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37703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七)教学目标(一)使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与除法复合成的两步应用题的特征,并会分析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及两问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教会学生解答此类应用题时,必须明确找准先求什么是解题的关键。难点:准确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两步应用题与两间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找出第一步应先求出的问题。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口答:1要求平均每盘放几个苹果,需要哪两个条件?2要求可以放几盘,需要哪两个条件?3有18个苹果,又买来6个,一共有多少个?4有24个苹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

2、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5上面两道一步应用题相关吗?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你能不能把这两道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改编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即例4)(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4(1)认真读题。默读、自由读、指名读。(2)找准已知、求。学生说教师在题上画。(同时贴出苹果及盘子图P14)(3)分析数量关系。问:要求“每盘放几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一共有几个和有几个盘)哪个条件直接给了?(有4个盘子)还缺哪个条件?(一共有几个苹果)你能不能通过题中给的其他条件,想办法求出这个缺的条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根据题目中的前两个条件,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解答出来的数量必须是解答“每盘

3、放几个”的第一个已知条件。(4)正确解答问: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要求每盘放几个,必须先算出什么?(板书:)一共有多少个苹果?18624(个)问:知道一共有24个苹果了,就可以求出什么了?(板书)每盘放几个?2446(个)第步可让同学把书打开P14,独立把例4补充完整,再请写得快的同学把黑板上例4补充完整。(5)改编师说:如果老师把题目中的“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改成“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们会解答吗?(学生口头解答,如果能列出综合算式:(186)624(个)应给予表扬)(6)小结师说:解答两步应用题时,首先要把缺的已知条件找出来,这是解题的关键。2学习例5例5

4、 有18个苹果,吃了3个。剩下的苹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1)按照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答这四步,自己独立分析例5。(2)同桌讨论。(3)集体讨论。师问:已知剩下的苹果每5个放一盘,要求放几盘,必须先算出什么?(4)板书剩下多少个苹果?18315(个)可以放几盘?1553(盘)答:可以放5盘。(5)你能还用这些已知、求,改编成另一道两步应用题吗?有18个苹果,吃了3个。剩下的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3小结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仍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与例1、例2、例3比较,不同的是根据题目中的前两个已知条件,用加法求出和或用减法求出剩余后,再用除法求出每份数或

5、者份数。(三)巩固反馈1做一做饲养小组原来有9只白兔,又生了6只小兔。每5只放在一个笼子里,要用几个笼子?植物小组养了19盆梅花,送给幼儿园3盆。剩下的平均放在8个教室里,每个教室放几盆?独立解答,集体订正。2改一改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剩下的纸分4次平均用完,每次用几张?先独立解答,再将此题拆成两道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并解答。(a)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还剩多少张?(b)剩下30张纸,平均4次用完,每次用几张?二年级一班有22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7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先独立解答,再将此题改编成一道两问的应用题,并解答。二年级一班有22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二

6、年级一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每7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3思考题小林家养一些鸡。黄鸡比白鸡少8只。白鸡的只数是黄鸡的2倍。小林家养黄鸡、白鸡各多少只?先独立完成,如有困难,可以启发学生画图来想:白鸡的只数是黄鸡的2倍是什么意思?如果黄鸡是1份,白鸡相当于这样的几份?师问:黄鸡比白鸡少8只还可以怎样说?白鸡比黄鸡多的8只同黄鸡比怎么样?(正好是黄鸡的只数,所以黄鸡是8只,白鸡的只数是8216(只)4作业P16第38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部分教材是加、减法与除法复合的应用题,其特点是被除数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先算出来。通过这些应用题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并且使除法

7、应用题得到很好的复习。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上,紧紧抓住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思路,重点训练学生提出中间问题。在复习准备过程中,设计了4道口答,前两道给出问题,补出已知条件,巩固一步应用题的结构。后两道题是两条有内在联系的一步应用题,解答后改编成两步应用题,引出新课,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在学习新课过程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例4按照解答应用题的四步,一步一步分析,明确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是提出中间问题。例5在学习例4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按四步分析,再同桌讨论,最后集体讨论。在巩固反馈过程中,

