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3607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2 设计合同;2.3 联芳园区规划小学新建工程工程地质勘察)(详细勘察)重庆川东南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20.72.4 主要规范、标准、软件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O33O-2O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建筑结构荷教规范(GB-50009-2012)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

2、T50-100-20IOo建办质(2018)31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高边坡支护方案设计可行性评估报告理正岩土计算软件6.5版;理正结构设计工具箱7.0单机版。3结构设计标准边坡治理工程安全等级为一、二级,永久边坡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临时边坡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2年。施工图设计说明1任务来源教育委员会拟在沙坪坝区修建联芳园区规划小学新建工程。根据设计场坪标高平场后,将会形成最高约14.6m挖方岩质基坑边坡和12.5m高挖方岩土混合环境边坡,边坡分布情况详见下表。高边坡分布情况边坡范围坡型

3、边类设置概况规模(m)边坡最大高度(m)安全等级破坏模式AB挖方(环境边坡)永久7312.5一级岩体强度控制CDEsC,D,ECde挖方(环境边坡)永久514.25二级岩体强度控制EFGH挖方(基坑边坡)永久14714.6一级岩体强度控制IJK挖方(环境边坡)永久46.56.5二级岩体强度控制LM挖方(环境边坡)永久24.55二级岩体强度控制NO、OQH、PQsRb挖方(环境边坡)永久64.510二级岩体强度控制abc挖方(基坑边坡)临时1248.7二级岩体强度控制本设计为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本次设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二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1.35

4、,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2设计依据2.1设计委托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之图AI及图Bl,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附录A的划分标准,勘察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4.3地层岩性拟建场地内多被第四系全新统土层覆盖,局部陡坎部位可见基岩出露。经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表明:勘察区主要出露的地层由新至老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D杂填土,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泥

5、岩、砂岩。各岩土层工程地质基本特征按由新至老顺序分述如下:第四系1)人工填土层(Q4ml)(1)杂填土(Q4ml):杂色、褐色为主,主要成分为抛填钢筋混凝土碎块,少许抛填乱石等建筑垃圾、粉质粘土等。碎、块石粒径30250mm,约占20%60%。结构松散,稍湿状,均匀性差,为前期修建开挖弃土及拆迁随意堆填而成,回填时间约2年。该镇土层广泛分布于场地西南侧房屋拆迁以及边坡处。钻孔揭露厚度08Om(ZK29、ZK31、ZK35)8.1Om(ZKI7)。(2)素填土(Q4mD:红褐色,灰褐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组成;其中砂、泥岩碎块石粒径约IO-IOOmm,约占10%20%,其余为粉质粘土

6、,结构稍密,稍湿,为原房屋及道路修建时回填,回填时间4工程地质概况4.1 地形地貌场地属于剥蚀浅丘斜坡地貌,拟建场地现状拟建物已拆除,场地内局部存在拆迁形成的陡坎,场地北侧为已修建砖房,东侧为已建联芳花园道路,南侧为富洲新城项目部,西侧为已建202乡道。拟建场地大部分较平整,场地内局部存在拆迁形成的陡坎,地形坡度525,多处陡坎可达4580。整体地势北西侧高,南东侧低,场地地面高程最高点位于北西侧,高程379.25m,最低点位于南东侧,高程346.51m,相对高差32.74m。4.2 地质构造与地震1)地质构造场地区域地质构造上处于金鳌寺向斜北西翼。地层为侏罗系中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

7、在场地北西面测得岩层产状:120/5,岩层层面结合一般,属硬性结构面。未见断裂构造,基岩中发育2组裂隙。分述如下:裂隙产状:2100/80,裂隙宽0.33.8cm,间距2.104.60m,延伸15(X)3().(X)m,裂面较平直,局部粘土充填,属结合程度一般的硬性结构面。裂隙产状:295/77,裂隙宽0.12.6cm,间距1.803.40m,延伸10.0025.00m,裂面较平直,局部粘土充填,属结合程度一般的硬性结构面。场区未见次级褶皱及断层,地质构造简单。2)地震松散层类孔隙水集中分布于全新统第四系人工填土中。因土层的性质、颗粒大小、厚度、砂泥岩碎块石含量等均有明显差别,其富水性也因此而

