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53885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技术交底记录年月日工程名称I分部工程I混凝土工程分项工程名称交底内容筏板混凝土一、现场布置本工程筏板基础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配置一台地泵。混凝土通过泵管输送至作业面。二、施工特点混凝土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混凝土的截面尺寸较大,在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水化过程中温度增高,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内外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应力,是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主要是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内外温差,减小混凝土内外由于温度而产生的温度应力。三、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3.1.1、 熟悉技术资料,明确掌握施工

2、工艺(1)技术交底:根据图纸和施工方案组织分级技术交底,包括混凝土浇筑平面布置、浇筑方向、操作要点、施工注意事项,以及混凝土施工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等要求。(2)在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混凝土的浇筑部位、强度等级、浇筑数量、混凝土坍落度、初凝时间、有无抗渗要求等要求告之搅拌站,搅拌站必须及时提供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结果、原材检验报告等资料。3.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本工程混凝土标号为C35(P6)、C40(P6),在施工前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并适时调整。3.2 材料及机具准备1、在混凝土施工前,为确保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必须做好各项资源准备,包括布置好混凝土

3、施工机械和小型机具、性能检查,准备混凝土施工需要的各种防雨材料、混凝土养护材料等物资。2、主要机具设备如下表:序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塔吊QTZ63型台12插入式振动棒台63平板振捣器台24铁锹把405铁抹子把106木抹子把207刮杠2m根108HBT-80地泵台19振动台台1四、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求4.1作业条件1、钢筋的隐检工作已经完成,插筋位置、规格、间距、标高等符合要求,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2、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撑体系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3、混凝土配合比及其外加剂用量经

4、试验室确定,砂石等材料准备到位。4、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方案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作到人人心中有数。5、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要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6、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清理泵管内残留物,确保泵管畅通,仔细检查井字架加固情况。7、墙体、与车库相接部位施工缝均按照图纸止设置水钢板验收合格。4.2 混凝土浇筑4.2.1 混凝土浇筑一般要求1)、清理,在混凝土浇筑前用一台In?空压机将模板内杂物吹扫干净;2)、按膨胀加强带分两个区段施工,每一流水段内混凝土连续浇筑,不应间歇。如必须问歇,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上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

5、层混凝土浇注完毕;3)、.浇注混凝土时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泵管内卸出时,其自由浇筑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应采取溜槽下落,混凝土浇筑时不得直接冲击模板;4)、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生变形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4.2.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1) 本工程基础底板厚度为主楼为90Omnb由于厚度较大,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400mm。浇筑时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2)、底板混凝土浇筑强度为C35(P6),塌落度为18OmnI(10mm)。3)、在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出现冷缝的前提下,利用软管左

6、右移动,作扇形状散布混凝土,尽量使入模混凝土散布面积,以增加散热与热量交换。4)、浇筑混凝土时,保证泵管出口设置2-3个振动棒,使混凝土自然缓慢流动,然后全面振捣,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以进入下一层混凝土50mm为宜,做到快排慢拔,振捣密实。5)、混凝土在泵送前,必须先用水泥砂浆润滑管道,以防止随后泵送的混凝土在管道内阻塞。6)、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泌水较多,要求边振捣边排除混凝土表面的积水,要安排专人负责。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2-3小时左右进行找平和收面,应由专门的收面人员收面抹压。根据柱筋上的+50Omm标高线拉线控制混凝土上表面的标高,用2m刮杠找平,并用木抹子搓毛找平。4.3 混

7、凝土的养护(1)混凝土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其上面盖一层棉毡,棉毡上盖一层草莲即可。(2)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可避免棉毡和草席因吸水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3)柱、墙插筋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盖严,防止造成温差较大出现裂缝。(4)停止测温的部位经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保温层及塑料薄膜逐层掀掉,使混凝土散热。(5)混凝土的养护要派专人进行,特别是前期要养护到位,保温和保湿要根据测温结果来决定。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五.质量要求5.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

8、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5.2 混凝土的养护和施工缝留设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5.3 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5.4 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冷缝等缺陷;5.5 钢筋模板工长应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设专人看钢筋、看模板;5.6 每次开盘前必须做好开盘鉴定,并经项目部技术人员和监理签认后方可开盘,并随时抽查混凝土配合比情况。5.7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廊)检验方法1轴线位移柱、墙、梁5尺量检查2标层高5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全高+303截面尺寸基础+15,-10尺量检查

9、柱、墙、梁54柱、墙垂直度每层5用2m托线板检查全高H/1000且不大于30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5表面平整度8尺量检查6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10尺量检查7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5尺量检查8预留洞口中心线位置偏移15尺量检查9电梯井井茴长、宽对中心线+25,-0吊线和尺量检查井茴全高垂直度H/1000且不大于30六.安全及环保措施6.1 安全措施1、进场施工人员要正确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正确系安全带;2、振捣和操作人员必须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以防触电;3、在混凝土泵出口的水平管道上安装止逆阀,防止泵送突然中断而产生混凝土反向冲击;4、泵送系统受压力时,不得开启任何输送管道和液压管道,液

10、压系统的安全阀不得任意调整;5、作业后,必须将料斗内和管道内混凝土全部输出,然后对泵机、料斗、管道继续清洗;6、作业后,各部位操作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旋塞等回零位,液压系统卸荷。7、混凝土振捣使用安全要求(1)作业前,检查电源线路无破损漏电,漏电保护装置灵活可靠,机具各部位连接紧固,旋转方向正确;(2)插入式振捣器软轴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振捣棒自然垂直地插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堆或使钢筋夹住棒头;(4)振捣器保持清洁,不得有混凝土粘结在电动机外壳上妨碍散热。发现温度过高时,停歇降温后方可使用;(5)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电源线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

11、源线拖拉振捣器;(6)电源线要悬空移动,注意避免电源线与地面和钢筋相摩擦及车辆的碾压。经常检查电源线的完好情况,发现破损立即进行处理;(8)作业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好清洗保养工作。振捣器要放在干燥处,并有防雨措施;6.2环保措施1、混凝土泵、混凝土罐车噪声排放的控制:加强对混凝土泵、混凝土罐车操作人员的培训及责任心教育,保证混凝土泵、混凝土罐车平稳运行、协调一致,禁止高速运行。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加强对混凝土泵的维修保养,及时进行监控,对超过噪声限制的混凝土泵及时进行更换。2、振捣混凝土,严禁振捣棒碰着钢筋、模板等,同时采用低噪音振捣棒。3、水的循环利用:现场设置洗车池和沉淀池、污水井,罐车在出现场前均要用水冲洗,以保证市政交通道路的清洁,减少粉尘的污染。沉淀后的清水再用做洗车水重复使用。4、施工现场定时清理,洒水降尘;水泥、白灰等散体材料应加以遮盖,避免遗散、飞扬。施工垃圾要分类堆放,及时清远。5、清洗泵车的水必须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混凝土输送泵专用配电箱,通过地下电缆线将电从配电箱引至混凝土泵停放处,并按要求设置开关盒及接地装置,保证泵送施工的安全进行。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