8、用做一做、改一改、思考题等大量练习巩固新知,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消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六)教学目标(一)使学生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和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是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具和学具写有练习题的翻转小黑板或幻灯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同数量关系的几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在同学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下复习。(一)想一想,议一议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学习了哪些不同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请同位同学互相议一议、说一说。(可给5分钟时间

9、)在同学们说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一题。如:“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买来45袋,食堂现在有多少袋面粉?”(二)分析解答,变换条件和问题师说:这是刚才同学们在讨论中讲的一题,哪位同学能从条件入手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说出解答方法?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正确解答。401624(袋) 244569(袋)答:现在还有69袋面粉。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变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并能做出相应列式解答。学生由于有讨论的基础,又在教师不断启发和鼓励下,因此很多同学能做出正确变换。变换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第二星期吃了17袋,还剩多少袋?答

10、:还剩7袋。变换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列式:401624(袋) 2483(袋)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变换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买来16袋计划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列式:401656(袋) 5687(袋)答:平均每天吃7袋。变换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买来16袋,如果每天吃7袋,可以够吃几天?列式:401656(袋) 5678(天)答:可以吃8天。变换5食堂有面粉40千克,吃了4袋,每袋装9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列式:9436(千克) 40364(千克)答:还剩4千克。变换6食堂原有面粉40袋,第一天吃了6袋,第二天吃的和第一天同样多,还剩

11、面粉多少袋?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越编兴趣越高,他们所学的应用题得到全面的复习。(三)分析、比较、判断题目进行变换时,教师可有目的地将变换的每一道题有计划地写在表格里,以便于学生观察、思考、比较。题目变化后,教师可逐个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回答。1每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2请学习较好的学生从每个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入手或出发,试着分析解题思路。3每道题在解答时,先算哪一步?为什么?4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不同?(共同特点:都是三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都是先算中间问题,再算最后要求的问题。不同之处是数量关系不完全相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在学生观察、思考、比较的基础上,师

12、生共同小结出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里的条件和问题。(2)分析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列出正确算式,算出结果。(4)写出答案,再检查一下做得有没有错误。最后教师再强调指出: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防止死记硬背,灵活选择算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巩固提高1第一组练习(要求说出解题思路,提出中间问题)(1)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剩下的纸平均分4次用完,每次用几张?(2)学校里原来有7棵杨树,又栽了6棵杨树,死了3棵,现在有多少棵杨树?(3)食堂买白菜45千克,午饭吃了12千克,晚饭又吃了15

13、千克,还剩多少千克?2第二组练习题(要求先自己小声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1)二年级一班有22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7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2)前进小学买1个足球和4个皮球一共用了42元。买1个足球用了18元,每个皮球多少元钱?(3)修花池要用94块砖,第一次搬来36块,第二次搬来38块,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解答)3第三组练习(要求补充条件,成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1)“小熊猫”商店,共有98只气球,_,现在有多少只气球?(2)手工组做了38辆纸坦克,送给幼儿园中班7辆,_, 还剩几辆?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应用题复习课,是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

14、统整理和巩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因此从课堂设计上注意引导学生参与,通过回忆讨论把学过的应用题一一列举出来,再经过分析、解答、变换对已经学过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更加清楚,又通过分析、比较、判断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达到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的目的。板书设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教学目标(一)通过对两种解题方法的比较,学生对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三)渗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灵活运用两种解题方法,选择最佳解题方案。难点

15、: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最佳方案。教具和学具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和幻灯。教学过程设计(一)做一做,说一说“一个缝纫组运来98米布,做儿童服用了48米,做婴儿装用了45米,还剩多少米?”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课堂巡视,然后请两名学生板演(每人一种方法)。学生甲984850(米) 学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98935(米)学生解答后,教师可请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二)设疑激发兴趣教师谈话:刚才这道题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进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一般只要求同学用一种方法解答,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方法的选择问

