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8020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湖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湖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湖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湖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试行)湖北省林业局2020年12月第一章总则1第一条目的1第二条范围1第三条主要技术参考1第四条术语和定义2第五条原则5第六条人员要求5第二章采伐技术要求6第七条林木采伐类别6第八条公益林采伐类型与方式6第九条公益林抚育采伐6第十条公益林更新采伐7第十一条公益林低效林改造采伐8第十二条其他公益林采伐10第十三条商品林采伐类型与方式10第十四条用材林主伐11第十五条用材林抚育采伐12第十六条用材林低效林改造采伐13第十七条其他商品林采伐14第十八条其他采伐14第三章采伐调查设计15第十九条林木采伐调查设计分类15第二十条采伐小班区划与测算15第二十一条缓冲带设置16第二十

2、二条伐区调查设计16第二十三条伐区简易调查19第二十四条合并调查19第四章采伐作业与更新20第二十五条采伐管理20第二十六条更新方式20第二十七条伐后更新要求20第二十八条伐区更新监督2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森林、林木采伐管理,实现采伐作业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实现全省森林资源合理利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全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湖北省天然林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第二条范围本规程主要规定了林木采伐的基本原则、技术标准、调查设计方法与伐区调查设计说明书编制、伐后更新标准等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本省林地范围内

3、的林木采伐,凡在本省林地范围内从事林木采伐活动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规程。第三条主要技术参考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18337.1-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理技术规范(GB/T23477-2009);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26424-2010);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1.Y/T1.690-2017);森林采伐作业规程(1.Y/T1646-2005);(9)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林生发(2018)117号);湖

4、北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工第四条术语和定义森林包括乔木林、竹林和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按照用途可以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经济林和能源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确定的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等。林分内部林学特征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显著区别的森林地段。林种按照森林的经营目标和用途而划分的一种森林经营管理类型。林种是区划体系的第一层,按照主导功能、经营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分为5个林种:防护林:以保障生态安全,发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特种用途林

5、:以保存种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用于国防战备、景观保护和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用材林:以生产木材、竹材和木质纤维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疏林经济林:以生产食用油料、干鲜果品、食品、调饮香料、茶桑、林化原料、药材及其他林副、特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能源林:以生产燃料、生物质能源原料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林种的划分以湖北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为准。森林类别以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按主导功能的不同,将森林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分类经营管理,发挥多种功能。森林起源森林形成的方式。按起源可把森林分为

6、天然林和人工林。森林起源的划分以湖北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为准。采伐小班指在林木采伐调查设计时将林木按不同的权属、土地类别、起源、森林类别、林种、优势树种(组)、龄组、郁闭度、立地类型、经济林产期和林业工程类别等,采用同一种采伐方式的连续地块,每个地块称为采伐小班。在采伐管理中,采伐小班的边界区划和编号原则上以湖北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的小班为基础。伐区同一年度内,用相同采伐类型进行采伐作业的、在地域上相连的森林地段,是采伐作业设计、施工、管理与监督的基本单位。(K)主伐为获取木材而对用材林中成熟林和过熟林分所进行的采伐作业。QD更新采伐为了恢复、提高或改善防护林和特用林的生态功能、进而为

7、林分的更新创造良好条件所进行的采伐。(抚育采伐根据林分发育、林木竞争和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适量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缩短培育周期的营林措施。抚育采伐又称间伐,包括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和卫生伐4类。低效林采伐对生长不良、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很低的各种低效林分,通过砍伐低效林木,引进优良目的树种,提高林分的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使之成为高效林分的一种采伐类型。(M)皆伐将伐区上的林木一次全部伐除或几乎伐除的主伐方式。在皆伐迹地上的更新方式多采用人工更新,形成的新林一般为同龄林。择伐在一定地段上,每隔一定时期,单株或群状地采

