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备课.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33211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备课.doc(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 1. 窃读记 第一课时 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认识“窃、腋”等个生字,会写“窃、炒”等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支撑”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初步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情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初步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情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第一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

2、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听+想+说)1、 引导学生质疑课题(在什么地方窃读?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放声朗读课文。 、读完课文后解决质疑中较简单的问题。 、学生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 (想+看+听+说)小卡的运用1、 学生交流识记生字词的方法。2、 利用生字卡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读生字词,达到熟记的目的。3、 小组交流对词语的理解。4、 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出书店。(大卡 、

3、小组合作、约定)约定:尊重对手,认真倾听(听+看+想+说)本节课,我学会了 ( 大动+说) 教学反思课题: 1. 窃读记 第二课时 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情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难点体会窃读的滋味。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第二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上节课,

4、孩子们不但课文读得好,生字也学得不错。我相信,这节课,孩子们一定比上节课的激情更高,就让我们满怀激情去体会,去感受那位窃读的小姑娘的复杂滋味吧!去感受阅读的快乐吧!(做+想+说)、快速默读全文,找出集中体现小姑娘复杂滋味的语句,用“”勾出。 2、 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做+想+听+说)小卡的运用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大卡 、小组合作、约定)约定:尊重对手,认真倾听(听+看+想+说)本节课,我学会了 ( 说+听) 教学反思课题: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一课时 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5、年 月 日目标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重点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教学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一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1、 课文中的小苗、大树分别指的是谁?2、 如果你要采访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爷爷,你会问他什么问题呢?(听+想+说)1、布置探究问题及内容8分钟(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

6、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做+想+听+说)小卡的运用(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能不能看闲书呢,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3)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大卡 、小组合作、约定)约定:12345小组合作 54321返回座位(听+看+想+说)利用画知识树的形式复述小苗与大树对话的内容。

7、 ( 小动+做+说) 教学反思课题: 3、走遍天下书为侣 第一课时 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认识个生字,会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难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走遍天下以书为侣的理由和方法。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第一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听+想+说)1、 检测 预习效果、提出质疑同

8、学之间交流学习心得。互相指出不足。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做+想+听+说)小卡的运用交流读书感受(1)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大卡 、小组合作、约定)约定:汇报员汇报时间为一分钟,如果你认为他讲的不好,要等声控员按时间示意,如果认为他讲的好,可以奖励他时间继续说,如果你听不见可以举手要求重讲。(听+看+想+说)书像一个朋友,像一个家;

9、书就是一位朋友,就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又是怎样去对待这个书本朋友呢?怎样去阅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想+说) 教学反思课题: 3、走遍天下书为侣 第二课时 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受到启示;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教学重点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学习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写法。教学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第二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

10、的原因(听+说)()自读课文思考: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是怎样去对待书本这个朋友,怎样去阅读的呢?(读课文第7自然段,画出关键词句,在反复朗读中体会。)(2)作者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做+想+听+说)小卡的运用交流读书感受(1) 师: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生读第7自然段。)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板书:思考、品味、小结)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体会“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大卡 、小组合作、约定)(听+看+想+说)1、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写几条读书名言。( 想+说)

11、 教学反思课题: 4*我的长生果 一课时 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1、认识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读写、习作的方法。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一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谈话导入新课1、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是离不开书的。你们知道哪些关于书的名言?(听+想+说)1指名分段读课

12、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2.注意生字的读音。3.阅读本课的要求: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把你感受较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做+想+听+说)小卡的运用交流读书感受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大卡 、小组合作、约定)(听+看+想+说)作者写了(少年读书)、(习作)的几件事: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想+说) 教学反思课题: 回顾拓展一 第一课时 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1结合本单元

13、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2.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爱书,爱读书的情感。教学重点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教学难点.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爱书,爱读书的情感。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第一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学完一单元后, 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 看看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如: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围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了哪些文章或

14、书籍?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 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围绕某一方面的收获展开讨论, 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体会。(听+想+说)小组内交流,你选择了哪一个话题,准备怎么说,说给组员听。其他成员认真听,并点评。(做+想+听+说)小卡的运用约定: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听,如果有疑问和补充,要等别人说完,再补充。1.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2.师小结:书,是人类的另一世界。人世间的一切,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亦或是将来的,都能在这里找到踪影。无外乎作家徐鲁说书比人长寿。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它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思想,给人以情感。(大卡 、小

