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6240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307B6107课程名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教师教育模块必修课程学分1周数学时16理论课时先修课程中学心理学基础中学教育基础课程负责人适用专业中学师范类专业课程简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和解决中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中学教育师范专业的一门教师教育模块必修课。该课程是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内容、原则,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标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国内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状况、特点与规律,

2、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熟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把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并运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规律;同时掌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技能,恰当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施;最终使学生能够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心理素养,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形成较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态度与学术热情。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L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国内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状况、特点与规

3、律,对当前国内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重要任务和主攻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能够明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2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相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把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并运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规律。3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心理素养,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掌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过程步骤,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具备解决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能力,能为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创设较好的环境。4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准确把握

4、与解读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合理选择与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恰当组织与设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程、科学使用与整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以及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施的能力;5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形成较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态度与学术热情。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5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2.2具备一定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师

5、生观、职业观和劳动观,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尊重并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愿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MMMMH毕业要求55.2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主动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的体验,学会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形成集体观念。HHM毕业要求66.1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规律,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能够开展有益身心发展和养成规律的教育活动。LHIIHM毕业要求77.3在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累所学所思所想,形成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MMHMM识和能力。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知识单对应课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学时元程

6、目标环节1.了解健康、心理健康的概念;L健康L健康课程目2.心理健康2.了解健康概念的演进,树立全面课堂理论与心理标1、23.中学生心理健的健康观;教学3学健康康的标准3.理解和掌握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时标准。L了解中学生常见的自我概念、人际交往、学业发展等问题,并掌握2.中学1.中学生的发展相关的调适原理;理论生常见课程目性问题2.了解中学生的抑郁症、恐怖症、课堂3学的心理标3、42.中学生的障碍焦虑症、强迫症和网络成瘾等障碍教学时问题性问题性问题,并掌握其一般的应对方法。L心理健康教育L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3.中学的含义2.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理论生心理课程目2.中学生心理健义;课堂

7、2学健康教标3、5康教育的意义3.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教学时育3、中学生心理健径。康教育的途径1.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4.学校课程目2.学校心理辅导L了解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课堂理论心理辅标3、5的目标2.理解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教学2学导概述3、学校心理辅导3.掌握学校心理辅导的意义。时的意义L理解教育性原则、全体性原则、5.中学1.中学生心理辅差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保密性原生心理课程目导的原则则等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原则;课堂理论辅导的标3、42、中学生心理辅2.掌握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教学2学原则与导的内容辅导、生涯辅导等中学生心理辅导时内容的原理。1.强化法1.理解中学生心理辅导的

8、常用方6.中学2.系统脱敏法法的概念;生心理课程目3.惩罚法2.掌握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常用方课堂理论辅导的标2、3、4.消退法法的原理;教学4学常用方45.来访者中心法3.能将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常用方时法6.认知疗法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考核方式成绩评定L健康与心理健康课程目标1、2平时出勤,课堂笔记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出勤、课堂笔记和课后作业。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出勤(20%)设此考核项目,目的是控制无故缺课和课堂懒散无纪律情况,具体方案为:总分为20分,无故旷课一次扣2分,无故旷课超过学校规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迟到、早退、上

9、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者被发现一次扣1分。(2)课堂笔记(20%)笔记10页记满分20分,每多记1页加2分,分数可加给其余项。(3)课后作业(60%)共布置3次作业。作业评分以答题思路的规范性、整洁性、整体性、逻辑性、正确性为依据。2.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课程目标3、4平时出勤,课程作业课堂笔记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3、5平时出勤,课堂笔记4.学校心理辅导概述课程目标3、5平时出勤,课堂笔记5.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原则与内容课程目标3、4平时出勤,课程作业课堂笔记6.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常用方法课程目标2、3、4平时出勤,课程作业课堂笔记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建议教材刘视湘郑日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明出版社,2012.2 .主要参考书1刘学兰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2孙宽宁主编.全国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3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