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劳动课教学设计包饺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8020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劳动课教学设计包饺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劳动课教学设计包饺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劳动课教学设计包饺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劳动课教学设计包饺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劳动课教学设计包饺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劳动课教学设计包饺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劳动课教学设计包饺子.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年级劳动课教学设计包饺子一、背景分析当下的初中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但毕竟是独生子女较多,自小娇生惯养,实践能力还是较差。对于传统美食一饺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尽管是喜欢吃,也经常吃,但对饺子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多或并不了解,具有包饺子劳动技能的更是不多。为了保证课堂的效率,我课前动员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资源调查饺子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周末在家先跟随家长了解包饺子的程序和技能。选题依据:水饺又叫饺子,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标志性食品,让学生了解我国饮食文化,加强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弘扬民族的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掌握饺子的基本制作方法。形成一

2、定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是这节劳技课的主要内容。这节课以了解饺子、动手制作饺子为出发点,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重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参与劳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饺子的历史和传统文化:2、了解饺子的分类,知道包饺子的方法与技巧。能力目标:1、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智慧,培养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操作技能的团结协作精神:3、通过活动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激发学生弘扬民俗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教学难点:了解饺子的分类,知道包饺子的方法与技巧。教学准备:1、课前备好:和好的面团、调好的饺子馅、干面粉、小擀面杖、面板、菜刀、盖帘、饺子匙、一次性手套电锅大勺一个。2、课前将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3、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源资料,了解饺子的历史文化,和与饺子相关的民情民俗等;4、提前一周让学生周末在家先跟随家长了解包饺子的程序和技能。教学场地:七年级一班教室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实践教学过程:(一)了解历史,激情导入(4分钟)1 .课件展示我国传统美食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一春节序曲抒情部分,令学生欣赏。提问:同

4、学们,我们中国人吃饺子都是有讲究的,我们一般什么时候吃饺子?(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设计意图:学生欣赏美食图片,聆听音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导入本课。2 .那么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口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5、”。以后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这种食品是万万不行的。1400多年的历史让这种食品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发展到今天,这种食品已成为中国人团圆平安的象征,已远远超出了一种简单食品的范畴,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出示课题图片:饺子设计意图:了解饺子文化,学生从资料中体会饺子的文化魅力,了解了饺子的传统文化。教师:你们爱吃饺子吗学生:爱教师:那你包过饺子吗(进行调查,看有多少同学包过饺子)3 .介绍经验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包饺子的(邀请包过饺子的同学介绍经验)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讲述,谁会包饺子了?看来,光听同学说就如同“站在岸边学不会游泳”一样,自

6、然是学不会包饺子的。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包饺子!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4 .做准备其实,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礼物就是饺子,但是还不能吃,是饺子的半成品你们愿意动手试一试吗?可是,要想干好一件事,必须得做好准备,包饺子也是同样如此。那么在包饺子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让学生说教师课件总结展示:包饺子的材料准备、工具准备。发放包饺子的材料和工具,让各小组组长有秩序地领取,并一一核对。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给学生做事情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二)共同学习实践操作(20分钟)1.师生共同学习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两种包饺子的简单的方法。出示视频:“斗饺”和“月牙饺”的操

7、作方法,强调看视频注意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操作两种水饺的包法:(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操作)多媒体展示:“斗饺”的操作要领:(1)拿起饺子皮手弯成窝形放入适量馅;(2)对折成半圆,捏牢中间;(3)由两边向中间封口,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按住边。“月牙饺”的操作要领:(1)拿起饺子皮手弯成窝形放入适量馅;(2)对折成半圆,捏牢中间;(3)将右端边角捏住,右手拇指向外轻推内侧皮,食指将外侧皮形成褶折;(4)右手拇指奖褶折捏紧;(5)重复步骤至左端饺边并将两端封口处捏牢。2、学生自己在组内练习。3、讨论交流在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教师巡视各小组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4、师强调小结(出示课件):教师总结

8、巡视情况,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并出示包饺子的“小窍门”小窍门:(1)放馅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应以轻松将饺子皮捏住为准;(2)如果饺子皮不好捏,可在饺子皮的边缘抹上点水即可;(3)先捏中央,再捏两边,然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挤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时就不会漏汤了;(4)饺子的放置,不能随便放,要在放饺子之前撒上点面,饺子就不会粘了。5 .学生欣赏其实,包饺子的方法还不止这两种,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花样饺子,让我们一起欣赏。(出示课件:各种花样的饺子)、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饺子既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6 .创意饺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

9、手能力、创新精神)这么好看的饺子,其实方法也是很简单的。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大胆想象,我们也可以创作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创意饺子”!下面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你们小组的“创意饺子”,等一会咱们共同欣赏,并说出你的创意,比如:取个好听的名字、创作的灵感来自哪里、寓意是什么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三)成果展示共同进步(10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同学们看,将自己的创意说给大家听(每小组找一个代表)。教师要根据学生创作情况,及时点拨,鼓励。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活动信心。(四)课堂总结情感升华(3

10、分钟)同学们,今天的活动你觉得有意义吗其实,每一次的劳动都有好多乐趣,只要我们能积极的在劳动中寻找、体味。对于今天包饺子来说,我想,如果我们再能亲口品尝到自己包的饺子,是不是更快乐的事情呢?(五)盘剥收获,活动延续(3分钟)通过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和收获?设计意图:通过作业,让学生谈体验劳动的感受,并体会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总结:感受魅力饺子已经成为我们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种象征,它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让我们再一次去领略中国饺子的魅力吧!(课件展示:话说饺子)专家点评包饺子一课的设计以义务劳动教育课程新课标为依据,围绕劳动课程核心素养设计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能从学生的

11、实际生活问题出发,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成长需求,坚持劳动课程的育人导向。课程设计以劳动感知、劳动探究、劳动实践和劳动评价的基本教学环节贯穿整个设计,体现了劳动课程的课标理念。设计通过了解我国传统美食文化特色,导入新课,让学生对本设计的授课内容(包饺子)有了具体的认知,在实践操作环节中通过视频展示、实际操作,探究不同饺子的制作方法。通过小组强化练习、探讨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教师又通过花样饺子、创意饺子的展示,小组创意饺子的制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计不仅把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创意点进行展示,又将课堂内容和劳动评价有机融合,达到了学、练、评一体化,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走进真实的生活情境,亲身实践、亲自动手、全程参与的劳动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