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这里见不得冷场.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339722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这里见不得冷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这里见不得冷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这里见不得冷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这里见不得冷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这里见不得冷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这里见不得冷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这里见不得冷场.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台湾名师李玉贵: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这里见不得冷场! 李玉贵:台湾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台湾师铎奖获得者 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只要发言的小孩说得比较慢,只要他说得磕磕绊绊、支支吾吾、断断续续,马上就有十几个尖子生争着举手。这时候,如果老师没有专业自主又喜欢热闹的场面,他就真的会去点其他举手的孩子,还会对原来发言的孩子说一句:下次想好了再说。 作为老师,我们每天最努力要做的是让学生成为互学共学的伙伴,而不是学科教学。学生如果不互为学习伙伴,有再好的想法他都不会想跟同桌、跟好朋友分享,只会想举手告诉老师,老师就只有累死。可是,正是我们塑造了这种文化,让小孩误认为,他的想法要得到老师认可才有存在

2、的价值。 那么,什么才是“学习共同体”下的听和说呢? 第一次去日本教室参观学习时,我听得很吃力,因为学生说话很小声,老师说话很小声;学生讲话不举手,前一个讲完之后,第二个学生会接替这个话题,回应前一个小孩的观点。话题不停轮转,那是真正的对话。我非常震惊,借镜自照,照见我自己课堂上的学生发言状态:第一,他必须举手;第二,他必须经过我的允许跟指名;第三,他必须站起来。 但这些还不是最紧要的。最紧要的是,我们当时问了一个很没礼貌的问题:台湾的小孩为什么都不善听,日本的小孩为什么那么善听?佐藤学老师回答说:如果每位老师每天在课堂都跟学生示范如何听,再小的声音老师都愿意听,说得再断断续续的话也耐心公平地

3、听,这样我们的小孩每天就在看如何听,久了他就会听。他的意思是:老师自己不是一名好的示范者,却还在怪小孩不会听。是的,孩子是我们教出来的,最没有资格批评小孩没能力的就是老师,他们的不足正是我们专业成长的空间。 什么叫听?佐藤学老师说:听是建立学习关系。我们追问:那差生怎么教?佐藤学老师回答说:那你就听他会到哪里。在日本我曾听过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先出两道题:第一题是718,第二题是568,请用竖式把答案算出来。日本老师一开始完全让学生自己去算,大部分学生都算错了,一个班大概只有68个人算对。这是佐藤学老师一直强调的:课堂应该有3成的时间去挑战学习,即不教简单的内容,给学生一定的

4、空间去伸展跳跃。 课上到一半时,有个小女孩突然站起来说:我可不可以发言?大家回答她:好,请讲。她说:我用了平常的算法,可是算到中间就出问题。同学问她:你出了什么问题?她走到台上算给全班看,每算一步停下来跟全班核对一下:68是48,对不对?这时候老师不见了,其他同学会回应她:对!你看,当老师没有强势地发挥主导作用时,学生可以充分互学,话题可以进行,彼此可以互相解难。老师越强大,学生就越不尽他学习的职责。 小女孩继续说:68=48,所以我在个位上写下8,但剩下的40,我不知道写在哪里?于是全班好多学生很开心地附和说:我也不会,我也不会哎!这就是让人安心的课堂,而我们的课堂呢?小孩花很多力气把不懂憋

5、在心里,不懂装懂。其实,小孩的不懂一定要说出来,这样才会发现好多人跟他一样不懂,这样他就会很安心地去弄懂。 会听、敢说,还要能等。我们的老师往往是不耐烦等待的,学生稍微一慢就觉得冷场。你心里的假想,最好是前面的人刚说完,后面能够马上接上,等三五秒都觉得漫长。你想不到的是,那3秒、5秒的等待其实非常值得,即便是几十秒也很值得。 在日本的一节社会课上,一名女生点了同一个小组的男孩发言,男孩虽然是主动举的手,但其实并没有把握,所以站起来大约30秒钟没说话。但你看其他组员有争着要发言的吗?有悄悄告诉他答案的吗?没有。佐藤学老师说,这叫“无所事事的体贴”。因为每个人内心其实都想成为自立的人,在他很明显地

6、表达出需要帮助前,你最好先按兵不动。所以,我们习惯在学困生旁边放优等生的做法也是不对的。我们要教的是让学困的小孩有问题敢问,提问是他的生命责任,他要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 30秒后,男孩开始说话了,整个课堂的小孩都在侧耳倾听。你说这样的时间投资值不值得?后来我自己上课,经常这样要求小孩:只要有人说话,你们就不可以举手,认真听对方在说什么。 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只要发言的小孩说得比较慢,只要他说得磕磕绊绊、支支吾吾、断断续续,马上就有十几个尖子生争着举手。这时候,如果老师没有专业自主又喜欢热闹的场面,他就真的会去点其他举手的孩子,还会对原来发言的孩子说一句:下次想好了再说。 告诉你,那已经是他这辈子想得最好的时候了。他正在努力搜寻、组织、关联你的话题跟他的思绪的关系,他试图将零碎的思维片断组织成语言来跟大家沟通。但你却因为没有专业直觉而点了别的同学,而且别的同学回答得又快又好。于是,这个小孩就只能得到一个很差的自我印象,尽管老师和同学完全没有恶意,但事实上他会越来越不爱讲话。这就是课堂文化的敏感性。老师带着温暖的心去听、去等,这些敏感性就会出现。 要建立学习共同体,需要改变的地方很多很多:谁在说话,为什么要聆听,怎样温暖地等待,等等,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要一直研究自己的课堂,请记住:修,是为了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