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1年专升本招生考试鱼类增养殖学综合课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1490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1年专升本招生考试鱼类增养殖学综合课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1年专升本招生考试鱼类增养殖学综合课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1年专升本招生考试鱼类增养殖学综合课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1年专升本招生考试鱼类增养殖学综合课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1年专升本招生考试鱼类增养殖学综合课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1年专升本招生考试鱼类增养殖学综合课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1年专升本招生考试鱼类增养殖学综合课考试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1年专升本招生考试鱼类增养殖学综合课考试大纲一、课程简介鱼类增养殖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及国 外鱼类增养殖的简史、现状及发展方向;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与 调控;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鱼类的苗种培育;成鱼养殖; 鱼类资源增殖与保护;活鱼运输;鱼类越冬等。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主要养殖鱼类的 生物学特性和各类养殖水体的水环境特征,掌握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养成,以及 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的基础理论和技能。二、内容及要求笫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一)内容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基础,内容包括鱼类栖息环境:

2、鱼类与非生物环境(温度、盐度、 溶氧、pH、光照)之间的关系,鱼类的栖息习性(中上层、中下层、底层鱼类);鱼类的 食性类型(滤食性、草食性、杂食性、肉食性鱼类),鱼类生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鱼类 的繁殖习性(性别差异、生殖方式、鱼卵性质、产卵类型、生殖行为、繁殖能力)。鲤形 目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四大家鱼、鲤鱼、鲫鱼、团头鲂)一、鱼类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1、水温:冷水性鱼类、温水鱼性鱼类、热带鱼类、冷温性鱼类2、盐度:海水鱼类、淡水鱼类、涧游性鱼类、河口性鱼类3、溶解氧:适宜溶氧(正常生长、繁殖)一呼吸受抑制(浮头)窒息溶氧(氧阈值、死亡、泛池)冷水鱼、肉食鱼、海水鱼对溶氧敏感。温暖水鱼、杂

3、食性鱼、肥水鱼类对溶氧不敏感。 幼鱼比成鱼对溶氧敏感。4、pH:范围:4-10;适宜 pH: 7-8.5;5、栖息习性:中上层鱼类、中下层鱼类、底层鱼类二、鱼类的食性摄食方式划分:滤食、草食、捕食、吞食、刮食、挖食食物组成划分:浮游生物食性、草食性、杂食性、肉食性摄食器官(构造)与食性(功能)相一致三、鱼类繁殖习性1、繁殖方式:卵生、卵胎生、胎生2、产卵类型:一批产卵类型、分批产卵类型3、产卵季节:春夏产卵(长日照) 秋冬产卵(短日照)4、产卵周期:性周期5、怀卵量:绝对怀卵量、相对怀卵量四、鲤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主要养殖鱼类(四大家鱼、鲤鱼、鲫鱼、鳏、鲂)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生长速度、 繁殖习

4、性(二)要求掌握:鱼类对栖息环境和食性的普遍要求以及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共性特点;具体养殖 鱼类的可识别特征、栖息习性、适温性、适盐性、食性和繁殖习性。理解:主要养殖鱼类在自然条件和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特点了解:主要养殖鱼类的分类地位、自然地理分布和经济价值第二章养殖水域的污染与控制(一)内容:养殖水体污染的概念及特点,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及衡量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 生物);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条件(营养元素、光照、温度)及危害;赤潮的概念、发生 原因以及危害。养殖用水和废水的净化处理的方法(物理学方法、化学方法、生物学方法)一、养殖水域污染养殖水体污染:人类活动造成进入水体的物质超过水体自净能

5、力,导致水质恶化,影 响水体用途。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特别是氮磷含量过多导致水生植物(浮游藻类) 大量繁殖,影响水体与大气正常的氧气交换,加上死亡藻类分解消耗大量氧气,造成水体 溶氧迅速下降,水质恶化。富营养化指标:透明度,营养状态指数;氮、磷含量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数。富营养化危害:感官恶化;鱼类窒息或中毒死亡;影响作物生长;水质变劣,净化费 用增高。赤潮:特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者高度 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发生原因:海水富营养化;水文气象及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危害: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破坏海洋渔业与水产资源;

6、危害人类健康二、养殖水域生态环境调控养殖用水和废水的净化处理物理学处理:栅栏;筛网;沉淀;气浮;过滤化学处理:重金属去除;氧化-还原法;混凝法;消毒法生物学处理:生物过滤技术(水生植物过滤技术、生物膜法)有益微生物净化作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袍杆菌、复合微生物制剂)(二)要求:掌握: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赤潮的概念;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与评价方法;养 殖用水及废水处理的方法理解:养殖用水及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第三章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一)内容:鱼类性腺发育规律,鱼类卵细胞的发育与成熟,鱼类精子的发生与成熟;卵巢、精巢 的形态结构与分期;鱼类的性周期(短性周期、一年性周期、二年性周期类