8、异,受大气降水补给。具有随气候和降雨变化的显著特征,雨季有水,旱季干涸。b、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分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两个亚类。构造裂隙水分布零散,其特点是贯通性差,富水性贫乏。风化裂隙水分布于砂泥岩的强风化带中,其水量由风化带厚度决定,富水性贫乏。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但降水后绝大多数沿上部填土下渗,至原始地形低洼处。基岩裂隙水受地形控制明显,具有就地补给,就地排泄的特点;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的动态变化除与降雨有直接关系外,受人为活动用水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最终顺地势排泄到南侧低洼带。钻孔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位。但若在雨季或长时间下雨情况下,在厚度较大的填土

9、中的地下水会有增加。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该区域内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场区中的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4.5不良地质现象拟建场地内及其附近无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其它不良地质现象,无河道、沟浜、墓穴、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5岩土设计参数大于10年。分布于场地西北侧原有道路及地坝处,钻探揭露厚度0.80(ZK34)5.2Om(ZK15);2)残坡积层(Q4cl+dl)粉质粘土(Q4el+dD:黄褐色,可塑状,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稍湿,为残坡积成因。分布于场地

10、北侧原始地貌地带。钻探揭露厚度0.3(ZK5、ZK7)0.8Om(ZK8)。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紫红、暗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等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含钙质团块和薄层砂质条带。该层与泥岩呈互层或夹层,局部呈透镜体出现。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地区域,为本场地主要地层,钻探揭露厚度1.05(ZK37)33.9Om(ZKI6,未揭穿)。砂岩:浅灰色,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局部粉砂质含量较重。为场地次要岩层,局部呈透镜体出现。钻探揭露单层厚度为0.90(ZKI8、ZK22)5m(ZK39)。4.4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内粉质粘土和泥岩为隔

11、水层。砂岩裂隙不发育,为弱透水层。上覆填土松散稍密、空隙较大,有利于地表水下渗。(1)根据现场调查,场地内无地表水体分布。(2)地下水类型场地内地下水种类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a、第四系松散层类孔隙水abc挖方(基坑边坡)临时1248.7二级1:0.75+素喷素喷为喷射厚8cm,C20混凝土面板。具体设计内容详见立面图及典型断面图。坡顶、坡脚分别设置临时截水沟及排水沟,并入场地内排水系统,且设置防护栏杆,栏杆高度不小于1.2m,护栏竖向荷载为1.2KNm.7材料及质量要求7.1 钢筋:图中符号分别表示热轧HPB3OO、HRB400螺纹钢筋。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使用前应对钢

12、筋进行随机抽检,作力学性能试验,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7.2 混凝土: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C30o混凝土浇筑前,应按设计的配合比做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其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按设计的配合比拌制混凝土进行浇筑。肋柱保护层厚度靠山内侧不小于35mm,外侧不小于30mm;压顶梁为35mm,面板保护层厚度:靠山内侧不小于35mm,外侧不小于30mm。抗滑桩保护层不小于60mm。73灌浆材料:本工程锚杆锚孔灌浆压力O3-O5MPa(锚杆)。(1)水泥: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MPa.(2)砂:应选用中细砂,当采用特细砂时,其细度模数不宜小于0.7。砂的含

13、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砂中云母、有机质、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1%。岩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t.tkXMMftKM/M)tHtRoVMJWttmftf承力特征G1胶面内球力Q摩融断aS人工案缜20.622.0/5*(天)3*(即Z融(天)23(QDU3ttfiittS定20120.200粉Ifi粘土19.02l/22(20m/14(大)120.25I45/Z依双/正?:2Swll26.0330(*WOS34526239927,IgLMI作砂W24.6525.0/0.35500*中K化砂岩1143/33s607227IOOt/为乐区锻*一锚杆M30水泥砂浆与周围岩

