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4223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必修一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必修一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必修一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必修一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1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容名称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设计者授课年级高一学生课时40min选用教材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课标分析2021年新课标要求: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解读:首先该课标提出两个重要概念:“地貌、景观即一是熟悉几种常见的地貌:二是掌握并描述其景观特征.课标强调,地貌与“地形”概念根本通用,从成因入手划分不同的“地表形态,如河流地貌、岩溶地貌、海岸地貌、风也地貌等,并在此根底上掌握它们的地形地貌景观特征.针对前者可以提及相应类型的次级地貌类型,并适当拓展形成原因;针对后者,课标要求景观的描述需要对地貌景观特

2、征的形态和物质组成进行描述,如类型、规模、色彩特征、次级地貌组1等.本条课标是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重要表达,特别强调以学生的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的观察和初步理解等实践方动为核心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在野外观察、识别并描述当地的地貌;假设无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图像、视频、模型帮助学生区察和识别不同的地貌.在教学实践中,喀斯特地貌作为地貌的组成之一,首先可以通过视频和图像资料为学生建立地貌与喀斯特间的联系,过地理分布、成因分析和次级地貌类型的学习,学生能够描述其景观特点,培养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对应的教材内容是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的第一个

3、知识点P66-68)该内容属于继大气圈、水圈之后第三个重要的圈层一一岩石圈,本章只有两小节,熟悉常见的地貌类型是观察地貌的根底;而是对前面知识的稳固;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土壤和必修2中人口、城乡景观等概念和知识点的学习打下根底.学习观察地貌的方法又有利于更好地观察几种常见的地貌类型.在对岩石圈的学习中,熟悉到大气圈、水圈的重要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知识间的前后联系,不能孤立的讲授地貌的知识点,要注意把握圈层间的紧密联系,也要有意识的提及人类活动与地貌间的相互影响.三、学情分析在知识结构上,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根本地形的划分,主要通过简单的外部形态划分,而高中所要求的地貌2型那么是以

4、成因作为划分依据,有一定难度;在思维方式上,必修一前三单元的学习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抽象思维,但是缺乏对理问题深层次的划分以及缺乏对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分析水平.同时喀斯特地貌在成因上与化学知识息息相关,而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的化学方程式是学生初中的知识点,为喀斯特地貌成因的学习有指导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的根底知识掌握程度,启发学生多思考,活泼思维.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小组作学习等,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观察水平.从整体上来看,本节课学习难度适中.四、教学理念本节课强调地理核心素养中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教学设计中更偏向于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视频和图像资料,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然的地理学

5、习情境.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和共享者,改变以往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关注学习者在地理学习中的探究过程与实践体验,从而充分调动和维持学习者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情感过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徐霞客为创设情境的导入,通过呈现视频和图像一步步引导学生对喀斯特地貌概念、分布、成因和次一级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和掌握,通过贵州fast的案例探究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与迁移水平.引导学生从分析喀斯特地貌到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常见地貌及其景观特点.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分布特点及成因;2)掌握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各类

6、型的景观特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影像,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喀斯特地貌景观特点;2)通过景观图、文本等资料,分析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地貌,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综合分析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人上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目标】1)综合思维:从多种因素入手解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综合分析射电望远镜(fast)的选址原因2)区域认知:对喀斯特地貌的区域分布有初步认知3)地理实践力:通过观看视频、景观图等,本课时以实践活动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4)人地协调观:探究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人地

7、协调款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景观特征教学难点:1.了解喀斯特地貌次级地貌如石林的形成过程.2.综合分析射电望远镜(fast)的选址原因.七、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探究法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导入(Imin)同学们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古代第一旅游大V,明代著名地理探险家、文学家一徐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但他把最高的赞誉留在了桂林“洵神仙之境,首于土界得之,转觉神州凡俗矣.他详细记述了云贵广各种石灰岩地形的景观,是最早记录喀斯特地貌的人因此被称为世界喀斯特地貌研究之

8、父.循着徐霞客的足迹,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熟悉喀斯特地貌吧!【板书】喀斯特地貌集中注意力,了解世界喀斯特地貌研究之父:徐霞客.根据教师提供的图像对喀斯特地貌形成初步印象和理解.通过创设古代地理伟人的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树立敢于探索的典范,并且自然引入喀斯特地貌的学习,兼顾教育性和思想性L地貌概念【讲授+提问思考】: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地貌?岩石圈外表形态特征.是出露地表的岩石圈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综合作用之下呈现的形态,是地球演化的结果,且仍然处在变化之中.同学们初中也学习过5大根本地形,那同学们思考一下地貌和地形有区别么?喀厮挣地差河流恺说-风沙地貌海悻地貌埠陵地席施探求新知:喀斯

