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验通用工艺守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47072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损检验通用工艺守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无损检验通用工艺守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无损检验通用工艺守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无损检验通用工艺守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无损检验通用工艺守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损检验通用工艺守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损检验通用工艺守则.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件编号:无损检验通用工艺守则第A版第0次修订页次:1/71焊缝射线探伤1.1总则本规程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规定编制,凡属压力容器焊缝的射线探伤均需遵守本规程。1.2 对焊缝表面的要求1.2.1 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质量包括余高高度)应经外观检查合格,使检验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响不遮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否则应做适当的修整。1.2.2 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弧坑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表面缺陷。1.2.3 焊缝两侧30mm范围内熔渣和飞溅物必须清除。1.3 探伤委托的要求1.3.1 质检员对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并确认后,将探伤委托单传递给探伤室。1

2、.3.2 接委托单后,由探伤责任人下达探伤工艺卡。探伤工艺卡应包括仪器型号、探伤要求、曝光参数的选择、胶片工艺参数、暗室处理、执行标准等。1.4 对探伤人员的要求1.4.1 探伤人员应按委托内容到生产现场进行核对:如规格、材质、厚度等。1.4.2 认真填写探伤记录和探伤报告。1.5 探伤时间:压力容器焊缝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方可进行射线探伤。1.6 返修处理。1.6.1 当底片存有超标缺陷时,应及时下达反修通知单无损检验通用工艺守则文件编号:页次:2/7162探伤合格后的焊缝严禁补焊和整形,防止产生新缺陷,以保证与复检片一致性。1.7 探伤比例171严格按探伤比例拍片,并优先考虑丁字接头部位。

3、1.7.2如有返修,需增加10%的扩探,再不合格,须100%探伤。L8曝光条件、灵敏度、黑度要求1.8.1 曝光条件按该设备曲线或最佳透照条件进行1.8.2 灵敏度按下式计算DminS=100%TADmin底片上可识别的最小线径TA一透照厚度1.8.3黑度按一;表射线种类底片黑度D灰雾度DoXA级AB级1.2-3.5B级1.5-3.5Y1.8-3.51.9检验记录和报告应至少保存7年.2焊缝超声波探伤2.1 适用范围适用于母材厚度8mm-300mm全焊透熔化焊对接接头的超声检测.2.2 焊缝表面要求2.2.1 超声波探伤的焊缝及热影响区不允许有裂纹、气孔、弧坑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2.2.2

4、 压力容器制品不得有咬边,存在咬边时应修磨后再探伤,无损检验通用工艺守则文件编号:页次:3/7以防梭角回波影响探伤结果的评定。2.2.3焊缝两边的熔渣、组对痕迹和飞溅物等影响探伤的污物必须清除。2.3 探伤委托2.3.1 质检员对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并确认后,将探伤委托单递给探伤室。2.3.2 接到探伤委托单后,由探伤责任项目师下达探伤工艺卡,探伤工艺卡应包括仪器型号、试块、探头、耦合剂、执行标准等。2.4 探伤人员2.4.1 焊缝探伤由测试合格,具有I级以上超声波探伤资格的人员担任。242探伤人员接到委托单后,应核对委托单的内容,并进行外观检查,如不符合规定,探伤人员可拒绝探伤。2.4.3 探伤

5、人员应具有足够的焊缝超声波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础知识。2.5 探伤仪器251使用A型显示脉冲反射式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至少为1-5MHz,探伤仪应配备衰减器或增益控制器,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ldR内,步进级每挡不大于2dR,总调节量应大于60dR,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252探头主声束直方向的偏离,不应有明显的双峰,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应不大于2%o2.5.3探伤仪调整和校验每次检验前在对比试块上,对基线扫描比例和距离波幅曲线灵敏度)进行调节或校验,校验点不少于两点。2.6 耦合剂典型的耦合剂为水、机油、甘油和浆湖,耦合剂中可加入适量的润湿剂工

6、活性剂,以便改善耦合性能。无损检验通用工艺守则文件编号:页次:4/72.7探伤结果的处理2.7.1当发现不能准确判断的波形时,应辅以其它检验方法进行综合判断。2.7.2对于抽查的焊缝,如发现不允许存在的缺陷时,应延伸10%检查,对返修部位应左右各延伸100mm,按原探伤标准进行复检。2.8探伤记录、探伤报告2.8.1 探伤记录详细注明所使用的仪器、探头、耦合剂、试块、扫描比例、探伤灵敏度等,并注明探伤部位返修部位)及长度、探伤比例和验收标准。2.8.2 探伤报告填写必须字迹清楚,并注明产品名称、产品编号、日期等,不得涂改,并由检验人员及审核人员签字。2.8.3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至少保存7年。3

