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65925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01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我国食品冷链物流进展的现状及计策研究(二稿)学生姓名:陈怡艳院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专业、班级:07物流管理(3)班学号:061520070020指导教师:范泓完成日期:2010年12月二0一0年十二月摘要近年来,冷链物流业关于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的作用渐趋明显,果蔬冷链物流、乳制品冷链物流、肉制品冷链物流、水产品冷链物流等细分市场保持良好进展势头,逐步走向规范化。冷链物流企业进一步壮大,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供应链管理呈加快进展趋势,增值型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冷链物流集聚区得到较快进展,需求增加使国内冷链物流市场竞

2、争加剧。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进展迎来重大机遇,促进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迫在眉睫。本论文首先介绍食品冷链物流的概念、特点及国内外食品冷链物流进展的概况,然后针对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对我国食品冷链存在的食品冷链质量不容乐观、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陈旧落后,冷藏运输效率低、冷链食品供应链管理不完善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加强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建设、促进冷链食品供应链的可持续进展、加强冷链食品建设保障食品安全的计策。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商机无限,市场对冷链基础设施设备的需求也在迅速扩张,未来中国冷链物流业进展前景广阔。关键字:冷链物流;食品冷链;食品供应链AbstractInre

3、centyears,coldchainlogisticsindustrytoimprovethequalityandefficiencyofeconomicgrowthbecomemoreobviousrole.Fruitandvegetablecoldchainlogistics,coldchainlogisticsdairyproducts,meatproductscoldchainlogistics,coldchainlogisticsandotheraquaticproductsmarketsegmentstomaintainagoodmomentumofdevelopment,gra

4、duallystandardized.Coldchainlogisticsbusinesshasexpandedsignificantlyincreasemarketconcentration,supplychainmanagementwastospeedupthedevelopmenttrendofvalue-addedservicestobecomeanewgrowthpoint,cold-chainlogisticsgatheringareadevelopedrapidly,increasingdemandforcoldchainlogisticsmarkettodomesticcomp

5、etition.Thisstage,thedevelopmentofChina,scoldchainlogisticsindustryusherinamajoropportunitytopromotetheindustrytoenhancetheoveralllevel,improvecold-chainlogisticssystemisurgent.Thispaperfirstintroducesthefoodcold-chainlogisticsconcepts,characteristicsandthedomesticandforeignfoodcold-chainlogistics,t

6、henbasedonthedevelopmentsituationoftheChinafoodcold-chainlogisticspresentsituationofourcountry,thefoodcold-chainfoodcold-chainexistenceisnotoptimistic,cold-chainlogisticsqualityhardwarefacilitiesandtheoldandbackwardrefrigeratingtransportationefficiencyislow,thecold-chainfoodsupplychainmanagementisno

7、tgoodproblemswereanalyzed,andthenproposesstrengtheningcold-chainlogisticshardwarefacilitiesconstructionandpromo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old-chainfoodsupplychain,strengtheningcold-chainfoodconstructionguaranteefoodsafetycountermeasures.Chinascoldchainlogisticsmarketbusinessopportunities,marketde

8、mandforcoldchaininfrastructureequipmentisrapidlyexpanding,thefuturedevelopmentofChinascoldchainlogisticsindustryprospects.KeyWords:Coldchainlogistics;Foodcold-chain;Foodsupplychain摘要IVAbstractIV引言1一、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概述2(一)食品冷链物流的涵义2(二)食品冷链物流的要紧特点2(三)国内外食品冷链物流的进展概况2二、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问题分析3(一)食品冷链质量不容乐观3(二)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陈

9、旧落后,冷藏运输效率低4(三)冷链食品供应链管理不完善5三、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计策研究6(一)加强冷链食品建设,保障食品安全6(二)加强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建设7(三)促进冷链食品供应链的可持续进展8结论10参考文献11致谢12引言随着经济的进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从传统单一向现代的多样、快捷化变化。对食品行业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务必给顾客提供更好的质量,更大的柔性,更多的选择,更高的价值与更低的价格的服务。食品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扩大,这些易腐食品均离不开冷链物流,冷链物流市场存在很大空间。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大约在10%,这对冷链物流的进展来说是好事

10、,但对冷链物流行业本身也是个挑战。由于我国食品冷链起步较晚,在食品物流这一新兴产业的形成与进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障碍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整个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不管是从中国经济进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面对我国食品物流进展的现状与消费者的需求,我国应该建立与完善食品冷链产业进展政策,引导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快速进展。一、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概述(一)冷链物流的概念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冷链的定义是“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并定义了温度保持在ococ范围内的仓库区域为冷藏

