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啦圈校本课程(归档).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33259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啦圈校本课程(归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呼啦圈校本课程(归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呼啦圈校本课程(归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呼啦圈校本课程(归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呼啦圈校本课程(归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啦圈校本课程(归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啦圈校本课程(归档).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育(呼啦圈)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与研究报告清水塘学校体育(呼啦圈)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与研究课题组一、 研究背景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可持续发展更加依赖于人的知识与智慧,依赖于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应以素质教育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爱体育,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从而,我校提出了以呼啦圈为特色的休闲体育运动。综合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中,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开发校内外体育资源,实现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形成终身体育

2、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进行学校特色的构建,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更好的贯彻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合理有效的开发学校体育资源,把学校体育资源通过校本化管理,把活动实践经验上升为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实施教学,对于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完善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模式,构建学校体育特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验研究,本课题从知识共享、文化交流、资源与理念整合的角度探寻了深化新课程改革及构建学校体育特色的策略。建立了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休闲体育运动(呼啦圈)教学体系,解决了学校体育特色构建中缺少知识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等的一系列问题,对推动学校课程改革,优

3、化学校体育教学,构建学校体育文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研究目的与内容2.1研究目的课程改革意见中提出:制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而我校的实际情况是:在近几年由两个农村学校,一个城市学校,三个学校合并而成,农村城市子弟基本对半开, 农村孩子父母的锻炼意识差,从而没有很好的培养孩子的锻炼意识。城市孩子因大部分都来自效益不太好的厂矿企业, 大多数学生家长的素质不高,经济较滞后,平时父母上班时,家里没人看孩子,让孩子多参加趣味性的,休闲性的体育运动能杜绝大部分的孩子关在家里上网等一系列不良行为;学校场地比较大,很适合开展各种趣味性,

4、休闲性的体育运动。我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以校本建设的理念为指导,发展以呼啦圈运动为载体的各项休闲体育活动,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资源和时间得到保障,锻炼的机会增加。通过活动学生不仅体质得到增强,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科学锻炼方法、终身体育意识等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从而达到,通过实验研究构建学校体育特色,科学地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体育资源,落实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推动学校和社区的体育文化交流,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最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2.2研究内容针对学校、社区、家庭三方面,对涉及各方面的时间、人力、器材、场地

5、、项目、自然、信息等资源因素进行选择和整合。通过实践,总结出在现有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和影响以及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规律性。具体内容如下:2.2.1活动模式及活动内容的开发。2.2.2校本教材开发。2.2.3发展性评价方法。2.2.4落实每位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的保障机制和模式。2.2.5学校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的发展。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1实验方法3.1.1实验对象我校2012年在校的全三年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总人数300多人)。实验学生和对照学生均身体健康。3.1.2实验时间 本课程的研究时间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历时1年。3.1.3实验形式 本实验采用自身纵向对

6、照的方法进行。在实验后与实验前进行自身水平对比,每一个月测试一次,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3.1.4干预因素按照呼啦操技能形成的规律和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两方面对实验对象进行干预。第一、基本技能学习;第二、课程外活动,即结合呼啦操运动的规律开展各项活动及竞赛。3.2调查法3.2.1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采用课题组设计的学生心理健康维度评价量表和学生社会适应维度评价量表共四套,对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前、实验后问卷调查。课题组对问卷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对比,统计出相关的数据。3.2.2观察法观察实验对学生情绪、行为、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变化。观察时间为实验过程的前、中、后三个时期,每个观察周期为一周时

7、间,观察的时段为每天的早上、课间、中午、下午和课堂。3.2.3访谈法对部分学生、学校行政、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进行访问调查,收集意见并进行分析。3.3测试法对实验对象按学生体质健康个体测试标准进行呼啦操的基本技术和心理及社会适应领域进行基础测试、阶段测试和终结测试,以收集效应指标作为研究资料。3.4数理统计法对测试数据、问卷资料根据统计学原理进行统计,为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问卷的设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都是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处理,具有较高的可信度。3.5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需要,收集呼啦操课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校本课程开发、思想品德、落实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

8、新体育课程标准的资料;收集本校体育发展状况的有关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事实和理论依据。四、研究结果与分析4.1构建了微观与宏观体育教学制度4.1.1教学常规制度的建设,采用宏观常规与微观常规相结合的原则。宏观常规是指贯穿学校整个“三年规划”的常规。一是“三个一”活动。“三个一”活动是指每个学期要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比赛、开展一次全校性的活动和举行一次全校性的现场会或者家长开放日。二是“二一 一”活动。“二一 一”活动是指本年级学生要熟练掌握呼啦操运动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小学毕业时要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竖笛。三是“二操两活动”工程。“二操两活动”工程是指每周按计划定时开展的健身活动,它