8、伐达到一定径级或具有一定特征的成熟林木的主伐方式。(16)渐伐在较长时间内(通常为一个龄级),分数次将成熟林分逐渐伐除的主伐方式。实践中往往分二次、三次或四次,典型的四次渐伐包括预备伐、下种伐、受光伐和后伐。第五条原则坚持分类经营森林采伐作业应分公益林和商品林确定不同的采伐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公益林中的各种森林采伐活动,限制采伐地方公益林,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合理采伐商品林。坚持保护优先森林采伐应协调好环境保护和森林利用之间的关系,优先保护自然景观、动植物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坚持注重效率和效益优化生产工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第六条人员要求采伐管理人员具备林业基础知识,

9、能准确理解和正确执行采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负责本辖区采伐管理或采伐许可证核发工作,其中采伐许可证核发工作岗位人员应当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培训后方可上岗。调查设计人员具备林业基础知识,能准确理解采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熟练掌握林业调查设计基本技术,完成采伐调查设计工作,提交相关报告。采伐作业人员能准确理解采伐技术规程和有关文件对采伐作业的要求,依据采伐许可证、作业设计内容,按照技术规定和安全生产要求实施采伐作业。管理监督人员除具有采伐管理人员基本能力外,还应熟悉采伐监督工作要求,负责对本辖区伐后更新情况进行监督,对更新质量组织验收。第二章采伐技术要求第七条林木采伐类别林木采伐类别分为

10、公益林采伐、商品林采伐和其他采伐。第八条公益林采伐类型与方式公益林采伐类型分为抚育采伐、更新采伐、低效林改造采伐、其他公益林采伐四种采伐类型。抚育采伐方式分为定株抚育采伐、生态疏伐、卫生伐、景观疏伐;更新采伐方式分为同龄林渐伐、同龄林择伐、异龄林采伐;低效林改造采伐方式分为间伐改造、调整树种改造采伐、效应带改造采伐、更替改造采伐;其他公益林采伐主要为实验林、母树林采伐,采伐方式根据经营目的确定。第九条公益林抚育采伐抚育采伐条件防护林:目的树种多、有培育前途,并且抚育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的防护林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郁闭度0.8以上,林木分化明显,林下立木或植被受光困难;遭受病虫害、火灾

11、及雪压、风折等严重自然灾害,病腐木已达10%的林分。特用林:有培育前途,抚育不会造成特种功能降低,并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林分密度大,竞争激烈,分化明显,影响人们审美和休闲游憩需求的林分;林木生长发育已不符合特定主导功能的林分;遭到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自然灾害,病腐木达5%以上的林分。抚育采伐要求定株抚育采伐:对幼龄林在出现营养空间竞争前进行定株抚育。按不同公益林的要求分23次调整树种结构,进行合理定株。伐除非目的树种和过密幼树,对稀疏地段补植目的树种。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形成的幼龄林必须进行定株抚育。定株抚育采伐的蓄积强度不大于20%,抚育采伐后林分郁闭度保留在06以上,并不得降低其生态效

12、益。(2)生态疏伐:对坡度小于25。、土层深厚、立地条件好的防护林采用生态疏伐法。一次性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20%,伐后郁闭度应保留在0.60.7。未进行透光伐的林分,首次疏伐每公顷保留3500株以上或伐后郁闭度控制在0.70.8。卫生伐:坡度大于25。的防护林原则上只进行卫生伐,伐除受害林木。景观疏伐:风景林按森林美学的原则进行景观疏伐,改造或塑造新的景观,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旅游和观赏价值。第十条公益林更新采伐一级公益林不允许进行任何更新采伐活动;二级公益林的更新采伐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三级公益林允许进行合理更新。更新采伐条件防护林:达到表1要求的人工起源的同龄林或异龄林可实施林分更新

13、采伐。濒死木超过30%,病虫危害严重的林分可以进行更新。特用林:根据其功能、林分特征、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表1人工防护林主要树种更新采伐控制指标树种(组)同龄林异龄林采伐胸径(厘米)防护林更新起始年龄(年)大径木蓄积比()冷杉类617649高山松类617649马尾松、湿地松517649杉类31硬阔类718147软阔类267147其他阔叶类517147竹类10注:大径木是指胸径大于25厘米的林木。冷杉类包括冷杉、云杉、银杏等;高山松类包括落叶松、巴山松等;杉类包括杉木、柳杉、池杉等;硬阔类包括栋(柞)、榜、极、胡桃楸等;软阔类包括杨、楝、泡桐、枫杨等;其他硬阔类包括桦、榆、木荷、枫香等:

