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饮水初步设计编制大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2975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饮水初步设计编制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安全饮水初步设计编制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安全饮水初步设计编制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安全饮水初步设计编制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安全饮水初步设计编制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饮水初步设计编制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饮水初步设计编制大纲.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饮水初步设计编制大纲河北省农村安全饮水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修编)河北省水利厅农水处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二O年十月总则11综合说明3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31.2 项目背景31.3 建设内容31.4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31.5 施工组织31.6 工程管理机制31.7 编制根据31.8 工程特性表32项目概况52.1 项目区自然状况52.2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52.3 项目区供水现状及存在的要紧问题52.4 项目区供水规划及供水范围53工程建设条件53.1 区域水资源概况53.2 工程地质条件63.3 建筑材料64工程任务与规模64.1 设计范围、供水对象及设计水平年

2、74.2 需水量预测74.3 供水规模95水源选择95.1 水源选择的原则与要求95.2 地表水水源105.3 地下水与泉水水源115.4 水源水质分析115.5 水源论证及水源的确定126工程总体设计126.1 设计根据及原则126.2 工程等级、类型与设计标准136.3 总体布置原则146.4 供水系统156.5 水源及取水工程156.6 输水线路选择及管材选择156.7 净配水厂位置及工艺确定156.8 配水系统与管材选择166.9 征地、拆迁范围与数量166.10 总体设计要求167工程设计167.1 取水构筑物设计177.2 输水管(渠)道设计177.3 净(配)水厂设计177.4

3、加压泵站设计187.5 调节构筑物设计187.6 建筑设计1817.7 结构设计7.8 供配电设计197.9 自动操纵、仪表及通讯设计197.10 机械及金属结构设计207.11 水质检验仪器及设备207.12 配水管网及入户工程设计208工程施工208.1 施工条件208.2 要紧建筑物施工方法208.3 施工总布置208.4 施工总进度219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219.1 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219.2 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2110人员编制及经营管理21H劳动安全、卫生、消防与节能设计2211.1 环境卫生2211.2 劳动保护与安全2211.3 消防设计2211.4 节能设计2212

4、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2212.1 设计概算2312.2 筹资方案2313经济评价2313.1 工程费用2413.2 社会效益分析242413.3 国民经济评价13.4 水价分析14工程招投标2515结论及建议2516初步设计报告附录、附件及设计图要求2516.1 附录2516.2 附件2616.3 初步设计图纸要求26补充说明28总则1 .为习惯村镇供水工程建设要求,加快工程前期工作进度,确保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质量,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与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等有关规程规范,结合我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新农村供水工程特点与实际,特编制河北省农

5、民安全饮水工程初步设计编制提纲(下列简称提纲)。提纲要紧明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重点与基本要求,统一报告编制格式与章节内容。2 .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应在认真进行调查、勘察与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就工程的供水范围、规模、水源、方案、水处理工艺、要紧建(构)筑物及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使村镇供水工程水源可靠、方案可行、造价经济,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报告文字应简明扼要,图纸完整、规范。3 .承担设计任务及其相应的勘察、试验、研究工作的单位,务必具有水利水电或者市政(给水)设计资质乙级以上(包含乙级)。4 .初步设计报告的要紧内容与深度要求:(1)进一步分析供水

6、区供水现状,阐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根据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确定工程任务与设计具体内容。(2)分析区域水资源情况,择优选取工程水源,根据水源水量、保证率与水质情况,确定要紧水文、水文地质等参数与成果。(3)查明输水线路、建(构)筑物要紧地质条件与要紧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建(构)筑物设计要求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参数。(4)合理确定供水范围,分析其现状年与设计水平年的社会经济指标、使用合理的预测方法与用水定额,分析预测设计用水量,确定工程供水规模。根据工程等级与设计标准,选定各建(构)筑物特征水位、特征参数、运用方式,明确提出运行要求。(5)以河北省县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总体规划为根据,明

