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过节和观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过节和观灯.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1、春节中国人的大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2、元宵节中国人的狂欢节(农历正月十五)3、端午节龙舟竞渡(农历五月初五)4、中秋节中国人的团圆节(农历八月十五)5、重阳节中国人的祈寿敬老节(农历九月初九),6、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7、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阳历4月4日到6日)8、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的情人节)9、冬至节冬至(阳历12月21或22日)10、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11、除夕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6、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 传说是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因此这天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地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谚语
2、。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习俗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供上开了花的金豆,7、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阳历4月4日到6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
3、家。习俗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斗草、打球、戴柳等。,8、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的情人节)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旧时在民间七月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当时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她们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每到七夕将至,牵牛和织女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此又被喻为人间离别夫妻的相会的日子。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时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4、9、冬至节冬至(阳历12月21或22日)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至今我国台湾还有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风俗。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南方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北方有宰羊吃饺子等习俗。,10、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俗称腊八儿,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
5、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得极为复杂,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百里。腊八粥象征五谷丰登,还有人在树上涂腊八粥,并祈祷说:大树小树吃腊八,来年多结大疙瘩。民间有“吃罢腊八饭,开始把年办”的俗语。,11、除夕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力争团圆。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除夕的高潮是吃年饭,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
6、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户外爆竹声声,全家围炉而聚,喝酒,享受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一家大小在一起守岁,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过节和观灯,沈从文,作家与作品,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
7、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开始,沈从文出版了70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预习注音,涎围 沅水 玉虬 豆豉 粽子 阑珊 搁浅 褪色 阿房宫 汴梁 缀满 剔透 糯米,xin,Yun,i,ch,zng,ln shn
8、,g,tu,png,Bin,zhu,t,nu,本文介绍了哪两个节日?再现了哪两种节庆风俗?,整体感知,介绍了端午节与元宵节。再现了赛船和观灯两种节庆风俗。,赏析“端午给我的印象”:思考这部分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一层(1、2)端午民俗,1、点题,印证民俗文化属于全民族。,2、从中国各地节日习俗谈起,引出端午民俗。,二层(3)沅水闹龙舟,江南赛船的普遍性、龙船样貌、节日场景;赛船风俗;深刻印象。,三层(4、5)龙舟文化,4、借历代艺术品回顾赛龙舟悠久历史,龙舟文化是中国古代艺术一种独特表现形式。,5、龙舟文化对明清工艺、西南各省民间服饰产生了重要影响。,思考,端午节在我国有哪些
9、习俗?,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备足糯米和竹叶,用以裹粽子。亲戚朋友间互相馈赠;女婿要向岳父家送鸡、送肉,谓之“送节”;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要悬挂菖蒲、艾叶、葛藤以驱邪;有的最隆重的习俗是龙舟比赛。,赏析“灯节的灯”:思考这部分可以分为哪两个层次?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一层(1、2)观灯历史,二层(3、4、5)家乡灯市,1、元宵节观灯悠久历史。,2、古代观灯盛况及几种奇巧的灯,站在历史角度向人们展示古代观灯盛况。,3、以家乡为例,通过自身经历描绘大街热闹景象。,4、讲述自己长大后读宋代咏灯节灯事诗词感受,借此表明家乡灯节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之深和对灯节的喜爱。,5、感慨随着生活变化,观灯习俗将慢慢
10、淡出人们生活。,思考,元宵节在我国有哪些习俗?,最难以忘怀的是闹花灯、吃元宵,还有做春卷、芋包等风味小吃。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伴有热闹欢腾的舞龙灯、河蚌舞、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各种活动。,“端午给我的印象”、“灯节的灯”这两部分内容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这两部分各自独立,以对民俗文化的真切体验和深沉热爱为纽带,相互照应,紧扣文章题目“过节和观灯”。,思考,小结:本文是一篇回忆乡情民俗的极富情趣的散文,详细描述了端午节及元宵节的盛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画卷,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家乡、对自然、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沈从文的散文,不饰雕琢,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本文更是把广博的文史知识
11、和朴实厚重的语言巧妙地融为一体,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拓宽读者的视野,还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洗尽铅华之后,絮絮地诉说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随着生活的变化,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些变淡了,有些消失了。对此,你有哪些思考?,思考,节庆风俗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但是,随着生活的变化,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形式和内涵上正被刷新和提升。传统意义上的节味淡了,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品月饼、春节庆团圆等风俗。在开放的今天,我们在对“洋节”采取接纳态度的同时,也不应冷落自己的传统节日,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在繁衍生息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自古就是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根。它代表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思考与讨论,一、节庆风俗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在这方面你都知道哪些?请向长辈们了解,或到书籍中查找,把掌握的情况在同学间交流。本题属于综合性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一方面可以借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一方面需要学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并进行交流讨论,教师还可以结合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对学生加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