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培优社团《万有引力专题》.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359702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培优社团《万有引力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培优社团《万有引力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培优社团《万有引力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培优社团《万有引力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培优社团《万有引力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培优社团《万有引力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培优社团《万有引力专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1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轨道为一椭圆,如图甲所示,地球的球心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A、B两点分别是卫星运行轨道上的近地点和远地点若A点在地面附近,且卫星所受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之后“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如乙图所示,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由以上信息,可以判定( )A图甲中卫星运动到A点时其速率一定大于79km/sB图甲中若要卫星在B点所在的高度做匀速圆周运动,需在B点加速C图乙中“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D图乙中“神舟八号”加速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2探月工程三期

2、飞行试验器于2014年10月24日2时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试验器飞抵距月球6万千米附近进入月球引力影响区,开始月球近旁转向飞行,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h=200km的圆形工作轨道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行试验器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B在飞行试验器的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C飞行试验器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D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如图, a、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分别在如图所示的两个不同的轨道上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卫星的运行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大Bb卫星的运行速度较小Cb卫星受到的向心力较大Da卫星受到的向心

3、力较大4据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2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已在轨工作1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完成与三艘神舟飞船交会对接和各项试验任务后,由于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已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根据预测,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将在今后数月内逐步降低,并最终再入大气层烧毁。若天宫一号服役期间的轨道可视为圆且距地面h(h343km),运行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下列关于天宫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天宫一号的轨道距地面很近,其线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B女航天员王亚平曾在天宫一号中漂浮着进行太空授课,那时她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C天宫一号再入外层稀薄大气一小段时间内,飞船轨

4、道半径减小,线速度增大D由题中信息可知地球的质量为5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0 B C D6第谷、开普勒等人对行星运动的研究漫长而曲折,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下列有关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开普勒通过研究观测记录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B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不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C卡文迪许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D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

5、了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7已知某星球的自转周期为T,物体在该星球赤道上随该星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该星球赤道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该星球赤道上的物体“飘”起来,该星球的自转周期要变为A B C D81687年牛顿在他的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发表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认为月球绕地球是做匀速圆周运动,月球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是不变的B想要逃离地球的万有引力,至少需要167km/s的初速度C牛顿时代还无法利用月-地检验来检验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D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了引力常量G,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9“嫦娥二号”探月卫星

6、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目前正在月球上方100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嫦娥二号”卫星的运行周期、月球半径、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万有引力恒量G。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A卫星所在处的加速度 B月球的平均密度 C卫星线速度大小 D卫星所需向心力10据报道,2016年2月18日嫦娥三号着陆器玉兔号成功自主“醒来”,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介绍说,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软着陆以来,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记录。假如月球车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竖直上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t后小球回到出发点,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

7、的重力加速度为 B、月球的质量为C、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获得的速度就可能离开月球表面围绕月球做圆周运动D、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绕行周期为11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1974年美国物理学家泰勒和赫尔斯发现了一颗编号为PSR B1913+16的脉冲星,该天体是一个孤立双星系统中质量较大的一颗。他们对这个双星系统的轨道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发现双星间的距离正以非常缓慢的速度逐渐减小。该观测结果和广义相对论预言的数值符合得非常好,这间接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泰勒和赫尔斯也因这项工作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么由于双星间的距离减小,下列关于双星运

8、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周期逐渐减小 B速度逐渐减小C两星的向心加速度都逐渐减小 D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逐渐减小12卫星在半径为r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周期为T,动能为EK,机械能为E。用某种方法使它的速度突然增大,当它重新稳定下来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它的( )Ar增大,T增大 Br增大,T减小 CEK增大,E增大 DEK减小,E增大13我国发射的卫星成功进入了“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与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位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该飞行器的( )A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B周期小于地

9、球公转的周期C线速度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D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14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的卫星,C为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卫星,长轴大小为a,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的线速度大于卫星B的线速度B卫星B离地面的高度可以为任意值Ca与r长度关系满足a=2rD若已知物体A的周期和万有引力常量,可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15“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附近,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俘获,进入椭圆轨道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