7、确工程供水方式,确定总体布置方案;合理选择净水工艺与相应的净水设施,通过分析计算,确定管(渠)道、建(构)筑物结构形式、尺寸及基础处理措施。供水水源、供水方式、管线布置、净水工艺及建(构)筑物设计应有必要的方案比较,确定合理方案。(6)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要紧包含施工总体布置、要紧建筑物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工期安排等。(7)对工程占地、水源保护与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与水土流失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恢复或者保护措施及方案。(8)工程管理设计原则为保证施工与运行管理,合理设置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确定管理用房及设施,研究管理运行机制,结合工程管理需要,建设必要的监测设施。(9)编制初步设计

8、概算,拟定资金筹措方案。(10)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分析预测供水成本与供水水价。5.本提纲适用范围:供水规模大于IOoOm3/d(或者大于1万人)的村镇供水工程应遵照本提纲执行;供水规模在200IOOOm3d的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及供水规模小于200m3d的单村、分散式、分质供水工程,直接编制实施方案,有关规定详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提纲。1综合说明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2 项目背景简要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覆盖的乡镇、村庄及人口情况(包含少数民族村情况),项目解决的问题情况。1.3 建设内容简要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结论:工程建设规模、要紧工程内容、工程用地等。1.4 投资概

9、算与资金筹措简要说明项目总投资,说明资金筹措方案。1.5 施工组织1.6 工程管理机制1.7 编制根据1.7.1 有关方针政策性根据文件1.7.2 规划及有关报告1.7.3 使用的要紧规范与标准1.8 工程特性表列表说明要紧工程设计内容。样表如下:XXX集中供水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值备注一工程技术经济指标1设计水平年2供水规模m7d3年供水量IOmVa4供水受益行政村数个5供水受益人口人6饮水不安全人口人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值备注7受益学校所学生数量8企事业单位个人口数9居民用水标准L/人d10最小服务水头M11时变化系数K吩12日变化系数KH13设计概算投资万元14人均投资元/人概算投

10、资/供水受益人口15人均管网长度m/人输配水管长度/供水受益人口二要紧工程及设备根据具体工程填写1取水工程如深井数量、井房面积、取水泵站及要紧设备等数量与型号尺寸等。2输水工程输水管道管径、管材及长度;与其他要紧建筑物尺寸等。3净配水厂水厂占地面积、各个构建筑物尺寸、数量或者面积,水厂要紧设备型号及数量,输电线路长度等。4配水管网调节构筑物数量、容积;管网长度及管径、管材与附属等。5入户工程管道长度,闸阀及水表数量等。三工程概算1建筑工程费万元2设备费万元3安装费万元4临时工程万元5其它费用6总概算四水价分析1供水成本元娟2建议水价元/ill3供水盈亏平衡点元f2项目概况本章要紧内容:简述项目

11、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说明供水区的供水现状、存在的要紧问题与区域供水规划,阐述解决供水问题的思路与措施,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区自然状况简述项目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等情况。2.2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说明项目区的行政区划、社会经济状况,简述其社会经济进展规划。2.3 项目区供水现状及存在的要紧问题分析供水区供水现状及存在的要紧问题。对供水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包含目前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水源水量、水质、保证率,设施、设备完好程度、管网现状、净水工艺等情况与运行与管理存在的要紧问题。2.4 项目区供水规划及供水范围说明区县农民安全饮水总体情况与本期工

12、程前已解决问题情况。重点论述供水范围的确定。包含拟建与已建供水工程简况与受益范围,实施供水规划的计划安排及本工程的供水范围与供水对象。项目供水范围应根据区域供水规划、供水规模、水源条件、地形特点、运行管理、工程投资效益等分析合理确定。说明本工程的任务、范围确定的合理性。附:(1)农民安全饮水情况分布图;(2)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图,标明本期工程实施范围,并标明已实施供水工程;3工程建设条件3.1 区域水资源概况简叙供水区水资源特性,区域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土保持情况、地表水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说明流域内及邻近流域水文站、地下水观测井(相邻参证井)的分布及其测验、观测情况、资料年限、可靠程度,说明