11、区,温度保持在OC下列的仓库区域为冷冻区。国家标准术语中将冷链定义为一种物流网络,无形中强调了冷链也是物流的一种特殊形式,且配有专门的设备,通过温度操纵以保持食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减少过程中易腐食品的浪费。(二)冷链物流的特征冷链物流与常温物流相比,有下列特性:(1)从设施设备方面来说,冷链物流比常温物流的投资与运营成本高;(2)冷链物流应用的技术涉及制冷技术、保温技术、制冷保鲜技术等,技术要求全面;(3)出于不一致目的,冷冻冷藏物品对环境的温度与湿度要求各异,导致冷链物流的运作环境具有多样性。()国内外食品冷链物流的进展概况1 .国际食品冷链物流进展趋势随着制冷工艺技术的进步与人们饮食

12、结构的调整,冷链物流已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冷链流通率(冷链物流各环节实行全程低温操纵的商品流通量占需要冷链服务商品总量的比率)达到85%,东欧国家达到50%左右。国际冷链物流进展要紧呈现下列趋势:(1)冷链物流向一体化、系统化进展。为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物流服务需求,国外冷链物流企业已经完成由单环节的低温运输、仓储向一体化冷链物流企业的转型,通过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冷链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采购、运输、仓储、管理、信息与流通加工等一体化物流服务。(2)冷链物流由企业自营向社会第三方转型。从原先供应商或者销售商单独建立冷链物流中心,逐步转变为由独立投资者建立社会

13、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实施共同配送、集约化经营,降低了物流费用,提高了社会化程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3)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据国际冷藏库协会公布的数据,美、日两国冷库总量占到世界冷库总量的近40%o美国冷链物流运营前五强企业冷库容量占到美国的63.4%,仅美国冷库公司(AmeriCold)自有的冷库总量就与我国冷库总量相当。(4)冷链物流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目前发达国家冷链物流企业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与全程温度监控、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普遍实行(冷)柜车(头)分离,建设新型节能冷库,使冷链物流运行质量与效率实现了大幅提高,2 .国内食品冷链物流进展

14、现状我国低温储藏、保鲜技术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此后低温操纵技术在生鲜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及运输等环节逐步得到应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冷链物流呈现快速进展的势头,成为现代物流业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1)冷库、冷藏汽车等冷链物流资源相对缺乏。我国现有冷库总容量880万吨,要紧集中在经济发达或者者农产品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拥有冷藏汽车5万辆,占货运汽车比例仅为0.3%;拥有铁路冷臧车8000多节,仅占全国总运行铁路车辆的2%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铁路冷藏运输量仅占易腐货物运量的25虬(2)冷链流通率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综合冷链应用率仅为19%,冷

15、链流通率果蔬为5%、肉类为15%、水产品为23%,冷藏运输率果蔬为15%、肉类为30%、水产品为40%,产品损腐率较高,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缺失率就达25%30%,每年约有1.3亿吨的蔬菜与1200万吨的果品在运输中缺失,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近2亿人的基本营养需求。(3)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较低。我国冷链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第三方物流比重不高。大多数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节点网络、信息系统、服务质量还不能够满足工商企业的要求,工商企业外包冷链物流业务的比例较低,大部分冷链产品的物流配送仍由生产商与经销商来完成。(4)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大,冷链物流企

16、业快速进展。中外运、中粮等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强化与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积极拓展冷链物流业务;双汇、众品、光明乳业等食品生产企业,加快物流业务与资产重组,组建独立核算的冷链物流公司,积极完善冷链网络,逐步成为冷链物流业的主力军。二、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问题分析(一)食品冷链质量不容乐观食品从生产到最后摆上消费者的餐桌,经历了生产加工、冷冻贮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等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影响食品品质的因素,只有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品质保证,人们吃到嘴里的冷冻冷藏食品才具有真正的品质。尽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安全工作,但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问题频频发生。在生产加工环节,比

17、如生鲜食品(如水果、蔬菜、冷却肉、冰鲜鱼)在采摘、捕获、宰杀后进行冷却,预冷到5摄氏度下列,再进入低温,而收购点基本上不可能注意到这个温控要求;国内大多数的食品生产企业还是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自我封闭型的仓储运输物流方式与理念上,而且相当多的食品生产企业物流运作水平还停留在运输车队的阶段,根本没有专业的技术与有关设施可言。在运输储藏环节,目前整个国内冷链物流行业无法回避的一个尴尬是,许多国内食品企业在使用成本相对高昂的冷链运输方式上并不积极。由于冷链物流成本大,农业物流企业宁愿把缺失掉20%的利润在卖出产品的价格上找回来,也不愿在冷链物流上进行投入。很多商家为了追求短期的眼前利益参与市场恶性竞争