16、题,就是选择比较简便的解答方法,怎样选择呢?下面请同学们研究两道题,请你分别选择一种简便方法进行解答。1光明小学艺术小组做了96个风车,送给第一幼儿园16个,第二幼儿园38个,还剩多少个?2妈妈给小红买了一双鞋25元,又买了一双袜子5元,给售货员50元,请你算一算应该找回多少元钱?经过认真思考审题后,大部分学生第一道题选择第一种方法解答,如下:961680(个) 803842(个)答:还剩42元。第二道题选择第二种方法解答,如下:25530(元) 503020(元)答:应该找回20元。学生解答后,教师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以加深对两种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

17、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识别能力,教师可再出一组题让学生独立选择方法做。3王老师买口琴用了48元,买笛子用了36元,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4河里有40只鸭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这时河里有多少只鸭子?教师要求同学全体动笔,列式计算解答。教师课堂巡视,尤其要照顾一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请中、下等水平学生说一说解答过程。(三)巩固发展1食堂有38筐萝卜。午饭吃了9筐,晚饭吃的萝卜的筐数跟午饭同样多,还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请同学们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然后分别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如:学生可能做出如下几种解法。学生完成

18、后,教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对于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学生要给予鼓励。2铅笔每支4角钱,小刚买了3支,给售货员5元钱,应找回多少元钱?请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在课堂练习本上。(同学们可能做出以下几种方法)学生完成后,进行订正,并请同学们叙述每种解法的解题思路。同时在比较中指出解法二为最简便解法。(四)比较沟通联系通过上述几道题的研究可让学生讨论一下两种解答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种解答方法是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即两次求剩余;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减去第二个数。第二种解答方法是减去两个数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两种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回事,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从

19、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其结果不变。这一知识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减法性质),以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能力。(五)试着做一做1一支铅笔4角钱,一块橡皮2角钱,小华买了2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2铅笔每支4角钱,小红有1元钱,要买3支,还差多少钱?3看图解答下题(想一想,怎样解答比较简便。)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综合练习课,重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课堂设计从整体设计上注意: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在亲自思考解答中比较两种方法区别与联系进而加深和理解两种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课堂设计用了四个教学环节完成上述任

20、务,即,“做一做、说一说”,“设疑激发兴趣”、“巩固发展”、“比较沟通联系”,从而使学生在逐步理解、比较中强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板书设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四)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学会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二种解答方法,即减去两个数的和。(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三)初步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同一道应用题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学会第二种解答方法。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理解“减去两个数的和”的意思。教具和学具写有准备题和巩固练习题的翻转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答下面各题(要求:先提出问题,再

21、说出算式)(1)书架第一层有600本故事书,第二层有200本。(两层共有故事书多少本?)600200(第一层比第二层多多少本?)600200(第一层的故事书是第二层的几倍?)600200(2)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3011(做纸花比做小旗多用几张?)119(做纸花和小旗共用多少张?)119(还剩多少张?)301192以旧引新学生提出第四个问题并列出算式后,教师指出: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要求还剩多少张,可以从总张数30里先减去做纸花用去的11张,再减去做小旗用去的9张,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张。接着教师设疑:“那么这样的题,还有没有别的解答方法呢

22、?请同学们思考。”教师同时将例题完整地出示在黑板上。(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题例3 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在学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先试着让学生画出图,再说说算法。教师同时将正确画法和算法板书在黑板上。(1)做纸花和小旗共用多少张?(11920(张)(2)还剩多少张?(302010(张)答:还剩10张。2画一画,做一做小小图书箱有图书85本,上午借出32本,下午借出26本,还剩多少本?(1)用上题的方法解答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在图上画出先算的那一部分。教师出示题目和要求后,可请一名学生到黑板板演,其他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做一