13、区域地表水、地下水等水资源情况。3.2 工程地质条件3.2.1区域地质简述区域地质状况,明确工程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3.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概述厂址、输水线路及要紧建筑物地段的地形、地层岩性,岩体风化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等。(2)说明输水线路及要紧建筑物地基工程地质条件与存在的要紧问题。(3)评价选定厂(站)址及输水线路与要紧建筑物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的意见。3.3建筑材料说明要紧建筑材料的来源、数量、质量、运输与储存条件。4工程任务与规模要紧任务是以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认真落实“规划建卡

14、、社会公示,招标投标、资金专户储存、建设监理、明确管理责任与建立水价机制”六项制度,建设“民心工程”与“精品工程”,建立起工程良性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农村居民健康与生活水平,完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本章要紧内容:分析供水范围及水量、水质要求,合理选用生活用水量标准,重复利用率,时变化系数,确定取水工程、加压泵站、输水管(渠)道、净(配)水厂规模。集中供水工程的供水规模,应分别计算供水范围内各村、镇的最高日用水量。需水预测应充分考虑已有供水设施的利用与群众的用水习惯,实事求是地反映对水的需求,避免使用定额过高,导致设计规模与实际差距过大,造成投资过大、成本过高与难以正常运转。4.1 设计范围

15、、供水对象及设计水平年简述本工程的设计范围,包含供水受益区的行政村名称(未全部受益的行政村应列出未受益村组名称及人数)、受益的学校名称与村数、人口数与学生教工数等,供水受益的其它单位等情况。建议设计年限:单村工程通常为10年;集中水厂工程15年。4.2 需水量预测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用水规模的确定要紧考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禽畜用水量、企业用水量、管网漏失与未预见水量。(1)生活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W=R7/IOOOP=Por+rn+P式中:W一生活用水量,m3d;P-设计用水人数,人;凡一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数,其中包含无当地户籍的常住人口,人;7一设计年限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可

16、根据当地近年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一工程设计年限,年;P一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总数,可根据各村镇的人口规划与近年来流淌人口与户籍迁移人口的变化情况按平均增长法确定,人;夕一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人-d)。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与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山区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不超过50升/人天,平原区与小城镇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不超过60升/人天。(2)公共建筑用水量应根据公共建筑性质、规模及其用水定额确定。条件好的村镇,应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I5)确定公共建筑用水定额;条件通常或者较差的村镇,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规范GBJ15中的公共建筑用水定额适当折减。缺乏资料时,公共建筑用水量可

17、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25%概算,其中村庄为5%10%、集镇为10%15%、建制镇为10%25%;无学校的村庄不计此项。(3)禽畜用水量集体或者专业户饲养禽畜最高日用水量,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4)企业用水量企业生产用水量应根据企业类型、规模、生产工艺、用水现状、近期进展规划与当地的生产用水定额标准确定。关于增加工程投资较少,又有利于进展村镇经济、增加就业与农民增收的企业或者饲养业,可适当考虑解决其用水问题,其增加的工程投资应按有关规定按供水量分摊或者自筹解决。(5)管网漏失水量与未预见水量之与,宜按上述用水量之与的1O%25%取值,其中村庄取较低值(1O%15%

18、),规模较大的镇区取较高值(10%25%)o(6)时变化系数,应根据各村镇的供水规模、供水方式,生活用水与企业用水的条件、方式与比例,结合当地相似供水工程的最高日供水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全日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供水规模W(m3d)w500050002w1000IOooNWe200w200时变化系数Kh1.6-2.01.82.22.02.52.33.0注:企业日用水时间长且用水量比例较高时,时变化系数可取较低值;企业用水量比例很低或者无企业用水量时,时变化系数可在2.03.0范围内取值,用水人口多、用水条件好或者用水定额高的取较低值。建议使用全日制供水,每日供水时间为24小时。定时供水工程的时变化