18、,在商品运输与贮藏过程中使用常温车运送冷货,或者者冷藏车不制冷,或者者租用廉价冷库贮存食品,导致食品质量严重受损,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在销售环节,大部分企业没有专用的食品与非食品销售平台,同时平台中间也没有温度隔离,外界温度干扰着冷藏温度,而冷藏温度也向外散发。既造成了能源上的浪费,也无法保证食品质量。鲜牛奶保质要求通常为I(TC下列,若要绝对保证在保质期内保鲜,务必要保证它在出厂、运输、销售直到消费者饮用的各个环节基本都在I(TC下列。然而,在炎热的夏天,这条“冷链”难以保证连续。冷链滞后,牛奶保鲜成了问题,企业不得不以降价方式来消化过剩的牛奶,成为残酷的现实。牛奶企业进展“冷链”物流成为

19、了企业是否能够脱离“价格战”的关键。关于食品物流中最基本的温度操纵,国内基本上都没有达到。(二)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陈旧落后,冷藏运输效率低。我国的冷冻冷藏运输行业与国际标准相差巨大。内地货运车辆约七成是敞篷式设计,只有约三成为密封式或者厢式设计,而备有制冷机及保温箱的冷藏车辆连一成都不到。特别是我国的铁路冷藏运输设施非常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冻冷藏运输车厢,冷藏食品运量仅占总货物运量的1%。公路运输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冻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总体而言,发达国家预冷保鲜率为80%100%、果蔬采后

20、缺失率5%,冷藏运输率80%90%,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比率1%3%,可见,中国目前的冷链设施与冷链物流装备不足,我国预冷保鲜率为30%、果蔬采后缺失率20%40%、冷藏运输率10%、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比率0.3%,在硬件设施与运输效率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原有设施设备陈旧,进展与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L仓储方面:冷库结构不合理,布局分散,利用率不高。冷藏设施与冷链装备不足,原有设备陈旧,现新有设备成本高,进展与分布不均衡,同时无法给易腐食品流通提供低温保障。国内冷链物流技术更需要提高,目前有效的温度操纵设施投入有限,冷藏物流供应连的管理与操作人员严重缺乏,全程

21、冷藏控温运行管理制度急需建立。由于保鲜技术落后,加之在易腐品低温仓储与冷藏运输环节没有做到全程的冷链物流,80%-90%左右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在普通卡车运输,致使每年有100万吨的水果腐烂变质或者贬值处理,捕捞的鱼类每年约有40万吨左右烂掉。有关估计,我国易腐食品的损耗与浪费每年高达上亿元。另外每年约有20%-25%的果品与30%的蔬菜在中转运输与存放中腐烂损坏,总量每年达上亿吨,价值约为750亿元。我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700多万立方米,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而当生产淡季与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耗能状态。其中也有蔬菜与果品的冷藏,而且大多数的冷库经营都是个体

22、企业,冷库的类型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各类食品对温度的要求不一致,因此个体经营的冷库并不能满足各类食品对温度的要求。就目前来讲冷库建设成本资金投入很大,现在建一个中型冷库的成本就得2000多万。据熟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也曾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先后修建了100多座气调贮藏库,并从国外引进了一批较先进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生产线,要紧用于农副产品的加工储藏,但由于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引进的设备不习惯国情,利用率不高,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固,使产品的成本相对过高。2.运输方面:低温运输设备不足,技术落后,管理松散,成本高。公路低温运输方面目前我国在有保温车辆约有3万多辆,而美国拥有20多万

23、辆,日本拥有12万辆左右。我国冷藏车占货运汽车比例仅为0.3%左右,美国为0.8%-l%f英国为2.5%-2.8%,德国等发达国家均为2%-3%。欧洲各国汽车冷藏运量占比为60%-80%,而我国冷藏运输占比例约为20%。通常大型企业拥有一定的冷藏车辆,而大多数冷藏车都是个体经营,其经营方式比较松散,应用配设温度记录仪与智能调温系统等高科技手段来保证商品品质的更是少之又少。冷藏运输车辆通常的成本都是通常普通车辆的2-3倍。铁路冷藏运输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全国总运行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970辆,占2%,冷藏运量仅占易腐货物运量的25%,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三)冷链食品供应链管理不完

