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运营事件调查分析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1758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运营事件调查分析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司运营事件调查分析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司运营事件调查分析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司运营事件调查分析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司运营事件调查分析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运营事件调查分析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运营事件调查分析管理办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司运营事件调查分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调查分析运营事件,加强各相关部门(中心)的配合力度,规范运营事件调查整体过程,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引用标准集团生产安全事故(事件)调查处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考核奖惩管理办法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XX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管辖范围内已运营、试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运营事件的调查分析。对于已经移交行车管理权的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发生属于行车接管单位造成的与行车组织管理相关事件的调查处理也参照本规定执行,其他原因事件的调查处理应参照其他相关规定执行。第二章职责第四条质量安全部职责(一)负责对一般E类事件以上(含一般E类事件)事件组织调查分析,完成

2、调查分析报告,对事件进行定性、定责、通报,以及跟踪在事件处置中针对存在问题部门的整改情况。(二)监督检查一般E类以下事件以及晚点事件的调查、分析、处理情况。第五条运管中心职责(一)负责对一般E类以下事件及5min以上(含5min晚点)晚点事件组织调查分析,完成分析报告,并对事件进行定性、定责、通报,以及跟踪在事件处置中存在问题部门的整改情况。(二)配合质量安全部完成事件的调查分析。第六条技术管理部(一)配合质量安全部或运管中心完成事件调查分析。第七条站务中心、维修中心、车辆中心(一)负责对2min以上(含2min晚点)5min以下(不含5min晚点)晚点事件或部门内部认定需要分析的事件进行调查

3、分析,完成分析报告,并对事件进行定性、定责,发布分析报告,跟踪现场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二)针对设备造成的E类及以上(含一般E类事件)安全事件,调查分析具体故障原因,出具相关技术分析报告(包含技术、故障详细处理流程)。(三)责任部门须如实提供所需资料,并配合运管中心或质量安全部做好事件的调查分析及整改落实工作。第三章调查分析原则以及流程第八条运营事件调查分析采取实事求是原则: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运营事件调查、分析、定性、定责处理。第九条运营事件调查分析采取事实举证原则:相关责任部门中心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来陈述说明事件事实。第十条运营事件调查分析采取结果公开原则:事件分析结果在公司内部公

4、开。第十一条事件分析具体流程:(一)运营事件发生后,事件相关部门必须做好事件发生原因和处置过程等基础信息的收集及现场取证工作,并在事件初步处置完毕后12小时内形成运营事件专报(见附件1)报送主管部门、中心,由主管部门、中心统一报运管中心、质量安全部;(二)运管中心或质量安全部收到运营事件专报(见附件1)后,部门(中心)之间相互沟通,确定牵头分析部门,并确定分析会的时间、地点、参与部门及人员。同时,根据事件性质及严重程度报公司领导,并根据领导指示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三)运营事件处置完毕后24小时内,由事件发生部门形成部门(中心)的运营事件自查报告(见附件2),并会同其他补充资料(工作日志、运行

5、图、系统检测报告、设备分析报告、现场照片等)一并提交运管中心和质量安全部;(四)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质量安全部可以对事件现场及当事人员进行调查询问(见附件3),现场及当事人员应配合调查询问,阐述现场真实情况。根据事件的必要情况,质量安全部可以组织相关部门(中心)重新一起进入事件发生现场调查分析事发具体原因,各部门(中心)应予以配合。(五)收到运营事件自查报告5个工作日内,由事先确定的调查分析部门组织召开事件调查分析会,组织相关部门(中心)对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处置过程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依据分析结论对事件进行定性、定责(如造成重大影响的,需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按会议意见办理)。(六)事件调查分

6、析会结束后,牵头分析部门于3个工作日内分别完成运营事件调查分析报告(见附件4)和运营事件通报(见附件5),一般E类及以上事件通过总经理办公会后,发布运营事件通报。(七)事件相关责任部门接到运营事件通报后,严格按照要求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落实,将整改落实情况写入运营事件整改落实情况反馈报告(见附件6),反馈至牵头分析部门(通报下发部门),由牵头分析部门核查整改落实情况;(A)牵头分析部门需完成整套事件调查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事件专报、分析报告、事件通报、整改落实情况及其他相关资料等)的整理、存档(存档资料见附件7)o(九)在特殊情况下,经公司领导同意,上述流程时间可以缩短或延长。第四章调查分析相

7、关规定第十二条事件相关部门(中心)人员应主动留取、收集事件发生第一时间的照片以及视频资料,必须按要求如实上报相关证明资料,并积极、主动配合调查分析部门工作。第十三条调查分析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时,应做到认真、客观、公正,确保调查分析结论还原事件真相。第十四条责任单位及人员处理:负有责任的单位及人员或表现突出的员工,根据集团公司及公司的规章,提出奖励或处理意见。第十五条相关部门在当次事件调查分析会前须向会议牵头分析部门提交设备故障原因分析报告,设备使用部门(中心)向会议组织部门(中心)提交的故障处理过程报告中应详细记录故障处理过程中的各步骤记录及其作业时间。不提交或不按时提交事件分析报告书的,