14、竹类包括毛竹等。更新采伐要求(I)同龄林渐伐:适用于生态脆弱性等级和生态重要性等级3、4级地区的天然次生林,森林内群丛状分布天然幼苗较多(生态重要性等级和生态脆弱性等级执行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2001中5.4的规定)。采伐时寻找具有幼苗幼树的林窗作为基点,由此向外扩大采伐,每公顷45个基点,分34次采伐完成,每次采伐强度小于伐前林木蓄积的20%,在一个龄级期内完成。(2)同龄林择伐:适用于生态脆弱性等级和生态重要性等级2、3级地区,一般保护地区或经批准的重点保护地区公益林。一般实行群状择伐,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群面积,但最大采伐林窗的直径不应超过周围林木高度的2倍

15、。平均择伐强度不超过伐前林木蓄积的15%,采伐间隔期应大于一个龄级期。异龄林采伐:采取径级作业法,严格按立木径级大小进行采伐更新。采伐木的选择按优势树种确定;同时满足大径木蓄积比和最小采伐胸径两个指标,详见表1。一次采伐强度不大于蓄积量的15%,间隔期大于10年。第十一条公益林低效林改造采伐低效林改造采伐条件低效次生林改造采伐条件林分生长量或生物量较同类立地条件平均水平低30%50%,或郁闭度小于0.3;目的树种占林分树种组成比例的40%以下;每公顷天然更新的优良林木个体数量小于30株;病虫危害严重,病腐木超过20%;土壤肥力和生态服务功能基本正常。低效人工林改造采伐条件林分郁闭度低于0.4以

16、下的中龄林以上的林分;林下植被盖度低于30%的林分;断带长度达到林带平均树高的2倍以上,且缺带总长度占整条林带长度比例达20%以上,林相残败、防护功能差的防护林带:受害死亡木(含濒死木)株数比重占单位面积株树40%以上的林分。低效林改造采伐要求间伐改造适用对象:轻度退化次生林、经营不当人工林和严重受害人工林。改造方法:需要调整组成、密度或结构的林分,间密留稀,留优去劣,可采取透光伐抚育;需要调整林木生长空间,扩大单株营养面积,促进林木生长的林分,可采用生长伐抚育,选择和标记目标树,采伐干扰树;对病虫危害林通过彻底清除受害木和病源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可望恢复林分健康发育的低效林,可采取卫生伐。改

17、造强度:执行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中7.1、7.3和7.4的规定。调整树种改造采伐适用对象:重度退化次生林和严重受害人工林。改造方法:对针叶纯林采取抽针补阔、对针阔混交林采取间针育阔、对阔叶纯林采取栽针保阔,调整林分树种(品种)结构,选择和标记目标树,采伐干扰树。改造强度:根据改造林分的特性、改造方法和立地条件,按照有利于改造林迅速成林并发挥效益、无损于环境的原则确定。间伐强度不超过林分断面积的25%,或株数不超过40%(幼龄林)。效应带改造采伐适用对象:主要适用于重度退化次生林的改造。改造方法;执行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中5.3.2.2

18、.2的规定。更替改造采伐适用对象:严重受害人工林。改造方法:将改造小班所有林木一次全部伐完或采用带状、块状逐步伐完并及时更新。一次连片作业面积不得大于4公顷。通过2年以上的时间,逐步更替。限制条件:位于下列区域或地带的低效林不宜采取更替改造方式:a)生态重要等级为1级及生态脆弱性等级为1、2级区域(地段)内的低效林;b)海拔1800米以上中、高山地区的低效林;C)荒漠化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及困难造林地的低效林;d)其它因素可能导致林地逆向发展而不宜进行更替改造的低效林。第十二条其他公益林采伐其他公益林采伐主要指实验林、母树林的采伐,可根据经营目的采取相应的采伐方式和强度。第十三条商品林采伐类型与