7、钢板超声波探伤3.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为6-250mm的钢制压片容器用板材的超声检测和缺陷等级评定,奥氏体钢板的超声检测评定可参照本条执行。3.2 对探伤人员的要求3.2.1 超声波探伤人员须经专业培训测试取得I级以上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322探伤人员应认真校对仪器灵敏度,在探伤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3.3 钢板表面清除探伤面的氧化皮、锈蚀及油污。3.4 探伤仪和探头3.4.1 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频率范围至少应在l-5MHz内。342对于板厚小于20mm的钢板,采用双晶直探头,试块为阶梯试块,对于板厚大于等于20mm的钢板,采用单直探头,其试块采用平底孔试块。无损检验通用

8、工艺守则文件编号:页次:5/73.5探伤灵敏度板厚W20mm时,用标准试块将与工件等厚的第一次底波高度调整到满刻度的50%,再提高灵敏度IodB作为探伤灵敏度。板厚大于20mm时,试块平底孔第一次反射波高等于满刻度的50%作为板厚检测灵敏度,也可取钢板无缺陷完好部位的第一次底波来校准灵敏度。3.6 探伤3.6.1 钢板垂直于压延方向,间距IoOmm的平行线移动检查,当发现伤波时,在缺陷周围继续扩大确定面积大小。3.6.2 半成品应在边缘20mm宽做一周超探检查,不允许有夹层、裂纹存在。3.7 探伤记录和报告3.7.1 探伤人员根据检测情况作好详细记录。3.7.2 当被探钢存有缺陷时,记录中应填

9、写面积、部位,并辅以图示。3.7.3 认真填写报告,仪器型号、探头型式、耦合剂、试块及产品名称、探伤日期、报告签发审核等。4着色探伤4适用范围适用于母材、焊缝开口性缺陷的检测。4.2 工件表面工件表面的粗糙度是影响显示灵敏度的重要因素,受检工件表面及其周围的30mm范围内不应有氧化皮、焊渣、飞溅、油脂等污物。4.3 渗透液、显像剂431渗透液:溶解好,渗透能力强,灵敏度高,衬度好。432显像剂:挥发性和吸附能力强、喷涂层薄,面口均匀。433选用配方时,需用灵敏度试块进行实验。4.4 检验程序:清洗一渗透一清洗一显像。不合格的焊缝必须修磨后进行复验。手幅木与蛤;国m-rrjl文件编号:TL1贝忸

10、魁致用-L乙寸则页次:6/74.5 记录报告4.6 录应详细填写,检验报告至少存档7年。4.7 探伤5.1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的加工件、焊缝、板材坡口、无缝钢管、螺杆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检测。5.2 探伤人员应具有材料、焊接、机加工的基本知识、能正确选和磁化条件和磁化方式,交具有判定分析缺陷性质的人员担任。5.3 工件表面5.3.1 工件受检表面应除掉污垢、油脂、氧化皮、焊渣、飞溅等异物,以保证电流通过工件和磁粉的附着流动。532电极衬垫用钢,铝或铅保护,避免烧坏工件。5.4 显示介质5.4.1 磁粉粒度平均5-19微M,最大粒度50微M,磁粉颜色与工件表面有足够的对比度。5.4.2 磁粉

11、的喷洒可分干粉法和湿式法。5.4.4 黑皮工件和内孔检查用萤光磁粉。5.6退磁若剩余磁粉妨碍下道工序或影响使用效果时,应进行退磁处理。5.7缺陷分析用5-10倍放大镜查看工件的焊缝、管材表面,缺陷消除后复检。不合格部位明显标记标出。5.8记录、报告记录应详细填写,包括方法、电流等、报告存档7年。6暗室工作守则暗室处理是保证底片质量的重要环节,暗室处理包括切片、装袋、显影、水冲和底片烘干等。6胶片的切装与保管无损检验通用工艺守则文件编号:页次: 7/76.1.1 胶片应放在与射线源完全隔离,距暖气不少于Im的阴凉干燥处立放。6.1.2 装取胶片要避免乳剂膜与衬纸或培感屏粘连和摩擦,防静电感光,拿

12、胶片时只能触及胶片边或角,以防留下指纹;胶片不得折叠和弯曲,以防折迹感光。6.1.3 操作人员接触胶片时,应将手洗净,不得粘油或显、定影液。6.1.4 暗室安全灯应在距胶片0.5m处,并经测试后方可使用,以防胶片感光.6.1.5 对胶片质量有怀疑时,应立即停用,经鉴定后方可继续使用,以防造成大量返工.6.2暗室处理6.2.1 显影温度为1822,显影时间为46分钟,显影时注意药液的搅动.6.2.2 显影后水洗10-15分钟,以防显影液带入定影槽内.6.2.3 定影温度为18-22C,若定影液在15分钟不能使胶片定透时,应重新配制.624底片定影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20分钟或盘中水洗30分钟,应注意换水2-3次,以防水洗不净及水洗时间过长使胶片泡涨而粘附污物.6.2.5 底片若用自然干燥时,应在无尘,通风处晾干,如烘干时,烘箱温度应小于60,以防止胶片变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