19、系数,可在3.04.0范围内取值,日供水时间长、用水人口多的取较低值。4.3 供水规模应根据农村居民用水的实际情况,考虑现状供水工程已有供水能力,必要时可考虑分质供水,合理确定供水规模。对严重缺水地区,应以解决生活用水为主,通常不考虑村办与乡镇企业、畜禽用水量。工程供水规模(即水厂最高日的供水能力)按最高日用水量计算。农村供水工程供水规模原则上在百位或者十位“四舍五入取整数”。(附供水规模计算表)。最高日用水量计算表工程名称村名最高日用水量计算(m7d)生活用水Wl公共建筑用水“养殖及工业用水W3管网漏失与未预见水量W1最高日用水量W农民户数农民人数规划总人数用水定额(L/pd)用水量(UlV

20、d)5水源选择本章内容:对供水范围内及其周边地区可能利用的各类水源进行调查,收集当地水文、现有供水设施及用水情况等资料。重点分析论证工程各类可能水源的水质及不一致保证率时的水量,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工程使用的水源方案。5.1 水源选择的原则与要求(1)水源水量充沛可靠。用地表水作水源时,枯水期流量的保证率应不低于90%;以地下水作水源时,其取水量应小于可开采量。(2)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3)利用现有水源工程作为工程水源时,如改变工程原设计任务,应取得原工程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并作为初设报告附件。(4)水源选择应考虑安全、经济与便于水源保护等因素。(5)有多处水源可供选择时

21、,应对其水量、水质、投资、运行成本、施工与管理条件等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a)当地下水、地表水均可满足要求时,宜优先使用地表水。b)使用地表水源时,应优先使用有一定调节能力的水库供水。c)供水区周边没有可供利用的水库,且地下水无法利用,若有水质较好的地表径流时,可在适当位置修建引水工程供水。设计应对小河、溪流枯水流量、洪水进行调查分析,论证水源可靠性。d)当现有城镇与村镇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充沛、设施可靠、技术可行时,周边村镇供水宜使用现有工程管网的延伸供水。e)南水北调受水区(特别是高氟、苦咸区域),设计应考虑使用南水北调水源的可行性。5.2 地表水水源分析供水工程各个可能利用的地表

22、水水源情况,对初步选定的地表水源进行径流、洪水、泥沙计算(日供水300m3下列的工程其计算可适当简化或者提供已有工程相应的成果资料)。选择频率为90%的典型年,按照典型年的径流日分配流量与供水区日用水量进行供需对比平衡,分析水源的可靠性。1)工程通常应根据水文基本资料进行径流计算,评价计算结果,确定成果使用值。无实测资料,可使用地区水文手册推荐的有关方法,推求径流成果。对受人类活动(治水,用水)影响较大的实测径流资料应进行还原计算;对影响较小的,可直接引用实测径流代替天然径流。对水库应进行水库径流调节计算。根据径流调节、洪水调节计算,确定正常蓄水位、校核水位及调节库容、总库容等水库特征参数;径

23、流调节、洪水调节计算应符合有关现行规范要求。关于无调节的低坝自流引水工程,应根据有关保证率年份最枯日流量进行调查分析。2)洪水计算应说明使用的资料,推算方法及成果可靠性。设计断面不一致频率洪峰流量及洪量值,给出洪水过程线。3)对多泥沙河流应说明泥沙来源、统计与估算悬移质与推移质的特征值,分析论证对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影响。5.3 地下水与泉水水源说明与供水保证率相应的水文地质分析成果,为水源论证提供根据。5.3.1 水文地质概况地下水作为水源时应查明水源区水文地质条件。无勘测资料时可通过参证井的成果进行论述。(1)区域地形、地层、地质构造与地下水等。要紧含水层的分布范围,埋藏条件,富水性,单井出水