23、做的题完成后,可请同学们再说说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上午和下午共借出多少本,再算借出后还剩下多少本)3想一想,说一说出示同类型题“副食商店有食盐32袋,上午卖出11袋,下午卖出14袋,还剩多少袋?”先让学生根据今天学习的解题方法想一想,说一说。要求还剩多少袋,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需要知道商店有食盐多少袋和上、下午共卖出多少袋。应该先算上、下午共卖出多少袋,再算还剩多少袋)4议一议,说一说通过以上三个题的研究学习,学生对第二种解法的算理和算法已经基本掌握,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今天学习的第二种解法的特点,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

24、。(三)巩固反馈1第一组题:教师打出投影,要求同学看图回答下列问题。食品店有95瓶汽水,上午卖了36瓶,下午卖了45瓶,还剩多少瓶?(1)用上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先算上午和下午共卖了多少瓶汽水)(2)请画出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的部分。2第二组题:用第二种方法解答下面问题(1)王老师买口琴用了48元,买笛子用了36元,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2)服装店运来200米花布,做儿童服用了54米,做婴儿装用了46米,还剩多少米?3第三组题:选择正确算式,并在( )里打“”(1)学校里原有80盒粉笔,第一天用去18盒,第二天用去26盒,还剩多少盒?(2)商店有红书包40个,蓝书包5

25、0个,卖出37个,还剩多少个?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第一种解答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学会第一种解答方法,因此新课的引入直接出示例题。学生做出第一种解答方法后,教师设问:“那么这样的题,还有没有别的解答方法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讨,学生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教学活动,逐步理解第二种解答方法,最后又安排了3组巩固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强化理解算理和算法,以便更好地掌握第二种解答方法。板书设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三)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学会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答方法。即求两次剩余。(二)初

26、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三)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第一种方法。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意义。教具和学具写有复习准备的翻转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口算下面应用题(要求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出算式)1一个星期上5天课,4个星期一共上多少天课?24个同学一共画了24张画,平均每个同学画几张画?3一本故事书有96页,已经看了18页,还剩多少页?4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学生解答后,教师把第4题添上一个条件“做小旗用去9张”。这道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学习新课1出示

27、例题。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2设疑引入例题出示后,让学生默读题,理解题意,接着教师设疑:“这道题和前面学习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有所不同,该怎样解答呢?”教师设疑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试着分析解答,根据学生分析,教师同时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并边画线段图边分析。(1)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301119(张)(2)还剩多少张?(19910(张)接着教师追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同时将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分别写在算式上面。并请同学在图上亲自指一指“301119”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19910”是从哪一段去掉哪一段

28、,剩下的又是哪一段。可多让同学们说说思路。3试一试,做一做教师出示一个与例题同类题,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先根据图示画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解答。幼儿园买来30个苹果,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先画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计算:301218(个)1899(个)答:还有9个。再请同学们说一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每一步算式的意义。4做一做,想一想教师出示下面两个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数学题,都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1)商店运来35筐苹果,上午卖出10筐,下午卖出11筐,还剩多少筐?(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又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5归纳解题思路在以上四个题学习的

29、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先让同学们讨论一下,这四道题都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求学生结合具体题回答)再让同学们讨论一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可让学生结合具体题目用综合法思路试着分析。如“做一做,想一想”的第(1)小题,就可以让学生这样分析思路:商店运来35筐苹果,上午卖出10筐,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上午卖出后剩下的筐数,再用剩下的筐数减去下午卖出11筐这两个条件,就可以算出还剩多少筐。这样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结合具体题讲讲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就会使学生悟出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学会解题方法。(三)巩固反馈1第一组题:教师打出投影,要求同学看图指出问题部分小明家里有图书35本,借给小兰