9、们是“眼保健操”、“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大课间活动”、“第二课堂及课外活动”。4.1.2微观常规是为了保证每位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科学地落实每天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常规。经过观察记录,对学生每天参加活动的时间进行统计,得出每周锻炼的时间如表1。 表1 学生每周(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统计表 (单位:分钟)时段早上上午中午下午体育课总时间平均/天时间142404010012044263上表统计显示:学生每周锻炼的总时间达到442分钟,平均每天达到了63分钟,学生参加锻炼的时间分配科学合理,说明了学校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做的具体规定是有效的,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

10、落实每生每天进行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得到了保证。4.2构建了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模式4.2.1主题大课间体育活动我校大课间活动的组织方法是:第一、水平一以跳绳踢毽子为主;水平二中的三年级以呼啦圈为主、四年级和水平三以踢毽子、毽球为主。第二、每班按掌握技能的水平分成两组,第一组以健身、合作、创新为目标,第二组为以健身、巩固基本动作为目标。第三、根据不同的音乐进行不同的游戏活动。三年级还编了一套呼啦操。开展以来,给学生带来了集体活动的快乐,给校园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开展大课间,体现的是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转变,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变革。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健身性与合作性,竞技性与娱乐性,技

11、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了体育活动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意识。大课间体育活动融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合作精神、团队意识、自信心等方面素质教育于一体,使学校体育真正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以下案例说明:大课间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和意志,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4.2.2主题竞赛活动个人比赛有:单个动作:“腰摇大王”、“单脚站立”、“单脚摇大王”、“腰手同时摇大王”、“弓步挂膝摇”、 “ 双手同时摇” 、“一分钟摇”等;“团队有呼啦圈操班级赛”、“师徒结对赛”等 ,体育节、亲子运动会。4.2.3对外交流活动学校呼啦圈操

12、多次参加石峰区田径运动会的展示项目,每学期举行二次家长开放日,我校在2011年12月和2012年5月进行呼啦操和呼啦圈技能比赛。 通过这些活动的构建,形成学校的常规制度,进一步规范和保证了我校体育工作,这种制度的构建把以前“对体育活动可开展,也可不开展,或想起来了就开展,没想起来就不开展,有其它事情时就把体育活动暂停的状态上升到一种制度,用学校长期发展的规划和每天的作息时间这两种方式规定下来。确保了体育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开展。比如:每学期要举办一次全校性的呼啦操比赛。这在学校和科组工作计划都要体现,在计划时间内,按计划组织学生报名和比赛。4.3呼啦圈课程的构建4.3.1呼啦圈课程的设计在

13、技能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呼啦圈技能形成的规律,按照以下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在课时完成后从“动作掌握”和“技能掌握”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见表1)。表2 各水平段学习的内容顺序及课时表水平段呼啦操学习内容及顺序课时数水平二单手摇小圈2腰摇大圈3腰 手同时摇5单脚站立摇5水平三双手摇小圈2腰摇大圈2腰 手同时摇2单脚站立摇4成弓步单脚摇54.3.2呼啦圈课程设计4.3.2.1校本教材的开发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校本教材呼啦圈 摇出我快乐的童年。分为水平水平二、水平三共两册。这两册教材是在校本课程开发学习资料的实践基础上,经过总结和完善编写出来的。教材以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掌握科学锻炼

14、方法,培养体育意识为宗旨,结合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进行撰写。内容结构以游戏为主,知识与游戏相结合,图文并茂,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内容安排上,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兴趣。同时兼顾学生自评、知识迁移和社区活动的内容,这些内容和方法,不是最好和最独特的,但他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来源于学生的,最符合我们学校现有水平的学习内容。我们在编写校本教材时,以游戏为主,在传统游戏的基础上,渗透新的内容,突出重点,内容的构成有利于引导学生独立学习与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各水平段的内容互相衔接。它的编写和修改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首先是采用他人已有

15、的成果,对本校学生进行分析,一方面,根据实际水平对练我们在编写校本教材时,以游戏为主,在传统游戏的基础上,渗透新的内容,突出重点,内容的构成有利于引导学生独立学习与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各水平段的内容互相衔接。它的编写和修改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首先是采用他人已有的成果,对本校学生进行分析,一方面,根据实际水平对练习手段和方法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根据实践中反应出来的问题,对校本教材进行完善。这样就形成一个编写-实践-总结反馈-完善修改-运用-总结反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这个周期为两年时间。实验证明:校本教材的开发有利于

