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控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4126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控制.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建筑根底工程施工时容易发生根底轴线发生位移、根底标高出现误差、根底防潮层失效等质量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桩孔的回填不均匀、夯击不密实,导致桩身松散甚至断裂、倒塌;(2)碎石挤密桩桩身缩颈,导致局部尺寸比设计文件要求的尺寸规格小,这种现象容易出现在饱和的粘性土或地下水位以下情况中;(3)设计施工的技术文件与实际要求不符,导致建筑根底的桩尖标高和最后的贯入度不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4)桩身夹土、分段级配不均匀;(5)预制桩的深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桩身垂直度偏差过大。保证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首先是要消灭上面的这些问题。2影响根底

2、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整体建筑的质量状况,是保证整体建筑物质量的前提和根底。因此,在建筑根底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质量。对施工质量有影响的因素分为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偶然性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指的是因为随机产生的材质施工等方面的微小差异造成的质量波动,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小。系统性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很大,会造成建筑质量的巨大波动,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如原材料材质不符合要求,尺寸规格超出允许范围,工艺的设计与实际施工不能很好的衔接,施工设备检测器具不合格,操作技术不符合规范,操作人员不遵守施工程序,作业环境不符合相关要求等,都是影响建筑根底

3、工程施工质量的系统性因素,凭借一定的经验或者技术完全可以消除系统性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对这些因素的正确认识并分析,通过人为的控制,可以保证施工质量。系统性因素的构成很复杂,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因素:2. 1人与环境的因素人是开展建筑根底工程施工活动的主体,人的行为差异与技术水平的发挥程度及环境中的噪音、强光或是震动对人或其工作状态是否有利,是否有阻碍,是否适于开展检查与监视等因素,都属于影响建筑根底工程施工的系统性因素。2.2材料与用具的因素材料与用具也影响着建筑根底工程的施工质量,包括施工材料构件的质量是否满足规定标准,材料的处理是否按照技术标准与设计要求执行,材料的验收入库、存储、发放是否按

4、标准规范开展操作以及日期记录是否正确,施工用具的性能是否满足保质书所规定的稳定程度与操作的难易程度等。2.3施工工艺的因素施工工艺与施工措施的设计与实际情况能否相互协调,施工措施与施工器具的制定、质检方法确实定与采取的相应措施是否得当,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衔接是否顺畅,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否准备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等。3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3. L加强对技术性文件的控制加强对技术性文件、报告与报表的控制,是全面控制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开展好技术性文件控制与审核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确保建筑根底工程的施工质量。主要有:(1)对有关技术资质证明的文件的审核与控制;(2)对开工报告与

5、现场的审核与控制;(3)对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措施的审核与控制;(4)对有关计划修改、图纸的变更与技术核定的审核与控制;(5)对采取工艺的工序衔接、分工质量检查报告及其相关证明资料的的审核与控制。3. 2.加强对原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保障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还需要加强对原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原材料与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在根底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与设备质量,严格审查原材料、构件与设备的质量,实行“先检后用”的原则,切实实行责任人制度,便于管理。首先要检验钢材的质检报告,对于达不到规格的钢材一律弃之,对于那些表面有瑕疵或者锈迹的钢材必须仔细查看后再决定是

6、否使用,检查已安装好的钢材是否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其次,钢材接头的焊接方式要符合一定的规格样式,确保规格一致。另外,要检查模板的标高与几何尺寸。3. 3.加强“预防”式管理理念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会造成广阔消费者的生命安康及财产安全的巨大损失,因此,要积极预防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加强“预防”式管理理念,在施工前控制系统性因素,防止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预防”式管理理念,采用的是科学手段,对潜在质量缺陷的构成要素、危害程度、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系统性因素开展全面的研究与调查,并开展定比定量的判定,提出修改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对建筑根底工程的组织和管理人员素质、施工工艺的设计、生产材料材质、

7、设备故障、质量缺陷和伤亡事故情况开展综合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收集并整理有关质量缺陷、设备故障及伤亡事故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开展异常缺陷排查活动,根据掌握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对根底工程质量缺陷开展初步的辨识,随后在操作现场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异常缺陷排查活动,组织技术人员、质量管理员和材料员等,从材料、设备工艺与管理状态等开展分析辨识,总结出导致质量缺陷的主要因素。3. 4.加强对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近些年来,大型建筑的建设不断增多,工程上广泛采用砖孔灌注桩作为根底承载力。砖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大半在地下开展操作,以至于操作过程无法全面掌握,而灌注过程中出现任何差错,都将严重影响灌注桩的根底承载力,影响

8、整个建筑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必须加强对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首先需要严格控制导管的埋入深度,埋管越深,混凝土与导管的作用面积越大,产生的浮力越大,导管内外的压力差越小,混凝土越不容易灌注;埋管越浅,容易造成导管脱离混凝土层,造成桩身夹渣等现象。其次,采取反循环加振动筛开展除渣。实践证明,与正循环相比较,反循环的过滤清渣的效果更明显。不同与正循环依靠泥浆的流动去除泥浆中的大颗粒,反循环则依靠泥浆泵将大颗粒石块排出孔外,同时辅以振动筛,筛除泥浆中的泥渣,从而更有效更彻底地开展清渣。3. 5注重对根底工程桩竣工时质量控制确保根底工程桩竣工时的质量满足设计文件和各项标准的相关要求是保障建筑根底工程质量

9、的最重要也是最后一环。首先建筑施工单位做好自检、自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认符合验收条件即可申请竣工验收。根据国家标准对根底工程质量开展外观检查,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环节,采取修补、整改措施,而经过修补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质量标准,拒绝验收。验收合格后,建筑施工单位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备案。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本身质量的好坏,因此保证施工的质量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建设施工部门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转变创新观念,推陈出新,研发控制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的新方法。施工质量的控制是整个建筑的核心与前提,通过加强对技术性文件、对原材料与设备质量以及对钻孔灌注桩的质量的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以上建筑根底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