7、型);中枢神 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环境因素对性腺发育的综合影响。一、鱼类的性腺发育规律1、卵子与卵巢的结构与发育(1)卵子发育过程:卵原细胞增殖期:经过若干次有丝分裂,数目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分裂,开始生长, 向卵母细胞过度。(第1期卵巢)卵母细胞小生长期:卵母细胞原生质增加,体积增大,细胞核出现(第2期卵巢)卵母细胞大生长期:卵黄和脂肪大量积蓄,体积大大增加。(第3期卵巢)生长成熟期:体积不再增大,细胞核极化,核膜溶解,能对外界激素作用产生成熟反 应。生理成熟期:卵粒从滤泡膜之间脱落,掉入卵巢腔(排卵)。(第5期卵巢)卵母细胞退化期:卵黄液化,细胞核溃散,放射膜增厚。(第6

8、期卵巢)(2)卵巢发育过程分期:第I期:半透明的细线状,肉眼不能区分雌雄。鱼类I期卵巢终生只出现一次。第期:扁带状,肉红色,肉眼看不到卵粒,卵巢中以小生长期的卵母细胞为主体。第山期:块状,淡青灰色,肉眼可见到卵粒,卵巢中以大生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为主。第IV期:长囊状,青灰色,血管清晰、充满体腔,卵粒大而明显,易分离。此时细胞 内已充满卵黄颗粒。第V期:青灰色,松软,卵巢内充满成熟卵子,呈游离状态,极易被挤出或自行流卵, 大量卵子进入卵巢腔,完成排卵过程。第Vl期:卵巢缩小,呈深红色,其中有许多残卵。2、精子与精巢的结构与发育(1)精子的结构与发育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个体很小(头部直径12.

9、 5微米)。发育分为4个时期、共6个分期时相:精原细胞繁殖期一精母细胞生长期一精母细胞成熟期一精子细胞变态期(2)精巢发育过程分期:第I期:细线状,半透明,肉眼不能辨别雌雄,精巢中存在分散的精原细胞。此期精 巢在鱼类一生中只有一次。第II期:细带状,半透明,肉眼可以分辨雌雄,精巢内精原细胞增多,排列成群。第HI期:圆柱形,粉红色,精巢内主要存在大量初级精母细胞。鱼类排精后一般就退 回到此期。第W期:袋状,乳白色,精巢中有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第V期:块状,丰满,乳白色,其中充满大量精子及部分变态期的精子细胞。轻压腹 部,有大量乳白色精液流出。第VI期:枯萎缩小,细带状,淡红色,

10、挤不出精液,精子已排出,精巢中仅有少量初 级精母细胞和精原细胞及残留的精子。3、性腺的成熟过程性周期:指鱼类性腺成熟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规律性的周期变化的现象。一般鱼类一年一个周期,热带地区可能一年23周期(罗非鱼),鲍鱼24年一个 周期,一生只产卵一次的鱼类(鞋鱼)没有性周期。二、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通过内分泌神经激素来启动相应的内分泌腺分泌各种激素完成繁殖活动。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激素(1)释放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2)抑制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因子(GRIF)2、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与鱼类性腺发育密切相关的内分泌腺

11、是脑垂体和性腺(1)脑垂体分泌的激素:促性腺激素(2)性腺类固醇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雌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由卵巢分泌); 雄性激素(睾丸酮,由精巢分泌)3、环境因素对鱼类性腺发育的影响外界环境因素:营养、温度、光照、水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二)要求:掌握:鱼类卵巢、精巢形态结构及其不同时期的发育特点理解: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了解:环境因素与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产卵关系第四章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一)内容:鱼类人工繁殖、HCG、LRH、LRH-A、PG、亲鱼成熟率、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出 苗率、人工授精的主要概念。鱼类人工繁殖催产的基本原理。亲鱼培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2、人工催产的具体方法,催产剂的种类与注射剂量影响受精卵孵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 孵化率?自然受精与人工授精的方法比较一、亲鱼培育1、亲鱼的来源:亲鱼可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中选留性成熟或接近 性成熟的个体,也可以从鱼苗开始专池培育并不断选择最终留下优秀个体。2、亲鱼的选择:种质标准;年龄、体重;体质标准3、雌雄鉴别:大小差异;体型差异;第二性征。4、雌雄搭配比例:选留亲鱼的雌雄搭配比例一般应在1: 1-1.5,雄鱼略多于雌鱼。5、亲鱼培育设施: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水质清新,不能有工业污染。阳光充足, 距产卵池、孵化场不能太远。鱼池面积一般34亩,水深L 52米,长方形为好,池底

