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南路人居环境综合改造工程--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4552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南路人居环境综合改造工程--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南路人居环境综合改造工程--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南路人居环境综合改造工程--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南路人居环境综合改造工程--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南路人居环境综合改造工程--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南路人居环境综合改造工程--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南路人居环境综合改造工程--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坚持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全局安排,统筹考虑。3、现状检杳井、原现状雨水口随道路标高加高。4专家意见以及执行情况1、将管道包封说明和大样图中所采用混凝土型号统一。回复:按意见统一混凝土型号为C20;2、材料表中的检查井量应注明是新建、改造还是仅作井座提升处理。回复:按意见修改;3、用5年重现期且核现状DN400排水管道的过流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建议改造现状排水管。回复:按意见复核现状排水管道的过流能力,同时本项目为现状道路照面工程,对现状管线不进行开挖换管等改造,只进行现状检查井的提升/降低改造以及更换检查井井盖;4、根据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穗水规字1

2、2018】5号)可知公共雨水管的最小设计管径为DN500,道路雨水口应低于路面ICnr5cm。回复:按意见核查新建管道管径,同时本项目为现状道路照面工程,对现状管线不进行开挖换管改造,只进行现状检查井的提升/降低改造以及更换检查井井盖:按意见修改雨水口应低于道路1cb-5c5. JP-04排水管道沟槽开挖及回填断面大样图图中回填断面图和图纸说明中回填材料应统一。回复:按意见统一回填材料,详见说明以及大样;5设计要点6. 1排水设计1、现状检查并加高设计敲除原井环后随道路标高加高。加砌砌体采用MIo水泥砂浆砌虬20破,内壁用1:2水泥砂浆批荡20mm。新旧砌体触面,凿毛,刷水泥砂浆界面剂后在砌筑

3、。现状检查井加高大样图做法参考“排水检查井加高大样图”。为避免在检杳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检查井需安装防坠落网详见室外排水设计规范o检查井施工完成后,漏对检查井进行编号,在井壁设置标识铭牌。标识铭牌版面尺寸不少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1项目概况派潭镇教育南路人居环境综合改造工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本项目包括多条城市次干路及城市支路的提升、园林景观节点的改造,以及相关配套的水电设施。改造内容包括城市道路的路面提升,交通设施的完善,乔木的更换和提升,完善局部排水设施,园林景观的改造及路口通信与电力管道的预留等。涉及专业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绿化工程、园林景观

4、工程以及电气工程。本册为给排水工程。2设计依据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4、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5、城镇供水水量计量仪表的配备和管理通则(CJ/T3019-93)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8、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9、球墨铸铁管及管件技术手册2006年版1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200011、城镇

5、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2、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EN124欧洲井盅标准13、其它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执行规范、规程、标准。14、如以上规范进行修编或更新,以现行新的规范为准。3设计原则1、尊重现状,根据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给水系统按照远期规划,使设计具有长远性,超前性,同时按照分期发展,落实好近期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好现有设施,做好近远期衔接,减少不必要的建设。1、检查井井盖、雨水算子:检查井井盖及雨水算子采购需按广州市要求执行。车行道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防沉降),人行道及绿化带上的井盖必须符合城市综合管理部门的要求。井盖在车行道荷载等级不应

6、低于D400级,人行道及绿化带不应低于C250级。检查井位于车行道、人行道时,井盖应与道路齐平,位于绿化带时应高于地面O.1m。位于人行道和绿化带的采用装饰性井盖。井盖详见井盖设施技术规范(DBJ440100/T1602013).2、消火栓:选用SSF150/80-1.0型消火栓(13MS201-l-15)o3、同门井:应严格按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的标准图砌制,阀门井井盖必须带底坐:车行道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人行道及绿化带上的井盖必须符合城市综合管理部门的要求。给水阀门井盖面如与改造后的路面高度不一致,则对给水井进行抬高。并对有破损的给水井盖进行更换。机动车道沥青混合料路面上的给水检查井井盖