16、运用校内外的有利资源,开拓学习的渠道,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对于新体育课程教材的建设与发展,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的修改及特长,形成学校特色,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4.3.2.2 综合体育活动的构建我校在2012年6月成功举办第一届艺体节,到现在已经举办了三届,从上一届开始,把体育节与艺术节合并在一起,称为体艺节,并且每年都要举办一届。体艺节的模式是,分三部分:一、特色项目比赛,另设常规的竞赛项目。比如:田径、篮球等。第二部分,把群体项目与音乐科整合,把体育项目与艺术体操结合。第三部分:表演项目 呼啦操等。 通过开展第一届体育节,促进了主题体育活动的构建,我校现形成

17、主题体育竞赛活动的形式有,个人比赛有:“单个动作摇腰摇大王”、“单脚站立”、“单脚摇大王”、“腰手同时摇大王”、“弓步挂膝摇”、 “ 双上同时摇” 、“一分钟摇”等;“团队有呼啦圈操班级赛”、“师徒结对赛”等 ,体育节、亲子运动会。 主题体育活动构建,把分散的教学资源以培养目标为原则相对集中在一起,在项目设置时,把普及项目与重点推广项目、传统项目与新兴项目、个人项目与群体项目相结合。体育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连续性地开展。比如:呼啦圈比赛。腰摇是基本摇法、大圈小圈结合摇是重点推广项目,为了巩固水平和激发兴趣,把它们列为常规比赛项目。而群体项目中开设的比赛项目腰摇、脚摇、手脚同时摇等项目。通过这

18、些项目的设置和比赛,巩固了呼啦圈运动的发展,使不同特长的学生都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体育锻炼的意识,丰富了校本教材的素材。以下案例反应了学生在体育活动的成长体会(见案例3)。4.3.3构建模块教学模式校本(呼啦圈)课程开发实验研究构建了技能学习、主题竞赛、课间活动模式的主题教学活动,这些活动是根据课程和学生发展的水平阶段而构建的。在学校与社团合作模式构建时,把这些内容根据技术、知识结构、学生的兴趣和学校发展要求,对资源和教学方法重新构建,在理论和方法上完善和发展了原来的“主题资源开发”模式, 构建了“模块

19、教学模式”。“模块教学模式”的内容包括“了解呼啦圈的知识”、“呼啦圈教学”、“健美操教学”、“呼啦操与健美操统一教学”四部分,共设计了四个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设计了呼啦圈学习框架图,将学习活动的各环节构建成一个动态的,可扩展的,系统的学习主题(见图1)。熊立新呼啦圈技能展示课堂常规:呼啦圈文化导入激发兴趣,活跃情绪 熊立新呼啦操技能展示 准备活动 弘扬民族体育文化 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与模仿运动参与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组教学启发引学生完成目标任务 自主学习了解腰摇基本知识手脚摇基本动作 运动技能 腰手摇动作 呼啦圈 呼啦圈操合作学习呼啦圈活动方式身体健康呼啦圈学习与实践呼啦圈与身体机能 培养自尊

20、与自信心探究学习心理健康 培养顽强意志品质 展示讨论与评价社会适应合作精神与体育道德获得社区的认同图1 呼啦圈学习框架分析:模块的设计把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呼啦圈的活动与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采用相互联系的四个教学主题,采用以游戏为主的方法,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融合于身体活动之中。模块教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指导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按步骤实施,从理论到尝试,获取学习资源,通过实践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源、运用资源、分析资

21、源的能力,在每个活动中,都设计了符合学生身心的探究环境,内容层层递进,难度逐步提高,增强了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拓宽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途径,从而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4.4构建“社区与学校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的模式在“主题资源开发”模式实践中,我校与生活小区为单位进行合作,推广目前我校最先进的呼啦圈技术和健美操技能。方法是:第一、由我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计划,确定实验学生和培训时间。第二、与社区沟通,把学校拥有的技术资源推广到社会。第三、由社区提供呼啦圈,学校与社区共同参与。社区与学校合作开发资源途径如下: 表3 社区与学校合作开发资源途径分析表项 目学 校社 区途 径发展目标