10、点经过几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T1、T2、T3分别表示卫星在椭圆轨道、和圆形轨道上运动的周期,用a1、a2、a3分别表示卫星沿三个轨道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用v1、v2、v3分别表示卫星沿三个轨道运动到p点的速度,用F1、F2、F3分别表示卫星沿三个轨道运动到p点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则下面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1=a2=a3 Bv1v2v3 CT1T2T3 DF1=F2=F316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形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A点,轨道2、3相切于B点,如图所示

11、,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1上的运行速率大于轨道3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于79 km/sD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17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的“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轨道均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已知“神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74万公里,“杨利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45万公里假设两行星均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星相比较( )A“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大 B“神舟星”的公转周期大C“神舟星”的加速度大 D“神舟星”受到的向心力

12、大18若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自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已知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月球的质量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月球的平均密度19我国的“嫦娥二号”卫星已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发射与“嫦娥一号”大为不同,它是由火箭直接发射到地月转移轨道后被月球“俘获”而进入较大的绕月椭圆轨道,又经三次点火制动“刹车”后进入近月圆轨道,在贴近月球表面的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118分钟,又知道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万有引力常量为

13、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A月球对“嫦娥二号”的引力 B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C月球的质量和密度 D“嫦娥二号”的质量20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被月球捕获后,首先稳定在椭圆轨道上运动,其中P、Q两点分别是轨道的近月点和远月点,是卫星绕月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轨道和在P点相切,则( )A卫星在轨道上运动,P点的速度大于Q点的速度B卫星在轨道上运动,P点的加速度大于Q点的加速度C卫星沿轨道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要从轨道进入轨道,需在P点加速21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系统,通常可忽略其

14、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系统存在形式之一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环绕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则( )A环绕星运动的线速度为B环绕星运动的线速度为C环绕星运动的周期为D环绕星运动的周期为22太阳系中某行星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0,周期为T0。但科学家在长期观测中发现,其实际运行的轨道与圆轨道总存在一些偏离,且周期性地每隔t0时间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行星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则这颗未知行星运动轨道半径为A BC D23已知引力常量G和下列各组数据,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以及地球

15、离太阳的距离B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C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及月球的半径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以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4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胡克 D卡文迪许25如图所示,航天飞机在完成空间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I进入椭圆轨道II,B为轨道II上的近地点,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轨道II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B、在轨道II上经过A的动能等于在轨道I上经过A的动能C、在轨道II上经过A的加速度等于轨道I上经过A的加速度D、在轨道II上经过A的速度大于在轨道II上经过B

16、的速度26“探路者”号宇宙飞船在宇宙深处飞行过程中,发现A、B两颗天体各有一颗靠近表面飞行的卫星,并测得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体A、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它们的半径之比相等B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C天体A、B的质量一定相等D天体A、B的密度一定相等27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同一平面内的圆形轨道上绕逆时针方向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C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Da卫星由于某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增大28“科学真是

17、迷人”如果我们能测出月球表面的加速度g、月球的半径R和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周期T,就能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称量”月球的质量了已知引力常数G,用M表示月球的质量关于月球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BM= CM= DM=29人造地球卫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它的轨道半径、周期和环绕速度的关系是( )A半径越小,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半径越小,速度越大,周期越小C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小 D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小30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避免通讯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应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B通讯卫星定点在地球赤道上空某处,所有通讯卫星的周期都是24hC不同国家发

18、射通讯卫星的地点不同,这些卫星的轨道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D不同通讯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小是相同的,向心力的大小也是相同的31火星探测已成为世界各国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现有人想设计发射一颗火星的同步卫星若已知火星的质量M,半径R0,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0自转的角速度0,引力常量G,则同步卫星离火星表面的高度为( )A B C D3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向心力,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向心力公式F = m,可见轨道半径增大到2倍时,向心力减小到原来的B根据向心力公式F=mr2,可见轨道半径增大到2倍时,向心力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C根据向心力公式F=mv,可见向心力的大小与轨道半径无关D根据卫星的

19、向心力是地球对卫星的引力F=G,可见轨道半径增大到2倍时,向心力减小到原来的33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转动的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太阳半径R,则由此可求出( )A该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该行星的密度 D太阳的密度2013年高考题.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来源:学科网ZXXK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2014年高考题 .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数为G,则地球的密度为:A. B. C. D. 2015年高考题. 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x103/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x第9页 共10页 第10页 共10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19页,总2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