13、平坦,以便管理和捕捞。草、青鱼亲鱼池的池底最好无淤泥。6、亲鱼放养:亲鱼放养的密度不宜过大,以重量计算,亩放养IOO125公斤。一般 主养一种亲鱼,搭配少量其它亲鱼,以充分利用池塘的食料生物。任何一种亲鱼池中不宜 搭养鱼种,否则会互相争夺饲料和箪气,影响亲鱼性腺发育。二、人工催产人工诱导产卵药物脑垂体(Pg): 一般为自制,多用鲤鱼脑垂体。其作用机理是利用性成熟鱼类脑垂体中 含有的促性腺激素,主要为促黄体素(LH-RH)和促滤泡激素(FSH)。将它的悬浊液注入鱼 体后,其中的滤泡激素可促使精卵进一步发育成熟,促黄体素进一步促使鱼发情产卵。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一般为市售成品,易溶于水,

14、遇热易失活,使用时现配现 用。主要成份是促黄体激素(LH-RH),主要作用是促进亲鱼排卵,也有一定的促性腺发育 作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为市售成品,人工合成的,易溶于水,阳 光直射会使其变性。它作用于鱼类脑垂体使其分泌促性腺激素,进一步促使卵母细胞发育 成熟并排卵。它对主要养殖鱼类的催熟催产效果都很好,现已成为主要的催产剂。三、注射方法注射用水一般用生理盐水(0.7%的氯化钠液)。注射前用鱼夹子提取亲鱼称重,然后 算出实际需注射的剂量。催产剂量一般每一尾鱼2-4疝,注射部位有下列几种:(1)胸腔注射:注射鱼胸鳍基部的无鳞凹陷处,以针头朝鱼体前方与体轴呈4560 角刺入

15、,深度一般为1厘米左右,不宜过深,否则伤及内脏。(2)腹腔注射:注射腹鳍基部,注射角度为3045左右,深度为12cm。(3)肌肉注射:一般背鳍下方肌肉丰满处,顺着鳞片刺入肌肉12cm。注射催产剂可分为一次注射、二次注射,青亲鱼催产甚至还有采用三次注射的。亲鱼 成熟很好,水温适宜时通常可采用一次注射,一般两次注射法效果较好。根据天气,水温和效应时间,确定注射时间。一般一次性注射多在下午进行,次日清 晨产卵。两次注射时,则根据第二次注射的时间,一般第一针在早上9时左右进行,第二 针在当日下午68时进行。四、孵化条件水流:流速一般约为0.30.6米/秒,以鱼卵能均匀随水流分布漂浮为原则。溶氧:要求孵

16、化期内溶解氧不能低于4mgL,最好保持在58 mg/L。水温:最适温度为2228,正常孵化出膜时间为1天左右,温度愈高胚胎发育愈 快。水质:PH 一般要求7. 5左右,偏酸性水和偏碱性水都会损害卵膜。敌害生物:水体中会对鱼胚胎孵化造成危害的生物有槐足类、枝角类、小鱼、小虾等五、产卵与受精自然受精:亲鱼自行产卵、排精,完成受精作用的过程人工授精:用人工方法采取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将它们混合后使之完成受精过程。进 行人工授精需密切注意观察发情鱼的动态,当亲鱼发情即将产卵之际,迅速捕起亲鱼采卵 采精,并立即进行人工授精。(二)要求:掌握:鱼类人工繁殖主要设施与功用;不同种类亲鱼的培育技术;催产激素的种

17、类和 性能及催产方法;人工授精技术和不同性质的受精卵的孵化方法掌握:人类人工繁殖的概念、原理;亲鱼成熟度鉴定理解:催产激素作用原理;影响授精及孵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第五章鱼苗、鱼种的培育(一)内容:夏花、稚鱼、幼鱼、一龄鱼种、摄食效率、不可逆点、鱼苗培育的重要概念;鱼类苗 种分期及主要特征;鱼苗质量的鉴别;影响鱼类苗种生长的因素;鱼种投饵管理“四定” 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意义一、鱼苗鱼种的划分根据鱼苗、鱼种的特点把鱼苗、鱼种的生长期划分以下几个阶段。水花(鱼苗):刚孵出34天,鳗已充气,能水平游动,可以下塘饲养的仔鱼。夏花(鱼种):仔鱼再经510天的培育,养成全长3cm左右的稚鱼,也称