22、借助社区的帮助,增强技能,构建特色,促进学生健康借助学校推广产品,增强社会效益,推广理念社区与学校合作合作方向提供学生,安排课程计划,实施教学按计划提供产品,技术,并按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学校教师与社团专业人员共同教学体育资源理念、学生、教师、信息技术、先进产品、资金、信息技术与理念整合教学方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竞技教学方法共同制定方案,整合方法产生效果学生技能得到发展,构建了体育特色,构建了体育资源开发的新模式检验和推广新产品,掌握学校发展的理念与要素,提升企业文化学校社会共同关心学生健康,共享体育文化资源,推动全民健身工作分析:通过“社区与学校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的模式实验,把企业、社

23、区的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与学校的新体育课程理念整合,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提高学生技能,构建学校体育特色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同时,通过“社区与学校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的模式,可以提高社会、企业社团对学校体育的关注程度,有利于社会和学校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4.5构建了技术技能“普及与提高”的教学模式通过课题的研究,构建了提高学生技术技能的“普及与提高“的模式。普及的途径是:一方面,每学期安排总课时的三之一时间进行呼啦圈和健美操的基本技术学习,让所有的同学能够了解呼啦圈操的基本技能与文化;另一方面,是开展主题大课间、体育节、专项体育竞赛、社区体育文化交流、公益活动表演、举行擂

24、台赛、兄弟学校交流等活动,在这个过程主要是促进学生的文化交流,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通过普及活动,涌现了一批具有良好的素质和浓厚兴趣的学生,这些同学具有学习更高难度及艺术性更好的运作的条件。为了使同学间形成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优先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在普及的基础上,推进提高的工作。提高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级呼啦圈队来实现的,其机制如下:1)全体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规范基本技能,掌握几种基本的转法,培养兴趣。2)分组学习。把同学分成水平相当的几个组,确定两个目标,一是各组员目标,其二是整个小组的目标,最终目标是整个小组的各成员都要进步,这样把个人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形

25、成一个互相帮助与鼓励、共同进步的机制。3)引入竞赛机制。不常规的比赛,促进同学们的思考和练习。4)组建队伍。组建队伍的程序是:班级队-年级, 每高一级的队伍都在下一级队伍的优秀队员中挑选。如:每班各班选男女各4名同学为班级呼啦操队队员等。 通过以上机制,同学们的兴趣普遍提高了,技能水平也提高了许多。现在班队同学学习积极、主动、充满了自信心和自豪感。经检验,这种教学模式是有效可行的。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发展了技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4.6构建了发展性评价的方法在实验过程,我校根据新课程理念,制定了呼啦圈项目的评价方案,试图通过这个项目的评价方法的探索

26、,为学科的发展性评价方案积累经验。呼啦圈活动的评价方案设计理念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完善人格;增强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众评价方法中“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最基本的,简单地理解是:通过评价,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反应到老师,老师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前后对比,掌握自己的进步情况。总之,评价要达到以下目的:增加和改良学生的学习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检验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对学生是否有效;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用发展的、动态的理念评价。评价内容:根据国家教育

27、部和我省省编教材的相关建议,结合我校的实际,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学生。第一、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能力的评价 水平二:身高、体重、斜身引体、跳绳、呼啦圈操水平三:身高、体重、立定跳远、斜身引体、立卧撑(仰卧起坐)以上各项除呼啦圈操按学校制定的标准实行外,其余的评价标准按省编教材的规定执行。第二、运动技术、技能的评价(一)运动技术的评价。运动技术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掌握技能情况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举例见表4表4 学生呼啦圈技术学习评价表(适用于水平二、水平三) 学生姓名: 班 级: 学 号: 监督人员:内容技术部位技术要领自查对比努力方向教 师 综 合 评 价优良中

28、 手摇 手指放松、自然平举手腕转动上臂用力前臂随圈的力度成圆转动完成转动时刻 重心要稳 站着 蹲着摇呼啦圈高度与肩部齐平身体保持协调、平衡腰手同时摇 腰 髋用力用力均衡手臂转小圈 颈自然放松大腿随腰 髋均衡运动小腿随大腿均衡运动圈的高度不超过腰部上体直立腰摇 腰 髋用力用力均衡手臂 做各种平举 侧举等动作大腿随腰 髋均衡运动小腿随大腿均衡运动脚摇大腿保持一定的角度圈高度 低于腰部上体 单手用大呼啦圈支撑髋关节放松膝关节 稍弯曲稍抬起 手臂 一手支撑 一手做撑腰小腿稍抬起 用力大腿 带动小腿用力高度 低于腰部上体稍侧倒说明:(1)运用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相对照,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老师或同学的

