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__水和空气.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37606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__水和空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__水和空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__水和空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__水和空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__水和空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__水和空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__水和空气.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主备人: 修改: 教研组长审核:年级:三年级上册 学科:科学 课型 观察型 第一课时 课题1、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2.技能目标: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 教

2、学难点: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 给每个学生准备:1瓶醋(500ml,分发给小组)、1瓶牛奶(500ml,分发给小组)、网状图记录纸1张。 给全班准备的材料:有关水的课件资料、分类用图纸。 板书设计 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二、触摸水在哪个袋中游戏活动1、导入:关于水,我们了解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内容进行简单记录。 在这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

3、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汇报交流,师有目的地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概括、梳理。1、触摸袋子。2、猜测3、揭晓袋子里奥秘。4、学生运用多种感观进行感知,并了解学生的想法。三、给袋子中的物体分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将袋中所装的物质进行分类1、组内进行分类实验且交流评价。2、展示实验情况,同时让生生进行交流,人们这样进行分类的理由是什么。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还有哪些。 总结提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第2时 课题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4、: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2.技能目标: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3.情感目标: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塑料杯、1片玻璃、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

5、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 给每个学生准备: 记录纸两张。板书设计 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观察水和食用油二、液滴比较实验一水是一种液体,你们知道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引入: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不同之处吗?观察交流个别回答思考学生读实验提示学生做实验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三、观察水和食油的相同点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请学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观察交流展示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区分了水和食用油相同点和不同,你们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第3课时 课题谁流得更快一些教

6、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2.技能目标: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3.情感目标: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个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一张实验记录表。 板书设计水流动的快 食用油和洗洁精流动的慢 、黏度影响 教学流程:环节

7、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教师指导设计流动比赛二、比赛与思考实验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主要科学概念: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它们流动的快慢一样吗?要求:请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确定的方案进行流动比赛,并记录。思考、回顾讨论个别回答交流1、分组实验且交流评价。2、完成P71页实验记录表。3、汇报展示实验现象三、液体与固体比较出示水和食用油的维恩图记录学生思考:1、液体和固体相同点和不同点2、水为什么会流动的快呢?(不有黏度)四、总结提升:让学生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多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比赛方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液体的流动快慢与什么有关呢? 第4课时 课题比较水的多少

8、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技能目标: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情感目标: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能较规范地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教学准备教学准备: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板书设计 量筒 刻度 测量 毫升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

9、动一、比较哪个瓶子水最多 二、比较水多多少实验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请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现在我们已知2号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1、学生猜测2、证实猜测3、学生实际操作1、学生讨论测量方法2、自制刻度线测量3、学生实际操作4、交流测量结果5、汇报展示三、认识量筒1、介绍量筒2、测量要求1、量筒测量三瓶水的多少2、汇报测量结果3、完成P73页记录表总结提升:学生会把自己比较的方法同水是液体、没有固定形状的特性联系起来,使学生真正感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科学的道理。利于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有利于

10、学生间互相合作的科学方法,有利于体验自己获得科学结果的喜悦。 第5课时课题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技能目标: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情感目标: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给每组准备:2个透明塑料袋、2个玻璃杯、1个水槽、1根香、1个打火机、1个吹泡泡器(或吸管)、

11、1杯洗洁精或肥皂水。 给每个学生准备:气泡图记录纸一张、维恩图记录纸一张、实验记录纸两张。板书设计无色 、 无味、无味道、无固定形状、会流动 、透明的气体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故事导入二、感知空气的特征播放小狐狸卖空气的故事引入新课1、出示用气泡图的方式认识空气2、指导学生填写气泡图观看交流1、完成气泡图。2、交流探究方法: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3、回报三、证明空气的存在实验1、展示材料2、指导学生实验3、小结1、学生读实验提示:2、合作探究分组实验:3、交流实验现象4、填写实验记录单5、展示记录内容总结提升:空气无气味、无味道、透明,而且无固定形状和体积,密度很小。同时,由于空气无法直接

12、被观察到,学生对空气的原有认识相对较少,这些将造成“空气”的教学有相当难度。空气的存在,需要学生用相关的证据来证实。 第6课时 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技能目标: 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情感目标: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13、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板书设计空气容易变化、占据空间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1、引入:播放乌鸦喝水的故事2、故事播完后提问: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水呢?3、交流,引入学生明确石头占据空间使瓶子中的水上升。 二、空气占据空间实验(一)1、引入,聪明的小乌鸦飞快来了,这次它想用杯子装水喝: 2、展示材料 3、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观看交流个别回答1、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帮助乌鸦喝到瓶子内的水;2、分组做实验且交流评价。3、汇报展示实验情况,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三、空气占据空间实验(二)1、表演魔术,将纸巾塞入杯

14、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2、请学生预测:把杯子倒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侵湿?为什么?学生猜测、思考总结提升:让学生亲身感受挤压和扩张,用事实说话,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容易变化,“水占据空间不容易变化。”同时满足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归属感的需要,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后面的科学探究。 第7课时 课题空气有重量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技能目标: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 情感目标: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但很轻;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比较,初步建

15、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体系。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设计多种方法,重复验证空气有重量,但很轻。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1块橡皮泥、1个气球、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演示实验材料: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给每个学生准备:石头、水、空气的比较表格。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空气有重量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空气有重量吗?实验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1、引入,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有什么办法证明? 2、指导学生实验。提问:1、怎样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2、指导学生实验。生讨论交流1、讨论交流改进小天平测量的方法 2、生选择方法进行实践,并讨论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3、汇报展示三、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 1、展示材料。 2、讲述制作小天平的要求。 3、指导制作小天平。 4、指导实验。 1、组内制作小天平。 2、天平称量气球和皮球的重量。 3、观察小天平的状态。总结提升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有重量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