14、土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泥岩取360kPa,砂岩取900kPao6支护措施根据勘察报告,结合场地最新规划资料,综合考虑,边坡治理支护如下:边坡范围坡型边类设置概况规模(m)边坡展大高度(m)安全等级支护形式AB挖方永久7312.5一级5+式挡L肋杆墙1:板锚CDE.C,D,ECDE挖方(环境边坡)永久514.25二级板肋式锚杆挡墙、重力式挡墙EFGH挖方(基坑边坡)永久14714.6一级1:0.75+锚喷、板肋式锚杆挡墙IJK挖方(环境边坡)永久46.56.5二级仰斜式挡墙LM挖方(环境边坡)永久24.55二级仰斜式挡墙NO、OQHHPQ、Rb挖方(环境边坡)永久64.510二级仰斜式挡墙、板

15、肋式锚杆挡墙8.5试验:试验方法参见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附录。8.6 本工程施工应严格按逆做法分层分段跳槽间隔施工,每层垂直切坡高度不得大于锚杆竖向间距。8.7 锚杆组装与安放:8.7.1 组装前,锚筋应除油污、去锈,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每根钢筋长度误差不应大于50mmo8.7.2 锚筋应按规律平直排列,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2.0m设一定位支架,确保锚杆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8.7.3 应按防腐要求进行锚筋防腐处理。8.7.4 安放锚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转、弯曲,杆体放入角度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8.7.5 杆体插入孔内深度不应小于锚杆设计长度,杆体安放后不能随意敲击

16、、插拔,不得悬挂重物。8.8 注浆8.8.1 注浆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8.8.2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宜用水或释水泥浆润滑注浆管路。8.8.3孔口溢出浆液可停止注浆。8.8.4浆体硬化后,不能充满锚固体时应进行补浆。8.8.5一次常压注浆作业应从孔底开始,直至孔口溢出浆液。(3)水:宜用饮用水,不得使用污水。(4)浆体配制的灰砂比宜为0.81.5,水灰比宜为O.38O.5(5)浆体材料28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低于25MPa。(6)砂浆中掺加UEA-H微膨胀剂,以达到砂浆强度能提前达到设计强度的目的。8锚杆施工要求8.1 锚筋灌注砂

17、浆应适当减少水灰比,提高含砂率,以减少砂浆收缩,建议灰砂比为0.8L5,水灰比为0.405灌浆前需作砂浆强度试验。8.2 伸缩缝:缝宽30mm,用沥青码蹄脂嵌缝,伸缩缝间距为1015m,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8.3 注浆压力:设计要求注浆压力为0.30.5Mpa0锚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及时清孔,方可下锚杆注浆,以保证砂浆与岩层的可靠粘结。8.4 锚孔质量要求:8.4.1 锚孔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20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20mmo8.4.2 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3%。8.4.3 锚孔深度超过锚杆设计长度0.50m左右。8.4.4 作为钻孔质量监控的一项措施,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填写

18、好锚孔钻进中的原始记录。8.4.5 施工顺序施工准备一施工放线一开挖边坡一清理边坡一嵌补坡面一定点一钻孔一清孔一锚筋就位一灌浆一扎钢筋一浇注面板一养护.9.5挡土墙基坑开挖必须分段跳槽开挖,并应及时浇注。9.64m以下挡墙基础埋置深度应大于O.8m,4m以上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Inio9.7墙身设伸缩缝,缝宽2(30un,间距15m20m,结合地基场地.建筑情况布置,在挡墙持力层变化处及挡墙与其它建筑物连接处应设伸缩缝,在墙内.外.顶三侧填塞沥青麻丝或沥青木板,填深300mm0当伸缩缝位于放阶处时,距离平台与下一平台一侧不小于IOOO,此平台宽度不小于2000,9.8泄水孔:重力式挡墙上上应设泄