8、按相关考评管理规定中相关条款进行考评。第十六条当一起事件同时符合两类以上定性条件时,按最高的等级定性。第十七条发生事件未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情况,按公司安全考核办法相关规定进行考评。第十八条事件调查分析会组织部门,根据事件具体情况,要求相关部门(中心)人员参加会议,各部门(中心)参会人员代表本部门(中心)意见,对无故不参加会议的部门(中心),将视为无意见处理,并无条件接受分析处理结果。第五章各类报告填写要求第十九条运营专报(一)当事人:事件第一现场人员、事件现场参与处理人员、事件后续处理人员等主要人员。(二)事件经过:包括事发情况、处理情况、客运组织、应急运营组织、抢险组织、目前状态等。(三

9、)造成的后果:事件造成的影响或损失,退票、关闸、关站等服务影响;限速、晚点、清客、运休、中断行车等行车影响;设备降级运转、损坏、关停等影响;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第二十条运营事件自查报告(一)事件发生后的现场处置:现场详细处置过程、现场处置是否得当、临时处理后的后期处置等。(二)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分析事件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管理原因。(三)事件发生所反映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分析事件发生后,分析暴露的问题(如:长期存在违规违章、管理缺失等),制定针对暴露问题的具体防范措施。第二十一条运营事件调查分析报告(一)事件调查:通过事件调查分析会,明确事件当事人、事件具体经过、事件

10、现场处置过程、事件造成的后果。(二)事件原因分析:通过事件调查分析会,明确事件发生的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等)。第二十二条事件通报(一)事件定性及责任认定:定性分为一般A类事件、一般B类事件、一般C类事件、一般D类事件、一般E类事件、其他事件等;定责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同等责任等。(二)事件处理:根据安全生产考核奖惩管理办法规定对责任部门(中心)、车间、班组以及责任人进行考核。(三)整改措施:根据原因分析,制定包括对人员管理、设备设施、运营组织、操作规程、应急措施、防范措施等。第二十三条运营事件整改落实情况反馈报告责任部门(中心)收到事件通报后,一周内上报整改计划表到牵头分析

11、部门。整改计划表应逐条针对事件通报中整改措施的要求,明确各项整改措施的责任人以及整改时限,后续按照整改计划表内容及时落实整改。第二十四条各部门中心上报的运营事件专报以及运营事件自查报告,存在当事人不清、事件原因不清、处置情况是否合理不清、事件反映的问题不清等情况牵头分析部门有权将报告退回,要求相关部门(中心)重新查明叙述清楚后,再次上交。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五条运营事件专报以及运营事件自查报告应及时、准确、完整,任何部门(中心)和个人对事件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第二十六条有关运营事件调查分析,本办法未作规定的,按国家、省、市、集团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与上级规定相冲突的,从其规定。第二十七条

12、本办法由质量安全部负责解释、修订、完善。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附件:1、运营事件专报2、运营事件自查报告3、运营事件调查询问记录4、运营事件调查分析报告5、运营事件通报6、运营事件整改落实情况反馈报告7、运营事件存档资料事件名称事件相关人员事件发生时间专报填写单位事件发生地点专报填写人事件相关单位专报上报时间事件概况:(须包括当事人、事件经过及所造成的后果)附件:其他相关资料以附件形式提供。运营事件自查报告事件说明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事件分析一、事件概况:须包括当事人、事件经过及所造成的后果;二、事件发生后的现场处置;三、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四、事件发生所反映的问题及其防范

13、措施。备注:(1)自查报告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具有可追溯性),做到客观、真实:(2)涉及的有关人和事都必须具体、明确;(3)本报告由事件相关部门负责完成,与补充材料一并上报运管中心和质量安全部。调查询问部门(中心)调查询问人被询问部门(中心)事件当事人调查询问地点调查询问时间调查事项记录人事件调查询问记录事件当事人记录:调查问询记录:记录签认事件当事人事件调查询问人参与调查询问人员记录人运营事件调查分析报告事件说明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事件分析一、事件概况:须包括当事人、处置情况过程及所造成的后果;二、事件调查;三、事件原因分析;四、后续处理建议;备注:1 .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具有可追溯性),做到客观、公正、公平;2 .涉及的有关人和事都必须具体、明确;3 .本报告由调查分析部门完成。各部、中心:事件通报原由。一、事件概况:二、事件调查:三、事件原因分析:四、事件定性及责任认定:五、事件处理:六、整改措施:运营事件整改落实情况反馈报告(1)整改落实工作概述;(2)针对运营事件调查分析报告和运营事件通报所要求的整改事项,明确整改落实情况、相关责任人及进度。运营事件存档资料一、运营事件专报;二、运营事件分析报告及相关补充资料(工作日志、运行图、系统检测报告、现场照片等);三、运营事件调查分析报告;四、运营事件通报;五、运营事件整改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