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遗忘的三月三到底是什么节日.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35923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被人遗忘的三月三到底是什么节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被人遗忘的三月三到底是什么节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被人遗忘的三月三到底是什么节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被人遗忘的三月三到底是什么节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被人遗忘的三月三到底是什么节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被人遗忘的三月三到底是什么节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人遗忘的三月三到底是什么节日.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被人遗忘的三月三到底是什么节日?2017-03-30九亲文化6评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有太多传统的文化节日已经遗留在历史长河里,可你们还记得有个节日名叫三月三吗?那么,农历三月三在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节日呢?伏羲女娲说法一: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轩辕氏说法二: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日,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华夏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据易经、史记、山海经等记载,轩辕黄帝故里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下辖新郑市。春秋时

2、代的历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俗称“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唐代以后渐成规制,盛世时由官方主拜,乱世时由民间自办,一直绵延至今。蟠桃会说法三:西王母蟠桃会日每年的三月初三,天界各路神仙都会集于瑶池,为王母庆寿,称为“蟠桃会”。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真武大帝说法四:真武圣诞搜神记卷二,谓玄天上帝“三月初三日生”。明初朱权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亦谓:三月初三日,北方镇天真武诞生。元末明初之玄天上帝启圣录及明中叶诸神圣诞日玉匣记等集目录所载相同。古街老巷游荡着神仙附体的雷人。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

3、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说法五:女儿节三月三也是中国的“女儿节”。上巳节自西周以来就是女性色彩浓重的节日,汉族人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的丽人行传诵已久。宋代欧阳修也在词中写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din)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这些都说明,三月三的习俗,唐宋时期仍在盛行。由于

4、后来宋明理学的压制,三月三的民俗在汉族逐渐衰微,“女儿节”渐渐消沉。现在,在日本、韩国每年这一天仍然举行种种节日活动。日本以“女祭”为名纪念庆贺,而且早已作为他们国家的“无形文化财产”加以保护。说法六:少数民族节日三月三,同时又是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在壮、侗、布依、水、仫(m)佬、毛南、苗、瑶、畲(sh)等民族中间。壮族,一般在这天赶歌圩(x),搭歌棚,举办歌会,让青年男女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传说壮族历史上有位歌仙刘三姐,又称刘三妹。她擅长歌唱,三位秀才来对歌,都败在她手下。后来她骑着鲤鱼上了天,在广西一带留下不少佳话。后人纪念她,把三月三叫做“歌仙节”。侗族,多在这

5、天抢花炮、斗牛、斗鸟、对歌、踩堂,又称“花炮节”。布依族,在这天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色糯米饭,各个村寨之间,好几天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畲族三月三称“歌节”,又称“乌饭节”。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毛南等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说法七:中国情人节也有人把三月三视为中国的情人节。中国的情人节有两个:一个是农历的三月三;一个是农历的七月七。农历七月七因传说牛郎织女相会而演化的情人节,早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了,而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也是由来已久。有诗为证,李白诗云:“啸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这里的年年柳色,即指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透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中国的情人节是多么的浪漫:一对有情人在春和景明的艳阳天,漫步灞上,折柳相赠,啸声不断,何等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