24、量等。(2)供水区域及其周边影响范围内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动态变化趋势、开采潜力。(3)水源目的层开采井深度,要紧含水层岩性特征,地下水类型,单井出水量,各含水层开采量,供水工程项目可开采总量等。5.3.2 地下水水资源评价关于利用地下水作为水源的村镇供水工程应进行地下水资源量与水质评价。地下水资源评价应执行机井技术规范(S1252000)规定。关于供水规模小,可使用工程类比法借用周边地区现有机井作为参证井进行评价。泉水若有长系列观察资料,其流量计算可使用长系列进行分析确定;无资料时,可先通过调查方法估算,并通过实测,复核流量及过程分配。5.4 水源水质分析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卫生标准

25、。要根据卫生部门提供的水源水质检验报告,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水源的水质状况与流域内水污染情况,地表水含沙量变化情况,汛期最大含沙量及颗粒级配等。选定(或者因水质原因否定)的水源,应以水质化验报告为基本根据。水源水质化验报告应包含不一致时段(如枯水期、汛期等)取样化验报告单。地下水源可使用参照井的水质化验单。水质化验报告应作为初设报告附件。5.5 水源论证及水源的确定根据水源水量可靠、水质合格,取水方便、便于管理等综合因素与整体工程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择工程水源。6工程总体设计本章要紧内容:根据水源及供水区范围与地形、地质等情况,通过对取水工程、输水管线、净(配)水厂位置及配水管网布设等的工程量、

26、施工条件、投资、运行、管理诸方面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工程场址、确定输水线路、比选净水工艺及方案,确定配水管网布置,提出科学合理的工程总体方案。6.1 设计根据及原则6.1.1 设计根据(1)项目所在县社会与经济进展规划中有关村镇进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村镇饮水工程项目的有关规划等;(2)涉及该项目供水范围、饮水不安全人口等有关成果及批复文件(项目应列入供水工程规划);(3)有关的规范、规程。6.1.2 设计原则(1)坚持可持续进展原则,保证村镇居民安全饮用水的可持续。保证水源、工程、管理运行的可持续性。(2)以解决生活供水为重点,充分利用已有工程,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3)

27、认真调查供水区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供水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宜改造则改造,能集中则集中,需延伸管网则延伸。(4)综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与社会进展情况,合理确定用水标准与供水规模。以解决当前群众饮水需要为主,同时兼顾长远进展的需要。(5)以县自来水公司或者乡镇供水站为依托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加强水源、出厂水与管网末稍水质检验与监测。(6)坚持群众自筹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投资政策。(7)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确保农村供水工程长期有效发挥效益。6.2 工程等级、类型与设计标准6.2.1 工程等级及类型工程等级根据国家防洪标准有关内容合理确定;工程类型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按供水规

28、模分类。6.2.2 工程设计标准(1)水质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在水源、技术与管理等处理条件受限制的地区,其水质应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中的要求。(2)取水方便程度经济较发达地区,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宜供水入户。经济欠发达,农户居住分散,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在村组设公用给水栓,给水栓间距以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标准进行布置。(3)服务水压1)供水入户:村组最远点或者最高点的农户供水入户自来水龙头水压为5IOm。乡镇政府所在地有楼房时,可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322确定水压标准,满足多数楼房的水压要求。2)公用给水栓:村组最远点或者

29、最高点处的公用给水栓水压为IOm,为以后自来水入户制造条件。3)对居住很高或者很远的个别农户不宜作为设计操纵水压条件。4)用户水龙头的最大静水头不宜超过40m,超过时应采取减压措施。6.2.3 工程防洪标准集中式供水工程的防洪设计应符合防洪标准(GB5020194)与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的有关规定。(1) IIII型供水工程的要紧建(构)筑物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相当于“防洪标准,供水工程4级建筑物防洪标准上限)。(2) IV型,V型供水工程的要紧建(构)筑物,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30年一遇洪水校核(相当于“防洪标准”供水工程4级建筑物防洪标准下限

