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气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处置规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2513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燃气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处置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燃气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处置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燃气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处置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燃气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处置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燃气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处置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燃气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处置规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燃气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处置规程用作燃料的可燃气体统称为燃气。因产生方法不同,城市燃气主要有天然气、石油气和煤气。煤气和天然气属易燃易爆气体,有一定毒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导致燃烧爆炸和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理化性质煤气为无色无味的可燃气体,主要由烧类、氢气和一氧化碳等组成。煤气不溶于水,气态相对密度(空气=1)为040.6(比空气轻),爆炸极限为4.5%-40%.遇火源、热源有着火爆炸危险,遇氧化剂剧烈反应。吸入高浓度煤气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易造成人窒息致死。天然气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气体,其83%-99%的成分为甲烷。天然气液态相对密度(水=1)

2、约为045,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扩大600倍,爆炸极限为5%14%。遇火源、热源有着火爆炸危险,与氯气、次氯酸、液氧等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吸入高浓度的天然气能造成人窒息死亡。二、事故特点(一)极易发生爆炸燃烧。煤气、天然气爆炸下限低,泄漏后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热源极易发生爆炸或燃烧。(二)突发性强,危害后果严重。煤气、天然气泄漏主要发生在城市燃气管道上,发生泄漏的原因主要有操作不当、设施老化造成储罐、管道、阀门等处泄漏。泄漏经常发生在城镇人员密集区,着火源较多,一旦发生燃烧爆炸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尤其是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泄漏后极易造成人员中毒或

3、死亡。三、接警调度(一)接警1、119调度指挥中心接到煤气、天然气泄漏报警时,要重点询问泄漏的容器、形式、管道情况及泄漏的地点、时间、部位、强度、扩散范围、人员伤亡或遇险等情况。2、通报储罐、管道的所属公司前往处置。3、随时和报警人及现场保持联系,掌握事态发展变化状况。4、指挥中心要立即将警情报告值班领导,并根据指示要求报告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和上级消防部门。(二)力量调集1、消防队(站)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按照出动计划、预案调集辖区中队、特勤中队和邻近中队等处置力量,同时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集增援中队到场。2、车辆装备视情调集水罐、泡沫、干粉、高喷、防化救援、抢险救援等消防车辆,以及遥控水枪或水

4、炮、水幕发生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防护、警戒、堵漏、洗消、照明、通信等器材、设备。3、社会力量视情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安监、石油、化工、供水、卫生、环保、气象等部门和事故单位力量协助处置。四、处置程序与措施(一)侦察检测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浓度和扩散方向。2、掌握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强度、扩散范围、罐体等情况。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

5、情况。6、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交通道路等情况。7、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8、分析评估泄漏扩散的范围、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等情况。(二)警戒疏散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的无关人员。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O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三)禁绝火源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停止高热设备,消除警戒区内一切可能引起爆炸燃烧的条件。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

6、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炸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四)安全防护进入重危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二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二级。(五)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重危区和轻危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将伤情较重的人员送交医疗急救部门。(六)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医疗急救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七)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

7、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八)稀释驱散1、启用事故单位喷淋泵等固定、半固定自动消防设施。2、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容器、管道周围设置开花、喷雾水枪进行稀释驱散。3、稀释不宜使用直流水,以节约用水、增强稀释效果。(九)关阀堵漏1、协助储罐或管道所属煤气、天然气公司技术人员关闭供气阀门。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十)输转倒罐不能有效堵漏时,应控制减少泄漏量,采取“输转倒罐”的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良好接地。(十一)现场清理1、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以及低

8、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气。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五、行动要求(一)在泄漏区域的上风或侧风方向设置指挥部和停放救援车辆,并保持适当距离。进入危险区的车辆必须戴防火罩。(二)抢险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严格按照防护等级进行个人防护,并使用喷雾水枪对现场人员进行掩护。(三)设立现场安全员,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动态仪器检测,及时掌握灾情发展变化情况。一旦发现险情加剧、难以控制,危及救援人员安全时,要果断进行安全撤离。(四)煤气、天然气的生产、储存装置发生泄漏,主要由事故单位专业人员采取工艺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处置,公安消防部队力量进行协助、掩护和监护。当事故单位不能采取有效堵漏措施时,公安消防力量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配合下进行处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