7、,统一采用可调式防沉降井盖(650x19OH),材质为球墨铸铁:机动车道混凝土路面上的给水检查井井或,统一采用直承式井盖(b700xl00H),材质为球墨铸铁:人行道、绿化带上的给水检查井盖,统一采用直承式艺术井盖(350xl00H),材质为球墨铸铁,如阀门井位于人行道下,除井口加高和更换井盖外,还需加铺装饰井盖。所有给水检查井井盖应符合井盖设施建设技术规范(DBJ440100/T160-2013)要求,盖板顶面必须铸有权屈单位标识、抢修电话、所执行技术规范的代号、承压等级、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信息、安装方向标识等标记。7其他注意事项1、由于道路上规划敷设的管线较多,要求各管线严格按照管线综合设

8、计进行埋设,避免各管线在施工中的抢位,冲突现象发生,如污水管、雨水管道与给水管道相交叉时,应敷设在给水管道的下面。2、明挖施工的给排水管道,应根据管道埋深和地质情况不同,采用适当的基坑支护方式,具体详见管道基坑支护图,以确保基坑的支护安全。3、给排水管道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4、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耍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验收并妥善保管。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于15CmXIoCm,其内容包括井盖设施权属部门名称、24小

9、时报修电话;标识铭牌应牢固安装在井壁处显著位置;标识铭牌应采用防腐蚀和具有反光性能的材质,以保持耐久和版面信息清晰。具体详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槐水规字(2018)5号)的通知。各检查井施工完成后需在井内加设防坠落网,详见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检查井详见广州市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水检查井标准图集。如道路未加高,检查井按原来地面标高,不做加高设计。2、雨水口及连接管雨水口算顶与顶制钢筋碎井环顶预留4cm高差。进水井边框(井座加固)周围使用路面一样的材料.本图雨水口加高设计施工时,要现先将原有雨水口算子井座拆除,将原有防水墙顶端做

10、毛面处理之后,再用C20位加高至设计要求高程,再施做钢筋砂井座以及后续工序。在拆除现有井盖及支座施工时,要注意保护好将继续利用现有的结构。雨水井算高程应比周围路面高程低l5cm,并做斜坡接顺,以利收水。雨水口需安装截污挂篮及防蚊防臭格。雨水口详见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雨水口标准图集。一般情况下,雨水口连接管采用I级钢筋混凝土管d300,i=0.01,坡向干管检查井;串接雨水口的连接管管径采用d300,坡度取0.02,特殊情况下,详见排水平面图,雨水口连接管埋深取1.0米,如接入的现状检杳井埋深不足,连接管可酌情降低,但需满足覆上要求。如道路未加高,雨水口按原来地面标高,不做加高设计。3、管道开挖

11、、基础排水管道一般采用大开检埋设,沟槽开挖后应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防止管槽扰动。基底承载力特征值要求不小于IOOKPa0管道基础采用120。混凝土基础;承插连接;本工程旧路改造,地基由道路专业处理,如遇不良地基与设计单位联系。钢筋混凝土管从管基础底到管顶以上0.5m回填中粗砂,中粗砂层以上回填石屑应分层夯实并满足道路路基要求。回填中粗砂要用水冲实,管坑两侧密实度应不少于95%,其余密实度要求严格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要求回填。6检查井井盖、雨水算子、消火栓及阀门井选择给排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使用年限不小于50年,管道抗宸设防裂度为7度,抗震等级三级。使用

12、说明书、进口产品的商检报告及证件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5、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a、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b、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6、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要求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7、施工过程中,做好各项安全措施,确保人身财产的安全,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做到文明施工。8、本工程中排水材料统计工程量仅供参考,不作招标用。9、施工时若发现施工现场与图纸不符的地方一定要通知设计人员。8包管处理当管道与其他现状管线交叉时,对埋深在机动车道下覆土不够70cm及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下覆上不够60cm的管道须进行包管处理,采用C20混凝土包管厚200mm。C20*费士包时200mcn20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