19、方式商品林采伐类型分为主伐、抚育采伐、低效林改造采伐、其他商品林采伐四种采伐类型。主伐方式分为皆伐、择伐、渐伐;抚育采伐方式分为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低效林改造采伐方式分为皆伐改造和择伐改造;其他商品林采伐主要包括经济林和能源林采伐,采伐方式根据林木生长期和经营需要自主确定。天然商品林禁止主伐。第十四条用材林主伐皆伐适用于人工成、过熟林同龄林或单层林;中小径级林木株数占总株数的比例小于30%的人工成、过熟异龄林。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森林,禁止皆伐。皆伐一般采用块状皆伐或带状皆伐方式;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可由经营者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皆伐面积大小根据地形和经营水平确定。皆伐面积最大限度见表

20、2o表2皆伐面积限度表单位:度、公顷坡度56151625263535皆伐面积限制3020105不皆伐择伐适用于复层异龄林、皆伐后易引起水土流失或培育大径级木材的成熟同龄林或单层林和其它不适于皆伐或渐伐的森林,以及毛竹林。择伐林木的平均年龄须在近熟林以上。对影响周围树木生长的“霸王树”、遭病虫、雷击、风、雪压等危害无生长前途的林木优先安排择伐。人工林择伐强度一般不得大于伐前林木蓄积量的40%,择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保留在0.5以上。回归年或择伐周期不得少于一个龄级期。毛竹采伐以单株择伐方式进行,采伐后每公顷保留健壮的大径级母竹不得少于2000株。杂竹采伐根据生长特性和经营目的选择合理的采伐方式。渐伐

21、适用于天然更新能力强且伐后人工更新困难的成、过熟单层林或接近单层林的林分,以及皆伐后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成、过熟同龄林或单层林。上层林分郁闭度较小,林内幼苗、幼树株数已达更新标准,分两次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的50%;当上层林木郁闭度较大,林内幼苗、幼树株数达不到更新等级中等时,分三次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的30%,第二次采伐保留林木蓄积量的50%,林内幼树达到更新标准,并开始郁闭时,最后将留下的成、过熟林木全部伐光。渐伐作业的全部采伐更新过程一般不超过一个龄级期。第十五条用材林抚育采伐采伐对象郁闭度在09或分布不均、郁闭度0.8以上的人工幼龄林;郁闭度在0.8或分布不均、郁闭度0.7以上

22、的天然幼龄林;郁闭度0.8以上或郁闭度0.7以上、下层目的树种幼龄林较多且分布不均的中龄林;遭受轻度自然灾害、林内卫生状况较差的中龄林。采伐方式包括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四种方式,抚育采伐方法执行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的规定。采伐开始期和间隔期抚育采伐开始期和间隔期,需根据树种特性、林分状况、立地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劳力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一般当林分密度过大导致生长不良,或目的树种受到非目的树种压制,胸径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时即可开始抚育采伐。抚育采伐间隔期一般为510年。采伐强度人工幼龄林透光伐采伐强度不超过原有株数的40%或蓄积量的30%,天然幼龄林透光伐采伐强度

23、不超过原有林分蓄积量的30%;人工中龄林疏伐(生长伐)采伐强度一般不超过原有株数的30%或蓄积量的25%,天然中龄林疏伐(生长伐)采伐强度一般不超过原有林分蓄积量的30%。抚育采伐强度的确定,应掌握陡坡小于缓坡,阳坡小于阴坡,山地小于平地的原则。每次采伐后林分郁闭度不得低于0.6,不得形成“天窗”。伐后林分平均胸径不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第十六条用材林低效林改造采伐采伐对象无培育前途的疏林地;用材林郁闭度0.3以下的林分,或经多次破坏性采伐、林相残破、无培育前途的残次林,或无培育前途的多代萌生林,或有培育前途的目的树种株数不足林分适宜保留株数40%的中龄林,以及遭受严重病虫害、火烧等自然灾害没

