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的红绿灯市直二园王艳.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359648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路上的红绿灯市直二园王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路上的红绿灯市直二园王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路上的红绿灯市直二园王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路上的红绿灯市直二园王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路上的红绿灯市直二园王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路上的红绿灯市直二园王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路上的红绿灯市直二园王艳.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路上的红绿灯山东省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 王艳观察时间:4月观察地点:幼儿园户外场地骑车游戏区观察班级:中班、大班骑小车运动深受中大班孩子的喜欢。每天户外游戏时间孩子们骑着小车满院子穿行,真是开心,可是院子里还有其他孩子正在进行游戏,相互之间很容易发生碰撞或干扰,于是老师给骑车运动划分了一定的活动范围,可又因场地太小,孩子们不能尽兴。后来,老师们经过研讨在塑胶场地的四周画上了一条单行车道(见图1),孩子们可以沿着车道长距离地有序行驶了。有的孩子自己骑,有的孩子与同伴一起骑,还有的孩子车后面拉着货物,玩得不亦乐乎。这时,老师和孩子们又发现,游戏中经常有人从车道上随意穿过,有时会引起急刹车,甚

2、至是撞车现象。在与孩子们讨论后,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在车道上画上了人行横道,提醒孩子穿过车道时要走人行横道,骑车的孩子要注意减速慢行。几天后,我们发现车道上出现了“红绿灯”有的孩子手持红色和绿色的塑料小套圈,站在车道边指挥交通(见图2)。中班的孩子与大班的孩子表现出不太一致的游戏内容,很有意思。 图1 图2(单行车道和人行横道等环境的创设,既解决了幼儿游戏场地和秩序的问题,同时也让原本单纯的骑行运动生发成了一种有情景的角色游戏。车道演变成游戏场景马路,骑车的幼儿则被赋予了司机的角色身份。在这样的角色游戏中,幼儿与同伴的互动、与材料的互动逐渐丰富起来,更多的游戏创造也由此而生发出来。)这天,中班的熠

3、熠左右手分别拿着红色和绿色的塑料套圈,站在画有人行横道的车道旁。看到远处有车子骑过来,他马上伸出右手,举起红色的套圈大声喊:“红灯!红灯!”骑车的小朋友在他面前一停,他就立即收回右手,伸出左手举着绿色套圈,大声说:“绿灯!”骑车的小朋友于是继续发动车子向前行驶。后面的车子刚要紧跟着往前走,熠熠赶紧伸出右手举着红色套圈,大声说:“红灯!”这时车子已经越过人行横道,熠熠又跑到他的面前,把红色套圈在他面前晃了几晃,急急地大声说:“哎,红灯、红灯!”骑车的小朋友一停车,熠熠急促的表情立即转为满意的微笑,伸出左手举着绿色套圈说:“绿灯!”每一辆车经过,熠熠都会如此尽职尽责地履行红绿灯的职责。图3(熠熠游

4、戏中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他在生活中已经获得了一些较浅显的交通规则经验,而且能够将这些经验很好地迁移到游戏中来。凭借着他在生活中的观察和认知,游戏时他选择站在有斑马线的车道旁指挥交通,并且要求凡是经过的车辆都要逐一遵守“红灯停、绿灯行”这一规则。因为同年龄幼儿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比较相近,其他幼儿也很快认可了熠熠的这一游戏规则,形成了一种默契的配合,让红绿灯游戏得以顺利开展。游戏中熠熠所选塑料套圈的大小、颜色、外形与红绿灯相仿,拿来替代,也瞬间被所有人所接受。熠熠愉悦地沉浸在红绿灯的频繁交替中,沉浸在红绿灯与车辆之间相互关联的重复体验中,沉浸在遵守规则的满足中,一直坚持,乐此不疲。)大班的游戏时间

5、,韩韩也在满头大汗地指挥交通。他手中拿着红、绿、黄三个颜色的塑料套圈站在车道旁,看到有车子骑过来,他把绿色和黄色的塑料套圈放在一只手中,用另一只手举着红色的塑料套圈,说:“红灯!”等车子停下后,他开始数数:“10、9、8、7、6、5、4、3、2、1。”听他说完,骑车的小朋友就要往前行,他一边在两只手中调换黄色的塑料套圈,一边说:“等等,还没好呢。”接着拿出黄色的塑料套圈,说:“5、4、3、2、1。”然后又迅速调换手中的塑料套圈,拿出绿色的塑料套圈说:“走吧,10、9、8、7、6、5、4、3、2、1。”骑车的小朋友一辆接一辆地迅速通过,韩韩倒数完毕,大概有三、四辆车通过,韩韩又立即找出红色的塑料

6、套圈示意停车。这一次他说:“20、2119”,犹豫了一会儿后,大声说出了“19”,显得非常高兴,开始一边跳一边倒数“20、19、18、17”等候通行的孩子也跟着他一起倒数,韩韩更加兴奋,继续找出黄色塑料套圈倒数:“5、4、3、2、1。”然后是绿色塑料套圈倒数:“10、9、8、7、6、5、4、3、2、1。”之后的游戏中韩韩一直持续红灯倒数20,黄灯倒数5,绿灯倒数10的规则。图4(大班幼儿相比于中班幼儿来说对生活的观察更为细致,所获得的生活经验也相对丰富一些。从游戏中可以看出,韩韩不但观察到了路口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指示灯,而且还发现了三种灯持续的时间有所不同,并将已学过的倒数知识运用到游戏中来表