30、10本,又借给小红5本,还剩多少本?(1)画出借给小兰10本后剩下的部分。(2)画出又借给小红5本后剩下的部分。2第二组题:列式计算,要求全班学生动笔完成(1)学校有64盒粉笔,六年级用去8盒,五年级用去10盒,还剩下多少盒?(2)商店里原有玩具85个,第一天卖了26个,第二天卖了18个,还剩多少个?3第三组题:算一算,比一比,要求学生回答(1)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游上岸8只,池塘里还剩几只鸭?(2)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先游上岸8只,又游上岸14只,池塘里还有多少只鸭?(3)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先游上岸8只,又从岸边游下6只,这时池塘里有鸭多少只?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部分教材主要是从一个数

31、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教给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初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部分教材安排了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第一种解法,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采取以旧引新、设疑引入、尝试讨论、总结思路、巩固反馈等教学层次,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每个活动中逐步悟出思路,学会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中还注意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这样既分散了难点(使学生根据直观图,很快找出中间问题),又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板书设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

32、问题的能力。(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数量关系。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补充问题,再解答1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_?24204(个)答:还剩4个。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_?6424(个)答:一共有24个皮球。师说:刚才同学们这两道题做得很好,请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一下,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生答: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师说:这道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合并成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例2,你们会解答吗?(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2例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

33、出20个,还剩多少个?问: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干什么?生答:读懂题意。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指名一同学读题)问:读懂题意再干吗?生答:划出已知、求。师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生答:第1个已知条件是:商店里有4盒皮球。第2个已知条件是:每盒6个。第3个已知条件是:卖出20个。所求问题是:还剩多少个?(同时打出相应的投影图或P7实物图)教师问: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教师问: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集体讨论,教师板书:(1)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6424

34、(个)(2)还剩多少个?24204(个)答:还剩4个。教师总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先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确解答出应用题。(三)巩固反馈1做一做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送给同学5张,现在有多少张画片?(1)先读题。(2)划出已知、求。(3)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生说解题思路:根据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再根据送给同学5张,可以求出现在有多少张。自己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检查。注意要把相同加数写在前面。2改一改问:能不能将第3个已知条件改一改,变成另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又买来4张,现在

35、有多少张?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3两步计算84196 76(2820)5246 81366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说说下面的应用题先算什么(1)工厂先盖了5排房,每排9间。又盖了15间,一共盖了多少间房?(2)同学们栽了4行果树,每行6棵。有15棵是杏树,剩下的是桃树。栽了多少棵桃树?(3)食堂买来60棵白菜,吃了56棵。又买来30棵,现在有多少棵?(4)商店里有9袋乒乓球,每袋5个。卖了28个,现在还有多少个乒乓球?5判断哪个列式正确学校有5盒乒乓球,每盒9个,又买来1盒乒乓球,现在有多少个?(1)951 (2)959(3)519 (4)5991如果学生判断不出,可用红笔圈出1盒,如果有

36、同学判断正确,要大力表扬,告诉学生做应用题一定要认真审题。6比赛看谁算得又正确,又迅速。(1)同学们做了40朵花,送给托儿所30朵,还剩多少朵?(2)同学们分5组做纸花,每组做8朵。送给托儿所30朵,还剩多少朵?(3)老师出了20道乘法算式,16道除法算式。小华算了32道,还有几道没算?(4)老师出了4栏算式,每栏9道。小明算了34道,还有几道没算?(5)同学们做了16只红风车,20只花风车。送给幼儿园18只,还有多少只?(6)同学们分4组做风车,每组做9只。送给幼儿园18只,还有多少只?做得快的同学可以思考下题。(1)同学们去看电影。一年级去了6组,每组7人。二年级去了45人。一年级去了多少

37、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去多少人?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节课是学生第二次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重点和难点仍然是理解数量关系,会分析数量关系,进一步了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所以在复习准备过程中安排了两道补充问题,再解答的应用题基本练习,通过两道练习,学生理解了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将两道题合并,编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引出例2。在学习新课过程中,注重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良好习惯。按照(1)读懂题意;(2)找准已知、求;(3)分析数量关系即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4)解答这四步来学习。在巩固反馈过程中,先做一道练一练,完全仿照例2来解答,再让学生把练一练改一改,进一步理解数