24、有复壮希望的中幼龄林。采伐方式与强度皆伐改造:对生产力低、自然灾害严重的低效林,进行带状或块状皆伐。对超过25。的山地,进行横山带或斜山带的带状皆伐改造。人工林一次皆伐改造面积不大于4公顷。择伐改造:对目的树种数量不足或立地条件较差的低效林,通过择伐伐除非目的树种或无培育前途的老龄木、病腐木等,择伐中应保留有培育前途的中、小径木。择伐强度一般不得大于伐前林木蓄积量的60%。改造后及时更新,更新期不超过1年。因遭受严重病虫害或森林火灾的改造不受采伐面积和强度的限制。第十七条其他商品林采伐经济林进入衰退期可进行皆伐。能源林根据经营需要自主确定轮伐期。第十八条其他采伐除公益林采伐和商品林采伐以外,因

25、其它特殊原因进行的林木采伐,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占用林地;建设护林防火设施,营造生物防火隔离带等项目;科研或者实验;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其中松材线虫病疫木采伐按照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理技术规范(GB/T23477-2009)、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林生发(2018)117号)要求执行;自然保护区内因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森林防火、维护主要保护对象生存环境、遭受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和实验区的竹林。上述采伐技术标准按相关规定执行。第三章采伐调查设计第十九条林木采伐调查设计分类采伐调查设计分为伐区调查设计、伐区简易调查和合并调查3种类型。伐区调查设计天然林采伐前应开展伐区调查设计,采伐面积3公顷以上或采伐

26、蓄积IOO立方米以上的林木采伐,采伐前应开展伐区调查设计。伐区简易调查采伐面积3公顷以下且采伐蓄积100立方米以下时,采伐前应开展伐区简易调查。合并调查用于前期需要开展相关调查设计的建设项目占用林地采伐、森林病虫害防治与自然灾害清理类采伐、林业科研实验项目类采伐等。伐区调查设计也可与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用材林改培作业设计、退化防护林修复作业设计等合并进行调查设计。合并设计需满足办理采伐证的需求。第二十条采伐小班区划与测算采伐小班区划采伐小班的区划原则上不能跨湖北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小班,同小班内采伐方式和采伐强度必须相同。小班区划矢量数据应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小班

27、属性参考湖北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伐区周界标志伐区周界应设明显标志,可采用周界外侧涂写油漆或周界打桩等方法做标记。当伐区周界恰好为明显的地形地物线,如山脊线、山沟的合水线、道路、河流等,经注明后可不另作标记。面积调查使用平板电脑数据采集软件调绘伐区界线、自动求算伐区面积,也可采用其他调查工具进行伐区边界的勾绘或实测。第二十一条缓冲带设置如伐区内分布有溪流、湖沼等湿地,或伐区临近自然保护区、人文保留地、自然风景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科研实验地等,应留出一定宽度的缓冲带;水库、湖泊、溪流等湿地周围的缓冲带宽度大于40米;(3)自然保护区、人文保留地、自然风景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科研实验地等周围缓冲带

28、宽度大于30米。第二十二条伐区调查设计调查方法采用标准地的调查方法。标准地设置标准地设置在伐区内有代表性的地块,做到贯穿伐区上下。设置标准地为窄长形的带状,也可设置矩形样地。实地丈量长宽距离,测定斜距的倾斜角,并改算水平距,计算标准地面积。标准地面积0.060.1公顷,其中天然林按伐区面积的1.5%设置标准地数量,人工林按伐区面积的1%设置标准地数量,最少设置1个标准地。标准地调查采伐木、保留木确定根据相关技术规程确定采伐木、保留木,并作标记。皆伐可仅对保留木作标记,抚育采伐可仅对采伐木作标记。抚育采伐根据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中5.3的规定对林木进行分类或分级,并按照其

29、规定的采伐顺序初步确定采伐木。低效林改造采伐参照执行。更新伐、渐伐的采伐木需满足表1的要求。胸径量测按径阶整化记载,最小径阶为6厘米,起测胸径为5厘米,径级为2厘米。检尺时以树干离地面1.3米处为胸径测量位置,并记载对应的径阶。分树种分径阶计算平均胸径。胸径量测结果记入附表3标准地每木调查表,各标准地调查结果和小班调查设计结果汇总记入附表1小班调查设计表。树高量测采用测高器等工具分树种量测各径阶平均树高。蓄积量求算分树种按径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查二元立木材积表计算蓄积量。其他因子调查郁闭度。可采用影像判读法、目测法或一步一抬头法测定。a)影像判读法:室内通过影像上的纹理、颗粒感,结合现有资料判

