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3746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管理办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测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工程测量是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测量工作。为了加强测量管理,规范作业流程,统一作业标准,明确人员职责,保证测量工作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测量数据准确、可靠,确保建筑物位置和几何尺寸无误,有效防范测量质量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行业颁布的规范章程,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本着实际可行、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线装修3标项目经理部测量管理。第二章职责第三条主要职责:(一)制定本标段测量管理实施细则;(二)编制标段内单位(子单位)工程测量方案并报监理、所在上级公司审批;(三)承担本

2、项目的施工测量,包括车站、区间及其它结构物的定位、护桩设置及日常施工放样工作、测量技术交底、测量资料的填写以及测量复核等;(四)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核及检定;(五)按上级单位要求对测量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六)建立并每月更新测量仪器、测量技术文件、测量人员管理台账;(七)负责在设计精密控制网基础上根据施工需要加密施工控制点;(A)负责管段内工程测量桩点、资料交接;(九)负责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持证上岗;(+)负责管段内平面、高程控制网点的布设,以及每2个月一次的地面、地下控制网及联系测量复测(如监理、建设单位有明确的更高要求,按监理、建设单位的要求复测频率执行)。如果复测确认某个控制点发生位

3、移或沉降,应及时对发生位移或沉降的控制点成果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十一)负责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使用精密测量成果,责精密网控制点及加密网点保护工作;(十二)配合和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按监理要求提交相关测量资料;(十三)配合第三方测量机构进行的测量验收、抽检、复核、误差/粗差争议的仲裁以及对重要工点和重点工程进行的监测和观测;(十四)参加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粗差的处置,并提出处置意见报请相关单位,按批准的处置方案进行相应的工程处置;(十五)按要求进行竣工测量。第三章基本要求第四条测量工作实行总工程师负责制,总工程师是施工测量的责任主体,对施工测量工作的质量负全责。

4、测量负责人应具备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并持有测量资格证书,5年以上工作经验,其中从事地铁工程施工测量工作3年以上。若测量人员调离,须由总工程师组织工作移交,必要时复测后移交,并留存移交人、接受人、总工程师三方签字的书面移交资料。第五条应配备满足生产施工所需的测量仪器、设备,所有测量仪器、设备应每年检定一次,每月自检一次,随时掌握仪器性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校正检定。第六条本办法实施中,所有测量作业的精度指标必须满足城市轨道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的要求。第七条开工前工程部必须编制施工测量方案报上级单位评审,并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实施测量作业。第八条施工放样应采用经审批的复测控

5、制网测量成果;应注意与相邻工程的衔接,后施工的工程必须与其相邻先行施工的工程进行联测。第九条对地下车站主体结构、装修放样测量校核、盾构掘进移站测量、盾构管片姿态人工测量等现场测量放样工作完成后向监理单位提交测量成果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后方可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测量、放样成果交接。测量、放样成果对现场管理人员的交接必须采用书面方式,交接记录一式两份,施工现场保存一份,测量人员保存一份。第四章工作内容第十条砌筑测量放线(一)开工前,总工程师、测量组负责人参加由指挥部组织的工作。(二)应按交接书面资料所列桩搬现场逐点交接并查看情况,各类桩点应完好无损,稳定可靠,现场应做明显标识。(三)完成后监

6、理工程师及时组织进行管段内控制网复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指挥部、监理单位。第十一条装修测量()车站的施工1、装修施工测量地下连续墙的地面中心轴线依据线路中线控制点进行放样,放样误差应在10mm之内,其内外导墙应平行于地下连续墙,其放样允许误差为5mm。连续墙槽施工中应测量其深度、宽度和铅锤度。考虑到连续墙成墙垂直度及墙体变形影响,内外导墙的净距比地下连续墙厚度加大5cm;导墙垂直度控制在W1/200内,以保证导墙顶面平整和定位准确。为确保结构净宽宽度,连续墙中心轴线外移IOCm。连续墙竣工后,应测定其实际中心位置与设计中心线的偏差,偏差值应小于30mm。2、基坑开挖施工测量基坑开挖时,利用场地内

