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林如何克服重“调”轻“研”?.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8244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文章:林如何克服重“调”轻“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理论文章:林如何克服重“调”轻“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理论文章:林如何克服重“调”轻“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理论文章:林如何克服重“调”轻“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论文章:林如何克服重“调”轻“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文章:林如何克服重“调”轻“研”?.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理论文章:林如何克服重“调”轻“研”?重“调”轻“研”,指仅罗列情况、现象,而没有进行分析提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办法来解决问题。比如,有篇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研报告,通篇谈的是面上情况一一发案率、不同年龄段所占比例、有关案例和作案特点等。本来也不错,但接下去,只是呼吁社会给予关注,而没有分析原因,没有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这便是典型的重“调”轻“研”,这样的调研报告显然不合格。不过,出现这种现象应属少数,因为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知道,有“调”必应有“研”,怕的是虽然有“研”但“研”得不准、不深、不透,等于无“研”。比如,轻描淡写,泛泛而谈;空发议论,不切实际;人云亦云,缺乏新意等。这些

2、都是轻“研”的表现。那么,如何克服重“调”轻“研”?一、方法一:刨根究底,把“内核”找出来所谓本质,即事物本来的品质和特性,通常被事物的表象所掩盖,但又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在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时,眼光不应局限于观察表象、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罗列,而要刨根究底,把表象包含着的“内核”找出来。比如,某县有关部门针对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三乱”行为屡禁不止现象,群众反映强烈,领导派你去搞个调查。调查中你发现:“三乱”现象的确严重,表现五花八门,但在形成调研材料时,是只把这些现象及带来的后果罗列一下吗?当然不是。你还得分析探讨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在其中作怪。这时你可能会发现

3、:原来是部门利益驱动作怪。为了部门利益而不顾大局利益、不顾企业死活,是这一现象的本质。这里所指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还有一层意思是,不能被假象所迷惑。假象是对事物本质的歪曲和颠倒,比表象更带有欺骗性。制造假象,目的就在于掩盖事物的本质,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从而更顺当、更堂而皇之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你在查究“三乱”根源时,有些部门可能压根儿不承认这是“三乱”,而是正常的行政执法,是出于加强管理、提供有偿服务,绝不是有意加重企业负担。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你必须进一步深入分析:某项收费和罚款是否有政策法律依据?所谓的“有偿服务”,企业是不是自愿接受?这样深入下去,“马脚”自然

4、就露出来了。二、方法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是对事物的性质、特点、走向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典型数据来摆事实、讲道理,是用数量关系揭示事物的根本特征。这两种分析方法缺一不可,只有定性分析而没有定量分析,就会显得抽象而空泛;反之,只有定量分析而没有定性分析,就会显得烦琐而枯燥。比如,某调研小组就“我县群众生活离小康有多远”这个题目进行调研,其中必然涉及大量数据,包括人均GDP占有量、住房面积、恩格尔系数、受教育程度等,但光有这一大堆数据还不行。如果不是经常跟数字打交道的人,看上去未必能得出清晰的印象,甚至会觉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以。因此,要在定量分析的同

5、时,运用阐释、归纳、对比等方法进行定性分析,比如规定的小康目标是什么标准、我们的差距有多大、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距以及怎样缩小差距,等等。把两种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说服力,才能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层面上说明问题。当然,也有一些调研文章主要靠摆事实并进行定性分析就可说明问题,那又另当别论。三、方法三:辩证、全面、准确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分析材料要力戒片面性,防止一叶障目。既要看到正的一面,又要看到反的一面;既要看到相矛盾的一面,又要看到相统一的一面;既要看到主流的一面,又要看到非主流的一面。这样,才能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点,对于以总结新鲜经验、探讨有争

6、议的问题、把握形势和谋划对策等为目的的调研活动尤为重要。比如,某次调查中发现,某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组织农户通过与客商签订购销合同来确定种什么和种多少,由此减少了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同时还带动了规模种植,这当然是一项值得总结和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但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基层干部认为,有了“订单农业”,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农业生产就没问题了;有的客商不认真履行合同,产品畅销就来调货,产品滞销就不来调货,导致农户利益受损;有的农户不懂技术偏又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结果钱没赚到反而大亏本。面对这种情况,该调研报告的起草者在总结、肯定发展“订单农业”这一新鲜经验的同时,运用辩证、全面分析的方法,尖锐地

7、指出了几个问题:“订单农业”不等于自发农业,还需基层干部适时加以组织引导;“订单农业”不等于效益农业,还要让农民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订单农业”不等于保险农业,还应教育农民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这样一来,既能让读者从典型身上学到经验、受到启发,又能提前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制定科学、周密的政策措施,使“订单农业”既快又好地发展起来。设想一下,如果起草者不是全面地分析问题,而是只肯定成绩、总结经验,不指出存在的问题,不提出应对的办法,撇开文章的质量不说,更要紧的是,它将给读者产生怎样的误导呢?“研究”就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分析材料,就是正确地认识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研究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整个调研活动的成败,当然也决定着调研文章的优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