24、善1 .食品供应链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形成2 .食品供应链自身存在的内部瓶颈制约我国的食品供应链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很多自身问题,如忽视市场预测或者预测不准、计划调整与生产要么过剩要么不足、食品批号老化、对客户要求反应迟钝、渠道渗透及产品铺货率低、产品推广不理想、安全责任难以划分、横向协调较难、配送作业主动性差等,能够说都属于供应链运作的问题或者与供应链密切有关。从供应链集成整合的角度看,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点,而是相互联系的链,是供应链策略及流程运作系统的问题。如物流成本高与物流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久拖不决,原因就在于食品供应网络布局、需求预测、库存操纵与分销政策等方面存在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的

25、出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供应网络的不合理布局必定产生订货提早期延长、长距离不合理运输、中转配送量增加等弊端,并引发计划与预测的提早期延长,继而使预测的准确性、计划的灵活性下降。此外,订货提早期延长还意味着要应付更大的市场需求变动,使得其中的所有后勤环节都变得复杂与不可控,导致客户服务价值大为降低。三、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计策研究(一)加强冷链食品建设保障食品安全第一,构建冷链物流的监管机制,尽快建立冷链食品标准,与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易腐食品在冷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目前我国的冷链食品既无统一的质量标准,又无对贮藏、运输、销售的规范要求。因此,有关部门应逐步健全有利于冷链健康进展的标

26、准体系与标准监管实施体系,加强行业的宏观管理与调控。除了在冷链各环节都务必建立与实施合适的质量保证与质量管理体系外,还需要注重对冷链的全程质量管理,不断完善与改进冷链的建设。第二,规范冷链各个环节的作业制度与作业标准。我国冷链缺乏统一的作业管理与规范的作业标准,直接导致了我国冷链效率低下,浪费惊人。政府应加大对行业的管理力度,对食品的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要有严格的执行标准,有规范的管理条例与明确的管理分工,有关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务必有完整的实施条件与管理措施,完善的质量操纵标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的设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第三,加强对食品冷链物流实行认证管理。完善食品安全认证认可、卫生注册等制度

27、,进一步整顿、规范冷链食品认证活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把专项整治工作与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结合起来,严格市场准入审查,切实加强对发证后的监督管理。第四,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与冷链物流的有关法规。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对商业中欺诈行为惩戒力度不够,没有相应的惩处体系与诚信体系,这直接影响着食品冷链物流合作竞争市场机制的形成。因此,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支持食品流通企业建设完善的食品溯源制度,要求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严格的食品召回制度,比如对冷链食品因非冷链造成的垃圾收取高额环保费用,建立食品物流企业的社会信用评价与管理体系。第五,加强对冷链操作标准执行的监督力度。国外的冷链物流之因此做得好,一方面是政

28、府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要求与行业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是企业受到了来自社会多方面的监督。加大监督力度是促进冷链物流进展的手段之一。此外,还要实施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点的操纵)操纵,确保冷藏食品在各环节中的质量保证。(二)加强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建设冷链硬件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其投资收回的周期较长,运营时的保护资金需求也较多,仅仅依靠企业不能完成建设需要。这就要求政府与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投资,共同管理。第一,鼓励企业建立区域性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增加物流中心的覆盖范围;鼓励食品专业批发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支持食品流通企业建设配送中心。第二,进展先进

29、的冷藏运输装备。国外冷冻冷藏物流之因此迅速进展,冷藏运输装备的进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为此,在冷藏运输装备开发中,应加强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合作,尽快提升冷藏运输装备的技术水平;大力进展新型冷藏装备。结合我国的国情及冷藏运输的市场需求,我国冷藏运输装备应进展能够习惯冷藏快运业务的快速冷藏车,能够习惯货物品类多样化及长距离运输的冷藏集装箱,与灵活机动、控温范围广、能满足小批量货物运输的单节及小组份机冷车。()促进冷链食品供应链的可持续进展1 .搭建与完善食品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平台通过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增加内陆地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优化全国路网布局,尽快在全国范围内

30、形成一个路网布局合理、交通设施完善、交通功能强大、交通方式多样互补、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与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在建设资金的筹措与投入上,能够考虑使用国家扶持、地方自筹、民间集资、中外合资与BOT等多种筹资形式,通过实施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在食品供应链中大力推广应用冷链技术,完善与优化冷链的运作与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冷链运输与配送在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输中的比例。特别要在食品供应链系统的运输与配送环节,增加冷藏冷冻运输工具与车辆的投放与使用。与此同时,加快港口冷藏设备、专用冷藏冷冻仓库等仓储设施的建设,为食品供应链的冷冻冷藏化提供物质基础。通过建立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将易