7、加密的导线、水准控制点将平面、高程控制点引到边坡上随时控制开挖深度与宽度,也以便于现场施工员校核更好的控制基坑开挖。引测到边坡上的控制点只能即引即用,下次需要时再重新引测或者复核上次引测的控制点复核无变动后方能使用。基坑开挖施工测量应遵循下列要求:(1)采用自然边坡的基坑,其边坡线位置应根据线路中线控制点进行放样,其放样允许误差为50mm(2)基坑开挖至底部后,应采用附合导线将线路中线引测到基坑底部。基坑底部线路中线纵向允许误差为土IOmm,横向允许误差为5mm。(3)高程传入基坑底部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对向观测,垂直角观测、距离往返测距各两测回

8、,仪器高和觇标高量至毫米。3、钢支撑位置的施工测量用全站仪在冠梁上放出两个钢支撑中心点,用钢尺排出中间钢支撑的位置,再在冠梁侧面用水准仪放出标高,根据设计图纸算出每道支撑位置的下返数。在架设钢支撑前用悬吊钢尺的方法放出每一道钢支撑的位置。4、主体结构施工测量(1)主体结构中线的定位放样利用经监理及项目公司批准的地面控制点,用全站仪将主体车站的中线放出,将控制点定在基坑上利于保存的地方。还应进行高程传递测量,把标高传递到高于底板设计面处的连续墙上,作好牢固标志。控制点要经测量组复核,成果经监理检验同意后,方可使用。当完成第一块底板混凝土筑后,及时埋没永久中线控制点,以后用来控制各结构的位置及标高

9、。(2)车站柱、梁、侧墙的定位放样a、结构柱的施工:结构柱的钢筋绑扎之前,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所有的结构柱的平面坐标,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的方法在底板垫层上测设结构柱中心的位置,点位的放样误差W10mm。b、结构底板、顶板的梁、边墙的施工:在垫层上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的方法测设底板梁和边墙的轴线、起点、终点、拐点,且在轴线的方向上、梁或边墙的两端测设控制桩,在垫层上弹出轴线和模板线,放线的误差W10mm在混凝土浇注之前复核模板的宽度和位置。模板牢固后、浇注混凝土之前,利用水准仪将梁或边墙的层面标高线测设在模板的内侧上(或测设下返5cm的高程控制线)。c、顶板梁施工: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及时测设梁的轴

10、线、模板的宽度线和模板高度的控制点,轴线的放线误差W10mm,模板宽度的放线误差+10+15mm之内,高度放线误差+IOmm之内。(3)车站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定位放样车站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定位放样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进行测量,精度应满足规范要求。方法是以车站的中线为控制基线,将几何图形墨线、红油漆弹画于底模上。(二)盾构区间施工测量1、在盾构区间图纸下发后,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对图纸的审核。经审核无误后由项目测量主管计算出隧道轴线的三维坐标,并报公司精测队审核,审核无误后上报至监理、项目公司审核。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后方可导入导向系统指导盾构隧道施工掘进。2、对洞门中心、始发托架、反力架放样后,项目

11、部测量队应通过换人换方法进行初检并报公司精测队复检合格,方可上报监理和项目公司测量中心。完成以上程序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3、在盾构机下井安装完成后,必须利用人工测量方法测定盾构机的初始位置和盾构机姿态,盾构机自身定向系统测量成果应与人工测量成果一致。测量内容包括平面偏差、高程偏差、俯仰角、方位角、滚转角及切口里程。4、在完成上面各项工作后应及时对导向系统进行调试,将线路中心三维坐标、相关计算参数输入导向系统。通过导向系统测量盾构机始发姿态指导盾构始发掘进。5、隧道净空断面测量直线段按8环(9.6m),曲线段按4环(4.8m)间距测量结构横断面,曲线元素应测设结构断面。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线路中