30、)。6.2.4 工程抗震标准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U)与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的有关规定。(1) IIH型供水工程的要紧建(构)筑物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2) IV型,V型供水工程的要紧建(构)筑物,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6.3 总体布置原则(1)总体布置根据水源与供水区(范围)之间的平面、高程空间关系,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拟定供水方式及工艺流程组合,合理拟定供水线路走向,确定建(构)筑物工程位置。做到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条件,缩短供水线路,优化建(构)筑物布置,节约土地资源。(2)节约投资原则。工程布置应考虑

31、尽可能与现有工程设施相结合,避免不必要浪费,节约投资。(3)运行经济原则。水源取水方式、线路及建筑物布置应有必要的方案比较,合理使用分区、分压供水,尽可能大的供水范围实现重力供水、减少加压供水范围与供水量,降低运行费用。建(构)筑物位置尽量靠近公路,方便施工与运营管理期交通。6.4 供水系统根据水源条件、供水范围、建设周期,结合现有给水设施,提出方案进行比较,从技术、经济及耗用能源、要紧材料等全面权衡,论证方案的合理性与先进性,择优选择推荐方案,列出方案的系统示意图。6.5 水源及取水工程在水源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取水方式等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水源及取水工程方案。6.6 输水线路选择及管材选择水源

32、距净水厂距离较远时,对输水线路选线、管径(断面)、条数、管道(渠)材料、设置加压泵站级数的方案做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择推荐方案,列出方案的系统示意图。6.7 净配水厂位置及工艺确定根据工程水源位置、输水管线及供水区情况与水源水质、水厂高程、净水设施等因素,说明水厂位置选择的合理性,通过净水工艺比选与高程设计,提出水厂合理的净水工艺流程与净水设施形式,明确要紧设计参数,并列出水厂高程系统设计示意图。关于除铁镒、除碎、除氟、高速过滤器设备运行参数应进行校核;关于分质供水净化处理的工程应明确设计参数与工艺流程;生活饮用水务必进行消毒处理。6.8 配水系统与管材选择说明配水管网布设的合理性,考虑分区、

33、分压供水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合理选择调节构筑物的容积及位置。调节构筑物的有效容积应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第7.0.2条选定,输配水管材宜选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PVC-U管),设计内水压力按第6.0.7条选定。6.9 征地、拆迁范围与数量工程永久占地包含工程占地与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占地。说明占地范围、实物指标、移民安置规划等,并估算补偿投资。有移民的应取得政府部门的批复文件。6.10 总体设计要求供水工程总体布置、输配水管道布置选定线路需要(1/10001/2000)带状平面图与纵断图(横比例1:1000l:2000,纵比例Lloo1:200)测量定线,对输配水管道比较线路方案需(1/1万)图纸上定

34、线。净水厂、泵站布置等需要有1:500平面布置图;取水建筑物、水塔、水池等构筑物平面布置需要有1:100l:200平面布置图。7工程设计表7-1供水系统中设计流量序号构筑物基本情况设计流量1一级取水泵站取水泵站至水塔或者水池或者净(配水厂)最高日平均时流量加输水缺失与水厂自用水量水质无需净化,经消毒直接供水入配水管网最高日最大时流量加输水缺失2净(配)水厂混凝、沉淀过滤常规工艺最高日平均时流量加水厂自用水量3输水管道水池、水塔、净(配)水厂之前的管道最高日平均时流量加输水缺失与水厂自用水量净(配)水厂至水池、(水塔)最高日平均时流量加输水缺失4配水管道二级加压站后管道入配水管网最高日最大时流量

35、水塔,(水池)后管道入配水管网最高日最大时流量5二级加压站二级加压站后管道直供配水管网最高日最大时流量6配水管网直供用户最高日最大时流量7桶装分质供水桶装入户按照1-3L/人天设计7.1取水构筑物设计阐述地表水取水口位置选择,取水头部、取水构筑物或者地下水水源地取水井的设计原则及方案比较,说明各构筑物的工艺设计参数、结构型式、基本尺寸、设备选型、数量、要紧性能参数、运行要求等。7.2 输水管(渠)道设计管(渠)道走向、长度、管径(断面),管材、埋设深度、防腐措施,输水管渠穿越铁路、公路、河流等障碍物的工程措施,加压泵站位置、布置与机组设备选型,防止水锤措施等。7.3 净(配)水厂设计(1)根据