38、量关系,接着通过两步计算式题,找中间问题、判断、比赛等大量练习,巩固新知,最后给做题快的同学出一道虽然是3个已知条件,但用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用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数量关系。板书设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会分析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加减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三)培养学生先认真审题,再列式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出中间问题,并能正确解答加减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1)二

39、(1)班男生20人,女生18人。(学生可能提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提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者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2)汽车上有36人,到站下去8人。(学生可提出车上还剩多少人?)2根据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1)妈妈买来12个苹果,_。还剩多少个?(2)小明拍球50下,_。小明和小刚一共拍了多少下?3做书上的准备题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学生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4订正板演24204(个)答:还剩4个。问: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是什么,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二)学习新课师说:刚才的复习题大家做得很好,老师知道大家对一

40、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掌握得很好。如果将第1个已知条件“商店里有24个皮球”不直接给出,而告诉你“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你会算吗?(出示例1),这道题就不能用一步直接算出还剩多少个。我们今天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1学习例1个?(1)读题小声自由读一遍,指名读一遍,齐读一遍。(2)找已知、求学生口述,教师在题中标出。师问:和复习题比较,哪儿变了?哪儿没变?(已知条件变了,问题没变)已知条件变成几个了?谁能再说一说?教师同时贴出皮球的实物图。(课本P6图)(3)分析数量关系师问: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一共有多少个和卖了多少个?)哪个已知没给?哪个直

41、接给了?那应该先求出什么?(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根据哪两个已知可以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同时板书:根据板书,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先算什么?通过充分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请好的同学分析数量关系。(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一共有皮球多少个和卖出多少个,卖出20个已经知道,所以要先求出一共有皮球多少个。根据有白皮球6个和18个花皮球,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同时板书: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 还剩多少个?61824(个)24204(个)答:还剩4个。解答后,可追问:61824(个)求出的是什么?24204(个)求出的又是什么?以强化解

42、题思路。2总结学习方法师说:刚才我们一起学会了例1,在学例1时,第一要认真读题,最少读3遍,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第二要找出已知、求,认真在题上标出。第三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最后再正确解答。要想正确解答两步应用题,这四步一步不能少,而且还离不开认真二字,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看谁做题认真,解答正确。同时板书。(1)读题。(2)找已知、求。(3)分析数量关系。(4)正确解答。(三)巩固反馈1做一做同学们做了20个泥人,老师做了8个泥人。送给幼儿园25个。还剩多少个泥人?按四步指导学生完成此题。(1)默读3遍题。(2)在题上标出已知、求,指名说一说。(3)互相讨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4)

43、独立解答,指名上黑板板演。20828(个)28253(个)答:还剩3个泥人。(5)追问:20828(个)求出的是什么?28253(个)求出的又是什么?2独立解答(1)一辆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新街车站下去8人。又上来12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2)商店里有蓝书包40个,绿书包30个。卖出37个,还剩多少个?根据做题情况,进行指导。3比较练习(1)学校里有14盒粉笔,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2)学校里原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认真读题后,问:这两题哪相同?哪不同?(都是求现在有多少盒粉笔,已知条件不同,第(1)题有两个已知条件,是一步应用题,第(2

44、)题有三个已知条件,是两步应用题)4总结今天学的两步应用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先加再减,先减再加)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先出数量关系比较容易分析的。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出现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它们的计算方法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解题思路相近,就是要求剩下多少或者一共有多少,必须先求出原有的数。两步应用题是由一步应用题复合而成的,所以在复习准过程中,安排了补问题、补已知条件和一步应用题,以此巩固一步应用题的结构,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由此引出其中一个已知不直接给出,而换成另外两个条件,就不能用一步解答,引出新课: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在学习新课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按照(1)认真读题;(2)找准已知、求;(3)分析数量关系;(4)正确解答这四步指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明确找准中间问题是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关键。在巩固反馈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先完成做一做,引导学生按四步完成此题,并通过追问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然后独立完成两题,接着再通过一组应用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