19、水孔,孔径IOOmIn(PVC管材),泄水孔向外倾斜5%,间距1.52m,要求上下左右错开布置,最下一排泄水孔的出水口应高出地面2300mm。为防止泄水孔堵塞,在泄水孔进口处设置反滤层,反滤层必须用透水性材料(如卵石、砂石砾等),厚度不小于500mm为防止积水渗入基础,需在反滤层顶底部夯填至少30Onlm厚的粘土隔水层。具体构造措施参见挡土墙图集(MJOO8)第18页C型及反滤包大样。9.9墙背填土与墙体施工应交叉进行,以免墙背悬空断裂。9.10先修重力式挡墙,墙身强度达到80乐再进行墙后填土。具体做法详大样。9.11墙后填土质量应进行检测。9.12挡土墙施工前应做好地面排水,保持基坑干燥,基

20、坑开挖后,基坑内不得积水。8.8.6每30根锚杆应不少于一组砂浆强度检验试块,每在试块应不少于6个。8.9 锚杆防腐锚杆位于中等风化岩层中时,钢筋除锈后采用水泥砂浆封闭防腐:位于土层或强风化岩层中时,钢筋除锈、刷沥青船底漆、沥青玻纤布缠裹二涂二布防腐。施工中应使锚杆位于锚孔中部,要求杆体周围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5mm。8.10 上排锚杆未达到设计强度80%前不得切坡开挖施工下排锚杆。8.11 水泥、河砂等细骨料要求同锚杆灌浆材料,粗骨料粒径不得大于25mmO8.12 挡墙泄水孔(孔径10cm),沿墙高和墙长每隔1.52m呈梅花形布置,最下排距地面30cm,外倾5%,若密度不够,必须按要

21、求补充。8.13 边坡开挖及坡面清理严格要求人工进行,严禁采用爆破法施工。9重力式、仰斜式挡墙施工技术要求9.1墙身采用C25素混凝土现浇。1 .2填料:用本场地土夹石(石含量25%)作填料,压实系数不小于0.95O9 .3当地面自然坡大于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高不大于0.5m,宽度不小于1.0m,并向内倾斜5%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再进行分层碾压。9. 4基底应粗糙。2013附录C.3要求进行,各类型锚杆验收试验数量取各类型锚杆总数的5%,自由段位于IIII类岩体时,各类型锚杆验收试验数量取各类型锚杆总数的1.5%,且不得少于5根。未实施多循环张拉实验的所有工程试验锚杆,均应

22、进行单循环张拉试验。各类型锚杆最大试验荷载见下表:锚杆(索)类型杆体轴向拉力设计值(KN)最大试验荷我(KN)最少试验根数222(锚杆)125188该类型锚杆总数的5%,IL不少于5根225(锚杆)150225该类型锚杆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232(锚杆)230345该类型锚杆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332357536该类型锚杆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13.1最大实验荷载:永久性锚杆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1.5倍。9.2 2荷载级数宜大于4级,加载速度宜为5()100KNmin,减我速度宜为100200KNmin09.3 3预加的初始荷载为最大实验荷载的0.1倍,之后的加载、持荷、方法应采用

23、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附录J图J.0.3模式。9.4 4在最大试验荷载持荷时间内,测读时间为1,3,5分钟后。14监测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3年内应对边坡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应按下表进行。业主应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边坡进行监测。边坡工程监测项目表序号测试项目测点布置位置1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支护结构顶部2地表裂缝墙顶背后1.0H(岩质)1.5H(土质)10截、排水沟技术要求截、排水沟开挖采用MU30浆砌片石形成,具体技术要求详见相关规范。11施工顺序本工程可按下列顺序进行施工组织方案编制:9.5 1按总平面图要求结合建筑边线,边坡边界线,确定红线、

24、挡墙线拐点、关键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开挖。9.6 2本工程施工应严格按逆做法分层分段跳槽间隔施工。9.7 3本场地,土石方开挖及边坡施工应从上至下的方式进行施工,分级分台地分区域施工,严禁大面积开挖,且严禁爆破施工。9.8 4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职安全人员及监测人员对边坡及邻近挡墙进行变形监测、巡视告警。12锚杆基本试验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应进行锚杆基本试验。试验时最大荷载不得超过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0.85倍,并应在锚固体灌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进行。具体要求详见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O33O-2O13)附录C锚杆试验章节。13锚杆验收试验本