30、读小班郁闭度并外业核实。b)目测法:目测一定区域内林冠垂直投影遮覆地面的百分比。C)一步一抬头法:在小班范围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按一定方向等距观测20个点,在每个点垂直仰望树冠,最后将所有被树冠遮蔽的样点数除以总样点数得到郁闭度。非皆伐林分伐后郁闭度为林分保留木的郁闭度,其调查方法参照林分郁闭度的调查方法。坡度。沿山体走向,测定伐区上部至下部平均坡度,可用罗盘仪、测高器测得或利用地形图等高线求得。优势树种与树种组成。根据每木检尺结果确定优势树种与树种组成。采伐小班调查在实地核对湖北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小班数据,确定采伐小班的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记入附表1小班调查设计表。其中,郁闭度根据标准

31、地调查的结果求算算术平均值。伐区设计采伐方式根据小班调查因子和采伐类型的要求,确定采伐方式。采伐强度根据小班调查结果,初步确定采伐强度。如采伐强度符合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即为设计采伐强度,否则,需调整保留木、采伐木类型。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包括楞场设计和集材道设计,执行森林采伐作业规程(1.Y/T1646-2005)中7.3.4的规定。因设计成果设计成果组成包括伐区调查设计说明书(见附件1)、小班调查设计表(见附表1)、伐区小班设计汇总表(见附表2)、标准地每木调查表(见附表3)、伐区设计图、采伐小班矢量数据。计算单位为:面积为公顷,保留2位小数;胸径为厘米:树高为米,保留1位小数;蓄积量、出材量

32、为立方米,保留2位小数。伐区调查设计以小班为单位进行,伐区蓄积调查允许误差10%,伐区面积允许误差5%。伐区调查设计说明书内容伐区概况伐区位置、立地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类及其特点、以往经营活动情况、伐区是否位于封山育林区、采伐林木是否在封山育林期等。森林资源情况面积、蓄积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天然更新情况等。伐区设计要点采伐方式、采伐强度、伐区的伐后清理及更新等。要求和建议对采伐作业单位的要求和建议。伐区设计图伐区设计图包括伐区位置示意图和采伐小班设计图。采伐小班设计图上需标注行政界线、经营区界、采伐小班界、缓冲带范围、小班号、采伐面积、采伐蓄积、比例尺、指北针等,必要时可作适当的文字说明。采

33、伐小班设计图的比例尺不低于IiIOOOOo采伐小班设计图的图幅采用A4或A3大小。当伐区范围超过一张图的图幅大小时,可分幅绘制并进行编号,同时编绘统一的接图表。提交伐区设计图的同时,需要提交采伐小班矢量数据。第二十三条伐区简易调查采伐面积小于0.4公顷的采用全林实测法进行伐区调查,采伐面积在0.43公顷的参考伐区标准调查设计进行伐区调查。林分因子调查参照伐区调查设计。采伐类型和采伐方式现场确定。采伐蓄积和采伐强度根据全林实测结果计算得出。蓄积量分树种查二元立木材积表求算。采伐强度为采伐蓄积量占林分总蓄积的百分比。伐区简易调查设计结果填写附表4伐区简易调查设计表。第二十四条合并调查合并调查结果填

34、写附表4伐区简易调查设计表。第四章采伐作业与更新第二十五条采伐管理作业安全和场地卫生林木采伐作业安全和场地卫生执行森林采伐作业规程(1.Y/T1646-2005)中9.2、11.1、11.4、11.5的规定。缓冲带管理未经许可,不应采伐任何林木;不应向缓冲区倾倒采伐剩余物、其他杂物和垃圾;缓冲带范围需绘制在伐区设计图上。采伐剩余物管理采伐剩余物运出伐区,能利用的加以利用,不能利用的进行无害化处理。第二十六条更新方式更新方式分为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三种。第二十七条伐后更新要求一般规定伐后更新应在实施采伐的当年或次年完成更新造林,伐后更新标准执行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