12、线调整和结构断面测量应满足设计要求。6、盾构到达接收井前50环内应增加人工测量频率符合盾构机推进姿态,并组织洞内导线的全线测量做好贯通测量的准备工作。7、盾构机完全出洞后应及时根据据项目公司要求组织贯通测量,测设全线隧道断面。第十二条控制网定期复测(一)为确保测量精度,应请上级单位精测队编制本标段平面、高程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并负责定期复测工作,由上级单位精测队负责盾构始发前导向系统计划线数据录入复核和盾构接收前50环处盾构机姿态人工复核;(二)本区段内的地面高程控制点及平面控制点应每两个月复测一次,每三个月由公司精测队复测。同时按合同要求及时报监理单位、第三方测量单位进行复测;(Z)高程、平面

13、控制网定期复测必须与相邻区段搭接测量,平面搭接不少于2个平面控制点,高程搭接不少于1个高程控制点;(四)盾构始发前必须对盾构机零位姿态进行测量校核,校核报告作为始发验收条件之一;在盾构始发10环内、掘进过程中每100环、到达前50环必须进行盾构机姿态人工复测;(五)盾构法施工的隧道,盾构始发前三个月内,必须对本区间及相邻区间共用的导线控制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六)盾构区间,隧道贯通前必须进行不少于三次的联系测量工作,盾构始发前、隧道掘进到20Om及距贯通面150m时分别进行一次,测量精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较长隧道,在隧道掘进每500米增加联系测量一次,并采用高精度测量方法,提高地下控制导线精度(

14、七)复测成果应符合相应行业测量规范对平面、高程控制网测设等级的要求,并将管段内复测成果报指挥部备案第十三条竣工测量与贯通测量(一)单位工程竣工后,总工程师应及时组织进行单位工程的竣工测量(二)管段内全部工程竣工后,应以控制建筑物的中线为基准进行系统联测,并与相邻标段的中线衔接第十四条测量成果管理(一)项目部按规范要求整理测量成果书,测量成果书经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审批(二)当采用复测新成果时,需填写施工测量报验单(附测量成果资料)及处理意见向监理单位申报,经批准后方可使用新成果(三)测量成果及时存档,并接受指挥部等上级单位的抽查。若测量成果误差超出限差范围,应进行复测,复测仍有问题时,应及时

15、上报指挥部并由指挥部组织全线控制网测量单位进行复核测量。第五章测量复核制第十五条测量工作坚持多级复核制,也是测量质量控制的核心,必须严格遵循。(一)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应认真研究复核,必要时应做现场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抄录已知数据资料必须核对,经检查并复查无误后方可使用。(二)各种测量的原始观测记录(包括电子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做出,严禁事后补记、补绘,原始资料不得涂改。误差超限时,应按规范要求补测或重测。(S)测量的外业工作必须有多测回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核条件。(四)利用已知成果时,必须坚持“先检查、复测,后利用的原则。(五)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现场重要的放样,必须坚持用不同方法(或不

16、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计算。(六)内业计算必须坚持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并相互校核。当两组人员均采用软件计算时,不宜采用同一软件。(七)项目经理部上报的测量成果资料必须要有计算、校核、并由测量主管复核及项目总工签署后有效。(八)测量资料的报送和下发,项目部必须建立资料报送单或是签领单,并执行相应的交接签字手续。第六章检查和追责第十六条总工程师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方式对测量工作进行检查,定期检查周期为一个月,检查内容详见附表1。第十七条对测量事故实行责任追究。(一)因测量负责人对管段内控制网复核、独立控制网测量、线路定期测量或施工测量错误、未按期复测,造成工程返工的,由测量负责人自行承担责任。(二)测量奖惩办法1、测量资料弄虚作假,编造测量数据;不按规定频率、规定部位进行复测的对当事人处于5000元罚款2、测量工作不认真,导致严重经济损失(损失50200万)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对相关责任人处1万元罚款3、测量工作不认真,导致特别重大经济损失(损失200万以上)或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对相关责任人处2万元罚款4、总工程师每月对测量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中,作为考核评分依据之一;对于测量工作认真,没有发生测量事故的测量人员,项目经理部将在年度考评中优先推荐为先进个人并给予奖励。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工程部负责解释,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