18、寸片。秋片(鱼种):夏花经35个月的培育,养成全长l(7cm的鱼种。春片(鱼种):秋片越冬后称为春片。鱼类胚后期按形态特征差异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仔鱼期:鱼苗身体裸露无鳞片,眼无色素,具有鳍褶稚鱼期:鳍褶完全消失,运动器官形成,体侧出现鳞片幼鱼期:全身被鳞,侧线明显,胸鳍末端分支,性腺未发育成熟成鱼期:性腺初次成熟至衰老死亡二、池塘培育鱼种技术1、鱼种池:池塘一般25亩,水深要达到22.5米,使用增氧机。亩产可达500 公斤以上。2、放养密度:放养密度还随鱼的种类、池塘条件、饵料肥料供应情况和饲养管理措 施等而不一样。可以进行适当的搭配混养,以充分利用池塘水层和饵料资源,发挥池塘的 生产潜力。

19、混养还能做到不同鱼类之间的彼此互利。其中以一种鱼为主养鱼,比例较大; 其他鱼为配养鱼,比例较小。3、饵料与投饲:鱼种阶段靠天然饵料已不能满足池鱼摄食的需要,而必须以投喂人 工饲料为主。同时,加强投饵是培养大规格鱼种,提高单位面积鱼产量的最重要手段,遵 循“四定”投饵原则。定时:选择水温较适宜,溶氧量较高的时间投饵,可以提高鱼的摄食量,有利于 鱼类生长。正常天气,一般在上午89时和下午23时投饵各1次,这时水温和溶氧量 升高,鱼类食欲旺盛。在初春和秋末冬初水温较低时,一般在中午投饵1次。定位:投饵必须有固定的位置,使鱼类集中于一定的地点吃食。这样不但可减少 饵料的浪费,而且便于检查鱼的摄食情况,

20、清除剩饵和进行食场消毒,防治鱼病。定质:投喂的饵料必须新鲜,不腐烂变质,防止引起鱼病。饵料的适口性要好, 适于不同种类和不同大小鱼的摄食。 定量:每日投饵要有一定的数量,要求做到适量和均匀,防止过多过少或忽多忽 少,以提高鱼类对饵料的消化率,促进生长,减少疾病,降低饵料系数。4、日常管理:鱼种培育过程需每天早晨巡塘一次,中午、晚上结合投饵、清理食台 等工作再巡视鱼塘。早晨巡塘主要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防逃:雨季时注意池塘中水位上涨情况,检查注排水口的拦鱼设施。防病:根据巡塘观察的结果,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应经常清除池内杂草、腐败杂物,经常清扫食场。适时注水,改善水质。夏花饲养过程中,至少应加注新水

21、45次。水源方便的池塘 还可增加注水的次数。由于对夏花鱼种户投饵量较大,鱼的排泄量也多,池水很容易过肥, 影响鱼种生长,因而非常有必要经常加注新水。5、影响苗种生长的因素:1、光照和水温;2、水体大小与苗种培育密度;营养与饲 料;4水化学因子:盐度、溶氧、pH、氨氮(二)要求:掌握:池塘、室内水泥地育苗技术要点;大规格养殖鱼苗的方法和意义掌握:鱼类苗种分期及主要特征;鱼种投饵管理“四定”原则和主要内容理解:鱼苗、苗种生长规律;池塘清整的意义与方法第六章食用鱼养殖(一)要求:池塘“八字精养法”的要素及相互间的关系;池塘养殖及管理的基本内容;混养模式 的生物学原理;轮捕轮放的主要内容及技术特点;网

22、箱养鱼、工厂化养鱼的特点、关键技 术及其发展趋势;池塘养鱼健康养殖模式的技术要点及重要性一、池塘养鱼池塘养鱼是我国传统的淡水鱼养殖方式,具有悠久发展历史,具有养殖技术先进, 养殖规模大,养殖产量高的特点,是我国鱼类养殖的支柱产业。通过多年的研究总结,池塘养鱼高产技术被概括为5大关键环节:池塘条件、养殖鱼 种、优质饲料、合理模式、科学管理。亦有人将池塘养鱼高产技术归结为“水” “种” “饵” “混” “密” “轮” “防” “管”等八个关键字,称池塘养鱼“八字精养法”。1、池塘条件形状: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23: 1底质:池底面向出水口倾斜3 5%;底质以壤土为宜,淤泥层维持在1020Cm

