年,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为农业发

9、 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高标准农田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 为适应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要进一步推动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1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1 土地零散较为普遍,权属状况零乱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对土地进行整理和分配,对土地质量有一定要求。中国 很多地方多处于山区或丘陵,土地零散,高低不平,这种特点不仅不适合使用大 型农业机械开展规模化现代化作业,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面临的巨大障碍。 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为避免耕地权属调整产生的纠纷和麻烦,项目区田块 较为零碎的现状没有大的改变。即使一些地方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了规范的 格网条田,但由于没有土地流转,还是农户自各自

10、为战,户与户之间在土地整理 后重新筑田填做界限,土地重新零碎化。1.2 自然环境多样化中国农业生产富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因自然环境的不同,所拥有的农 业产业也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区域内也会出现不同。例如,针对地势平坦的地区 来说,可以对涉及到的各类资源进行合理设置,标准相对较高,整体项目收益较 大,对资金的需求低,可以产生较强的经济效益2。但是,对于地势高低起伏 区域,农田往往分布的较为分散,缺乏连贯性,农业在水源灌溉上也较为困难, 部分区域交通不便,加大了灌溉的难度。如果在这种地区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对资金需求很大3。1.3 建设资金来源单一,亩均投资偏低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建设资金主要是

11、以上级财政补助资金为主,地方配套资 金为辅,然而,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收效慢且具有不确定 性,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性不高,目前项目资金主要依靠中央和地 方配套资金投入,已不能满足实际建设发展需要。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高标准 农田建设亩均投资1500元,要想彻底达到田、土、水、路、林、网、技全面高 质量配套的要求,据专家调研测算,建设标准需提高到亩均3000元以上。2增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措施2.1 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结合,推动农业专业合作 组织的大力发展、带动农业产业机构调整。在不改变耕地用途,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适度流 转。

12、这样,高标准农田建设就能够真正做到降低田坎系数和田块零碎化程度,将 零碎的不规则的小田建设成集中连片的格网条田,进而保障农业规模化、现代化 作业和经营。此外,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结合,可以有效破 解由于农民外出打工造成的耕地被播荒等问题,并充分利用各种专业合作社、种 植大户等带领农村留守的有效劳动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2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进行,推动耕地质量保护提 升、生态涵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农田生态治理有机融合发展。建设规划 中,要认识到中国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不同自然环境所适用的农田建设存在差异, 必须

13、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对地形条件比较好、农业产业密集、资源丰富、群众 思想先进等区域开展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综合农田建设。相对于地形复杂、 水资源缺乏地区,可综合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畜禽养殖等措施,实 现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农业减污减排、种养结合发展功能复合、综合效益显著的模 式。2.3 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要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以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平台,融合当地的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让这些组织都可以参 与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从而让项目建设与农民实际收益相融合,将建设完成的 项目可以交予合作社等机构进行经营,从而保障村民可以借助租赁和农业

14、生产就 业等方式不断增加收入。政府也要对区域内所涉及的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分析,从 而进行相应的资金投入,逐步改善和调整农业种植环境,鼓励和支持部分农业机 构和农户进行土地转让,也可以对流转收益进行提高,以此增强农民收入。大部 分农户农业生产都是依托以往的经验,很少学习科学的种植方式,基本对当前的 先进的农业技术不是很了解,直接造成大部分农业生产把持传统模式。政府应该 定期针对区域内农村地区展开农技下乡村活动,鼓励农户针对种植问题进行提 问,从而由专业的农技人员给予进行解决,有助于培养专业化的农业生产人员为 高标准农田建设服务。2.4 多元化资金投入在乡村振兴的要求下,高标准农田建设还面临很大困难

15、。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农业建设基本不可停止,还需要更多资金支持。但是,地方财政资金的有限性和 社会资本参与度低极大影响到农业建设项目的进行。如何确保农业建设有充分资 金保障是当前国家和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为保障高标准农田的快速推进,必须 从实际出发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统一对资金进行规划,科学合理使 用专项资金,也要密切关注市场经济发展趋势,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行投入。 在高标准农田项目亩均投资相同的情况下,山区比平原地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因此建议在资金投入上,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山区加以倾斜,不能搞一刀切。 同时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积极探索将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

16、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适当安排补充耕地指标调剂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 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共同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3结语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为确保二者差距缩小,实施了 乡村振兴战略。而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必须对农业生产所涉及的土地因素进 行合理规划,发挥出土地的最大价值。在乡村振兴的环境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受 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如何更好地进行高标准农田 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关注点。通过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协 调;根据不同自然环境对农田建设进行针对性设计;逐步将各项资源进行整合, 确保农田建设资源保障;扩宽资金渠道,有效保障农田建设顺利推进,以此实现 农村经济发展。参考文献:Ul闫忠.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 业,2021(5):3.12于阿专.基于泰州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实践的思考 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3)513李义龙,廖和平,张亚飞,等.乡村振兴背景下镇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及 发展模式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1(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