31、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置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的损耗,防止食品的变质与污染。我国在“十五”期间对冷链的建设投入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中国肉类协会在“十五”期间,曾力推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配套进展能习惯小包装、冷却肉生产流通需要的储藏、运输、销售不中断的“冷链化”物流计划,提出要以向社会开放、市场化经营、增加配销功能为指导原则,加速冷库的技术改造、经营管理与全方位服务工作,提高冷库利用率与扩大社会服务面;在运输与销售环节则要大力倡导冷藏集装箱运输与按规定温度展销产品的新形式。这些举措的推出与逐步实施,己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2

32、.改进与完善食品供应链的内部运作机制众所周知,食品供应链的流通加工环节可提高食品储存机能,从而使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保持较高的新鲜度。因此,要注重加强对食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冷冻、农副产品分选、食品分装、食品精制等流通加工作业的管理,通过有效实施配送与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提高食品供应链的配送效率与效益。所谓配送与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就是在实施食品集约化共同配送的同时,引入先进技术与设备,对食品进行在途加工与配送中心加工。如生鲜食品要求低温保鲜,对质量、鲜度、营养均有很高要求,因此其配送策略应遵循“当天加工,当天配送”的配送原则,通过设置一条从进货、分割、加工、包装、配送运输直至零售店销售的供应链,使

33、流通加工与配送一体化、集成化。这种供应链组织形式不管是对食品流通加工的有效运转,还是对配送活动的完善与进展,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结论我国食品冷链物流行业是在国民经济快速进展的背景下,伴随着国人饮食观念的不断转变、市场需求的不断多样化而逐步进展起来的。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系统相关于国外较为完善的食品冷链物流市场化机制,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市场化进程才刚刚起步,在理论研究与经营管理领域都还面临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立足现状,努力寻找适合国情的冷链物流进展道路。参考文献1祝松.中国食品物流.2009-10-282许震涛,王爱娜.铁路冷藏集装箱运输问题的探讨D.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

34、院,2010年3匡勇,张晨.国内外冷链物流的进展现状比较研究J.科技与产业,2008,8(8):47-49.4李大芳.食品物流业的法规建设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J.商业研究,2007,(5):200-201.5肖静,张东杰,刘子玉,等.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8,(7):13-17.6吴敏.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出路探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30(7):13-16.7宋汉利,于勇.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安全监控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7,26(2):177-180.8张月华.HACCP监测下的鲜活品冷链物流的技术创新J.物流工程,2008,(4):

35、76-77.9张莹.基于HACCP监测的冷链物流J.物流技术,2006,(1):105-107.10赵艳艳,张于贤.HACCP体系在我国冷链物流管理中的运用及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273-3274.11丁俊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面临的形式与任务J.中国流通经济,200712王岳峰、谢如鹤.保鲜物流及其进展研究J.物流技术.2006(7)13GB/T14张连军.15仝新顺.16鲍长生.17李万秋.18王强等.19石桂春.20间永立.21叶海燕.183542006o物流术语s浅析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计策J.物流技术,2006(1):102.104基于过程操纵的食品冷链管理

36、探索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29):61-63冷链物流系统内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9:66-67.中国冷链物流进展现状与改善UL物流储运,2006,12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进展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7,(6):16-17蔬菜保鲜储藏的现状、趋势与计策J.士林农业科学,2007,(4):37我国冷藏物流市场现状及进展趋势J.第三届全国物流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29):38-4122胡玉秋等.冷冻食品冷链系统中微生物污染问题的探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伯然科学版),2006,37:199-200致谢在论文马上完成之际,首先,我要感谢范泓老师对我论文写作的指导。从论文的选题到完成,范老师一直给予精心的指导。范老师平常工作很忙,但这并没有影响范老师对我论文的细心指导。她的细心、责任心更是让我深深感动,且范老师严谨的工作作风将对我今后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我还要感谢与我一起完成毕业论文的其他几位同学,他们在完成这次毕业论文中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与支持。我还要感谢参加本次毕业论文工作的所有老师,感谢07物流(3)班的所有任课老师与同学,感谢仰恩大学对我四年的培养。最后,我要真诚地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一如既往的鼓励与陪伴、关心与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