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课程评估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66326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专业课程评估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本科专业课程评估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本科专业课程评估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本科专业课程评估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本科专业课程评估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专业课程评估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专业课程评估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专业课程评估方案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载体和主渠道,课程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关系到学校办学的水平高低。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助推学校内涵发展、错位发展和转型发展,全面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发挥评估的导向促进作用,特制订本方案。一、课程评估的意义和原则L课程评估的意义。通过课程评估,帮助教师明确树立课程的标准意识、主体意识和质量意识,引导课程教师、专业教研室和二级学院加强课程的改革、管理和建设,建立课程的质量保障机制,提高课程质量,打造课程特色。2.课程评估的原则。在评估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1)以学生发展为本。(2)以评促教,以

2、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建,重在建设。(3)以课程教师(课程群)、专业教研室和二级学院自评为主。(4)以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导向。(5)以问题诊断、改进提升、信息交流为重点。二、课程评估的组织实施L评估处负责对全校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评估工作。2 .评估内容主要是近三年的情况,相关数据截止时间为当年8月31日。3 .评估流程由评估处制发评估通知、二级学院自评、学校专家评估和评估处印发简报四个阶段构成。4 .二级学院自评工作的基本程序。(1)根据评估通知,二级学院自评小组启动本院的课程自评工作,制订实施方案,方案提

3、交评估处。(2)自评小组对照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收集佐证材料、师生意见,总结经验,诊断问题。(3)以课程为单位,按照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写出自评报告。(4)课程自评报告提交评估处,由评估处组织专家审阅。(5)在专家现场诊断后,修改完善课程自评报告。(6)课程自评报告(定稿)送评估处存档。5 .学校评估工作的基本程序。(1)评估处制发本科专业课程的评估通知,明确评估的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2)召开学校课程评估的专家组会议,明确专家的工作任务。(3)组织学校评估专家深入课堂随机听课,学评委开展学生问卷调查。(4)组织学校评估专家到二级学院现场审核自评报告的相关信息,听取课程负责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现

4、场汇报,必要时召开师生座谈会。(5)专家组根据评估指标体系逐项评估,提出评价等级,形成评估结论。(6)评估处根据专家组提交的评估结论,形成评估简报。三、评估结果的等次及处置L课程评估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其中,优秀课程得分不低于90分,名额不超出参评课程总数的20%;良好课程得分为75-89分;合格课程得分为60-74分;不合格课程得分为60分以下。2 .对优秀课程给予表彰奖励并推广其先进经验。其中,优秀课程主讲人在当年评优(含竞评校级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年度考评优秀)、晋职、晋级等方面享有优先权。3 .对合格课程提出改进意见,由教师、教研室和二级学院提升课程质量。4 .

5、对不合格课程提出整改意见并启动整改机制。四、课程评估的指标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2016版),立足我校校情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评估手册(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2017版)和我校2014年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核心课程评估的实践情况,借鉴省内同行院校的部分做法,制订本指标体系。本科专业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一级二级等级标准指标指标优秀(权重系数=1)合格(权重系数=0.6)AI定课程定对国家社会行业需求、学校发展需要、对国家社会行业需求、学校发位与位专

6、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撑、在专业课程展需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目标体系中的性质类别、与相关课程的关撑、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性质(10分)系等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类别、与相关课程的关系等定位基本清晰。B?课程目标较好体现“4+1”标准、课程特点和课程功能。基本体现“4+1”标准、课程特点和课程功能。A2课程文本(20分)B3课程标准课程性质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知识模块列表)五个部分清晰完善,体现“4+1”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面促进学生成才发展。课程性质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建议和附录(知识模块列表)五个部分基本清晰,体现“4+1”标准,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

7、生成才发展。B,教材及学习辅助材料选用规划教材,自编特色教材(含先行试用的讲义),理论类课程教材体现知识经典性、逻辑严明性和学习引导性,应用类课程教材体现知识应用性、学术前沿性和实践操作性;学习辅助材料多样化、信息化、学生满意度不低于90%o选用近10年之内公开出版教材,自编特色教材(含先行试用的讲义);有学习辅助材料,学生无异议人数不低于80%oBs教案及教学进度表教案格式规范,内容体现课程标准,预设进度与教学进度表一致,详略得当;教学进度表填写规范,进度安排合理,课型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一效.教案格式规范,内容体现课程标准;教学进度表填写规范,进度安排合理。Be考试大纲及试卷考试目的、考试

8、形式、考试内容、试卷结构和课程成绩五部分清晰完善,较好体现课程性质理念;试卷体现考试大纲要求,难度适中、题量适当、覆盖面广、区分度高,题型灵活多样,梯度编排科学,分值分布合理,表述准确简明,卷面规范无误。考试目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试卷结构和课程成绩五部分基本清晰,能体现课程性质理念;试卷体现考试大纲要求,难度适中、题量适当,梯度编排科学,分值分布合理,表述准确,卷面规范无误。A3教学条件(15分)B?主讲教师(课程群)教师数量足够,教师承担年度课时量不超出正常工作量的120%;教师学位或职称与所教课程专业对口,学历超过学校要求。(课程群)教师数量足够,教师承担年度课时量不超出正常工作量的1