23、较好, 底质较硬,无水生植物,池壤不渗漏水深:成鱼池塘22. 5m。设施:有注排水设施,增氧机(0.3kw亩)增氧机使用:“三开两不开”即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阴天的清晨开机23小时, 连绵阴雨天在半夜开机,阴天的白天不开机,晴天的傍晚不开机,配备柴油发电机。水源与水质:水源充足,四季长流,水质优良,溶氧高,水温适宜。水质指标:溶氧4mgl酸碱度7-8. 5氨氮0. lmg/1盐度0. 2%池塘水体透明度25-30Cm为宜。“肥水养鱼” “清水养鱼”2、放养鱼种放养鱼种的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肥满度高,规格整齐,遗传性状好3、优质饲料鱼类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

24、质。全价配合饲料包 含这5种营养元素并且比例合理4、合理养殖模式池塘中鱼种的投放规格及投放数量称为放养模式。单季养殖:一年只养一茬鱼。混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能量转化效率主养鱼类:占7080%吞食性鱼类配养鱼类:占2030%滤食性鱼类轮捕轮放:分批捕鱼和适当补放鱼种,即在密养的鱼塘中,根据鱼类生长情况,到一 定时间捕出一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使用鱼,在适当补放一些鱼种,以提高池塘单位面积产 量。二、网箱养鱼网箱的种类以箱体的装配方式、有无盖网,分为封闭式和敞口式网箱。在风浪较大的 水域设置网箱及需要越冬的水面设置网箱一般采用封闭式网箱;在风浪较小的水域或养殖 鱼种一般采用敞

25、口式网箱。以网箱形状分,有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和圆形;按网箱设 置方式分,有固定式、浮动式和下沉式三种。三、工厂化养鱼养鱼场的选址与建设:选择水质良好、没有污染、赤潮,微生物病原较少,盐度变化较小,风浪小,取水容 易的地点建设养殖厂。养鱼室建设:砖石结构、玻璃钢、石棉瓦结构。房顶有钢筋架,深色屋顶,设遮光帘。 养鱼池为玻璃钢、混凝土、水泥砖石等,形状多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八角形等, 面积 30IOOn?(二)要求:掌握:池塘养鱼八字精养法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池塘管理的基本内容;混养模式、 轮捕轮放的主要特点及优点掌握: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的概念及进行鱼类养殖生产的主要技术理解:池塘静养

26、、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的主要设施及发展概况第七章鱼类资源增殖与保护(一)内容:禁渔期与禁渔区、人工鱼礁、人工放流、移植、弓I种、驯化的主要概念;合理保护渔 业资源所采取的禁渔措施主要措施;目前我国休渔措施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鱼类的 人工放流的主要种类和放流效果;引种驯化的目的和意义一、自然水域与鱼类资源经济鱼类人工放流是资源恢复、增殖和捕捞为一体的生产方式,在人工管理下提高渔 业生产,具体通过人工培育苗种、放流增殖,然后进行合理捕捞的一种渔业。人工放流的主要鱼类:1、涧游性鱼类2、鲤科鱼类3、海水鱼类二、经济鱼类引种驯化引种:把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引入另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驯化:

27、水生生物引入到与原来栖息地自然条件不同的新水域后,要在某种程度上改变 自身的形态构造、生态与生理习性,以适应新的水域环境设置禁渔区和禁渔期:就是针对重要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洞游通道等主 要栖息繁衍场所及繁殖期和幼鱼生长期等关键生长阶段,设立禁止捕捞区域和捕捞作业时 间,即在一定时间内对特定水域严禁一切捕捞活动,对其产卵群体和补充群体实行重点保 护,以恢复资源。禁渔期的确定通常是在主要经济鱼类的繁殖季节和仔、幼鱼索饵肥育时期;而禁鱼区 的划定范围通常是指产卵场,产卵涧游通道和仔、幼鱼索饵场以及成鱼和亲鱼的越冬场等。人工鱼礁:是为了增加和聚集鱼类及其他动植物的种群,达到提高渔获量或保护生

28、生 物的目的,在水深IoOm内沿岸海底设置的有一定形状的礁状物。(二)要求:掌握:经济鱼类人工放流与引种、驯化的方法;掌握:禁渔期、休渔期的概念:人工鱼礁的种类及投放技术要点理解:引种驯化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投放人工鱼礁对鱼类资源增殖的意义三、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教材:鱼类增养殖学.申玉春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7月.其他参考资源:1 .王武著.鱼类增养殖学Ofl.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 .钟麟等.家鱼的生物学和人工繁殖刈.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3 .王吉桥主编.鱼类增养殖学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0.4 .苏锦祥主编.鱼类学与海水养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5 .刘健康主编.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6 .上海水产学院主编.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7 .张扬和主编.中国池塘养鱼W.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8 .史为良主编.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