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返工感想.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4688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返工感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施工返工感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施工返工感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施工返工感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施工返工感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返工感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返工感想.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施工返工感想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的工程参建人员对项目履约过程中的施工返工持抵触态度,虽然反感施工返工,但施工返工问题几乎在每个项目上都会发生,甚至同一类施工返工问题会重复出现在同一个项目或同一个单位不同的项目上。这种现象,说明大家对项目施工返工的重视程度不够,未对各种施工返工背后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刻地剖析并引以为鉴,如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再次避免,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会影响参建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后果严重的还可能演变成项目危机的导火索。一、施工返工的后果项目施工返工的危害不仅是施工返工本身,主要会由此带来工期延误、投资增加等项目直接损失以及质量、安全、违约、索赔、争议等间接损失和负面影响,

2、还会消极影响参建人员的工作情绪和工作积极性,不利于项目使用功能和项目收益的实现。根据诸多项目管理实践,若施工返工的直接成本增加,势必会引起项目管理成本、监管成本和现场安全成本的增加,项目利润率也会降低,不合理的工期压缩还有可能引起作业人员伤亡风险的加剧。二、施工返工的根源招投标文件中一般只会明确项目建成后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不会对项目履约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质量标准提出明确要求。加之受大部分领导“只要结果,不看过程”的惯性思维影响,经常出现压缩各专业工作时间、变更项目里程碑节点、变更子项目组成及技术要求、强制要求施工赶工等情况。压缩时间赶出来的设计文件或施工技术方案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不足,

3、参建单位为此响应而增加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有可能成为徒劳。如果参建人员在高强度的压力环境下产生消极对抗或抵触情绪,项目不必要的施工返工将增多,必然会给项目带来不可控制的损失。三、施工返工的主要原因通常引起施工返工的主要原因有设计缺项或错误、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或降低施工标准、不可抗力、法规或政策调整、建设单位变更要求、不合理的工期压缩等多方面。主要情形如下:(1)项目立项及设计阶段,对项目内外部背景调查与分析不全面,导致项目设计文件不合规或存在设计缺陷,一旦在实施阶段暴露问题,需要调整或修改前期设计文件并向主管部门报备并征得其同意的周折将会很曲折,伴随而来的修改施工图设计及工程变更、施工施工返工难

4、以幸免;(2)有些施工单位只顾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在主要建筑材料上能省则省,能减则减,甚至使用不合规格的替代材料及配件、不按施工图设计施工,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及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问题,一旦被发现就需施工返工重做;(3)受暴雨、台风、霜冻、持续极端气温等极端天气及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不可抗力的突然来袭,给正在实施的项目造成的结构性破坏是不可逆转的,往往需要重新设计和施工以恢复被破坏项目;(4)项目履约过程中,如遇到建设主管部门调整施工工艺调整、修订或完善设计标准的客观变化,对其中提到的限制性/禁止性条款或强制性执行条文,原则上应按新的要求对一些关键性工程重新设计或施工;(5)建设单

5、位为了新增子项或调整一部分子项的实施范围,要求参建单位适当缩小部分子项的实施范围或降低实施标准,意味着设计单位在不能突破投资限额的原则下,需重新设计和确认全部子项的最低技术质量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需新增或调整子项的设计标准及实施范围,相应引起设计施工返工;(6)建设单位为了迎接上级检查、考核或节日庆典献礼,采取压缩设计周期和各子项工期、大干快上立功竞赛等方式,甚至不考虑不可抗力给项目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各种考核措施强制要求参建单位按其要求完工,经常发现该类项目于形式上完工后的局部施工返工持续不断。四、减免施工返工的对策参建各方虽抱有一次性顺利完成项目的期许,但实际上很难完全消除项目施工返

6、工问题,能做到的只能是通过必要的措施尽量减少施工返工和不耽误工期。换言之,项目从前期准备到实施完成,如能保证科学合理的工期、保证设计质量、减少变更、选择信誉度高的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控、慎重选择新工艺和新材料,不必要的施工返工就能尽量减免。4.1 参建各方应有底线意识根据诸多项目施工返工的实践教训得知,项目实施过程中本可避免的不必要施工返工频繁发生,经常遇到的如不合格材料未在使用前被发现、隐蔽工程的旁站和质量检测缺失、施工单位不遵守相关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设计责任心不强引起图纸错误、领导个人意愿压缩工期等,但凡有点质量红线意识,均不会出现上述错误或质量问题,自然就不会出现大量的施工返工

