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8196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 任务。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为 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整个现代化提供坚实持续支撑,让农业发展更显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虽然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农业发展基础还比 较薄弱,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仍然面临着小农户经营与 规模化生产的矛盾,高成本投入与增加效益的矛盾,基础薄弱与快速发展的矛 盾,农产品高产与产品质量的矛盾,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等问题,制约 了我国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

2、 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一、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无法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涉及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各 种服务设施,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 善农业生产条件,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自然风险、经济风险 及改变投资环境,有利于产业积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虽然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和取得了很大 成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 弱,农业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功能

3、陈旧、老化、落后,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 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更为落后,普遍存在建设水平低、布局不合理、保 障能力不足、建设资金投入主体单一、缺乏资产经营管理等问题,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无法适应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 农村集体经济弱化且发展滞后,集体经济实力严重不足,已不能适 应新时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双层经营体 制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出现,集体统一经营和农户分散经营两者并 存。双层经营中的集体统一经营,就是由村级集体组织管理土地,规划农田水 利建设和农作物布局,为农业生产服务和管理协调组织生产,农村集体经济在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

4、作用。但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集体经 济存在经济总量小、生产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匮乏、集体经济底子薄、经营管 理水平低、缺乏人才的支持等诸多问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和改革开放的 发展,双层经营体制面临的发展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村、乡(镇)办企业改 制成为民营企业,导致集体经营弱化,集体经济实力严重不足,已不能适应新 时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市 场经济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阶段,仅依靠土地和劳动 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难以显著提高农业效益,只有通过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才 能促进产量、效益增长。近年来,中国农

5、业增长虽然速度放缓,但农业新技术 在农业领域中的推广应用对产出的影响十分显著,突出表现为农业科技进步贡 献率由2015年的57. 5%提高到了2021年的61%。目前,发达国家的科技对农业的 贡献率一般为8俄,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还相差甚远。据资 料显示,目前农产品种子的专利权也是由少数西方公司所垄断,拥有全球稻米、 小麦、玉米、大豆和高粱专利权的69机当前中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 良种,高端蔬菜花卉品种90%以上的依赖进口,我国农业科技依然落后于实际生产 需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依然存在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创新 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

6、服务平台缺乏等问题,已不能适应新时 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4. 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 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改革,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而全的“小农户”经济。据第三次农业普查 显示,我国现有农户2. 07亿户,其中规模经营农户仅有398万户,71.4%的耕地 由“小农户”分散经营,依旧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户”生产模式,很难在 短期内得到改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小农户”经济的环境发生了质的 变化,难以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小农户”分散 经营、经营规模过小、专业化

7、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科技推广成本高等“散、小、弱”的 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很难达到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要求,阻碍了农业新技术 的推广应用,导致农业劳动效率低下和国际竞争力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 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对策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基础设施装备水平,为农业高质 量发展奠定基础。聚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突出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 设、农田改良工程设施建设和农业基本工程建设、改造升级和配套项目建设, 以及现代设施农业、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和物联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 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要围绕大农业,积极改善农机装 备结构,提升

8、农机装备水平,加强农机新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粮食作物和高效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农 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原则,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 协调配套,社会化服务功能完善,兼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近期效益与长远 效益相统一,着力提高农业基础建设运行效果,提高利用效率。2.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强农的重要举措,要不断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持续支 持力度,把培育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手,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 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建设,振兴乡村产业,走出特

9、 色发展之路,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不断壮大农 村集体经济实力,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积极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改革,逐步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进一步明晰责、权、利,培育 乡村能人、创业能人,鼓励乡村能人、创业能人创办集体经济,整合农村资源要 素,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聚集资源实现创新,增强集体经济的产业融合 度、产业链长度、新兴产业带动度和要素整合度,最大限度激发农村经济活力, 为农业高质量打下坚实基础。3.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我国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农业发 展的根本出

10、路在科技进步。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的情况下,以项目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础, 以产业需求和农业需要为导向,通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政策扶持、项目倾斜、技 术培训、产学研结合、成果转化、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带动等方式,提升农 业科技创新水平、抢占农业科技的制高点。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科技健康发展,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农 业技术瓶颈及种业自主创新,突出创新重点,抓住重点,集中突破,发挥科技优 势,创新服务模式,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4. 坚持区域性发展,扬长避短,大力促进特色种植业培优增效。我国各地

11、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各地具备发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贯彻 扬长避短、培优增效的原则,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具有显 著的区域性及优势,优势就是发展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各地要立足比较优 势,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突出特色、差异化策略,聚焦优 势产业、优势单品、优势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坚持用现代物质 条件装备农业,加强协作配套、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及基地建设,提高产业规模,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和产业链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增强特 色优势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支撑作用,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优 势现代产业体系。5. 以数字农业,创新推

12、动农产品全产业链体系完善,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 国数字农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数字技术的普及日益成为推动农业生产的外在 动力,由此成为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支 撑。要加强基础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数字农业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数 字农业技术引领能力。深入推进核心攻关技术的投入、研发与应用,多渠道, 加快推进基于大数据的全国农业信息资源平台建设,推动数字农业技术成果与 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使涉农数据真正服务政府决策、服务农户需要、服务 企业开发,以“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技术创新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体系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