15、组合作、约定)(听+看+想+说)1.学习本组每篇课文都有所收获,收获到了读书、作文的方法,收获到了人要健康成长要与书为友、以书为侣。2.读书的方法还有 粗读;深读;精读。 还有浏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等五步阅读法;以及“框架读书法”; “比较读书法”;“质疑读书法”等,3. 读书笔记的几种写法:摘录式、体会式、提纲式、批注式、书签式、卡片式( 想+说) 教学反思课题: 回顾拓展一 第二课时 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读书、爱书的名言警句,并谈谈对句子的理解,交流并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共同欣赏,使所有

16、人得到激励。教学重点背诵读书、爱书的名言警句,并谈谈对句子的理解,交流并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第二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激情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你知道哪些名人关于读书的故事,或者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听+想+说)1)指名读“名言”师生共同正音。(2)开火车读,齐读等。(3)小组讨论交流名言的意思,并谈谈从中得到的启示。(4)组内展示

17、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收获。(做+想+听+说+约定)小卡的运用读背有关读书的名言: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大卡 、小组合作、约定)(听+看+想+说)对名言的理解: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书犹药

18、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汉刘向的名句。是对会读书重要性的比喻说法。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是在少年时不知道发愤苦读,等老了后悔再想要读书就迟了,应该珍惜时光。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谓,叫做。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 想+说) 教学反思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一 第一课时 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继续深化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深化学

19、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教学难点通过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第一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故事要和大家交流。 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说说采访的心得体会。 展开讨论,开卷是否有益。(看+想+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合作成组,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互评互说,进行练习。(每小组推选小助手组织好组内交流,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做+想+听+说+约定)小卡的运用(1)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

20、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2)学生根据自己所支持的观点分成正反两方,先讨论,再推选出主辩手,代表本组参加辩论。(大卡 、随机分组、约定)(听+看+想+说)本次口语交际共三个话题:第一种:谈体会。通过讨论,同学们说对阅读的新认识,对读书的感受;说出在读书中获得的乐趣,获得的有效读书方法。第二种:讲故事。同学们通过讲有关读书的动人故事,受到熏陶、感染,爱上阅读。第三种:辩论会。通过“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学生认识到要多看课外书,但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看不健康的书籍。( 想+说) 教学反思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一 第二课时 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21、: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1.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2.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3.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教学难点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第二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上节课我们已经口头上进行了口语交际,这次习作的内容(三选一):写读书故事。写访谈录。记一次辩论(听+想+说)1布置探究问题及内容(每小组推选小助手组织好组内交流,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2、)2、展示交流 (小助手解疑)(1)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清习作提纲,写作顺序,内容安排。(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3、精讲点评 (做+想+听+说+约定)小卡的运用1.学生认真完成初稿。(师巡视指导)2.自己对初稿认真进行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小卡 、随机分组、约定)(听+看+想+说)第一种:读书故事。可以写读书经历中难忘的故事,可以谈读书的体会,事情经过写具体。第二种:访谈录。仿照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整理出采访记录,注意访谈录的格式。第三种:辩论会。把辩论会的经过写具体,写清通过这次辩论会得到的启示。( 想+说) 教学反思课题:5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学校: 黄市

23、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1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识记本课“洛、榆、畔、帐”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难点通过细读,感悟“绿”字的妙用。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第一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复习李白的静夜思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思乡的诗词。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诗。(听+想+说)一

24、、预习检测 1.指名读古诗,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中的间、重、还三字的读音”。 2.提出自学中不能理解的字词: 3、小组内针对自学时的疑问,讨论交流重点词的意思,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整首诗的意思。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通过什么来寄托情感的?(做+想+听+说+约定)小卡的运用(1)你最欣赏哪一句诗,诗中哪一个词用得好?(绿)(2)读着这首诗,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3)你们说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小卡 、小组合作、约定)(听+看+想+说)1.诗句的意思: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

25、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2.诗人借徐徐春风和明月寄托着思乡之情。( 想+说) 教学反思课题:5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1.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秋思长相思,并默写秋思。3.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教学重点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三

