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绘制知识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绘制知识树.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如何绘制知识树,沙湾小学孟二顺,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在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之后,画知识树便是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的最好方式。知识树可以让知识形成点、线、面、体的结合,使教师更好、更准确的把握教材。就如同到一个城市,首先要看这个城市的地图,只要在头脑中有一张地图,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知识树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知识结构图,教师画知识树,其最大好处就是有利于促使教师加大对教材的研究力度,有利于教师对某一课,某一单元,整本乃至整套教材做准确的把握,有利于教师了解本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从而真正弄明白上课“教什么”的问题。它只是教师钻研教材的一个切入点,解说教材的一个工具。,什么是知识树,如何画知识树,一、画什么?先画四种树,即:全册教材知识树,单元教材知识树,以及某一课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树。二、怎么画?知识树要有层次。打个比方说,知识树像中国交通图。第一层次的知识像省,第二层次像地市,第三层次像县,第三层次下还有更细密的知识细胞,好比乡镇一样。这样就可以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类别一个类别地征服语文知识目标,就不会感觉语文知识混乱无从下手。,怎样说教材,教师说教材,可说一册教材,可说整个学段的教材,至少说一个单元。,说教材的要点:,(1)课程标准对本学段(册、年级或本单元)的基
3、本要求是什么?应该如何落实这些要求?(2)你所说内容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3)你所说内容包括了哪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把这些知识结构起来的?(用知识树呈现)(4)如说整个阶段材,要说清本套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如初中古诗文、说明文或小说等。(5)所说内容蕴含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可画一棵知识树,也可分开:知识树、能力树、价值树)(6)考试大纲对所说内容的要求是什么(考什么)?,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特点,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兼顾阅读、口语交际等。根据课标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构想,解决多认字、写好字的主要问题。一上:结合汉语拼音,认70个常见字,在两
4、次归类识字中认105个,在20篇课文中认225个。每组之后设“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共认400个,写100个。400个常用字,可覆盖日常用字的50%。一下二上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专题第一课为韵语形式的识字课(一下8课认99个字,二上8课认81个字)一下共认550个字,二上共认450个字。集中识字占有一定比重。韵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每组构成:导语识字课课文语文园地: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所有教材内容、各项语文活动都是围绕专题编排的。综合性学习采取渗透的办法。,中年级教科书的编排特点,继续以专题组织教材,加强阅读,开始习作,重视综合性学习,根据年段目标加强“导学”功能。三年级教
5、材改进之处:1增设略读课文,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提示语;2改进“思考、练习”设计,进一步体现“导学”;3在语文园地中,把“口语交际”“习作”提前,并作比较详细的提示;4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栏目,由引导发现识字规律,到引导对词、句、标点等用法的探究发现。5园地中增加“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给出相关资料,引导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6每册各有两组,结合专题编排了“综合性学习”,以全面体现“课标”倡导的理念,落实学习目标。,高年级教科书的编排特点,尽管仍然按专题组织教材,在编排上又有一些新的变化。每册八组,有六组由“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有一组穿
6、插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即小综合,以五年级上册“我爱读书”单元为例)。有一组改变了编排方法,采取任务驱动式,用一项项语文实践活动推动体验、探究的学习,在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上得到提高。设计专题的内容、角度更加灵活多样。除了从思想内容设计专题以外,还有从人物角度设计的,如“走近毛泽东”“初识鲁迅”;有从了解和阅读中外名篇、名著角度设计的,如,“中国名著之旅”“外国名篇名著”;有从文章写法角度设计的,如,“可爱的动物“单元(四年级上册,不同作家写相同的动物,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有直接从学语文的角度组织单元或设计综合性学习的,如“语言的艺术”“遨游汉字王国”“走进故事长廊”“我爱读书”。,对习作的要求,
7、请语文老师在纸上写出答案。,34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次左右。56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字的习作。79年级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次,其他练笔不少于?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字的习作。,标准答案:,34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56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79年级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
8、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如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虽然不能像文科那样数量化,但也规定了具体的范围,都从三个方面(领域)描述:,第一学段(13年级)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第二学段(46年级),经历从现实生
9、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学段(79年级),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
10、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性质以及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性质,初步认识投影与视图,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对教学方法的理解也要学习教材编写者的解读,对于教学方法
11、的理解,我们也要认真学习各科教材编写者的建议。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的编写者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如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材,除安排识字和写字任务外,还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对这五个方面编者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二、说教材的方式,1.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画出知识树,写出课标和教材分析;2.制作课件,脱稿演讲;3.人人参与,逐层竞赛。三、前段说教材存在的问题1.对课程目标重视不够;2.说内容标准不够具体;3.对编者的解读材料和编写意图重视不够;4.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不完整;5.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6.时间短,展不开。(接“说课标说教材评价表”),谢谢大家,