9、特地貌概念、分布及成因(5min)小组合作:喀斯特地貌分2 .喀斯特地貌概念【讲授】:喀斯特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是岩石圈与水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喀斯特地貌是指组成地表的岩石有一局部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可溶性岩石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根本条件.3 .喀斯特地貌分布【读图归纳】:请同学们读图分析,我国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地区.对,喀斯特地貌集中分布在桂云贵等地4喀斯特地貌成因【提问+讲授:为什么喀斯特地貌会主要分布在这几个地区呢,我们可以从其形成原理入手.从概念中我们得知喀斯特地貌根本条件是可溶性岩石比方

10、石灰岩,初中我们学过石灰岩与水C02的反响方程式,同学们还记得么,对,就是CaeO+CO2+H2O=Ca(HCOj2我们也知道碳酸氢钙会随流水流失,所以这就是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板书】化学方程、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教师总结】得到大旅行家徐霞客最高赞誉的喀斯特地貌到底有哪些独特的景观呢,从喀斯特地貌概念1 .回忆初中所学的五大根本地形,思考并积极答复地形与地貌的区别.2 .理解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和其形成条件,进行笔记3 .阅读“中国喀斯特分布图,分析并归纳我国喀斯特地貌的主要集中分布区4 .结合初中化学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理解抽象的原理1.将地貌与地形联系,使抽象的新概念更容易理解2提供

11、分布示意图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发现地理现象的水平和地理实践力.表达学生主体的课堂地位.3.地理与化学知识的结合,凸显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紧密联系,与表达了地理的多样性与生活性,培养学生多学科融汇学习,知识迁移的水平.1.读书指导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类(5min)中我们也明确了其包括地表和地下两类地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7-68t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老师还剩下一大半的表格.【板书】框架同学们的答复非常棒,对各景观间的联系也把握得比拟紧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首先是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溶沟、洼地、峰从等.【读图分析】从这幅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至IL喀斯特地貌的发

12、育随时间变化,其发育的景观和景观特点都有所不同.接下来是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板书】图示发现地理信息和总1.仔细阅读教材结归纳水平,同时内容,构建知识框架根据教师提供的表理解各知识间相互格促进学生构建知关系,小组合作学习识框架,并完成教师提供的2.小组合作的学习表格.方式有利于学生主2.欣赏不同喀斯动思考并发表意见特地貌类型景观图3.教师板书简化的像,深入理解各典型景观示意图,对学景观的景观特点,生起到引导作用,3读图理解并总结培养学生的动手实地表喀斯特地貌的践水平演变规律4.跟着教师画图思路,将种类繁多的地理景观简化并理解记忆.日学们也可以在课后自己动手尝试更多简化

13、的图示案例探究:喀斯特地貌(3min)【案例探究】不同的地貌对人类生产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在喀斯特地区,其生产生活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先来看一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相关片段.,请同学们在观看视频是带着以下的问题.1 .茴述大窝困的气候和地藐特点.促示:站合大高因所属区域】2 .分析大意困在基建工隹方面的优势.您地形对工程赛.诲工睚商等方面分析)I舒迷大案困在排水方面的优势地喷条件角度分析)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天眼”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教师要给出一定的提示1 .气候:大窝内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海拔较高,纬度较低,温度适宜,四季如春.地貌:大窝困是一

14、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洼坑.2 .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场地构造稳定,开挖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好.3 .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地下渗透;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条件好.1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结合新知识点和前面的知识进行思考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探究并给出自己小组的答案1 .此题较为综合,知识框架较为复杂,适合用于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一方面尝试发散思维,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水平.2 .案例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课堂小结与课后作业(Imin)本节课咱们一起系统的学习了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分布、成因以及其典型景观和景观特点,同时咱们也一起探讨了天眼FAST选址贵州大窝由的原因.咱们留一个小小的作业吧,前面咱们提到洼地在云贵等地区成为坝子,是重要的农耕区,所以同学们下课后收集整理喀斯特地貌开发利用中对坝子农业的影响在头脑中快速回忆本节课知识点并构建知识框架,课后完成作业.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同时留有简单作业,既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水平的培养.使地理打破课堂的局限.九、板书设计41喀斯特地貌1、成因:CaCO3+CO2+H2O-Ca(HCO3)22、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