26、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第二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呢?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的思乡之情呢?(听+想+说)(1)指名读古诗,正字音。 (2)生提出自学中不能理解的字词。(3)小组内针对自学时的疑问,讨论交流重点词的意思,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这两首诗词的意思。(4)这两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通过什么来寄托情感的?(做+想+听+说+约定)小卡的运用1学生任选一首诗进行背诵,边背诵,边想象画面。2. 读一读本课学习的三首古诗词,想一想这

27、三首古诗词有什么共同点?(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3你还知道那些古诗词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之情?课后收集一些背诵给同学听,比较一下这些诗词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卡 、小组合作、约定)(听+看+想+说)题目 作者背景 思乡缘由 作者表现表达特点泊船瓜洲王安石 奉诏入京 春意浓 追问明月 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秋思张籍 客居洛阳见秋风寄写家书叙事抒情含蓄感人长相思纳兰性德 征旅途中遇风雪辗转难眠写景叙事倾诉心声(用大卡展示 ) 教学反思课题:6梅花 第一课时 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

28、,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2.朗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教学难点能给五件事加上小标题。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第一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同学们,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文很多,请大家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梅花有一种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精神,有一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说说“魂”是什么意思? (想+说)1.生字词过关:2.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先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件事的大意,再给每一件事拟定小标题(做

29、+想+听+说+约定)小卡的运用1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2、 师引导学生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小卡 、小组合作、约定)(听+看+想+说)作者回忆了有关外祖父的五件事:读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听+说 ) 教学反思课题:6梅花 第二课时 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2.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并学习这种品格。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领悟梅花不畏

30、“风欺雪压”的品格。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第二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听+说)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读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2交流: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并联系上下文思考:外祖父为什么哭了?(做+想+听+说+约定)小卡的运用假如你是莺儿,想像孤独的外祖父会怎样寄托思乡之情?在祖

31、国日益繁荣富强的今天你最想告诉外祖父和众多海外华侨什么呢?(小卡 、小组合作、约定)(听+看+想+说)通过外祖父的三次落泪和他对梅花的特殊情感表达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听+说 ) 教学反思课题:7*桂花雨 一课时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分清文章主次,抓重点部分,发挥想象,描述文中情景3.理解母亲的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一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

32、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同学们,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尽思念,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我”想起了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听+说)1、指名读词语,说说读音方面应注意的问题。2、小组派代表上台听写词语,师生共同订正,并提醒学生书写时应注意的地方。3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4再读课文,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做+想+听+说+约定)小卡的运用1.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的“摇花乐”?2.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小卡 、小组合作、约定)(听+看+想+说)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

33、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听+说 ) 教学反思课题:8*小桥流水人家 一课时学校: 黄市学校 班级: 五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认识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潮湿、螃蟹”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课型要素组合型课时一课时 40分钟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

34、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千百年前诗人马致远在枯藤老树昏鸦相伴的古道上,迎着烈烈西风,感慨天涯断肠人的愁苦,从此也留下了许多游子对于“小桥流水人家”的向往。今天这篇以这个名句为题的文章又将向我们讲述怎么样的情怀呢?自学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听+说)1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一句中心句。2再读课文,思考:那段日子,是什么样的日子?哪些美好的印象,是哪些美好的印象?3文章通过这些景、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做+想+听+说+约定)小卡的运用1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2思乡是许多文人进行创作的主题,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月是故

35、乡明的一个片段,请同学们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幻灯片出示月是故乡明片段。)(小卡 、小组合作、约定)(听+看+想+说)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浓浓的怀念之情。(听+说 ) 教学反思课题: 口语交际二 一课时 学校: 班级: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教学重点口语交际教学难点口语交际课型要素组合方式课时标准课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1、听+想+讲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36、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1、看+想+讲a.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b.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约定)2、看+听+讲小组交流讨论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小动)1、 想+讲小结过渡:刚才老师

37、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展示活动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2、想+讲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3、讲+做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小组+小动+约定)作业布置1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2交流口语交际课题: 习作 第一课时 学校: 班级: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时间: 年 月 日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写作文教学难点写作文课型要素组合方式课时标准课教学环节问题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梳理整合操作流程1、听+想+讲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1、看+想+讲大胆想象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想象儿时的小伙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