29、帮助下找出解决的办法。 (2)“监督人员”项可以是家长、老师、同学。(二)呼啦圈运动技能评价表 呼啦圈运动技能是对学生进行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的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体能状况和运动水平不可缺少的部分。举例见表5、表6: 表5 水平二男生 女生呼啦圈技术定性评价表评价内容优良及 格不及格手 摇3分钟以上20分 18分2分钟16分1分30秒14分1分12分1分钟以下腰 摇3分钟以上20分2分30秒18分2分钟16分1分30秒14分1分12分1分钟以下手腰同时 摇3分钟以上20分2分30秒18分2分钟16分1分30秒14分1分12分1分钟以下单脚支撑 摇2分30秒20分2分钟18分1分30秒16分1分

30、钟14分30秒12分30秒以下 表6 水平三男生 女生呼啦圈技术定性评价表评价内容优良及 格不及格手 摇3分 30秒以上20分 3分钟以上18分2分30秒16分2分钟14分1分30秒12分1分30秒以下腰 摇3分 30秒以上20分3分钟以上18分2分30秒16分2分钟14分1分30秒12分1分30秒以下手腰同时 摇3分 30秒以上20分3分钟以上18分2分30秒16分2分钟14分1分30秒12分1分30秒以下单脚支撑 摇2分 30秒以上20分2分钟18分1分30秒16分1分 钟14分30秒12分30秒以下弓步挂膝摇2分 30秒以上20分2分钟18分1分30秒16分1分 钟14分30秒12分30

31、秒以下第三、学习表现、情感态度的评价。学习表现、情感态度的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学习态度、积极性、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模糊评价。举例见表7:表7 呼啦圈学习表现评价表评价内容学 习 表 现学生自评同伴评价教师评价身体健康在活动中,能用正确的身体姿势及动作完成各项练习和游戏。很棒有进步还需努力知识与技能能够按照呼啦圈活动的动作要领完成学习,并能说出呼啦圈活动中的基本动作术语;能知道呼啦圈活动的益处。很棒有进步还需努力学习态度与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技能学习和游戏活动,大胆向同伴展示自己所学的动作。很棒有进步还需努力情意表现在活动中,表现出坚强的意志,积极向上的态度。在游戏

32、中表现出不怕困难的自信心。很棒有进步还需努力交往与合 作 意 识在活动中与同伴友好相处,并共同协作完成各种呼啦圈活动的游戏;课后能与家人一起进行活动。很棒有进步还需努力发展性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两个领域的目标的有效性,主要是通过这个途径来完成。完善的评价方案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科学的评价方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应该是既能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又能引导优秀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既有利于学生个体的评价,又有利于反映班级及学校的整体状况。而科学、完善的评价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评价尺度的把握等与教师的专业水平

33、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加强业务学习,掌握评价的理念,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充分研究学生是科学制定并实施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环节。发展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标志。我校目前也只是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这个评价方案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也面临着教师专业水平、教师工作量与评价方案的完整性、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诚信和文化素质等多方面的制约。4.7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4.7.1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影响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验后,学生的技术水平和技能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呼啦圈技术考核中水平二的腰摇平均成绩达到次,水平三的腰摇平均成绩达到次;呼啦操技能考核中手摇动作良好以上。在呼啦圈的学习中

34、,学生掌握呼啦圈的技术动作较好,而在呼啦操的学习中,学生体现出了很好的合作和创新的精神。4.7.2对学生心理、社会适应、兴趣的影响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实验学生进行了体育心理、社会适应、体育兴趣三方面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如下:表8 小学生体育心理问卷调查统计表效 标实验前A(%)实验后A(%)对比增减我喜欢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进行游戏学习有进步时,心里很高兴。参加完体育游戏后我很开心。我喜欢与同伴比赛。我喜欢激烈有竞争的体育项目。体育比赛中敢于向比自己强的对手挑战。运动时有点累,我就不想再坚持了。表9 社会适应维度问卷调查统计表(水平三)效 标实 验 前A实 验 后A对比