36、原水水质分析与出水水质要求,确定净化工艺流程。(2)净(配)水厂位置,平面布置及竖向设计,土方平衡计算,占地面积及要紧经济技术指标。(3)构筑物选型及要紧设计参数、尺寸、要紧设备型式及要紧性能参数、数量、使用新技术的工艺原理与特点。(4)净水药剂的选择及用量、投配方式、计量设备,加药间的尺寸、布置及其所需设备类型、台数与性能,卫生安全措施。(5)消毒剂的选择及其用量、投配点、投配与计量设备,消毒间的布置与安全措施。(6)排泥水及冲洗水的排放或者回收措施,对排放水体的环境影响,污泥处置方法。(8)厂内给水、排水管布置及雨水排除措施,道路标准、绿化设计。7.4 加压泵站设计加压泵站的布置及其机电设

37、备的选型,包含水泵流量、扬程及型号,电机、变频设备等选择等。7.5 调节构筑物设计说明调节构筑物的容积、位置、结构形式及运行方式。7.6 建筑设计(1)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或者使用功能确定的建筑平面布置、层数与层高。对室内热工、通风、消防、节能所采取的措施。(2)建筑物的立面造型、装修标准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3)辅助建筑物及职工宿舍的建筑面积与标准。7.7 结构设计(1)工程所在地区的风荷、雪荷、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冰冻深度、地震基本烈度、对场地的特殊地质条件(如软弱地基、膨胀土、滑坡、溶洞、冻土、采空区、抗震的不利地段等)应分别予以说明。(2)根据构(建)筑物使用功能、生产需要所确定的使

38、用荷载,地基土的承载力设计值、抗震设防烈度等,阐述对结构设计的特殊要求(如抗浮、防水、防爆、防震、防腐等)。(3)阐述要紧构筑物与大型管、渠结构设计的方案比较与确定,如结构选型、地基处理及基础形式、伸缩缝、沉降缝与抗震缝的设置、为满足特殊使用要求的结构处理、要紧结构材料的选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使用等。(4)必要时应概述对重要构筑物、管渠穿越河道等特殊工程的施工7.8供配电设计设计范围应包含整个水厂(含取水泵房):室内变压器电气安装设计、开关设备电气安装设计、低压配电系统及室内电气安装设计、各生产构筑物内动力及照明电气安装设计、厂区电气安装设计与自控仪表电源设计。(1)说明设计范围及电源

39、资料概况。(2)电源及电压:供电电源、电压等级、厂内设备的电压选择。(3)负荷计算:说明用电设备种类,并以表格说明设备容量,计算负荷数值与自然功率因数,功率因数补偿方法,补偿设备的数量与补偿后功率因数结果。(4)供电系统:根据负荷性质及可靠性的要求,确定的高、低压一次系统图、运行方式、变电所平面布置、变压器容量与数量的选定及其安装方式(室内或者室外)。(5)保护与操纵:继电保护的设置,操作电源类型的选择,防雷保护措施,接地装置的说明等。(6)照明:应设置正常工作照明、事故照明与必要的安全照明装置。工作照明电源应由厂用电系统的380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系统供电,照明装置电压宜使用交

40、流220v;事故照明电源应由蓄电池或者其它可靠电源供电;安装高度低于2.5米时,应使用防止触电措施或者使用1236v安全照明。(7)泵房电气设备的操纵要求与与变配电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关系,结构形式等。(8)计量:阐明水厂变电所的计量方式与电力系统中需要加以特别计量的回路如照明的要求。阐明计量柜的变比,或者根据当地电力部门的要求。7.9 自动操纵、仪表及通讯设计说明使用自控系统的必要性,系统的构成及功能。(1)自动操纵、仪表设计的原则与标准,厂站操纵模式,操纵系统图,仪表、自动操纵测量的内容,各系统的数据采集与调度系统,包含带监控点的流程图。(2)通讯设计范围及通讯设计的内容,有线及无线通讯系统的

