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报告访视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2199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报告访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报告访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报告访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报告访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报告访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报告访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报告访视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重患者管理制度(1)各科在医师交班本上应重点对危重患者进行交接班,记录内容。(2)医师下班前除做好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情况及治疗、观察重点记录在交班本上,向值班医师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接,不得仅做口头交班。(3)危重患者的主管医师必须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必须查看患者,并由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记录在病历中。对治疗有困难者,应请示科主任进行全科会诊,讨论治疗抢救方案。(4)除危重患者所在科室外,相关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必须给予充分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或拒绝。(5)重大或涉及多科抢救时,除报本科主任外,还应及时上报医务科,下班后或节假日报院总值班。(6)医务科收到危重患者报告书后,必须

2、立即下科室,对危重患者进行访视。重点患者视病情向主管院长汇报。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一、院内急救医院内急救是指对外接诊来我院的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急诊医生的职责是抢救和维持患者的基础生命指征,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待允许转送时,应将患者收入相应专科或病房或监护室进一步治疗。(1)抢救室要求设备先进、齐全,功能格局合理,制度严格,要有各种常见急症的抢救程序。(2)医、护人员要有过硬的抢救基本功,做到能随时熟练投入抢救工作。(3)抢救过程中,需要各科支持或会诊时,有关科室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并积极给予支持。疑难、危重患者应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诊会诊。对不宜搬动的危重患者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

3、稳定后判定其是否需要转入有关科室病区,如需转入,各病区应及时收治,严禁推诿。(4)一切抢救物品实行六固定(定数量、定位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定期消毒、定期维修)。各类抢救设备要保持性能良好,防止抢救时出现故障。抢救室物品一律不外借。值班护士要做好物品交接班,并做好签名记录。(5)参加抢救的医户人员在抢救时要严肃认真、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对急诊病人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未参加抢救的人员,不经负责人允许不准进入抢救室。(6)抢救时由值班医师和护士长组织抢救,必要时请二线和科主任组织抢救。各级各类人员服从统一指挥,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7)一切抢救工作要做好各项抢救记录,要求准确、扼要、

4、清晰,而且必须注明执行人及执行时间。在紧急情况下可执行口头医嘱,但护士要复述一遍,尤其是药物的使用。如药名、剂量、给药途径、时间等,以免有误,并及时记录。(8)各临床科室应选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原则上应具有主治医师职称)担任急诊医疗工作。轮换时间不应短于半年,轮换急诊期间一律由急诊科统一管理(儿科、骨科独立急诊)。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医务科批准方可参加值班。(9)急诊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要建立各种危重病人抢救技术操作程序。(IO)对符合规定的急诊患者,必须在5分钟内接诊并执行首诊负责制。对一般轻症患者应

5、排队就诊并做好解释工作。(H)危重患者在门诊挂号的,首诊科室应就地优先就诊。需转急诊科做观察治疗的,首诊医师应给出诊断和治疗方案。(12)凡涉及法律或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医务科报告。(13)急诊患者不受划分区分级限制,对需要转院的急诊患者须事先与接收医院联系,取得同意后,方能转院。(14)12岁以下急诊患者到儿科就诊,疑似肠道疾病患者到肠道门诊就诊,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15)急诊工作人员在急诊区域内接诊患者不得穿拖鞋上班(无论白天或晚上)。(16)遇重大抢救,一个科室难以完成抢救工作,需其他科室配合时,首诊科室应立即向医务科(工作时间)或总值班(节假日及夜间)报告。医务科

6、或总值班接到报告后要根据患者病情、患者数量等立即组织抢救工作。必要时启动医院抢救小组。(17)所有被安排参加抢救的科室人员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参加抢救工作。(18)所有抢救工作由现场最高职称人员负责指挥,内科疾病由内科负责,创伤性抢救由外科负责。(19)在急诊过程中遇有传染病,要及时按规定的时间报告、填卡。急诊范围凡患者由于疾病发作、突然外伤及异物侵入体内,身体处于危险状态或非常痛苦的状态时,医院均须进行急诊抢救。(1)急性外伤、脑外伤、骨折、脱臼、撕裂伤、烧伤等。(2)心悸、紫组、呼吸困难、哮喘等。(3)头痛、头晕、高血压。(4)高热。(5)出血、吐血、有内出血征象、流产、腹泻、严重脱水、

7、休克等。(6)抽搐或昏迷。(7)发病突然、症状剧烈、发病后迅速恶化者。(8)急生腹痛。(9)急性尿闭者。(IO)中毒、服毒、刎颈、自缢、淹溺、触电者。(H)眼睛急性疼痛。红肿或视力障碍。(12)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支气管及食道中异物者。(13)急性过敏性疾病。(14)可疑烈性传染病者。(15)其他经医师认为符合急诊抢救条件者。上列规定,不可机械执行而贻患者病情,如情况模糊难定,应由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全面情况及医院相关科室实际情况斟酌决定。附:抢救工作制度(1)临床抢救工作必须有周密、健全的组织分工。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力以赴、紧密配合开

8、展抢救。遇有重大抢救事件,根据病情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凡涉及法律纠纷,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2)抢救器材及药品要力求齐全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用后及时补充。值班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做到常备不懈。抢救室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3)参加抢救的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听从指挥。医师未到前,护理人中应根据病情按疾病抢救程序及时给予必要的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配血、止血等,并及时向医师提供诊断依据。(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做好抢救记录,并注明抢救时间,对病情复杂、疑难病例应立即请上级医师协助诊治。必要时组织

9、科、院有关人员会诊救治。(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新用药品的空安甑,经两人核对方可弃去。护理人员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校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6)各种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用过的药物安甑,经查对后弃去,房间进行终末消毒。(7)及时向患者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以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8)抢救结束,医护人员应做好抢救小结,并写出抢救记录,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危重患者报告访视制度为加强危重患者的管理,及时对医疗环节中的风险隐患进行有效干预,化解医患矛盾,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10、建立危重患者报告访视制度。报告的范围下列患者必须立即报告:(1)入院前一般情况良好,治疗过程中突发意外危及生命安全的。(2)严重心脏病、呼吸衰竭等难治性危重病,入院后家属对治疗过程或效果有意见,存在纠纷隐患的。(3)产科患者分娩或剖宫产手术中出现意外的。(4)各种手术中发生麻醉或手术意外的。(5)其他医师认为需要报告的患者。报告的程序(1)一旦发生意外或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主管医师应立即报告科室主任、副主任或本专业组上级医师,组织有关学科人员尽快会诊,积极抢救,并对病情统一认识,形成共识,达成一致意见,由主管医师立即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按照一致意见用群众语言详细解释。(2)在及时处理和抢救患者的同时,应立即电话上报,白天正常班报告医务科、中午及夜间报告院总值班,在电话报告同时填写书面的危重患者报告书。报告的处理(1)医务科或院总值班人员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达现场,与当班医师一起协商处理方案,并请示医务科领导或分管院长,明示处理意见填写在危重患者报告书中。(2)危重患者报告书应及时收回保存在医务科,医务科负责派人对危重患者进行随访处理。附3:危重患者报告书报告科室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入院号日期主要诊断入院后治疗情况:报告原因:经治医师签字:医务科或总值班处理意见:签字:分管院长处理意见: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