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1755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届盘管理J国两动管理为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质量管理(以下简称“QC”)小组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激发职工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工程创优提供有利条件,依据中质协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T/CAQ10201-2016)及国家有关行业规定,并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属各部门、各单位QC小组的组建、活动的开展、考核、成果的申报、评审、活动表彰奖励等。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三条QC小组活动的开展由技术质量部和工会共同组织实施,负责公司范围内各单位QC小组活动的指导,包括QC教育培训I、QC小组和课题的注册登记、课题审查、监督活动计划的实

2、施、QC成果的核定、成果的评审、发布、表彰和奖励。公司及所属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要会同工会、共青团等部门发动员工积极参加该项活动,并把该活动同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等紧密结合起来。第四条各级领导要关心和支持开展QC小组活动,提供必要活动条件和活动经费,为QC小组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各单位总工程师或主管领导是QC小组活动的主要负责人,负责本单位QC小组活动的组织推进工作。第三章小组组建与注册第五条凡在公司内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思想、方法和手段,以改进质量、改进管理、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等为目的开展活动的小组,统称为QC小组。小组活动要根据本岗位、

3、本工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依据质量管理基本理论,按照QC小组活动程序,运用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开展活动,解决课题,完成小组活动目标。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 ,围绕企业方针、目标及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其经验有普遍推广意义。2 .注重全员参与、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并有创新,注重工具方法的应用。3 .坚持学习、实践并传播QC小组活动知识、经验和有关业务、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技能和管理水平。4 .重视小组现场活动记录和凭证。5 .注重小组成果的交流、分享与转化。第六条Qe小组坚持“小、实、活、新”的活动原则,与生产实际情况相结合组建。小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在课题变化

4、或小组成员岗位变动后,成员也可作相应调整。第七条小组实行分级注册登记的管理办法。QC小组一经成立,应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在二级单位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后,由二级单位统一上报公司技术质量部进行注册登记备案,注册登记后才算是取得正式资格。未经注册的QC小组活动成果不得参与公司QC成果的评审,QC小组活动登记表、QC小组注册编号表、QC课题汇总表见附件1、2、3o第四章活动要求、程序和记录第八条各单位应把Qe小组活动纳入项目管理活动中去,同工程创优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第九条QC小组活动时间可视其课题大小和实际需要而定,原则上每月活动应不少于二次,活动时应对活动时间、参加人员、活动内容、讨论情况等予以

5、详细记录,并应用统计技术工具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症结,然后提出改进措施进行改进,所在项目(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提供开展活动所用的装备器具和活动场所,以加速课题的实现。第十条小组必须认真、按时、如实地做好活动记录,主要包括:每次活动参加人员、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活动课题、现状分析、对策措施、实施情况、效果分析等内容。记录内容要全面详实,对现状分析、对策措施、实施情况的具体内容和统计技术的运用,进行详细的记录,注重各种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体现出小组活动的实际情况。各二级单位每月收集QC小组活动资料并上报公司技术质量部,上报内容要按照活动的程序要求进行,包括活动总结、活动照片、课题活动的进展

6、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措施鞫等。各有关的主管部门要对QC小组活动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抽查,并将作为QC小组活动的考评依据之一。第十一条对于未能按照QC小组年初制定的活动计划开展活动和中途停止活动的课题,各单位应在活动停止一个月内向质量管理部门送交书面说明;对于停止活动又不向质量管理部门说明原因的QC小组,公司将予以注销Qe小组和课题资格。第十二条鼓励“创新型”课题的选择和研究“创新型”课题QC小组是运用全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研制、开发新的产品、工具或服务,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开展“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对于激励和培育创

7、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推出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顺利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提高公司整体创新力的有效保证。因此要大力提倡“坚持创新、鼓励创新”的精神,各级单位和部门要对开展“创新型”课题的小组要给与全力支持,以促进公司的创新驱动发展。第五章成果报告第十三条QC小组活动取得成果后,应认真总结,对取得的成果应予以巩固。整理出成果报告,以便参加公司组织的成果的交流和评选,并对活动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提高今后活动的有效性。第十四条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在公司成果交流发布前上报公司技术质量部。成果报告书要求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可靠,有历史对比性,图表要简明、清楚。QC小组成果报告

8、书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L封面:单位、小组名称、课题名称等;2 .小组概况:包括人员组成、接受QC教育的平均时数、本小组活动人次及时数等;3 .选择课题(明确选题理由和课题类型,尽可能给予定量的表述);4 .现状调查,找出主要问题;5 .设定目标,确定对问题解决的程度;6 .分析原因,要正确、恰当的应用统计技术全面分析;7 .确定主要原因,采有适宜方法对末端因素逐条确认,确认过程要用证据和数据说话,不可主观臆断;8 .制定对策并实施,按照简易图表等方法制定改进措施计划并完成;9 .检查效果,通过收集试生产中的数据进行检查效果;10 .制定巩固措施,将证明有效的措施初步纳入有关规定;IL总结和下一

9、步打算。第十五条成果报告要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少量的文字说明来表达,尽量做到标题化、图表化、数据化。成果报告中要简要介绍Qe小组的组成情况,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技术性太强的名词术语,必要时应对企业情况、生产过程(或流程)及专业名词术语作简单描述。第六章成果交流、发表与评审第十六条公司每年年底组织一次QC小组成果交流发布会。第十七条各二级单位要对项目所上报的QC先行审核,提出改进意见,然后推荐优秀的QC成果参加公司年度QC成果交流发布,被推荐参加发布的QC成果报告书要求制作成PPT格式。第十八条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采用百分制,并以现场为主,发表为辅。即QC小组活动成果的现场分占总成绩的60%,成果

10、发表分占总成绩的40%。QC小组活动现场评审表和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见附件4、5、6o第十九条QC小组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方面的成果各单位质量管理部门要会同财务、技术等有关部门进行鉴定,鉴定意见与评审材料一并报公司。第二十条各单位每年10月30日前应将QC活动总结和QC活动成果统计表报公司技术质量部。第二十一条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结合QC小组活动程序、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目标实现程度、成果效益评估结果等因素,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审方式进行,严格按评审条件综合评价QC小组活动的真实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先进性,做到程序化和规范化。第二十二条QC小组活动成果评委由公

11、司各专业系统专家组成,评审后,评委须在评审表上签字。第七章评选与奖励第二十三条公司QC小组活动设“优秀QC小组(一、二、三等奖)“、“QC小组活动优秀组织单位“QC小组成果优秀发布人”等奖项,并由公司颁发奖状和奖金,表彰奖励标准见附件7。第二十四条公司坚持推优工作,从被评为公司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中择优推荐参加省部级有关协会组织的成果发布和评选。凡获得国家、省、部级的优秀QC小组由公司给予奖励。第二十五条公司职工代表大会有权监督本办法执行。对弄虚作假骗取荣誉者,撤销其荣誉称号,追回奖金,并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给予降职、撤职等处分。第八章附则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二十七条各二级单位也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QC小组活动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公司技术质量部、工会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