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校本课程 (2).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38344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画校本课程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岩画校本课程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岩画校本课程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岩画校本课程 (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岩画校本课程 (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画校本课程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画校本课程 (2).ppt(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习惯了城市的喧闹和繁华,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反而对原始的生活充满的好奇,宁夏地处西北,倚靠贺兰山,宁夏贺兰山岩画,被誉为“移动的历史长卷”,地处宁夏银川西郊,贺兰山岩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宁夏贺兰山岩画,银川十四中校本课程 刘洁,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贺兰山岩画,海拔1448米,俗称“豁了口”。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障,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约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

2、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有的大耳高鼻满脸生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面部有条形纹或弧形纹。还有几幅面部五官似一个站立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图腾巫术的造型形象。,动物图形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飞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飞鸟的图形和猛兽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阳的画面,还有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在贺兰山东麓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古

3、代岩画,它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乐、歌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原始岩画需要什么工具来刻画?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又代表什么含义?,思 考.练 习 一:,思 考.练 习 二:,熟悉岩画的造型特征,辨认太阳神岩画有什么制作特点,尝试分析它们的制作方法。,凿刻,雕刻,拓印,手绘,结合宁夏贺兰山岩画的实际情况,或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岩画的发展历史、造型特点、创造工具,在此基础上尝试利用不同的

4、表现手法完成一幅贺兰山岩画的创作,人物、动物均可,注意搭配适当的场景表现。,评 价 要 点,1:能独立观察,考察,设计完成一幅贺兰山岩画的作品。2:能够理解岩画的文化内涵,并能绘制出岩画的场景。3:能通过考察、实践,了解贺兰山岩画的历史发展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学 习 活 动,相 关 链 接,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岩画(Petroglyph)是指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的总称。岩石,自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作为劳动工具,也作为日常用品。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绘画材料,古人在岩石上磨刻和涂画,来描绘人类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岩画中的各种图像,构成了文字发明以前,原始人类最早的“文献”。岩画不仅涉及原始人类的经济、社会和生活,同时,岩画还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以艺术语言打动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