25、工程的所有锚杆施工完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应随机抽检做锚杆验收试验,以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其试验要求及步骤按GB50330-范(GB50330-2013)第19.1.7条的规定的其他情况时。当出现危险报警时,需采取应急措施。边坡变形及周围沉降观测,应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单位进行。15危大工程风险控制要点高切坡工程本次设计范围内高切坡风险控制主要为基坑挖方高度大于12m区域。高切坡区域施工应采用逆作法,严禁大面积爆破施工,分段分区域开挖,拒绝大面积开挖后防护,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揭示的地质现状进行编录并提交设计复核。工程本着“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工作,尤其需对边坡

26、状态、岩层裂隙发育、地下水状况进行复核,施工单位应及时反馈与设计不符的岩土工程问题,以便及时修改完善补充设计。高切坡、高填方区危大工程应遵循“事先、事中、事后”三阶段全过程控制的原则,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企业进行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16施工注意事项1、本图纸须经过审查机构审查后方可进行施工。本工程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应按建办质2()1831号文及渝建安发201927号文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2、本工程设计是依据场地勘察

27、报告及现有建筑总图、场平图进行编3坡顶建(构)筑物变形边坡坡顶建筑物基础、墙面4降雨、洪水与时间关系5锚杆拉力外锚头或锚杆主筋6支护结构变形主要受力杆件7支护结构应力应力最大处8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出水点9地面质点震动速度速(构)筑物基础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在每一典型边坡段的支护结构顶部设置不少于三个观测点”的规定,本次监测根据实地情况,监测点不得少于三个监测点。监测项目包括坡顶土体水平(竖向)位移、锚杆应力监测等项目。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支护结构顶部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边坡坡顶

28、。建议甲方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测量单位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监测,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项设计、专家论证,并应将监测方案及时反馈至设计方,进行复核。本工程严格遵循“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监测及施工单位应及时将监测数据反馈至设计单位。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土质边坡支护结构坡顶的最大水平位移已大于边坡开挖深度的1/100,其水平位移速度已连续3天大于2mmd;地表裂缝宽度监测报警值为1075mm。累计竖向位移达到IOmm其竖向位移速率达到3mmd,或连续三天变形速率达到2.1mmd;坡顶邻近建筑物出现新裂缝、原有裂缝有新发展时或出现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最终边坡开挖高度及放坡边界应结合建筑场地

29、设计标高及放坡区域进行综合确定。14、施工期间进一步查验复核层面产状与结合程度。15、本场地靠近已建构筑物段边坡施工时禁止在坡顶加载,且禁止爆破施工。制的,当坡顶、坡脚规划发生变化时,应重新反馈给设计单位验算边坡及支挡结构的稳定性。3、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设计说明和所有设计图纸,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颁布的现行规范和规程执行,以确保工程质量。4、施工期间和竣工后3年,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监测资质的单位对永久边坡工程进行监测,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巡查工作。5本设计图中仅示意坡顶边线与截排水沟的位置关系,在实施过程中,水沟位置可做适当调整,其净断面尺寸及做法要求应与总图保持一致。6应选

30、择有相关经验和施工资质证的专业施工队伍承担施工任务。7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时,应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尽快解决问题,保证工期。8本工程本着“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工作,尤其需对边坡状态、岩层裂隙发育、地下水状况进行复核,施工单位应反馈与设计不符的岩土工程问题,以便及时修改完善补充设计。9其他未尽事宜请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遇特殊情况在施工时参建单位共同协商解决。10、本段挖方岩质边坡严格按照逆作法施工,确保边坡稳定。11、根据边坡设计及地质资料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变化逐一加以分析说明,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具体的应急预案措施。12、本次设计范围内永久边坡坡顶超载不超过35kpa(均布荷载),严禁集中荷载。13、本设计范围内坡率法放坡图件及说明仅示意放坡范围及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