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级第一课时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37232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三年级第一课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初中三年级第一课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初中三年级第一课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初中三年级第一课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初中三年级第一课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三年级第一课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三年级第一课时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欧姆定律,结论1: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结论2: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变换公式:,U=IR,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它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电流计算。,欧姆定律公式中各个物理量只能是同一导体在同一时刻所具有的量,也就是说不能用甲导体的电压、电阻去求乙导体的电流。,例1: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已知:R=880k=880 x103 U=220

2、V求:I=?,解:根据欧姆定律:I=U/R=220V/880 x103=0.25mA答:通过白炽电灯的电流约为0.25mA。,例2: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欧,通过的电流为0.45安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解:已知:R=6.3 I=0.45A求:U=?,由I=U/R得:U=IR=0.45A6.3=2.8V答: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大约2.8V的电压。,例题讲解:,问题1一个电灯泡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484欧,如果电灯线路的电压是220伏,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I=?,R=484欧,U=220伏,解:根据欧姆定律得:I=U/R220伏/484欧0.45安答

3、:灯丝中通过的电流,你懂了吗?,练一练,电流表内部的电阻是很小的。如果某电流表的电阻是0.02欧,把它直接接在一节干电池的两端,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有多大?,解: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根据欧姆定律:I=U/R,=1.5伏/0.02欧75安,答: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75安。,想一想:告诉我们什么?,问题2一个电热器工作时的电阻是44欧,通过的电流是5安,求电热器两端的电压。,R=44欧,I=5安,U=?,解:根据公式I=U/R可得:U=IR=5安x44欧220伏答:电热器两端的电压是220伏,你会了吗?,例3: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伏,用电流表测出的电流是0.4安,求这段导体的电

4、阻。,解:已知:U=7.2V I=0.4A求:R=?,由I=U/R得:R=U/I=7.2V/0.4A=18答:这段导体的电阻为18。,练一练,一个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20欧,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0毫安,它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多大?,解:根据欧姆定律得:,I=U/R,U=IR,0.5安x20欧,10伏,答:它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10伏,你懂了吗?,问题3 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电源上,用电压表测得电阻两端的电压是3伏,由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2安,问这个电阻的阻值多大?,解:根据欧姆定律/得:,R=U/I,3伏/0.2安15欧,答:这个电阻的阻值是15欧,电路图,想一想:我们怎么测电

5、阻大小?,练一练,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2.5伏,通过它的电流是0.5安.(1)这个电阻的阻值为多大?(2)如果把这个电阻接到电压为4伏的电路中,能不能用量程为0.6安的电流表来测定通过这个定值电阻的电流?,(1)解:根据欧姆定律:I=U/R得,R=U/I=2.5伏/0.5安=5欧,(2)解:根据欧姆定律及该电阻值不变得:,I=U/R4伏/5欧0.8安,0.8安0.6安 所以不能。,答:这个电阻的阻值为5欧,不能用量程为0.6安的电流表来测。,练一练,电灯L1和L2的电阻分别是16欧和20欧,它们如图所示接在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10伏且保持不变,试求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L1,L2,U

6、=10伏,I1=?,I2=?,解:根据欧姆定律IU/R和并联电路电压相等,I1=U1/R1,U=U1=U210伏,10伏/16欧0.625安,I2=U2/R2,10伏/20欧0.5安,答: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0.625安和0.5安。,I=U/R,R=U/I跟I=U/R相似,那能否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这就是电阻的定义式吗?,U=IR,R=U/I,想一想,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的,当电阻两端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也成正比例改变,而电压与电流比值(即电阻)不变,是一个定值(可以看出电阻的大小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7、,故电阻跟电压、电流无关,不存在正、反比的关系。所以R=UI,只能用来计算电阻的大小,而不能用作电阻的定义式。,分析:,10,0.3,10,0,10,U/I,3I,U/I,2、某一电阻接在40伏的电路中,其上通过的电流为2安,问:该电阻为大?若电压增大到80伏时,其电阻为多大?为什么?,答:当电压为40伏时,电阻为20欧;当电压增大到80伏时,电阻还是为20欧;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的。,1、工厂中车床照明灯用36伏的安全电压,1号车床照明灯的电阻为32欧,求通过灯丝的电流。如果通过3号车床灯丝的电流为1.5A安,那3号车床照明

8、灯的电阻为多少?,已知:U=36V R1=32 I3=1.5A 求:I1=?R3=?解:根据欧姆定律:I1=U/R1=36V/32=1.125A R3=U/I3=36V/1.5A=24答:通过1号车床照明灯的电流是1.125A,3号车床照明灯的电阻为24。,练 习,小 结,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欧姆定律公式中各个物理量具有同一性,公式中的I、U、R是指同一导体、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电阻。计算时注意单位要统一。,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电阻跟电压、电流无关,不存在正、反比的关系。,欧姆定律适用与任何情况下的电流计算。,14

