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点总结——队列研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2657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总结——队列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总结——队列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总结——队列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卫执业医师考点总结——队列研究.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医学考试:公卫执业医师考点总结队列研究。队列研究,一直是预防专业中流行病学的一个重点章节,其中包含众多考点,如队列研究原理和基本概念、如何与其他研究方法区分、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计算、常见的偏倚以及队列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等。虽然考题形式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熟练掌握队列研究的原理、效应的估计和优点与局限性等重点知识,怎么考察都可以应对。一、原理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按照研究开始时人群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随访两组一定的时间,观察并收集两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生情况,计算和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概念中我们可以提取的知识点有:1 .分组形式:分为暴露

2、组合非暴露组。2 .研究人群:未患病的人群。3 .时间顺序:前瞻性。4 .结果分析:发病率(或死亡率)。二、特点1 .时间上是前瞻性的;2 .属于观察性研究;3 .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进行分组;4 .是从“因”到“果”的研究。三、率的计算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候,由于队列研究常常研究时间长,研究人群较多。在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候出现人口不稳定的情况。所以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同的情况下选取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1 .累积发病率(CI):如果研究人群数量较大且比较稳定,可用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作分母,以整个观察期内的发病率(或死亡)人数为分子,计算某病的累积发病率。2 .发病密度(ID):适

3、用于队列研究观察时间比较长,很难做到研究人口的稳定。发病密度(ID)=观察期内的发病人数/观察总人时数。四、效应的估计1 .相对危险度(RR):指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Io)的比值,说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对照组的多少倍。RR=lelo2 .特异危险度(AR)也称归因危险度:指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Ie)减去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I。)相差的绝对值,说明完全由暴露因素引发的危险度AR=Ie-IoRR具有病因学上的意义,AR更具有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五、优点与局限性1.优点(1)由于研究对象暴露资料的收集在结局发生之前,回忆偏倚相对较小。(2)可以直接

4、获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直接计算出RR和AR等反映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可以充分而直接地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3)其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一般可证实病因联系。(4)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5)有时还可能获得多种预期以外的疾病的结局资料,分析一种原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也可以分析多种原因与一种或多种疾病之间的关系。2.局限性(1)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2)由于随访时间较长,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容易产生失访偏倚。(3)研究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其组织与后勒工作亦相当艰巨。(4)在随访过程中,未知变量引入人群,或人群中已知环境的变化等,都可使结局受到影响,使分析复杂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