9、50%;教师学位或职称与所教课程专业对口,学历达到学校要求。B8教师素养热爱学生,从严执教,教学质量高,学生满意度不低于90%o近三年来,承担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参加校内外教学科研评估培训不少于3次,教学材料规范,无教学事故。遵守教学规范,教学质量合格,学生满意度不低于60%o近三年来,参与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参加校内外教学科研评估培训不少于1次,未被通报,无教学事故。Bg设施场所教学场地、实训场地、设施设备完全满足教学需要。有校外实训实践场地,近三年开展课程实践不少于3次。教学场地、实训场地、设施设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有校外实训实践场地,近三年开展课程实践不少于1次。A4教学过程(25分)B

10、KI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体现“4+1”标准,内容设计体现理论性与应用性、经典性与当代性的统一,信息量大,及时反映学科前沿和行业实际;方法设计体现讲授与自学、掌握与探究、认知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统一,具有创新性。教学目标设计体现“4+1”标准,内容设计紧扣重点难点、逻辑层次清晰,理论联系实际,反映教学科研成果;方法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具有多样性。B11课堂教学教学进度符合教学日历,课堂组织有序,学生课堂参与率不低于90%;教与学的任务分配合理,讲授重点突出,富有启发性、指导性;教学凸显“4+1”标准,学术性与应用性融合巧妙;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独特。学生满意度不低于90%o教学进度符合教学

11、日历,课堂组织有序,学生课堂参与率不低于60%;教与学的任务明确,讲授重点突出;教学体现“4+1”标准,能兼顾学术性与应用性;有一定的教学艺术。学生满意度不低于60%oBi2实验实践教实验类课程的实验开出率100%,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数目不低于实验实验类课程的实验开出率90%,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数目学总数的70%,实验课每组学生数符合相关要求,实验大纲、开课记录、实验报告等资料完整;课程见习、实训、实习的任务明确,过程管理有序,有计划、总结、交流、评价材料,实践效果满意度不低于90%o不低于实验总数的50%,实验课每组学生数符合相关要求,实验大纲、开课记录、实验报告等资料完整;课程见习

12、、实训、实习的任务明确,过程管理有序,有计划总结材料,实践效果满意度不低于60%oB13学生辅导重视学生思想引导、心理健康维护和专业情感培养,按计划布置批改学生的作业、笔记、报告,全面指导学生开展学、练、研、做、养等学习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团队、学习氛围和一定学习成果,学生满意度不低于90%。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情感,批改学生作业,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满意度不低于60%oBM学习考评平时成绩、实验实践成绩有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考评材料完整,考评过程公正公开,学生参与度高,学生满意度不低于90%o平时成绩、实验实践成绩有明确的考评标准,有考评材料,考评过程公正公

13、开,学生满意度不低于60%oAs质量保障(15分)B15教学管理严格遵守教学常规;主动配合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保质保量完成相关任务。遵守教学常规,近三年未被通报;配合教学管理部门,能完成相关任务。B16教研教改每学期听课交流不少于5节次、参与教研组活动不少于5次,近三年主持教改项目不少于1项、发表教研论文不少于1篇、承担公开课不少于3节次。每学期听课交流不少于2节次、参与教研组活动不少于2次,近三年参与教改项目不少于1项、承担公开课不少于1节次。Bn质量改进重视学生意见反馈、收集,持续改进教学,有相关材料。近三年教学工作受到学生肯定、赞扬。重视学生意见反馈、收集,能改进教学。近三年教学工作无学生

14、投诉。A6教B18同行同行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结果为同行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学效果(15分)评价优秀,并且有较高的声誉。结果为良好,并且有良好的声誉。B19学生评价学生满意人数不低于90%,不满意人数不高于3%。学生满意人数260%,不满意人数不高于5%。B20行业认可度获得行业专家、参与单位、毕业生用人单位认可,近三年总体认可度不低于80%。获得行业专家、参与单位、毕业生用人单位认可,近三年总体认可度不低于60%oA,课程特色(10分)下列情况之一均属于课程特色项目:(1)课程近三年内获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课程近三年教学研究在中文核心刊物发表,或公开出版专著,或获得省、部级奖励;(3)自编公开出版高质量的应用型教材,或被兄弟院校采用;(4)课程近三年内自制的电子资源、课件、网站等在兄弟院校推广使用;(5)课程在岗教师为省学科带头人或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6)课程有自制的符合课程标准、比较规范完备、已投入使用的试题库(试题不少于10套);(7)课程学生近三年获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奖或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奖;(8)课程有重大改革举措,具有独特而有成效的教学风格;(9)课程实行双语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