41、构成,要紧设备的选型、平面布置等。7.10 机械及金属结构设计(1)所选用标准机械设备及金属结构的规格、性能、安装位置及操作方式,非标准机械的构造形式、原理、特点与有关设计参数。(2)维修车间承担的维修范围,车间设备的型号、数量及布置。7.11 水质检验仪器及设备说明水质检验指标及检验设备选择,列出仪器设备清单。7.12 配水管网及入户工程设计管网布置原则,管材确定、管网水力计算成果,最大工作压力、最小工作水头(地面以上),配水干管的直径、长度、走向,管道穿越铁路、公路及过河方式,加压泵布置与机组设备选型。入户工程设计包含入户水压要求,管道长度,管径管材确定,标准水栓设计及防冻措施等与水表、闸

42、阀等数量。8工程施工8.1 施工条件阐述工程的工程条件及自然条件。在充分利用原有工程场地、房屋、道路、水电的条件下,提出应补充建设的设施内容。8.2 要紧建筑物施工方法取水建筑物、加压泵站、输水管(渠)道线、水厂、配水管网等部分主体工程施工,应分别说明其施工方法、施工程序。8.3 施工总布置(1)根据所设计的工程项目,确定工程施工分区方案;(2)根据施工分区布置方案,规划施工道路布置;提出施工场地、施工用房、水电供应方案布置;根据总布置图计算施工永久占地与临时占地范围与占地面积,提出分期征地计划。8.4 施工总进度(1)说明工程筹建期、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各阶段所需工期及其进度安

43、排;根据各工程项目施工安排,说明操纵性工程施工进度安排,明确协调要求;(2)提出施工进度图、表,确定各阶段工期与总工期。9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9.1 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9.1.1 简述供水工程建设前、后,工程对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有利与不利影响。9.1.2 对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其要紧包含:国民经济(农业、防洪、人畜饮水、当地财政、综合开发),社会环境(人群健康、旅游、交通);自然环境(地下水补给)等,应作出有利与不利的预测与评价。9.1.3 环境保护设计。9.2 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9.2.1 根据工程建设影响所产生的水土流失等问题,提出提出水土保持方案,如对土、石料场的恢复绿

44、化,施工中弃料场的的平整利用,对交通与水、电、通讯设施的恢复等。9.2.2 根据水源地具体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水源保护措施与保护方案,并做出水土保持与水源保护投资概算。10人员编制及经营管理本章内容:调查研究规模相近的同类供水管理运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工程的建设管理、资产管理、运行管理,分析建立有效的建设与运营管理体制与机制,提出管理单位设置与人员编制建议与有关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及运行费用来源等。工程管理设计原则是保证建设、运行与保护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根据工程的规模、管理的任务、工作特点与具体运营情况等,按现行有关规定,合理拟定管理机构的构成与人员编制,提出相应的管理设施、设备等与对管理的

45、要求等。其内容可视工程规模适当简化。11劳动安全、卫生、消防与节能设计11.1 环境卫生1加氯间防止氯泄露措施。2沉淀池排泥水、滤池反冲洗水的回收及污泥处理措施。3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对环境(或者排放水体)的影响。4锅炉房消烟除尘措施。5降低噪音措施6与景观环境的协调措施。11.2 劳动保护与安全1用电设备安全防护措施。2转动设备安全防护措施。3防滑梯、护栏等安全防护措施。11.3 消防设计根据构(建)筑物的消防保护等级,考虑必要的安全防火间距,消防道路、安全出口、消防给水、防烟排烟等措施。11.4 节能设计结合工程情况,叙述能耗情况及要紧节能措施,包含:节水、节电、节药、节约燃料、建筑节能等措施,说明节能效益。12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工程设计概算应按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与现行的河北省工程建设造价管理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