7、示红绿灯持续的时间。刚开始,韩韩非常明确黄灯的时间最短,选择了从5开始倒数,红灯、绿灯都是从10开始倒数,后来他又尝试红灯从20开始倒数,这其中他肯定有一定的思考。经了解,韩韩说:“我坐在爸爸的车上感觉红灯要等好长时间,有一小时那么长,绿灯不是很长,有时还没过去就变成红灯了,黄灯最短。”因此,游戏中韩韩觉得红灯似乎应该更长一些,于是他选择了离10最近的整数20,勇敢地进行挑战。从21到19的变化也可看出,韩韩将已经学会的10以内倒数的规律成功地进行迁移,顺利完成了20以内数的倒数,然后愉快地进行反复体验,这是他的一个自我学习、自我内化的过程。从韩韩的游戏中我们看到,生活经验的丰富和对生活经验迁

8、移能力的提升让大班幼儿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情节更加丰富,更加有趣,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在自由开放的游戏中所获得的自主决定的机会,去尝试、体验自己设计的游戏规则,从中不断地积累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经验。)这时,有个小朋友在韩韩红灯倒数时,强行闯过,韩韩大叫:“不能闯红灯。”骑车的小朋友加快速度继续前行,韩韩一边追一边大声喊:“不能闯红灯,不能闯红灯。”结果没有追上,韩韩四处张望了一下,看到一个老师,就对老师说:“老师,他闯红灯啦!”说完接着转身回到人行横道旁继续他刚才红绿灯的游戏。此时,我从车道上一步跨过,韩韩对我说:“王老师,你应该走人行横道。”几天过后,又看到韩韩手持塑料套圈玩红绿灯的游戏,一个小朋友闯

9、红灯,韩韩大声制止:“不能闯红灯。”一边喊一边张望:“警察,有人闯红灯。”这时,正在旁边玩弹珠的朔阳跑过来说:“怎么了,我是警察。”韩韩说:“他闯红灯了。”朔阳对着骑车的小朋友背起手,装作生气的样子(见图5)说:“是你闯红灯?不能闯红灯。”等了一会儿,他又说:“下来,你违法了,车子被没收了。”骑车的小朋友怔怔地看了他一会儿,很顺从地下了车,朔阳却骑上小车扬长而去(见图6)。 图5 图6(韩韩的规则意识比较强,对交通法规有一定的认知,并能在游戏中坚持遵守规则,对于自己所担当的角色可以说是尽职尽责,遇到问题也能够想办法独立解决。“警察”的出现让我们看到自主游戏中幼儿的随机性和创造性,以及幼儿对已有

10、生活经验的灵活运用。游戏中随机出现的游戏角色、同伴的认可和配合让游戏不断地延续和扩展。)几天后,又看到韩韩在玩骑车的游戏,不过这次他当起了司机,顺利地骑了几圈后,他开始闯红灯了。手拿红绿灯的乐乐连忙制止,韩韩说:“我是警车,我是警车。”接着就用嘴巴模拟警笛的声音,乐乐停顿片刻后还是放行了。骑车过程中,小美没打招呼就站在韩韩的车上,韩韩停下车转身对她说:“坐出租要交钱。”并伸出一只手等待,小美假装往口袋里一摸,然后拍了韩韩的手一下,韩韩转身开始骑车。一会儿,又来到红绿灯处,韩韩再次闯红灯,这次他说:“我是救护车,车上有病人来不及了。”再次顺利通过。(虽然自己担任“红绿灯”的角色时一直要求别人遵守

11、规则,但韩韩自己玩的时候却并不愿意被别人约束。于是他想出了开“警车”、“救护车”的主意,终于按照自己的愿望顺利快乐地游戏。虽然有点“耍赖”的感觉,但他思维的灵活和处理问题的办法还是让我们佩服。)回应策略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相同的环境可能会引发相似的游戏,但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发展又决定着幼儿的游戏水平。我们需要在观察、解读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适时地提供环境、材料和经验上的支持和帮助,充实幼儿的游戏,促进其发展。1.基于兴趣,丰富经验。基于幼儿的兴趣点,在分享环节可以通过微视频的播放,引导幼儿讨论“他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由此而引发对交通法规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12、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观察马路上的红绿灯、车辆及行人,观察交警的工作等,并将自己的发现再次进行交流分享,提升有关交通规则的经验。2.补充材料,游戏支持。游戏中警察的出现让游戏情节得以新的扩展,教师可以适时地投放“警察帽子”等道具,给幼儿生发出来的游戏角色以支持。还可以与幼儿讨论马路边与车相关的加油站、洗车店等设施,投放相应的材料,让幼儿的游戏不断丰富和延续。韩韩在游戏中成功地运用已有的倒数经验获得新经验,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成功体验增强了他的自信,也会激发他对数活动的相关兴趣,教师可以在数学区投放一些关于数活动或者倒数游戏的材料,来引发幼儿继续尝试和探究。3.适度引导,解决问题。关于游戏的规则,可以召开一次讨论会或辩论会,让幼儿充分地讨论“什么时候什么行为是不合适的”、“我们应该怎么做”等等,帮助幼儿理解在集体生活中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学会建立和使用基本的游戏规则,让游戏更加顺利和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