35、016)o更新树种宜采用乡土树种,良种壮苗。人工更新当年的成活率不低于85%,三年后保存率不低于80%o如当年使用大苗造林,造林密度大于每公顷1500株以上,且次年保存率达90%以上,视为造林更新树种稳定。防护林人工更新宜营造混交林。天然更新每公顷采伐迹地应该保留健壮目的树种,幼树不少于1500株或者幼苗不少于3000株,更新均匀度不低于60%。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公益林更新采伐后,宜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实施更新。补植、补播后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人工更新要求。第二十八条伐区更新监督在伐区更新完成后,由当地森林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更新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更新质量不合格的,由采伐单位继续造林补齐,补

36、栽后的第3年进行复查。合格标准为:人工更新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85%,择伐更新频度大于60%o附件1封面伐区调查设计说明书采伐单位(个人):编制单位:林业技术人员:参与设计人员:设计时间:年月日伐区概况伐区位置、立地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类及其特点、以往经营活动情况、伐区是否位于封山育林区、采伐林木是否在封山育林期等。森林资源情况面积、蓄积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天然更新情况等。伐区设计要点采伐方式、采伐强度、伐区的伐后清理及更新等。要求和建议对采伐作业单位的要求和建议。基本情况县(市、区:乡镇(林场):行政村:作业区(组):小班号:小地名:坡向:坡位:坡度:海拔:米土壤类型:上层厚度:土壤质地:

37、林分起源:林种:树种:权属:林权证号(证明):森林类别:林种:采伐四至:东南西北GPS定位:标准地调查汇总标准地编号面积树种组成标准地蓄积采伐蓄积保留蓄积采伐株数保留株数1234标准地平均值每公顷蓄积、株数/小班调查设计结果小班面积:公顷小班蓄积:立方米小班株数:株采伐面积:一公顷采伐蓄积:立方米采伐株数:株出材量:采伐类型:采伐方式:采伐强度:伐前林分情况平均胸径:一平均树高:一公顷蓄积:一公顷株数:一郁闭度:伐后林分情况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一公顷蓄积:一公顷株数:郁1,共度:伐区采伐及更新采伐期限年月日至一年月日是否占限额更新期限年一月日前完成更新面积更新株数更新树种更新方式特殊情况说明调

38、查设计人员:调查FI期:附表2伐区小班设计汇总表小班因子林分因子采伐设计更新设计小班号面积林种株数蓄积量树种组成林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郁闭度果伐类型采伐方式伐后平均胸径伐后平均树高伐后郁闭度采伐善积量保留落积T-果伐株数保留株数采伐蓄积强度采伐株数强度士堞类型土层度更新方式更新树种更新面积更新株数公顷小班公顷小班总计采伐单位:单位:公顷、株、立方米、年、厘米、米调查设计人员:调查日期:年月附表3标准地每木调查表乡镇(林场):村(林班):小班号:标准地编号:标准地面积:平方米林分平均树高:米编号树种名称径阶(厘米)林木分类或分级立木类型树高(米)备注标准地株数:株采伐株数:株保留株数:株标准地蓄积

39、:立方米采伐蓄积:立方米保留蓄积:立方米备注:树高可只对林分平均木、采伐木平均木进行量测,并在备注栏注明;立木类型1代表保留木,2代表采伐木。附件2附表4伐区简易调查设计表县(市、区):乡镇(林场):行政村:作业区(组):小班号:小地名:坡向:坡位:坡度:海拔:米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林分起源:林种:树种:权属:林权证号(证明):森林类别:林种:采伐四至:东南西北GPS定位:种径阶树种一树种二树种三.采伐株数保留株数采伐株数保留株数采伐株数保留株数采伐株数保留株数小班面积:公顷小班蓄积:立方米小班株数:株采伐面积:公顷采伐蓄积:立方米采伐株数:株出材量:采伐类型:采伐方式:采伐强度:伐前林分情况平均胸径:一平均树高:一公顷蓄积:公顷株数:郁闭度:_伐后林分情况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一公顷蓄积:公顷株数:郁闭度:_伐区采伐及更新采伐期限一年一月一日至一年一月日是否占限额更新期限年一月日前完成更新面积更新株数更新树种更新方式特殊情况说明设计人员(签名):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