35、增减与朋友一起游戏大家就是一个集体集体的体育活动同学间需要配合在集体活动中应该给同伴制造更多的机会在游戏中同伴有困难要提供帮助表10 学生体育兴趣程度调查统计表效 标实验前A(%)实验后A(%)增减对比我喜欢看体育节目和比赛我喜欢上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我喜欢参加体育比赛和游戏。我喜欢与同伴讲体育明星和体育趣闻。我经常和家人一起参加体育运动。说明:(1)A、是;B、有时或不是,在相应的题示打“”(2) “”表示增加的百分率, “”表示减少的百分率. 从以上事实可知,通过呼啦操课程开发实验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对体育的兴趣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显示,学生体育锻炼方法的科学性、创新

36、意识、团队精神、责任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说明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发展是积极有效的,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形成了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是落实每位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的保障。 案例6:4.7.3对社区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校本课程开发实验研究课题的开展,不但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活动,使学校体育活动更加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还会以学生为桥梁,把学校与社区相联系。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运动技术、技能,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形成的合作精神,坚强的意志品质等素质,带到家庭和社区,经过一定的活动(如:在假期,布置体育活动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开放日、社区举办家庭竞赛活动等)能够影响社区成员的

37、体育意识,使社区成员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以下案例可以看出,学校体育工作是可以影响社区体育的发展的(见案例7、案例8)。案例-7:体育节改变了我的家庭生活案例-8:一家同欢乐4.7.4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促进了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建设。一位班主任在工作体会中写道: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展对班级管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变学习态度、提高自理能力都是明显的;另一位班主任在教师会议上说:这段时间,通过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我们班的凝聚力明显增强了。可见:校本教材开发实验,使学生的兴趣、能力、精神、责任感从操场走进了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探索意识后,又从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

38、、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最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见案例9、案例10)。案例-9:案例-10:开展校本体育活动,促进班级文化建设4.7.5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这是校本课程的特点和理念决定的。它既是一个理论性问题,更是一个可操作的实践性问题。就理论而言,它要求教师具备开发和构建课程的理念基础和理论意识;从实践方面而言,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课程开发技术和编制教材编写的能力,同时必须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对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整体架构,要有清淅的认识。为了使整个课程开发过程能顺利地开展。教师就要通过各种途径自主学习,通

39、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参加必要的培训班,与其它教师交流、探索、实践。通过这个过程,能有效地提高教师自身的学科能力,能深入地理解国家课程政策,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学科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有更全面的认识,能站在整个课程发展与改革的高度去思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构建,提高自己驾驭课程的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我校自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以来,体育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4.7.6初步探索了学科间的资源整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功能的不断扩大,学科间的教育共性日益突现。为此,加强学科间的整合,使各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对学生的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40、团队精神的培养,克服困难、对真理追求的信心和信念等。又如:语文科的整合,进行呼啦圈技能比赛前,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比赛的过程、同伴的表情、队员的表现等。比赛结束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用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真切切的故事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素材。其它学科也一样,如:数学科的数学日记、体育中的长方形、多位数的加减法、校园体育英语等。实验结果显示:校本课程开发实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兴趣都有明显的提高。通过实验,学生的锻炼时间得到了保证,参与活动的能力、团队精神、责任感、班级凝聚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促进了班风、学风

41、、校风的建设。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成果的转载、引用与媒体报导情况 六、结论与建议5.1结论5.1.1本课题从知识共享、文化交流、资源与理念整合的角度探寻了深化新课程改革及构建学校体育特色的策略。建立了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休闲体育运动呼啦圈的教学体系,解决了学校体育特色构建中缺少知识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等的一系列问题,对深化学校课程改革,优化学校体育教学,构建学校体育文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在理论层面,构建了体育教学的基本架构 “社团与学校双向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校内外体育文化共享”、“微观与宏观体育教学制

42、度”。在操作层面,课题倡导“普及与提高”、“主题大课间活动构建”、“主题模块教学模式”、“社区体育文化交流与共享”,探索出了各水平段的身心达成目标,各水平段的呼啦圈技能目标,并形成了校本教材。解决了开发休闲体育课程资源、构建学校体育特色、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等一系列问题。课题从社团与学校双向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校内外体育文化共享、微观与宏观体育教学制度的角度深化课程改革和构建学校体育特色,是我国学校体育特色教育中的独特视野。5.1.2校本课程开发实验有效地实施了新课程的教学,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推动了学校工作的全面进步,师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实验证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设计是科学有效的,可操作的。 5.1.3基本技能的学习是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体育活动的过程又促进体育技能的提高。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科学、合理的群体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是落实每位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有效途径。5.1.4 提高综合素质是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挖掘教学资源的能力,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兴趣稳定的保障。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给校本课程开发注入新的内涵,推动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三者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