7、和损失的发生。参建各方的全体参建人员从决策到实施的全过程中,应依据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履行项目职责,管理人员发挥统筹协调的纽带作用,设计人员发挥设计的基础支撑作用,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监理人员和检测人员做好质量管控,不必要的施工返工就可以完全避免。4.2 尽量避免设计施工返工项目一旦出现质量或安全问题,一般首先会从设计文件着手调查并查找原因,故应足够重视设计文件质量,因为一旦因施工出现问题而要求设计重新考虑设计方案、或因建设单位变更指令而要求修改施工图设计时,参建方会在等待新的设计文件期间将矛盾的焦点转向设计,频繁催要设计文件的焦急场景就会呈现。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未开

8、展或深度不够、工程测量和地形图测量工作未开展或精度不够、征地拆迁工作滞后、设计周期被压缩等客观原因,或出现设计人员自身考虑不周的主观原因,均会引起设计质量缺陷或问题。如果大型或复杂项目出现设计漏项或错误,项目施工返工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鉴于此,需要在项目前期重视设计管理,给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和最低设计周期保障,尤其是大型和复杂项目的技术论证和审查应严格按照规定履行报审程序,确保设计质量合乎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尽量避免或减少设计施工返工。4.3 加强全过程的沟通与协调参建各方的沟通协调应贯穿项目招投标、启动、策划、实施等全过程,将项目目标的实现作为参建各方的共同目标来定位,建设单位宜尽

9、早建立起参建各方的沟通联络机制,杜绝参建单位等、靠、要的心理,建立起真正的共享共担利益共同体。主要建议如下:(1)招标投标阶段,投标人切莫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或其不能承受的条款抱有求同存异或中标后想办法再谈的想法,应在投标文件递交前向招标人提出,尽量在投标前消除原则性争议或顾虑,避免中标后引起不必要的争议或分歧;(2)建设单位需持续营造技术和信息共享的管理氛围,调动全体参建人员认可建设单位关于项目质量文化和安全文化的意愿;(3)建设单位向参建单位宣贯同类项目的变更或施工返工案例,引导参建单位吸取其不足或教训的同时,号召全体参建人员集思广益,避免在本项目中犯类似错误;(4)建设单位确系因外部环

10、境影响确需向设计或施工发布变更指令的,应充分考虑需要变更的工程是否己实施,是否有必要拆改,该指令是否会造成投资、进度、安全风险的重大变化等不利因素;(5)设计单位应注重勘测设计各个专业间的协同和配合,保证设计文件不出现违反强制性条文规定的质量问题,施工阶段发现需要变更设计的应尽量提早变更,避免被施工单位提出后的被动设计施工返工;(6)施工单位结合项目各单项工程的施工时序,充分考虑项目内外环境的影响,科学、严谨制定项目进度计划,与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充分沟通后达成一致意见,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动态监测和检查对比,一旦偏差及时纠偏;(7)每项工程作业前,施工单位应于每项工程作业前做好危险源辨别与分

11、析工作,尤其对危大工程强制要求专项施工方案和危险源应对方案,全过程管控各类方案的实施情况,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措施符合相关要求;(8)监理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规范,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监督与指导,重点把好材料审核关、质量监控关、安全管控关。4.4 尝试多专业的全过程咨询管理如条件允许,建设单位可委托一家项目涉及的主要专业资质齐全的全过程咨询服务机构(不允许其分包),由其负责相关技术生产和管理工作。因其拥有覆盖项目主要专业的技术服务能力,各专业的内部协同容易实现,正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各专业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可避免以往多家参建单位在施工环节发现问题后的相互推诿,在一定程度上能按照建设单位要求控制项目造价和优化设计,也能尽量合理缩短项目工期。全过程咨询服务机构应结合项目特点及复杂程度,各专业负责人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类似项目工作经验,明确项目内部各专业间的工作衔接和制约性要求,协助建设单位主动做好项目参建各方之间的沟通、协调和技术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