9、.4 欧姆定律的应用,一、伏安法测电阻:,1.测量原理:,2.实验电路图:,3.实验器材:,直流电源(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未知电阻R、滑动变阻器、导线等,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4.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开关断开,P移到最大电阻值的位置;,(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分别读出两表示数,填入表格一;,(3)根据记录的数据算出三次电阻R,并求出R的平均值。,表格一,二、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实验电路图:,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灯泡标注的电压,实验数据(小灯泡电阻):,思考题:,1.某同学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后认为,随着电压、电流的增大,电阻温度

10、要升高,电阻值应不断变大,每次电阻值应为待测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不能取平均值。你认为呢?,本次实验中,电阻温度变化较小,阻值受温度的影响小,测得的电阻值有偏差,主要是由电路和仪器误差引起,可以取平均值作为该电阻的电阻值。,2.比较灯泡在较低电压下和较高电压下测得电阻值有何区别?能否将4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为什么?,较低电压下电阻较小,较高电压下电阻较大。,不能。因为灯丝发光时温度升高,使得电阻相差较大,每次测得的数值是灯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所以不能取平均值。,(2)用描点法作出小灯泡的U-I图线,会不会是一条直线呢?为什么?,不是。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流与电

11、压不成正比关系。,3.(1)如果用描点法作出定值电阻的U-I图线,应该是一条_线,为什么?,直,因为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时不能求平均值,在不同电压下测得小灯泡的电阻不同,可得到的结论是: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学过伏安法测电阻后,老师给了小明一个不透明的箱子,箱子两端各有一个接线柱,请他想办法测出箱内导体的电阻。小明用伏安法测得数据如图,算出箱内电阻R为_。,打开箱子你发现:,(1)R1与R2 串联,(2)R=R1+R2,15,三、串联电路的总电阻:,1.研究方法:,A.实验法,B.理论推导法,(R1、R2两个电阻串联可以用一个总电阻R串等效代替

12、),2.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R串 R1+R2,(1)n个电阻串联:,R串 R1+R2+R3+Rn,(2)n个相同电阻R串联:,R串 nR,(3)R串 大于每一个部分电阻,原因是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多根导线串联起来,由于导线的总长度比一个电阻的长度更长,所以总电阻一定比分电阻大。,R串总,多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多根导线并联起来,由于导线的总的横截面积比一个电阻的更粗,所以总电阻一定比任何一个分电阻小。,R并总,四、串联分压,欧姆定律:I1U1/R1 I2=U2/R2 根据串联电流特点:I1I2得:,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若R1

13、 R2,则U1 U2若R1=R2,则U1=U2若R1 R2,则U1 U2,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五、并联分流(比值)。,根据欧姆定律:U1I1R1 U2=I2R2 根据并联电流特点:U1U2得:,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大,流过的电流越小。若R1 R2,则I1 I2,并联电路的分流规律:,R1,R2,U,I1,I2,I,例1:如图,其中甲灯电阻是15,s闭合后,电流表读数为0.1A,请计算得出乙灯两端的电压?,注意1.在运用I=U/R解题时,公式中的U,I,R必须是同一段导体的电压,电流,电阻的值。我们把这一点称之为“同体(一)性”。,六、欧姆定律使用中的同体性即同一性,七、欧姆定律使用中的同时性,例

14、2:如图,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此时电路图中的电流表的示数为0.2A.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小灯泡上的电压值为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50.通过计算能否得到小灯泡的阻值?,注意2.公式中的U,I,R还必须是同一时刻的导体的电压,电流,电阻值。我们把这一点称之为“同时性”,练习2、如图,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此时电路图中的电流表的示数为0.2A.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小灯泡上的电压值为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50.,请任意添加一个条件,大致计算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15。,八、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1、有两个导体,电阻分

15、别为10欧和30欧,把它 们串联接通后通过10欧电阻的电流是0.5安 求:电源电压是多少?两个电阻上的电压分别是多少?串联电路中电阻和电压有什么关系?,R1=10,R2=30,U=?,I=0.5A,R=R1+R2=10+30=40,I=I1=0.5A,U=IR=0.5A40=20V,U1=I1R1=0.5A10=5V,U2=I2R2=0.5A30=15V,R1=10,R2=30,U=?,I=0.5A,八、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把电源电压按电阻比例分配,解:,答:,课堂小结:,返回,返回,1、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

16、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AUABUBC,IABUBC,IABIBC DUABUBC,IABIBC,C,2、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3A0.1A,三、短路的危害,、假如用长1m,截面积1mm2的铜质导线(电阻为0.017)将220v电源的两极直接连接起来,通过导线的电流多大?如果写字台灯的工作电流为0.2A,那么通过导线的电流相当于多少盏写字台灯在同时工作?,讨论一下,如果这样连接会有什么,危害,解:=220V0.01712941.18A n=12941.18A0.2A64706(盏),2、某同学将电流表(其电阻0.1、量程03A)并联在一电器两端,电器两端的电压为3v。算一算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有多大?这会造成什么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