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小吃1教案人美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33236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小吃1教案人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小吃1教案人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小吃1教案人美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小吃1教案人美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小吃1教案人美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小吃1教案人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小吃1教案人美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乡的小吃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综合探索 教材分析: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小吃文化。本课编辑的目的就是使学生了解本地区、本民族传统小吃文化的成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励他们继承和创新民族饮食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如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绘制方法。 能力目标:尝试采用和工具来制作一份家乡小吃。 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加深对本地区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尝试多

2、种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小食品的制作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图片、资料 学生:彩泥、各种工具和材料。课前搜集家乡特色小食品的资料图片: 1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和一些风味小吃的做法。 2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的风味小吃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节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有位外地的朋友要来我家做客。他特别想尝尝我们家乡的风味小吃,不知道该拿什么招待他好? 学生:合肥四大名点:麻饼、烘糕、寸金、白切,肥西老母鸡,庐州烤鸭店的“鸭

3、油烧饼” 教师:同学们够热情的,这些很多都是我们家乡的有名的小吃。 出示课题:家乡的小吃 三、探究学习。 1.教师:在我们合肥有许多的风味小吃,你知道的有哪些? (出示课件)学生说出这些风味小吃的特点。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风味小吃?同桌相互说一说。 指名说一说,其余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2.教师:你感兴趣的风味小吃有哪些呢?有关于它的的故事吗? 把你课前了解到的风味小吃写下来。然后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 3.提出质疑: 这些特产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们要用现有的彩泥、彩纸等材料,把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制成模型,并配上说明,进行宣传,使我们的特色小吃不仅能在本区推广,而且能走向

4、世界。 在制作中你会遇到那些困难?还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老师或者大家的帮助? 同学交流。 4欣赏感悟: 课件出示:学生欣赏广告宣传图片,了解其内容应包括名称、制作方法、特色口味、产地及其生产日期。 教师:书上的图片给你哪些启发? 学生看书讨论,提出初步设计方案。 5.我们这些小吃虽然在本地很有名,但是外地人不一定知道味道如何,用什么方法来宣传自己呢? 学生小组讨论,提出初步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学习如何制作产品说明,如何进行产品的宣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学习意识。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三、实践创作。 作业要求:动手用彩泥、彩纸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并为它制作一张卡片,写明它的情况。 学生制作,教师巡

5、视辅导。 四、小结。 第二节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 二、完成创作。 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三、作品展评。 教师:我们自己动手用彩泥、彩纸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和同学们一起开个风味独特的“尝鲜会”吧! 每组布置一个展台,推荐一位解说员,宣传有特色的小吃。 教师组织小组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参观、展示、介绍,互相学习,拓展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四、课后拓展。 课件展示祖国各地特色小吃。 学生欣赏。 设

6、计意图:进一步感受祖国各地特色小吃丰富的品种、精美的外观、各具特色的风味,提高民族自豪感。 教学反思: 本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如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绘制方法。 合肥古称庐州, 庐州在历史上,曾是三国、东晋时的古战场,居江淮之间。庐州小吃品种风味及食俗与南北不同,有句顺口溜“加烘糕、小刀面、馄饨饺、旱饺、油香、小笼包,龙灯节子包油条”。前两句说的是庐州糕点,后两句指的就是庐州小吃。可惜学生似乎对此知之不多,只有少数学生知道麻饼、烘糕,寸金、白切这所谓的四大名点,知道更多的是大龙虾。让我们深感遗憾家乡的小吃文化缺乏特色和发展。学生在实践上也多以模仿书本作品为主,缺少创意,希望我们的家乡今后也能发展更多更好更别具特色的风味的小吃。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